Ⅰ 小孩尿頻怎麼回事
神經性尿頻 神經性尿頻好發於學齡前兒童,尤以4-5歲為多見,主要表現為每天排尿次數增加而無尿量增加,尿常規檢查正常,排尿次數可以從正常的每天6-8次增加至20-30次,甚至每小時10多次,每次排尿量很少,有時僅幾滴,睡眠後則無尿頻,常在上床睡覺前、吃飯時、上課時加重。 應反復告訴孩子,他們是健康的,尿頻症狀會很快改善,應消除患兒的不良心理因素和鼓勵患兒說出使他煩惱的事情。 對學齡前兒童教育要耐心,不要打罵訓斥。幼托機構對新入托、新入園的小朋友要多組織參加一些輕松愉快的游戲,上課要避免精神過度緊張。對患兒要理解,不可不讓患兒小便,應多加安慰,使患兒注意力集中到別的活動上去。 應教會和鼓勵小兒將兩次排尿間隙的時間盡可能延長,並記錄每天兩次排尿間隙的最長時間,如有進步,可適當給予獎勵。醫生的信心和鼓勵,將會明顯改善患兒的症狀,大部分患兒在治療後數日內會神奇般地被治癒。
Ⅱ 小孩五歲尿頻是怎麼回事
病情分析 : 小兒尿頻是很常見的。引起尿頻的原因很多,但可分為兩大類。即病理性(由疾病引起的)的和生理性的。 病理性尿頻可能是患有感染、結石、腫瘤或存在異物,以尿路感染為多。小兒尿路感染以後,每次尿量不多,但排尿次數卻明顯增加,並可有尿急、尿痛等症狀。生理性尿頻除了飲水過多、天氣寒冷、褲子不合身等生活因素外,最常見的當屬精神性尿頻。一旦發現孩子尿頻,就要找找原因,即不要緊張地追問孩子這呀那的,也不要大驚小怪地逢人就詢問治法,以免強化孩子尿尿。
Ⅲ 小孩才四五歲,就尿多怎麼回事
你好: 兒童尿頻的原因
小便次數多,醫學上稱為尿頻。一天小便次數的多少與年齡有關,3~5歲的小兒一天排尿次數為8~10次;5~8歲為6~10次;8~12歲為6~8次,如果明顯超過以上次數,就認為有尿頻。
常見的尿頻原因有:
1.尿路感染。當膀胱發炎時,除了有尿頻外,還有尿痛、發熱或肉跟血尿。尿道口的炎症也可引起尿頻,例如蟯蟲,晚上自肛門口爬出,可以爬入女嬰的尿道口或周圍;男孩包莖,尿滴殘留在包皮囊內,刺激尿道口;亦有幼兒將異物(如綠豆、赤豆)塞入尿道引起炎症,檢查尿道口有紅腫炎症的跡象。尿路感染時尿液檢查有較多量的白細胞,有時還有紅細胞及蛋白。
2.精神因素或不良習慣。有一次到幼兒園去,看到孩子在早操前、早操後各小便一次,上完一節課又小便一次,短短的一小時小便竟3次之多,這是「奉命執行務」,一小時內沒有這么多的小便量,小朋友自己也沒有「尿意」。日久之後膀胱容量變小,即使少量的小便,也會真的有尿意。有的孩子怕尿在褲子上受到家長或老師的責怪,所以頻頻排尿,這是由緊張所引起。
因此,遇到小孩尿頻,需要進一步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及尿液化驗後才知分曉,不能隨便用葯。
Ⅳ 五歲男孩子尿頻怎麼回事
你好,寶寶的這種情況多考慮為神經性尿頻的情況,神經性尿頻指非感染性尿頻尿急,是兒科一個獨立的疾病,患兒年齡一般在2~11歲,多發生在學齡前兒童:其發病特點為尿頻,排尿次數可以從正常的每天6-8次增加至20-30次,每2~10分鍾一次,甚至每小時10多次,而且每次排尿量很少,有的時候可能就是幾滴,患兒尿急,一要小便就不能忍耐片刻,較小患兒經常為此尿濕褲子,可繼發尿路感染或陰部濕疹。在睡眠後則無尿頻,這樣的尿頻症狀經常在上床睡覺前、吃飯時、上課的時候加重。而尿常規檢查正常。
Ⅳ 為什麼五歲小孩經常尿尿,尿一點點也尿
你好,"尿頻」是一個主觀的症狀,是指小便次數增多。 膀胱囊壁由"逼尿肌」構成,主要有"儲尿」和"排尿」兩大功能。當逼尿肌收縮時,即表示在排尿。但大部分時間,囊壁都處在放鬆的狀態,即在儲存尿液。 正常成人的膀胱容積約為400毫升,通常儲存200毫升尿液就會有輕微尿意,但人們常會輕易忽略或忘記這種感覺,直到膀胱接近撐滿時,尿意才會逐漸強烈。也就是說,正常成人每次的排尿量至少應有200毫升,而小便解300毫升算是很正常的情況。如果所處環境不允許如廁,即使是撐到400毫升以上也是可能的,此時才算是真正的"憋尿」。兒童的膀胱雖然較小,但和年齡、身高有關,故道理也相同。 尿頻的三大病因 是否屬於"尿頻」,需根據"排尿次數」和"尿量多少」來決定,通常病因有以下三大類: 1、尿量增多造成的尿頻 此類患者的膀胱本身正常,主要是由於尿量增多而造成了尿頻現象。例如:飲水過多(即喝多尿多),或身體水分代謝異常(例如:糖尿病、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腎衰竭水腫、尿崩症、服用了利尿劑)。由於患者每次的尿量都很多(數百毫升),所以應從減少飲水量和治療潛在疾病著手。 2、膀胱疾病造成的尿頻 膀胱疾病所造成的尿頻,主要特徵是總有尿意,所以排尿次數多,但尿量卻很少,一般情況下都少於200毫升,經常只有數十毫升,甚至幾毫升而已。常見疾病包括:膀胱炎、尿路感染、攝護腺肥大和神經性膀胱。對於這類尿頻疾病,必須根據醫生的診斷用葯物來進行治療。 神經性膀胱 是指支配膀胱的神經出了問題,特別是大腦或脊髓中樞神經發生了病變。由於正常膀胱受大腦的控制,因此正常人在不該小便的時候,可以忍住不尿,甚至尿到一半都能緊急"剎住」。但如果大腦發生了病變,例如:中風、巴金森氏症、癲癇、腦性麻痹等疾病,則會導致膀胱失控,從而造成尿頻現象,甚至出現尿失禁的情形。有時也會因膀胱異常敏感而失去規律收縮,使得大腦無法控制。這些總稱為"神經性膀胱」。 3、精神性(心理性)尿頻症 精神性尿頻症的患者,其身體水分代謝和膀胱功能都很正常,主要是因為心理因素所導致的,例如:神經質、性急、焦慮、強迫症、精神疾病等,使得患者頻頻如廁,但每次只能尿一點點。通常症狀時好時壞,並且只有在忙碌、專心或睡著的時候,症狀才會有所改善。所以這種類型的尿頻症患者,調節心理要素,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態是最主要的,並且應當保持適當的休息和睡眠時間,這樣才能有效的控制尿頻現象的發生。 兒童精神性尿頻 有關兒童尿頻的問題,爸爸媽媽先要考慮寶寶是否屬於上述前兩種情況,特別是癲癇、腦性麻痹等中樞神經病變。若是尿路感染,則需要考慮有無包皮過長、包皮炎、膀胱過度反應、尿液逆流、結石等問題。如果寶寶所有檢查都沒有異常,的確也存在心理性尿頻的特徵,這時,醫生才能謹慎地診斷其為"精神性尿頻症」。 a、發生原因 孩子的心智發育尚未成熟,容易受外界環境、暗示性語言等影響,其控制力、抗壓力及表達能力還比較差。所以,只要是受到輕微刺激,包括殘尿對包皮和陰部的刺激、不舒適的衣褲的摩擦、潺潺的水聲、口哨聲等都會令寶寶產生尿意。還有父母的習慣和人格特質對孩子的影響,如大人有尿頻問題、父母過度強調"不能憋尿」、父母常緊張兮兮提示孩子"要不要尿尿」等,以及孩子承受著功課、家庭和人際關系諸多壓力或是孩子具有性急、緊張的個性,這些都會造成兒童精神性尿頻。 精彩推薦 b、治療方式 兒童精神性尿頻的治療,首先應該是心理治療。所以,首先應該弄明白病因是什麼,其次才是行為治療,也就是"憋尿訓練」。 爸爸媽媽們一定會感到納悶,憋尿不是不好嗎,為什麼還要教孩子進行"憋尿訓練」?其實"憋尿」和"尿頻」應根據尿量而定,只有把膀胱撐滿(400毫升以上)才算憋尿,至於二三百毫升,不過是膀胱正常的儲尿過程,也是膀胱有效收縮所必需的。因為膀胱要脹到一個相當程度(200毫升以上),排尿才會有力,否則尿量過少(膀胱不夠脹),反會造成排尿的細弱、無力和余尿感,並激發下一次尿頻,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因此,"憋尿訓練」就是要用"憋尿」來控制尿意,以增加膀胱儲尿量,但要以不超過膀胱容量400毫升為原則。當然,"400毫升」是無法去測量的,所以爸爸媽媽們要通過觀察孩子每次排尿的多少、尿液排出時的速度,來判定該讓孩子憋尿到何種程度。 結語 孩子如果患有"兒童精神性尿頻症」,爸爸媽媽們一定要充分了解和配合醫生的治療方式,才能治療成功,否則,極有可能因為父母的一些做法,而導致該病症無法治癒。例如:有些父母在寶寶尿尿問題上比小孩子還緊張;有些則是十足地溺愛,孩子每次說"要尿尿」,就盡管讓他去,甚至還讓孩子一直坐在馬桶上不出來。所以藉助心理調適和"憋尿訓練」,讓孩子早日擺脫尿頻的苦惱
Ⅵ 五歲小孩尿頻是什麼原因
一般學齡前期和學齡期兒童每日排尿6—7次,如排尿次數過多則為尿頻。發生尿頻的原因很多,應結合具體表現和化驗檢查,綜合分析,找出原因。常見的原因如下:
1、尿道及季節因素:如尿頻但每次尿量不多,尿時無痛苦表情,也無其他症狀,首先要考慮局部因素,如尿道口發炎,包皮過長,或蟯蟲刺激陰部等。此外,季節因素,冬季多尿是正常現象。
2、飲食性多尿:如尿頻同時每次尿量多,而無其他表現時,首先要注意是否喝水太多,尤其是喜歡糖水的小兒多發生。
3、神經性尿頻:幼兒膀胱逼尿肌發育不良,神經不健全,可發生白天點滴性多尿,可達20~30次,但是夜間排尿正常,有反復發作趨勢,尿化驗檢查正常,此病非由炎症引起。
4、泌尿道炎症;如尿頻、尿急、尿痛或伴發熱,應考慮有泌尿系感染,如膀胱炎、腎盂腎炎等,尿檢查顯微鏡下可查到膿細胞或大量白細胞,嚴重時伴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狀。
5、特殊疾病:如尿頻伴尿量多,同時有口渴多飲、多食、消瘦的情況,應注意檢查尿液,如尿內含糖則應考慮糖尿病,如尿內無糖而比重低則應想到尿崩症。
尿頻最好到正規醫院由專業醫師指導,找出病因,針對病因進行治療。除此之外,平時要注意局部清潔衛生,勤洗澡換衣。
Ⅶ 我寶寶五歲了,近兩天開始尿頻,但量少,請問是什麼原因
這個可能是由於孩子膀胱炎症引起的。也可能是由於受涼或者吃東西不當有密切的關系的。可以適當用中葯的三金片等口服。最好到醫院泌尿外科檢查一下,明確有沒有異常的情況的,如果是炎症引起的可以用抗生素治療的。也可以多喝開水。
Ⅷ 5歲小女孩尿頻是怎麼回事
這要看小而具體情況,尿頻發生前是否有感染?病情持續時間有多長? 1、化驗尿常規排除感染因素。 2、做B超檢查看是否有器質性疾病,如不屬於以上問題可能有小兒精神因素引起,如緊張、恐懼、過度興奮等,多給小兒心理關注後一般能解決,還要注意小兒的生活習慣,比如睡前避免過度興奮、少喝水,養成睡前排尿的好習慣等...,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