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如何給兒童建立溝通
擴展閱讀
數學小數知識巧記順口溜 2024-09-23 08:37:05
軍工研究所哪些是基礎類 2024-09-23 08:36:52
安同學在哪裡 2024-09-23 08:27:56

如何給兒童建立溝通

發布時間: 2022-09-21 13:26:07

❶ 如何正確與孩子溝通

跟孩子的溝通一定要掌握以下的方法和技巧:

1、一定要以平等的姿態與孩子溝通,千萬不能高高在上,甚至總不理解孩子已經成熟、長大,有可能讓孩子覺得沒有辦法與父母交流、溝通,甚至覺得父母無法理解自己。

2、一定要多一些包容、多一些耐心,尤其是當孩子已經有獨立意識時,一定要多包容孩子的念頭,然後讓孩子勇敢表達,有更多的機會表達。
3、也要使用技巧與孩子溝通和交流,有效緩解溝通不暢的問題,比如多給孩子表達的機會,同時對孩子的意見和建議多給予一定的肯定,鼓勵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同時當孩子有一些非常好的想法時,一定要鼓勵孩子勇敢去做,而不是總給孩子潑冷水。

❷ 怎樣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

怎樣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

怎樣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溝通,是認識他人的橋梁,也是展示自己的窗口,培養孩子與人溝通的能力,就等於幫助孩子搭起了融入社會的橋梁,下面我分享怎樣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

怎樣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1

用溝通代替拒絕

「孩子性格孤僻對她以後的發展是不利的,要想辦法讓她和小朋友們交往,交往中可以鍛煉她的溝通能力,你不妨想想辦法!星期天多帶她來我家玩玩,朵朵是個好交朋友的小女孩,讓朵朵來帶動她,咱們試試看能否有改觀。」朵朵媽聽到朋友的孩子不合群,立刻關心地出主意。

「好的,我這周就去你家串門去!」朋友很認同朵朵媽的方案。

「那我讓朵朵多准備點玩具和好看的書,她們還可以一起去看動畫片,咱們再給她們組織個討論會啊!」朵朵媽繼續完善方案。

「謝謝呀!」電話那頭傳出朋友開心的笑聲。

孩子怎樣才能有較強的社交能力,從小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呢?溝通能力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而無端拒絕卻會讓孩子距離成功千里之外。因此,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溝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家教任務。

溝通能力是相互理解的基礎

溝通能力的「左膀右臂」分別是語言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語言能力強的孩子,往往能通過口頭或書面語言有效地與他人溝通;具備了「外交」本領的孩子,更喜歡參與那些具有團體性質的活動並能獲取別人的幫助和友情。

天生氣質、遺傳、父母個性及管教方式等都會對一個人的人際關系有所影響,而後天的教養方式影響力更大。

愛心提示

*語言是人們表達思想,進行交流和溝通的工具。

*嬰幼兒時期的語言發展是人生最佳時期,也是最迅速的時期。孩子獲得知識技能要通過語言,養成一定的行為習慣要通過語言,與人交流更少不了語言。

*培養孩子語言能力是孩子接受一切教育的基礎。

增強孩子溝通力的小策略

一要有積極而良好的親子互動。多些親子互動的游戲和交流,便於訓練孩子的溝通能力。比如,游戲中盡量鼓勵孩子主動指導父母怎麼玩,以此來激發他與別人溝通的願望。互動中家長說話要多些體貼,少些數落或嘮叨,以一種開放和發展的態度對待孩子可能有的錯誤。

二要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通過學習詩詞、兒歌、故事或日常對話,增強孩子理解別人話語的能力和自我表達的能力。在茶餘飯後,在家務勞動中,經常選擇不同的話題引導孩子說話。比如,看一篇故事或一部兒童電影之後,可以就其中一個情節讓孩子發表評論,或讓他設計另一種結果。

三要讓孩子理解並表達情緒。家長可以組織繪畫、識圖、表演等活動,讓孩子加深對各種情緒和情感的理解,理解言行和情緒之間的關系;反過來家長還要鼓勵孩子用語言或是行動來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等情緒。表達出來才可起到溝通的作用。

四要多為孩子創造與人交往的機會。讓孩子主動和陌生的小朋友打招呼,和他們一起玩;還可組織其他小朋友到家裡來做游戲,讓孩子充分感受到與人交往的樂趣。家長要注意的是,交往中要多給孩子適當的機會表達自己的意見。

養成好習慣有訣竅

每個孩子都有其先天氣質與獨特的行為表現,他們在溝通能力上也有很大的區別。針對不同性格的孩子,應給出不同的解決方案。

1、 多帶與人交往時顯得比較害羞,也比較怕生的小孩到戶外參加活動,讓孩子多接觸人群。可以從與親戚朋友間孩子的交往開始。

2、 對於缺乏與別人一起玩的經驗、不知道該如何加入團體游戲或依賴性很強的孩子應該鼓勵他加入團體活動,或請其他小朋友帶領他一起玩。

3、 利用同理心,讓攻擊性強、不受歡迎、易被排斥的孩子知道,自己東西被搶走的感覺,也讓他知道別人被自己碰撞的時候並不愉快。這樣的禮貌教育之後,孩子的溝通能力也會提高。

怎樣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2

如何培養和鍛煉孩子與人溝通的能力

1、善交朋友 交朋友,是孩子認識社會、驅除孤獨的`需要。

一個孩子如果不會交朋友,那麼這個孩子就會變得很孤獨,就很難與人溝通,很難適應社會。所以,作為孩子的父母,在孩子沒有朋友時,應主動地給孩子找小朋友玩。如果孩子的朋友比較多時,還要幫助孩子與小朋友處好關系。

首先,對孩子的朋友切不可以貌取人,在孩子面前不要隨便評論他的小朋友,因為你的孩子有可能站在他的朋友一邊,為小朋友們辯護。父母應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待他的朋友。通過鼓勵孩子交朋友,來培養孩子與人相處、交流的能力,這是每個做父母應盡的責任。

2、幫助他人

城市裡的樓房是越來越高,街坊鄰里之間的交往越來越少,加之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獨生子女現象的社會化,性格孤僻的孩子在不斷增加。從發展眼光來看,要使孩子今後能融入社會,成為合格的「社會人」,必須從幼兒抓起,培養孩子適應群體、幫助他人的良好習慣與能力。

3、要關心孩子的感受並且幫助他。

孩子無視打招呼的人,令父母感到不自在,應考慮孩子的感受,只能看在眼裡,放在心中,不能外露,不要強迫孩子。如孩子因羞澀而不願與別人交往時,父母首先要接納這一點,然後給予具體的幫助,以克服這種膽怯。大人可代替回答。

千萬不要貼標簽,如說:「不要對別人這樣粗魯,太沒禮貌了。」因為這樣會將標簽永遠貼在孩子身上。又如,鄰居問:「小明!今天你們去哪兒了?」大人代之答:「我們去看電影了,是吧,小明!」小明也許會回答:「是的!」這樣可以自然地幫助孩子進入談話的角色。孩子需要幫助指導,但首先要盡量讓他自己開口說話。

4、做些角色扮演游戲,幫孩子在家中練習社交技巧。

在家比較自由,孩子會充滿信心,例如:大人當乘客,小孩子售票員,進行乘公交車游戲。如果他遲疑不決,還可以交換角色,或換一種角色游戲。平日要鼓勵孩子回答常問的問題,如「你的玩具娃娃叫什麼名字」?「我們到外婆家去,你要穿花衣服還是紅衣服」?要多鼓勵孩子回答問題。

5、 讓孩子有學習社交的機會。

如每次帶孩子去公園可與其他家長打招呼,去商店買東西與售貨員交談,拜訪親友家進行問候,在家中招待客人等,都是讓孩子學習如何與人交往的機會。不但要為小孩子樹立榜樣,還要教會他交往技能。交往技巧不是天生的,而是學來的,要讓小孩子有榜樣學習。

6、樂於合作

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孩子早晚要離開父母的呵護,走向社會,走向群體,他能否被社會所接受,被群體所認可,關鍵的一點,那就是看他是否具備與人和睦相處、愉快合作的意識和行為。這也是培養孩子與人溝通的一個重要方面。

一個懂得合作精神的孩子會很快地適應工作崗位的集體操作,並發揮積極作用,而不懂得合作的孩子在生活中會遇到許多麻煩,產生更多的困難並且無所適從。

❸ 如何與孩子溝通

1、聽完孩子的傾訴再發言

想必很多朋友在小的時候,一定聽過這樣一句話「小孩子懂什麼」。

就是這樣一句話,讓很多大人理所當然地認為孩子所說的,並沒有什麼建樹性的東西,只是幼稚的言論,所以很多家長不經思考就否定了孩子所說的話,久而久之,孩子就不再跟父母說什麼,而做父母的也感覺到很惱火。

但其實孩子在出生幾個月後,就會逐漸開始有自己的思維想法,所以並非是孩子什麼都不懂。

而且現在是互聯網時代,孩子接收信息的方式非常多,所以他們跟上一輩比起來,也會更早形成自己的三觀。

因此家長在與孩子進行溝通的時候,千萬不要把孩子放置在什麼都不懂的位置上,而是應當學會傾聽孩子,等孩子說完了再發言。

這樣不僅能讓孩子的邏輯表達能力逐步得到提升,而且也能讓他們感受到家長對自己的尊重。

2、不要將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會陷入這樣的誤區,他們會覺得自己的一切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所以等孩子長大了以後,他們就會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

但其實這種溝通關系是錯誤的,家長如果一味地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成長,那麼只會讓孩子在隱忍中長大,遲早有一天會爆發出來。

就像小敏的媽媽當初不讓小敏離婚,最後換來的是小敏的爆發與埋怨,所以有的時候家長學會放手,學會尊重孩子的意願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3、學會與孩子進行換位溝通

換位溝通非常重要,因為這能讓家長充分地了解到孩子的想法,同時也能讓孩子明白家長的想法和思考。

畢竟在許多事情上,因為家長與孩子的見識不同,所以難免會出現不同的意見。

那麼在這個時候進行換位溝通,不僅能讓雙方理解彼此的想法,而且也能在溝通的過程中,找到比較合適的解決方法。

「語言是把鋒利的雙刃劍」,所以家長在與孩子進行溝通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恰當的方式,這樣才能避免讓這把雙刃劍傷害親情。

4、對孩子不能只有嚴厲的一面,還要有溫情的一面

很多家長可能平時對孩子要求會比較嚴格,在孩子面前也是不言苟笑的樣子,尤其是父親,在中國式的親子關系中,父親這個角色往往比較嚴肅,穩重,但是我想說的是,太過於嚴厲固執的形象,總是會讓人產生懼怕的情緒,若是孩子也對你們產生這種感覺,那又怎麼會去親近你們呢?

❹ 如何與孩子進行溝通

如何與孩子進行溝通

如何與孩子進行溝通,平常我們經常會聽到很多家長的哀嘆,與孩子彷彿有一個鴻溝,難以進行有效的交流,以下是我為大家精心准備的如何與孩子進行溝通,快來看看吧。

如何與孩子進行溝通1

父母如何與孩子做有效溝通

缺少溝通的生活是枯萎的生活,父母與子女的溝通是情感的需要也是成長的需要、

溝通真的變得困難了嗎?

如果在孩子入睡前我們能一起坐下來清理一天的「垃圾」,不讓憂愁過夜,這是不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呢?記得有一位教育家說過:「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與孩子談話、我深信世界上好的教育,是在和父母的談話中不知不覺地獲得的、」如何做有效的溝通,是我們需要學習與探討的、

溝通的技巧

常聽不少父母抱怨:現在的孩子真是很不象話,好好地同他講道理,他卻不以為然,道理比你還多,有時還把我們父母的話看成是沒有意義的嘮叨,總之一個字——煩!父母為孩子煩,孩子嫌父母煩、這樣,父母和孩子能坐下來交流才怪!

但問題出在哪裡?這是問題孩子的問題,還是父母的問題,還是溝通方法的問題?

也許孩子不是一點問題沒有,但更多的問題可能出在父母身上、父母內心的擔憂語氣的急促,使談話變得不講究方法和效果而只有情緒的宣洩,如此,便容易使聽者產生排斥、逆反心理,溝通被迫受阻、

尊重和信任是溝通的前提,交流只能在這一基礎上進行和完成、這一基礎意味著溝通雙方是平等的,代表著彼此是可以相互接納的、

1、學會傾聽,且允許孩子發脾氣、

學會傾聽,這是溝通的第一步、假如孩子正為某事在氣頭上要允許他發脾氣、父母不妨先坐好,安靜地等待孩子,安靜地看著孩子,不去打斷他的話,全神貫注地傾聽,不左顧右盼,停下手邊的工作,這等於告訴孩子:你是被我們在意的,我們在認真地聽在注意你所說的感覺或問題、

2、真誠地作出反應,表達父母的真實感受、

真誠地作出反應,而不是敷衍,真實地表達父母的感受,而非得只有訓導、

孩子往往是非常敏感的,父母在與孩子的交流中語調暗含著一種態度,它同談話的內容同樣重要,從接受者的角度看甚至還比內容更重要、想一想我們是用怎樣的語調來同自己的朋友交談的,我們對孩子又是怎樣說話的,是否居高臨下了,生氣時是否對孩子叫喊了,漸漸地那叫喊的音量是否變成了你說話時的「正常聲音」了?另外「身體語言」不可忽視,據美國人類學家得出的結論是:在所有的影響力中,語言佔7%,音調佔23%,表情及肢體動作各佔35%,可見其作為溝通工具的作用、

3、選擇恰當的談話時機,有沖突時也要避免傷害孩子的自尊、

一天中什麼時機是適合談話的呢?生理規律告訴我們,下午5點-7點是生理活動最低點,迫切需要補充營養,恢復體力、所以,孩子放學回家剛放下書包時是不易談嚴肅的話題的,因為一天下來的疲勞使人難以集中注意力,也不好控制自己的情緒、晚飯過後,心情逐漸開朗,這是比較好的時機,找到孩子的興奮點,父母便可潤物細無聲地轉達其觀點了、沖突也許在所難免,原則是避免傷害孩子的自尊、批評不是攻擊,,批評只對事不對人,用建設性的意見代替批評,將批評轉化為希望,這才是批評的最終價值之所在、

4、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

當孩子遇到問題時是需要父母幫助的,父母給出的指導要越具體越好,解決問題的途徑最好和孩子一起討論確定,在討論的過程中有些細枝末節的小問題興許就化解掉了、通過討論方向會更明確,問題本身也會顯得清晰、明朗,這都有助於問題的真正解決、

如何與孩子進行溝通2

1、溝通沒有秘訣,父母必須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創造自己的溝通方式、

比如,一位母親的兒子個性內向,沉默寡言,一般的方法難以獲得有效的溝通、於是,這位母親根據兒子喜歡聽音樂、寫作和閱讀的特點,經常與兒子一起到書店去,在那裡聽兒子向她講述故事和書里的人物,以此了解他的想法和感受;她還和兒子一起聽音樂、做兒子作品的第一個讀者,不斷進行鼓勵、她的兒子最終慢慢地活躍開朗了起來、可見,成功的親子溝通沒有什麼秘訣,只要你是有心人,就能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溝通方式、

2、要學會傾聽

與孩子溝通需要談自己的意見,但更需要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想法、傾聽意味著避免打斷孩子的話、集中精力於交流的過程、為了便於做到這一點,溝通最好在安靜的地方進行,排除可能使人分心的干擾、如果你正忙於做晚飯或看喜歡的電視節目,要做到認真傾聽是困難的、做一個耐心的傾聽者能使你了解孩子的問題和觀點,有助於澄清事實,避免對孩子的誤解、經常傾聽孩子的聲音,你會發現,盡管你沒有對孩子提出許多要求和建議,你的孩子卻更多地向你提出問題、這是因為,善於傾聽的父母才有可能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 3、要創造機會交談、

與孩子溝通需要有恰當的機會、青少年不喜歡預約的談話、你想談的時侯,他們可能沒有興趣;只有他們想談的時侯,溝通才有可能順利進行、有些父母可能喜歡在晚飯桌上或睡前時間與孩子談話,有些父母則常常利用一起散步或郊遊的時間與孩子交流、不管選擇什麼時間,我們都要知道,最佳的溝通常常是在共同的活動中進行的、切忌不要總是試圖在臨時想起的、不固定的時間與孩子進行溝通,那樣做的結果只能是失敗、

4、討論相互間的差異

父母與孩子之間往往在觀念和意見上存在差異、比如,父母認為孩子應該在晚上9點以前回家,而進入青少年期的孩子則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可以晚一點回來、如果不能有效地處理這種差異,溝通就難免失敗、父母應當認識到,這些差異實際上為我們提供了重要的機會,以便重新思考原有的'教養方式和限制措施,與孩子一起商議和制定新的制度,從而幫助孩子發展有用的社會技能、由於青少年對事物的認識辨別能力以及考慮各種可能性或觀點的能力不斷增強,這種商議是可能的、也是有益的、如果相互間的差異比較大,一時難以協調,父母也不必著急上火,最好平靜而堅定地告訴孩子你對他的關心和期望,耐心地進行解釋,從而使差異限定在一定范圍內,而不至於演變成一場沖突、

5、避免過度反應

對孩子言行的反應過於激烈往往導致爭吵,使交談無法繼續、、為了使交談保持友好的氣氛,父母絕對不要帶著焦慮和情緒與孩子交談;同時,為了體現尊重,避免引起反感,父母在提問題時,最好以商量的、平和的語氣進行,如「你這樣做是怎麼想的?」、「讓我們談談好嗎?」

父母要努力成為孩子願意傾吐秘密的對象,成為對孩子的事情感興趣的人、只有這樣,孩子才樂意向他們敞開心靈、比如,你的孩子告訴你,晚上他和夥伴們一起去抓蜜蜂了,如果你表現的很吃驚且激動,或對事情的結果根本不感興趣,孩子以後就不會再對你說什麼了、 父母要認識到,孩子最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鼓勵和獎賞、如果孩子和父母談話時受到批評,他會感到自己的坦率得到的不是獎勵而是懲罰,這將傷害他繼續與父母直接交流的積極性、

如何與孩子進行溝通3

1、理解, 是一種無條件的喜愛與尊重的情感,他需要你的無私和愛心,應該知道做父母的如果不能理解他們,孩子就會向外尋找理解他們的人,反之父母若能理解他們,他們就會感到家庭的溫暖、安全,願意與父母交流、溝通,只有先去理解而後才能夠正確引導、

2、注重親子教育, 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關注他們的成長,有的父母雖然與孩子長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經常溝通,大多數父母都是以忙為理由忽視親子教育,父母的親子教育應該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發展的前面,所以父母應全身心的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斷學習,提升教子能力,才能贏得孩子的尊重和愛戴、

3、平等溝通,平等相處,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溝通非常重要,但是溝通不只是告訴孩子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更不是丟給他們一個籠統的好孩子、壞孩子的概念,父母應該樹立平等溝通、平等相處意識,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時,作為孩子的養育者,如果總是難以忘記自己教育者的角色,就會在和孩子溝通時難以保持平等的地位、

❺ 如何與孩子良好溝通:「十個建議」拿走不謝

良好的親子溝通需要有幾個前提,即令氛圍變得舒適,和孩子建立 情感 聯結,才能幫助他感覺好從而做得好 。 為此,美國兒童治療師珍·伯曼(Jenn Berman)曾總結出過十條與孩子有效溝通的建議:

1. 真正傾聽孩子的聲音 。 用和孩子平等的身體語言(俯下身,平視孩子),關掉電腦、電視、手機,用心傾聽孩子的話,並透過孩子的只言片語來了解他真正的需求。

2. 尊重孩子的感情 。 傾聽孩子的描述,並將你對孩子的理解表達出來:孩子是通過成人的反饋來了解感情和自己行為正確與否的。 如果一個孩子的感情能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正常釋放,就能更好地成長。

3. 建立孩子的成就感 。 孩子總是希望取得父母的認可的,即使有時候他們表現得好像專門和你作對,你也一定要明白這不是他們的本意。 例如有時孩子不斷說臟話,其實是希望得到你的關注和回應。 他們會認為如果不說臟話,你就不會第一時間跑到他們身邊去。

4. 讓孩子感到自己被了解 。 如果孩子能感受到自己被了解、關心和重視,他們就會更主動地學習、與人合作和關愛他人。 大喊大叫、羞辱、傷害或者命令的方法,只能適得其反。

5. 避免爭奪控制權 。 越是試圖控制孩子,越有可能與孩子發生爭執。 雖然不主張讓孩子來制定規則,但建議父母使用一定的技巧和語言讓孩子一起來做事,而不是抵制你。 孩子的突出特點之一,是渴望幫助和取悅爸媽,作為父母應該滿足孩子這種需求,並給孩子一個獨立自主的空間。

6. 建立明確一致的行為准則 。 尊重孩子絕不是指沒有任何規則,相反,孩子是需要規則和限制的。 在表達的時候,務必確定你能清楚地向孩子表達這些規則和限制的意義,不要進行空洞的威脅。 孩子們往往在不斷觀察父母是否真的會監督他們按規矩行事。

7. 言傳身教 。 禮貌言行是逐步形成的,這需要孩子能了解他人的感受並且控制自己的行為,對孩子來說是比較高的要求。 只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才能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潛移默化。

8. 認識到語言的力量 。 父母必須謹慎措辭,尤其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簽。 就事論事地敘述你的看法和期望,而不是打罵、不雅昵稱、不恰當的褒獎或者蓋棺定論的判斷。

9 .給孩子留出過渡的時 間。 孩子有自己的活動節奏,並且比成人的節奏慢得多。 因此,如果希望孩子進行下一項活動,需要提前告知他,耐心地提醒幾次,並且可以使用一些固定的程序。 例如要把孩子從游樂園帶走時,可以和孩子一起唱你們編的「再見歌」,從而幫助孩子實現心理上的過渡。

10. 恰當地對孩子說「不」 。 不縱容孩子的重要法則之一,就是學會對孩子說「不」。 但是,需要以恰當的方式來進行。 你可以告訴孩子:他還能做什麼; 試著告訴他不希望他這么做的原因; 給出另一種替代方案; 提供兩個你能接受的選擇; 再次重申和闡明規則; 推遲滿足孩子的需求; 幽默地化解孩子的問題; 認可隱藏在孩子未被滿足的請求下真實的願望。

如果孩子已經出現了一些問題行為,我們應該如何引導他們呢?

溝通(ACT)三步法:

第一步:完全接納孩子的想法或感受(Accept your child's wishes or feelings)

前面我們為孩子鋪墊了很多情緒教育,此刻正是這些教育的用武之地。 首先我們需要完全接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對於1 3歲的幼兒來說,受到挫折或者沮喪進而發脾氣是一種正常的 情感 宣洩和行為表現。 因此我們首先是要接納他的想法和感受。

具體的做法是,蹲下來平視著他們的眼睛。 如果他只是在原地哭鬧,我們可以試著通過肢體接觸握住他的手或者抱住他; 如果他已經開始撒潑打滾,則可以跟他說:「我知道你現在很不開心,但發脾氣解決不了問題。 我就在這里陪著你,等你冷靜下來」; 如果他開始亂砸東西甚至打人,則需要抱起他離開現場,並將他放在角落等人少及相對安全的位置,再和他溝通。

非語言層面的信息傳達給孩子了,就要緊跟上語言層面的信息,最有效的方法是「簡單描述孩子的情緒,然後描述孩子的困境和需求」。 在這里我用了簡單描述孩子的情緒及告訴孩子「我知道你現在挺難過」,但這樣的描述得到孩子的肯定並消解它不被人理解的孤獨感後,就應一筆帶過,因為如果我們一直重復肯定孩子的負面情緒,可能會讓孩子又陷入「問題—生氣—問題—生氣」的循環中,所以最好能很快轉向對「具體問題和困境的溝通」。

例如當孩子想要糖,但又得不到而哭鬧的時候,我們可以跟他說:「我知道你現在很難過,因為你吃不到糖,但你又很想吃糖。 」在具體的溝通中,我們一定要把話語導向孩子的具體需求,然後開始針對需求的討論。

一旦我們討論的是孩子所密切關注的問題的導火索,就將孩子從「問題—生氣—問題—生氣」的循環中拉出來,引入了「問題—解決問題」的正常思路中。 這時,我們繼續言語溝通,即向他確認我們說出來的需求,是否是他的真實需求 。 有的孩子可能會點點頭,肯定我們猜對了; 有的孩子會搖頭,期待我們繼續猜下去,或者主動說出來。 當我們明確了孩子的需求和他的感受,這本身就會讓他們覺得自己被理解了,不再孤立也不再是和我們相對立的一方,從而化解掉權力之爭。

我們常常用肯定的句式來表達對孩子的接納和肯定:「是的,你可以想要」「沒錯,我知道你很想吃糖」等,都會讓孩子放下防備,不至於讓情緒進一步惡化。

第二步:溝通和重申規則(communicate and repeat the rule)

我們可以用堅定而平靜的語氣,跟孩子溝通規則,例如「我們說好了一天就吃一次糖,今天已經吃過了,所以不能再吃了」。 但如果孩子的性格比較敏感,那麼這樣的對話也會讓他重新陷入之前的情緒漩渦中,因此我們可以嘗試採用提問的方式,讓孩子自己說出規則,比如「我們說好了一天就吃一次糖,你今天吃過糖了嗎? 」2歲以下的孩子通常會點頭稱是,但2歲以上的孩子可能會為了吃糖而故意「撒謊」,堅稱自己今天沒吃過。 那時候父母要做的不是生氣,在這一階段出現這種現象是非常正常的,但我們需要及時糾正他們的說法,比如指出他今天吃糖時候的具體細節,然後引導他「我們得說正確的話,發生就是發生了,沒發生就是沒發生,這樣才有的談——否則,你要是說了不正確的話,我是堅決不會給你吃糖的。 」

如果孩子對規則表現出質疑,例如他為了吃糖而說「我們說好了一天能吃兩次糖」,以這樣的方式篡改規則,那麼我們也可以通過篡改規則來讓孩子意識到這樣做的後果,比如告訴他:「好的,如果你可以突然改變規則,我也可以; 如果你今天要吃兩次糖,那麼我的新規則就是這周都不能再吃糖。 」以這種方式讓孩子理解規則是需要被尊重的,而不能擅自改動。

在跟孩子交流的時候,需要用盡可能簡單且孩子能夠明白的方式去陳述。 千萬不要婆婆媽媽地說一大堆話,去解釋規則為什麼是這樣,惡果是什麼,這樣反而會讓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開始有了各種小動作。 溝通的時候,我們需要隨時留意孩子的狀態,當他和你目光直視時,說明他在全神貫注地聽; 相反,當他出現越來越多的小動作時,說明我們需要調整自己此刻的溝通方式——而不是要求他立刻站直、抬頭,繼續聽這些嘮叨。

第三步,達成積極的結果(Target a positive choice)

現在我們終於將目光轉回引起孩子問題行為的導火索了。 在這一步我們需要去分析,為什麼孩子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他行為背後的訴求到底是什麼。 如果他想吃糖,是因為餓了還是想吃零食? 或者他看到其他小朋友拿著棒棒糖從身邊一邊吃一邊開心地經過,從而也想吃? 還是他看到成人違反了規則,比如爸爸明明說好不玩 游戲 卻又偷偷地玩,自己也就想嘗試破壞規則? 只有將這些問題了解清楚了,我們才能更好地知道孩子的需求,以及如何以巧妙的方式來滿足孩子的需求。

注意, 家長不但要告訴孩子不要這么做,同時也要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去做 ,因為對於小一點的孩子來說,當你在動詞前面加上一個否定詞,他往往會忽略掉前面的否定詞,而只抓住後面的動詞。 比如,你在公共場合跟孩子說「不要跑了」,但是他只會抓到位於後面的「跑了」這一關鍵詞,於是跑得更開心了。 這也是為什麼否定式的命令對於孩子來說效果總是不太好,還會讓孩子喜歡跟你對著乾的原因。 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來說,一次性記住4 6個隨機的數字都有困難,讓他們一次性記住一個長句子,也是很困難的。

自由和規則總是相對的,當我們在一方面用規則去約束孩子的時候,在另外一些無關緊要的方面可以適當放鬆,給他一些自由。 比如我們帶孩子出去玩,需要在車流密集的街邊緊緊握住孩子的手,但是到了野外人少的地方,在平緩的坡上,就可以松開小手,讓孩子自由奔跑。

溝通三步法不起作用大多是因為兩點:一是孩子又回到情緒卡殼的崩潰點,二是難以達成積極的解決方案。

坦白說,如果我們只想讓孩子「乖乖聽話」,施展威壓,不論是打罵還是冷處理甚至冷暴力,都是短期有效的。 但這種專制型養育的結果就會 切斷孩子和父母之間的 情感 聯結 。 當父母對孩子有高要求,但卻對他們的情緒和需求低回應時,孩子也許會成為很優秀的人,但未來也容易和家人關系淡漠。 打罵也好、把孩子當小動物一樣訓練也好,通常在孩子小的時候很管用,但其長期效果卻很難講。 有的孩子會治癒自己的童年,但有的孩子就很難邁過這道心裡的檻,並重復對下一代進行打罵和冷暴力的行為。

如果孩子又回到了情緒卡殼的崩潰點,我們可以用「呼吸 游戲 」等方式,像蝴蝶揮動翅膀,或者風中搖晃的大樹一樣,邊舞動自己的手臂邊配合深呼吸等,讓孩子冷靜下來。 孩子的肺活量有限,呼吸很淺,難以像成人一樣深呼吸放鬆,所以這類具象化的冷靜方式會更有效。 其他冷靜方式,比如將孩子帶去他喜愛的空間做「積極暫停」、讓孩子將自己的思緒從混亂變得有序的「情緒罐子」都能幫助孩子很好地平靜下來,再繼續溝通規則、達成積極的解決方案。

如果暫時無法達成解決方案又怎麼辦呢? 溝通,是一門關於妥協的藝術 。 我們也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拒絕孩子的要求,最關鍵的點在哪裡: 如果是擔心孩子吃糖壞了牙齒,那麼可以要求他立刻去刷牙; 如果覺得是孩子在挑戰我們的權威,那麼可以告訴孩子過度吃糖的危害,例如給他看齲齒的圖片等,讓他重新認識制定這項規則的原因; 如果是不想花錢買糖、而家裡有糖,可以跟孩子溝通一回家立刻吃糖的方案等。

有時候時間緊急,來不及解釋,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 將孩子抱離刺激物存在的現場 。 這一措施尤其適合在公共場合哭鬧的孩子。 孩子一在眾人面前,就特別容易哭鬧,而父母總是抹不開面子,或者擔心自己下不了台,而屈服於孩子的哭聲。 這時,將孩子抱到人少的安靜角落是一個好辦法,遠離了刺激物,孩子的大腦就不容易在情緒崩潰點卡住。

孩子對規則提出質疑,那麼我們可以留在下一次家庭會議上重新探討規則。 這也會讓孩子學會尊重現有的規則,並在隨後的時間中再來對規則進行探討和修改。

❻ 怎樣和幼兒溝通,是正確的溝通方法

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父母都非常重視對孩子的家庭教育,通常在孩子年齡較小的時候,就會選擇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指導和引導,想讓孩子在年紀小的時候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正確的人生態度。但是有的孩子因為性格的原因導致與父母的溝通非常的困難,也會因為長時間與父母缺乏溝通,導致性格上出現缺陷,所以在孩子在幼兒時期的時候,父母就要與孩子建立起一個良好的溝通,這樣才能夠有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那麼如何才能跟孩子進行正確的溝通呢?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父母如果想要跟孩子進行溝通的話,就一定要講究正確的方法,不然就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

❼ 如何與孩子進行溝通

如何與孩子進行溝通1

在早期教育中,在跟比較小的孩子溝通的時候,我們也不要小看了小孩子。幼小的孩子,如果我們的說話方式不對,態度不好,孩子也不愛聽,不肯照我們的要求做,甚至產生逆反心理,達不到教育效果。所以,跟小孩子說話也很有講究。以下幾個實用技巧供家長們借鑒:

技巧1:用描述性語言代替批評

描述你所看到的,或者描述問題。使用描述性的語言,可以避免互相指責和埋怨。讓每個人把注意力集中在「該做什麼」上面。

現象:把一杯果汁碰倒了

A說法:我們看到後,我們一般會生氣地說:「你看你,這么不小心,毛手毛腳的!」

B說法:現在我們這樣來說:「看,果汁灑了,我們現在需要什麼?」既然是了孩子惹出的問題,就讓孩子去想出辦法來解決。如果孩子回答不上來,這時你可以用描述的語句說出來:「看,果汗灑了,去拿塊抹布,拿拖把來。」

點評:描述性語言是客觀的,冷靜的,不帶家長的不良情緒,也沒有強烈不滿和攻擊性的字眼,容易讓孩子接受。

技巧2:用擬人化語言代替命令

親子教育家成墨初指出,擬人化的語言容易被孩子接受,因為它很形象,能激發孩子的想像,讓孩子回到童話世界。因為童話是孩子喜歡的。這符合小孩子的心理特點,孩子會根據自己現有的生活經驗進行理解和感受。

現象:孩子每次看完電視,都忘了隨手關機。

A說法:家長一般會要求孩子立即去做沒做好的事。「你看你,又忘記關電視了,這么不長記性,,快去把它關上!」家長如果太凶,有的孩子容易產生抵觸情緒,不願去做該做的事。

B說法:「呀,誰還在電視里沒休息呢,電視里的人一定講累了,玩累了,他們也要睡覺了。」孩子一聽,一般會笑嘻嘻地跑回去,「啪」,讓電視里的人睡覺」了。

點評:如果家長善於運用生動的比喻,擬人的方法讓孩子做事,孩子會覺得很有趣,也願意聽從大人指令配合完成事情。

技巧3:用善意提示代替警告

用善意的提示而不是警告責罵會讓孩子感到你的耐心,讓孩子產生內疚感。從而比較願意配合你做事。

現象:孩子吃了完蘋果,把果核亂扔在地下,也沒扔垃圾桶。

A說法:你很生氣,警告他:「告訴你多少次了,吃了的果核要扔垃圾桶,再這樣我下次再不買蘋果了。」這樣的說教效果不大,因為蘋果肯定不可能下次不買,一旦再買,等於你說話不算數,沒了威信。

B說法:媽媽可以對孩子簡單地提示:「這么漂亮的地板,你把蘋果核到處亂扔,是很難看的,媽媽又要重新打掃,不小心踩到還會讓人滑倒。蘋果核的家在垃圾桶里。」退一步說,如果孩子無動於衷,那你可以把掃把,簸箕遞到他手裡,讓他掃干凈。

點評:簡單的提示讓孩子明白他所做的事情錯在哪裡,給他人帶來什麼害處。由此而督促孩子自覺改正它。

技巧4:用說出感覺代替生氣

親子教育家成墨初指出,孩子做錯了事,家長生氣、憤怒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我們光顧生氣,指責,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因為你在生氣時,只會指責他行為的錯誤,他不一定知道自己的錯誤會給他人帶來什麼不良影響。因此你可以說出你對這事的感覺,讓孩子來了解你的心情和感受。

現象:你上了一天班回來,非常累。孩子偏要這個時候給他讀故事。

A說法:「你真煩人呀,一邊去,能不能不煩我呀!」

B說法:「媽媽今天上班非常累了,腰也痛,腳也酸,能不能改天講呢。我知道你一定很體諒媽媽的。」

點評:這也是引導孩子作心理換位,教會孩子去體會他人的心情,感受,從而變得更善解人意,通情達理。

如何與孩子進行溝通2

生活中,孩子之所以不聽話、不願意與媽媽合作,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孩子與媽媽之間存在著這樣那樣的溝通障礙,或是媽媽在與孩子溝通時扮演了錯誤的角色,或是媽媽用錯了態度,或是媽媽沒有講究溝通的技巧;媽媽們不要小看這些溝通的障礙,正是由於這些障礙,孩子才會不聽我們的話,才會故意與我們對著干……那麼,媽媽如何才能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呢?下面是針對具體的問題,給媽媽們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

生活中,我們常聽到很多媽媽這樣與孩子溝通:

「你的房間總是很亂,你什麼時候才能把它收拾干凈啊?」

「別忘了喂你的小狗!」

「作業做完了嗎?你總是等著我提醒!」

「吃完飯後把碗筷收拾好,為什麼總是要媽媽來做呢?」

聽到媽媽這樣說,孩子們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呢?大多數的孩子肯定會用不耐煩的語氣這樣回答媽媽:

「好啦!知道了!」

「我一會兒就去,真啰嗦!」

大多數的媽媽對上面的這些場景和語言一定都不會陌生。生活中,媽媽隨時隨地需要與孩子溝通,提醒他們錯誤的行為、教他們學東西、表揚他們正確的行為,等等。這些溝通很瑣碎,有時還需要費很大的力氣,但還不一定能達到媽媽想到的結果,因此便出現了上面所說的那些場景:

媽媽對孩子的行為不滿意→孩子對媽媽的教育感到厭煩→媽媽漸漸對孩子失去耐心

其實,很多媽媽之所以會對孩子失去耐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們走進了親子溝通的誤區,並親手為親子之間的溝通增設了很多障礙。每一位媽媽與孩子溝通,都是想了解孩子的內心感受,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只是媽媽無意或有意扮演的那些角色,卻扼殺了孩子表達自己感受的勇氣,扼殺了孩子想傾訴自己的慾望。

一般來說,媽媽所扮演的以下幾種角色,將會很嚴重地影響親子之間的順利溝通。

一、指揮型媽媽

場景一:

廚房裡,媽媽正在站著擇菜,孩子在旁邊玩,媽媽對孩子說:「辛辛,把你旁邊的那個凳子給媽媽搬來!」孩子裝作沒聽見,心想:「你自己不會過來搬嗎?」

場景二:

客廳里的垃圾筒滿了,媽媽對孩子說:「辛迪,去把垃圾倒了!」孩子仍然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視說:「我不管!」

這種類型的媽媽總認為自己是媽媽,是一家之主,因此自己有權命令孩子做一些事情。殊不知,這種命令的口氣常常會令孩子很反感,有時,孩子為了表達自己的反感情緒,常常故意不聽從媽媽的命令,故意與媽媽對著干。

作為孩子最親近、最信任的人,媽媽要時常轉換一下思維。如果你的上司用命令的口氣跟你說:「周末你必須加班!」聽了這樣的話你有什麼樣的反應,是不是會有滿腔的怒氣?在這樣的情緒下,即使在老闆的權威下,你勉強同意加班,但你是不是也會把不滿的情緒帶到工作中?

同理,如果孩子常常在「命令」和強迫下去做一些事情,他們肯定會有很多的不滿和抱怨。如果孩子一直生活在不滿和抱怨之中,不但不利於親子之間的順利溝通,而且這也將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值得媽媽們注意的是,在親子溝通過程中,很大一部分媽媽並不是喜歡充當「指揮者」的角色,而是常常會無意識地「命令」孩子。

例如,天涼了,媽媽想提醒孩子加件衣服,但大多數情況下,這種意思從媽媽的口中表達出來變成了:「天這么涼,還不去加件衣服!」本來是好心,但卻讓孩子聽了心裡很不舒服。毋庸質疑,這也將成為媽媽與孩子之間溝通的一大障礙。

二、嘮叨型媽媽

場景一:

孩子的成績只考了60分,因此耷拉著頭不想理任何人,這時媽媽說:「你如此垂頭喪氣是不對的,你應該振作點!」孩子不耐煩地說:「媽媽,你煩不煩呀?」

場景二:

孩子放學一回家,就對媽媽說:「今天我捉弄了老師一番,讓他很生氣。」媽媽說:「你應該為你的行為向老師慎重地道歉!」孩子聽後很失望,很生氣地對媽媽說:「不用你管,我自己知道怎樣去做!」

都說女人擅長嘮叨,的確,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媽媽都扮演著「說教者」的角色,總是試圖通過「嘮叨」、「說教」教育孩子。例如,無論孩子做什麼,她們總喜歡告訴孩子,「應該」怎樣去做、「不應該」怎樣去做……但孩子往往對這種「說教」很反感,他們會認為媽媽不理解他們,而且媽媽的「叨嘮」讓他們很厭煩。

正如上面場景所表明的那樣,在孩子情緒不佳的時候,媽媽的「說教」不但不會為他們解決問題,相反,它會使孩子的情緒越來越糟糕。

三、萬事通型媽媽

場景一:

孩子不小心跌倒了,這時媽媽跑過去對他說:「看吧!你不聽我的話,失敗了吧!」孩子聽後馬上趴在地上大哭,不肯起來。

場景二:

孩子拿著不理想的成績單回家了,媽媽看到孩子的成績單,開始對孩子說:「當年我在你這個年齡時,我的成績在班上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媽媽還沒說完,孩子就哭著跑開了。

這種類型的媽媽在孩子面前,總是表現出一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姿態。他們喜歡替孩子解決問題,常常給孩子提供一些勸告、建議或分析原因,有時甚至是長篇大論,在孩子面前總是表現出高人一等的形象。

但令這些媽媽很疑惑的是,孩子常常會不買她的賬。對於媽媽的建議、勸告、分析原因,孩子往往是左耳聽,右耳冒,有時甚至連聽都不聽,或者乾脆捂起耳朵來。

孩子對媽媽所說的話不感興趣,大多數原因在於媽媽的溝通方式。可以說,媽媽這種「萬事通」的角色已然成為了親子之間溝通的障礙。

四、判官型媽媽

場景一:

孩子拿著不理想的成績哭著回家了,媽媽對他說:「我認為成績不好要怪你自己!」孩子沒理媽媽,沮喪地躲進自己的房間里。

場景二:

孩子拿了別的小朋友的玩具,媽媽這樣對孩子說:「你的行為是錯誤的,我認為你必須馬上把玩具還給別的小朋友。」孩子把玩具抱得更緊了,說:「不,我想要這個玩具。」

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很多媽媽總是試圖充當「法官」的角色,對孩子的任何行為都作出審判,而且審判的結果一般都是自己是對的,孩子是錯的。

雖然媽媽的這種審判大多數是正確的,但孩子往往因為媽媽沒有接受他的情緒而拒絕接納媽媽的審判。所以媽媽的這種判官角色也會成為與孩子溝通的一大障礙。

五、批評型媽媽

場景一:

孩子晚上很晚才回家,媽媽生氣地對他說:「你翅膀硬了,想飛了是嗎?我們管不了你了,是嗎?」孩子很氣憤地說:「是的,我不用你管!」

場景二:

媽媽在教孩子做一道題,教了很多次,孩子還是不會,這時媽媽說:「你真笨得可以,誰教你都會瘋掉。」孩子生氣地把筆扔在地上說:「我不學了!」

這種類型的媽媽也是試圖在證明自己是對的,孩子是錯的,試圖讓孩子認同自己的觀點和情緒。但她們喜歡用一種很「冒險」的方式來教育孩子,例如,利用嘲笑、諷刺、開玩笑、貼標簽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批評型媽媽的這種語言和行為,會造成親子之間很大的代溝和隔閡,而且還會對孩子的自尊造成很大的傷害。

雖然以上的幾種媽媽在與孩子的溝通中,都企圖給孩子灌輸正確的觀念,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但很不幸的是,媽媽在給孩子灌輸正確觀念的同時,都忘記了認同孩子的情緒,因此也導致了親子溝通的障礙。

另外,媽媽在不知不覺中流露出的各種態度,無一例外地向孩子傳遞著令孩子沮喪、受挫的信息,那就是:孩子,你錯了。

很明顯,類似的溝通並不能給孩子帶來幫助,或密切親子關系,相反,這種溝通會給孩子帶來很多的害處,如,扼殺了孩子表達的勇氣、剝奪了孩子學習自己做決定的機會、剝奪了孩子自我反思的機會、阻斷了孩子想自己負責的行為……

因此,每一位做媽媽的都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自己是否有過不經意間扮演這種角色的經歷?如果沒有,那當然是最好;如果媽媽確實發現了自己曾經或者經常扮演這些角色,為了與孩子之間有效的溝通,為了使親子關系更加密切,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媽媽們就應該改變一下自己的角色了。

希望以上的五種方法能夠給予媽媽們以下幫助,如果你有什麼更好的建議,可以與我探討下。

如何與孩子進行溝通3

寶寶在兩歲的時候是很調皮的,他們可能會經常做出一些讓家長生氣的事情,在幼兒教育中,家長想和他們講道理,但是家長們看著兩歲大的孩子說,這么小的孩子話都不會說還能和他們講道理嗎?是的,我們可以用一下三個方法和寶寶講道理。

1、用孩子體會過的感受講道理

我們往往對自己經歷過的事情有一個很深的記憶。美美不到1歲時,對家裡的電飯煲煮飯時冒的`蒸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老想伸手去觸摸,我們都很擔心會燙著她,於是就教育她說這是一件危險的事情,你可能會被燙傷的,但是她就是聽不下去。終於,在一個冬天的早晨她停止了這個危險的舉動,願意就是她摸暖氣管時被燙了一下,我告訴她這就叫「燙」(後來我摸了暖氣片,真的是很燙),於是她就記住了。當她再伸手去摸鍋里的蒸汽時,我就告訴她「燙,暖氣燙了你,白汽也燙」,還帶她走到暖氣邊。這時她就開始邊說「燙」邊後退,也就不再靠近蒸汽了。

2、讓孩子從大人的感受中懂得道理

孩子其實非常善於察言觀色,他們經常在大人不注意的時候觀察模仿。如果大人有不高興的情緒,他們也會琢磨這個表情的含義。美美不愛吃絲瓜,有一天我做了一個絲瓜炒雞蛋給她吃,她吃了之後馬上就吐出來。起初我們以為是有什麼籽,不過把籽全都去除了再給她吃她還是吐。我板起臉來告訴她,如果不愛吃可以告訴媽媽,這樣吐得一地臟臟的,媽媽不高興。她看了我的表情後,低著頭也不高興了,竟然抓起我的手咬我。我告訴她把媽媽咬疼了,她是明白什麼是「疼」,因為孩子摔了碰了的時候我都告訴她這叫「疼」。我問她現在媽媽疼了,怎麼辦呢?美美看著我,想了想,用小手輕輕地摸了摸我的手,相當於給我揉了揉,因為平時我就這樣對她的。我非常感動,表揚了孩子。這個就和絲瓜聯系了起來,接下來雖然她不想吃,但是也含在嘴裡,看著我。最重要的是,她以後很少再咬人了。

3、讓孩子從大人的示範中明白道理

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孩子聽不懂復雜的話,但是父母平常的做法會給孩子一個示範性的作用。孩子在發展自我意識的時候,我知道很多父母都會不自覺地說「這是你的,不要給別人」。久而久之,孩子的確會特別保護自己的玩具以及食物,誰也不能動,包括最親近的人。美美在這個方面就顯得比較沒有「心眼」。她也知道什麼是自己的東西,但是在家裡我們會經常和她交換物品,包括吃的也不是只給她自己吃。所以,當她在外面玩,看到別的孩子為了爭奪玩具而哭泣時,她會主動把自己的玩具讓給別人。美美當然也有自己物品的歸屬感,無非是我們不讓她獨占罷了。同樣,如果不希望孩子登到高處危險地向下看,大人也最好不要當孩子的面站在凳子上或床上關窗戶。

如何與孩子進行溝通4

一、孩子生氣時,父母要保持冷靜。

孩子火冒三丈時,父母可千萬別跟著激動,否則接下來只會吵得不可開交。此時父母的最高行為原則是:孩子越火,父母越冷。

二、尊重孩子的隱私。

孩子希望受到尊重。因此,父母應該給孩子一些空間,允許他們保有自己的隱私,偵查舉止會破壞孩子對家長信任。父母和孩子可以制訂一個專屬的「孩子的隱私合同」,寫下什麼事情父母可以知道,哪些事情屬於孩子的隱私。

三、批評孩子的行為,而非人格特質。

告訴孩子,他有些地方做錯了。當父母批評行為本身,孩子知道他只要改進行為,就有可能改善他在父母心目中形象。父母如果對孩子說「你這個笨蛋!」「你這個不爭氣的人!」孩子就會認為,父母對他這個人有成見,可能打消了改變的念頭。

四、當孩子分享心事時,不要做出早就了解的模樣。

處於青春期的孩子認為自己的感受是獨特而唯一的,所以當大人一眼就看穿他們的行為動機的時候,孩子就會覺得無趣而且不愉快。當孩子好不容易有了一些成長的心得,父母應該積極配合,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聽孩子的心聲。

五、當顧問,不當領導。

在與青春期孩子溝通時,父母說話時的語氣十分重要。如果用命令口吻,可能會吃閉門羹,換一種語氣就會更貼近孩子的內心,如「我建議你可以考慮……」。

六、不說「但是」。

有些父母常希望和孩子交流,於是他們耐著性子聽完了孩子要說的事,接下來就說:「我了解你的意思,但是你的想法是錯的。」父母使用「但是」一詞,會讓孩子漸漸感受到父母並為未認真傾聽自己,不過擺姿態,從而厭倦交流。家長可以用「如果……會更好」句型來取代「……但是……」。

七、澄清語意的溝通法。

孩子很容易對父母的意見有過多錯誤的解讀,因而造成不必要的情緒反彈。為了避免這樣的誤會,父母可以用一個很好的溝通方式,就是做語意上的澄清—— 「我的意思不是……,我的意思是……」。

八、做建設性的批評。

孩子行為不當時,父母應使用建設性的批評技巧來開口,以成功地協助孩子矯正行為。例如,孩子早上出門,來不及吃早飯。建設性的批評做法,則應該是談事件、感覺、期望和好處。如「你今早出門沒吃早飯。我很擔心,你這樣做會傷身體。我希望從明天開始,你每天都吃早飯,這樣一來,你就更有精神,也能長得更高!」

所以,父母在與孩子親子溝通時,要多注意傾聽孩子的心聲,不再是父母一言行,和諧的與孩子相處。掌握上述的八大法則,輕松與孩子進行親子溝通,打破隔閡。

❽ 與孩子進行良好溝通的方法有哪些

如何與孩子進行良好溝通?與孩子進行良好溝通的方法有哪些?下面我為你整理與孩子進行良好溝通的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與孩子進行良好溝通的方法一、要了解和理解孩子

父母與孩子生活在一起,天天都在看著孩子成長、變化,好像是最了解和理解孩子的,其實如果父母沒有與孩子進行很好的交流與溝通,那麼父母與孩子的心理距離會很遙遠。

父母要了解孩子,就要適應新的時代要求,摒棄自己對孩子教育的陳舊觀念和落後思想,這樣才會縮短與孩子的心理距離。

父母與孩子交談,必須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從他們的角度聽他們的體會,從他們的立場聽他們的呼聲,了解孩子的情感,了解孩子的愛好與興趣,體貼他們的困難,肯定他們的長處。父母若能透徹地認識溝通的對象,使親子關系更加密切,孩子一旦有問題,就能順利得到解決。

子是天真、幼稚的,父母是理智、成熟的。大人與小孩認識能力會有一些差異。父母要學會讀懂孩子的心,用孩子的思想去探討琢磨他們內心的感受。

營造一個良好的溝通渠道,必須基於良好的環境關系。父母必須在孩子面前表現為平等關系,若能把孩子當作朋友看待,孩子就會在父母面前無所顧忌,暢所欲言,敞開心扉表達他們的想法和願望。由此可見,良好的溝通必須建立在良好的關繫上。

父母與孩子是相互深愛對方的,但他們對愛的需求不一樣。父母喜歡全方位地、包攬式地疼愛孩子;而孩子則希望父母是一種平等的朋友。父母用無私的愛去關心和保護孩子,孩子卻未必接受;孩子所希望的美好情感,卻難以從父母那裡擁有。有很多孩子認為父母是以愛為借口來約束自己,這種無私約束,實際在束縛孩子手腳,有許多父母則認為孩子真是不懂事理。

當家長與孩子在兩個背道而馳的情感軌道里越走越遠時,父母與孩子雙方是難以理解、了解的,這樣就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代溝,要想抹平這個代溝,雙方就必須進行很好溝通、磨合,才能真正走進對方的心靈。

愛是發自心靈的,同時也是有藝術的,父母在關愛孩子的同時,多考慮孩子的情感需求。人的情感需要經常不斷的交流與溝通,求大同存小異,這樣才能逐步達到較好的境界。

有些父母認為工作或做生意太忙,以沒有時間為借口,不能經常和孩子溝通,這樣是對孩子不負責的表現,家長再忙也要抽出時間和孩子進行交流談心。奇怪的是有許多家長給孩子買一些不必要的東西毫不吝嗇,但對與孩子溝通卻不願意去做。若要想和孩子相處得更好就得進行有效的溝通,只有和孩子溝通才說明了家長對他的關心和愛護。也有些家長因自己打麻將、跳舞、應酬等原因,借口不能與孩子進行有效的交流,一旦孩子出了問題,就採取訓斥懲罰的方式來管教,可想而知這是得不到應有效果的。

與孩子進行良好溝通的方法二、要尊重和信任孩子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或聽到有些父母對孩子說:“你們懂得什麼?大

人說話不要亂接話茬兒,我走的橋比你走的路都多,你知道啥?”“我是你爸爸,對錯都得聽我的,你有什麼發言權?”如果我們大人能用對待我們所尊重的人的態度,與孩子交流溝通,那就不容易出更多的問題。其實,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和信任孩子,尊重孩子的權利。

父母還要尊重孩子的社會行為。比如:孩子願意參加愛國衛生運動,到社區和同學們去做宣傳講衛生、講秩序的宣傳工作,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意願,不要以耽誤學習為理由進行干涉和阻止。

與孩子進行良好溝通的方法三、及時進行溝通

有的父母是當孩子出現了問題,才著急找孩子溝通談心,缺乏防患於未然心理,而和孩子交談的內容多是責備與批評;有時是心不在焉的,浮皮潦草和孩子談了幾句,就自己做別的事去了,使孩子感到非常掃興;還有時則是資料性的溝通,給孩子買幾本書,交待幾句像是例行公事式的談話,而非是重視的交流與溝通。孩子很少有機會單獨跟父母溝通,尤其是父親,就更難得有此心思和機會。這樣長此下去,孩子有想法、有問題,得不到及時糾正和教育,那麼他就很有可能出現問題。

❾ 如何有效的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

當嬰兒成長為幼兒,意味著出現了其人生的第一次轉折,即從個體性的家庭生活進入集體性的幼兒園生活。孩子能否順利融入集體生活,溝通能力尤為重要。孩子怎樣才能有較強的社交能力,從小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呢?溝通能力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溝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任務。

善借游戲活動激發溝通能力

愛玩是幼兒的天性。對於剛入園的小朋友,老師要主動邀請他一起玩游戲、聽故事、唱歌、跳舞、畫畫,逐步培養寶寶與同伴交往的習慣。即使在玩的過程中,小朋友之間鬧糾紛,老師也不要強行把幼兒拽到一邊,更不能責罵孩子。最好的方法是從中引導,讓幼兒自己解決矛盾,友好相處。

游戲需要情節,也需要角色,兒童正是通過扮演角色,模擬成人的社會生活和社會交往情景。老師要幫助孩子學會扮演角色,模仿成人社會生活情節。比如,坐在一把小椅子上當司機,為同伴開車;拿一個玩具聽診器當醫生,為同伴看病。讓幼兒體驗不同的角色的所思所想,從而能更好地理解他人,在人際交往中取得主動的地位。

巧用情感交流架起溝通之橋

一些從小很有才華的兒童,就因為「不合群」,長大以後一直「懷才不遇」,自感「英雄無用武之地」,不僅才華得不到發揮,而且一生總是「不順」。任何人都不會喜歡性情乖戾、憂郁的人,人人都喜歡與快樂而熱情洋溢的人在一起。獨生子女雖然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但由於小家庭之間的封閉、孤獨而不善交往。

所以老師要經常和孩子相處,建立親密的情感,讓孩子知道自己被愛、被認可。老師的愛是孩子向外發展、探索外界復雜的人際關系時的指路明燈。當孩子不與同伴交流時,老師可以給予引導。但當孩子已經參與到同伴遊戲中去後,應盡量讓其獨立完成同伴遊戲與交往。如果在交友過程中出現異常時,老師可耐心引導,千萬不可簡單制止,引起孩子的反感。

培養禮讓習慣提高交往能力

老師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溝通願望,教給他們溝通技能。

培養禮貌習慣,學會尊重別人,平等待人。應讓孩子在交往中學會使用禮貌用語:「請」、 「謝謝」 、「對不起」等等。如果幼兒在活動中禮貌用語用得好,就及時表揚。

讓孩子學會容忍與合作。在溝通中,遇到與自己意願相沖突的事,應教育孩子學會忍讓,與同伴友好合作,暫時克制自己的願望,服從多數人的'意見。

學習遵守集體規則。孩子在溝通時,會自己制定一些規則來約束每個人的行為,誰破壞了這些規則,誰就會受到集體的排斥。只有自覺遵守集體規則的人,才能受到大家的喜愛。

培養樂於助人的品質。孩子們在溝通中常常會碰到一些困難,老師不僅要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同時還應支持幫助孩子克服困難。如小夥伴摔倒了要急忙扶起來,同伴的玩具不見了可幫著去尋找等等。要讓孩子知道樂於助人的人就會有很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