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兒童疳積怎麼辦
擴展閱讀
怎麼查詢地方教育局電話 2024-09-23 11:12:19
大芋頭哪個搖滾有歌詞 2024-09-23 11:11:32
陌生人家的孩子怎麼教育 2024-09-23 11:03:31

兒童疳積怎麼辦

發布時間: 2022-09-21 01:54:16

⑴ 一歲多的寶寶有疳積怎麼辦

一般患有疳積的寶寶,就是不肯吃飯,體重也不會增加,看起來形體消瘦,晚上睡覺的時候睡不安穩,白天精神狀態也不夠好,而且大便不調。疳積一般在1~5歲的寶寶中常見,特別是一到了夏天,這種情況更加明顯。
另外,寶寶疳積的時候,有些媽媽會誤以為是寶寶吃了上火的東西所致,然後又根據自身經驗,給寶寶喝涼茶去火,這樣就會好了。其實這樣是不正常的,常給寶寶喝涼茶這種寒涼的食物,不僅不會去火,還更加傷害了寶寶的腸胃,致使疳積加重。
寶寶胃口不好的時候,千萬不能強迫寶寶吃,這樣往往是很難消化的,更有的寶寶甚至還嘔吐出來,這樣就使寶寶更加討厭吃飯了。最好的方法是少吃多餐,這樣寶寶的腸胃也可以停下來調整。然後吃飯之前最好不要讓寶寶吃零食,這樣也會導致寶寶由於吃過多的零食而不吃正餐。
脫去寶寶的上衣,沿著寶寶脊椎兩旁,用兩只手的拇指、食指以及中指,將寶寶後背的皮膚輕輕捏起,慢慢地向前推拿按摩,從尾骶骨開始,一直按摩到頸部大椎穴,由上至下,由下至上,來來回回按摩幾次,記住,每捏三下就要將皮膚向上提起來,這種方法有效又舒服,堅持每天早上晚上各一次,效果更加。還可以按摩腹部,首先,媽媽一定要把手搓熱了,這樣才不會讓寶寶感到冰冷,然後按照順時針的方向,在寶寶的腹部輕輕按摩30次左右。

⑵ 一歲寶寶有疳積怎麼辦

這種情況考慮消化不良,食積的症狀,可以試試小兒雞內金顆粒,有助於好轉。
疳積以神萎、面黃肌瘦、毛發焦枯、肚大筋露、納呆便溏為主要表現的兒科病證。多見於1~5歲兒童。 疳積多因飲食不節,乳食喂養不當,損傷脾胃,運化失職,營養不足,氣血精微不能濡養臟腑;或因慢性腹瀉、慢性痢疾、腸道寄生蟲等病,經久不愈,損傷脾胃等引起。
常見證型有:①乳食壅滯型疳積。證見精神煩躁,夜寐不安 ,納呆,腹脹形瘦,腹痛,磨牙,毛發稀疏,手足心熱,大便泄穢,小便混濁,舌苔厚膩,脈滑數。治宜消積導滯,方用保和丸、消乳丸等。②脾虛失榮型疳積。證見面色萎黃,形體消瘦,發稀,厭食,腹大青筋、大便完谷不化,小便如米泔,舌淡苔膩,脈濡。治宜益氣理脾,方用肥兒丸等。③氣血兩虧型疳積。證見精神萎靡,睡時露睛,食慾不振,便秘或泄瀉完谷不化,面色?白,形瘦羸弱,四肢不溫,啼哭無力,口唇乾燥,舌淡紅少苔,脈沉細。治宜益氣養血,健脾和胃,方用人參養榮湯等。
疳積是疳症和積滯的總稱。疳症是指由喂養不當,脾胃受傷,影響生長發育的病症,相當於營養障礙的慢性疾病。積滯是由乳食內積,脾胃受損而引起的腸胃疾病,臨床以腹瀉或便秘、嘔吐、腹脹為主要症狀。古人有"無積不成疳"、"積為疳之母"的說法。
對於疳證的"疳"的兩種解釋:其一為"疳"就是"甘",這是因為本病起先多是由於過食甘而致。這是從某個側面,對本病的起始原因加以概括。其二是"疳"有"干"的含義,這是因為本病會出現消瘦,干癟,氣血津液不足等臨床表現。

⑶ 小兒疳積怎麼辦

疳積是小兒時期,尤其是1~5歲兒童的一種常見病證。是指由於喂養不當,或由多種疾病的影響,使脾胃受損而導致全身虛弱、消瘦面黃、發枯等慢性病證。疳證與麻疹、驚風、天花並稱為兒科四大證。
目錄[隱藏]

簡介
病因
症狀
治療

[編輯本段]簡介
古代所說之「疳積」已與現代之「疳積」有了明顯的區別,在古時候,由於生活水平的限制,人們常常飢飽不均,對小兒喂哺不足,使脾胃內虧而生疳積,多由營養不良而引起,也就是相當於西醫所講的「營養不良」。而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且近來獨生子女增多,家長們又缺乏喂養知識,盲目地加強營養,反而加重了脾運的負荷,傷害了脾胃之氣,滯積中焦,使食慾下降,營養缺乏,故現在的疳積多由營養失衡造成。
[編輯本段]病因
為什麼小兒時期易生疳積呢?這是由於嬰幼兒時期臟腑嬌嫩,機體的生理功能未成熟完善,而生長發育迅速,對水谷精微的需要量大。因此,產生了生理上的「脾常不足」。而很多家長生怕孩子吃不飽,就像填鴨一樣喂哺飲食尚不能自節的嬰幼兒。俗話說:「乳貴有時,食貴有節」絕不是吃的越多就能長的越好。孰不知,哺食過早,甘肥、生冷食物吃得太多,會損傷脾胃之氣,耗傷氣血津液,就會出現消化功能紊亂,產生病理上的脾氣虛損而發生疳積之證。
[編輯本段]症狀
小兒面黃肌瘦,煩躁愛哭,睡眠不安,食慾不振或嘔吐酸餿乳食,腹部脹實或時有疼痛,小便短黃或如米泔,大便酸臭或溏薄,或兼發低熱,指紋紫滯,此為乳食積滯的實證。
[編輯本段]治療
治療應用消乳消食,導滯和中之法。方葯可用砂仁3g,神曲10g,生麥芽10g,陳皮6g,萊菔子6g,白術6g,茯苓6g等葯物治療,中成葯可用化食丸、消乳丸等。簡單的方是指由於喂養不當,或由多種疾病的影響,使脾胃受損而導致全身虛弱、消瘦面黃、發枯等慢性病證。疳證與麻疹、驚風、天花並稱為兒科四大證。但古代所說之「疳積」已與現代之「疳積」有了明顯的區別,在古時候,由於生活水平的限制,人們常常飢飽不均,對小兒喂哺不足,使脾胃內虧而生疳積,多由營養不良而引起,也就是相當於西醫所講「營養不良」。而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且近來獨生子女增多,家長們又缺乏喂養知識,盲目地加強營養,反而加重了脾運的負荷,傷害了脾胃之氣,滯積中焦,使食慾下降,營養缺乏,故現在的疳積多由營養失衡造成。

⑷ 寶寶有疳積怎麼辦該如何治療

一旦寶寶出現疾病,是爸爸媽媽最擔心的一件事情,而疳積就是寶寶時期比較容易患的一種兒童疾病,其實疳積也就是平時所說的積滯,那麼如果寶寶有疳積應該怎麼辦呢?該如何去做治療呢?一起來看一看。

總而言之,如果寶寶患有疳積還是比較麻煩的事情,在治療的過程當中,家長應該做好寶寶的安撫工作,以免哭鬧亂動,在治療之後7天內應該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

⑸ 導致寶寶疳積的原因有很多,那麼小兒疳積怎麼辦

營養不良是中醫的一個術語。在西方醫學中,營養不良是指兒童因缺乏微量元素而發育緩慢、體質差的一種情況。主要是由於孩子的飲食不當造成的,媽媽應該有足夠的耐心來調節孩子的身體,改變一些孩子的飲食習慣。讓孩子們有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

針挑四縫穴,一般明顯營養不良的孩子可以擠出蛋清之類的黏液,每周挑一次,一般挑2 ~ 3次,效果明顯。小兒推拿時,家長可以選擇幾個簡單部位的操作,如按揉神穴、足三里、運八卦等。

以上就是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⑹ 小孩疳積怎麼辦

1、改變喂養方式
寶寶胃口不好的時候,千萬不能強迫寶寶吃,這樣往往是很難消化的,更有的寶寶甚至還嘔吐出來,這樣就使寶寶更加討厭吃飯了。最好的方法是少吃多餐,這樣寶寶的腸胃也可以停下來調整。然後吃飯之前最好不要讓寶寶吃零食,因為這樣也會導致寶寶由於吃過多的零食而不吃正餐。
2、給寶寶做按摩
脫去寶寶的上衣,沿著寶寶脊椎兩旁,用兩只手的拇指、食指以及中指,將寶寶後背的皮膚輕輕捏起,慢慢地向前推拿按摩,從尾骶骨開始,一直按摩到頸部大椎穴,由上至下,由下至上,來來回回按摩幾次,記住,每捏三下就要將皮膚向上提起來,這種方法有效又舒服,堅持每天早上晚上各一次,效果更加。還可以按摩腹部,首先,媽媽一定要把手搓熱了,這樣才不會讓寶寶感到冰冷,然後按照順時針的方向,在寶寶的腹部輕輕按摩30次左右。
3、飲食療法

喝健脾湯水。媽媽們可經常選用白術、土茯苓、雲苓、茨實、淮山這些有助健脾的食材,煲湯或煲粥給寶寶食用,注意的是,以上食材每次使用的量不可過多,一般是10克左右,每次選用1~2種食用即可。還有一種就是喝山楂水,用山楂5克,麥芽10克泡水,一般是一周一次,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喝山楂水的前期,盡量少食肉類,比較難消化。

⑺ 寶寶好像得了疳積怎麼辦

寶寶好像得了疳積怎麼辦
疳積多因飲食不節,乳食喂養不當,損傷脾胃,運化失職,營養不足,氣血精微不能濡養臟腑;或因慢性腹瀉、慢性痢疾、腸道寄生蟲等病,經久不愈,損傷脾胃等引起。
【症狀】
1.積滯傷脾:形體消瘦,體重不增,腹部脹滿,納食不香,精神不振,夜眠不安,大便不調,常有惡臭,舌苔厚膩。
2.氣血兩虧:面色萎黃或蒼白,毛發枯黃稀疏,骨瘦如柴,精神萎靡或煩躁,睡卧不寧,啼聲低小,四肢不溫,發育障礙,腹部凹陷,大便溏泄,舌淡苔薄,指紋色淡。
【注意事項】
1.注意調養:在喂養方面,應注意遵循先稀後干,先素後葷,先少後多,先軟後硬的原則。
2.注意營養搭配。
3.必要時應中西醫結合治療,可以給寶寶吃健脾丸,多給寶寶喝水,也可以給寶寶喝點小兒七星茶。

⑻ 小兒疳積是怎麼回事啊該怎麼辦

疳積是疳症和積滯的總稱。疳症是指由喂養不當,脾胃受傷,影響生長發育的病症,相當於營養障礙的慢性疾病。積滯是由乳食內積,脾胃受損而引起的腸胃疾病,臨床以腹瀉或便秘、嘔吐、腹脹為主要症狀。 小兒消化不良的表現多種多樣,以下都是小兒消化不良的表現: 1、對於小嬰兒,常表現為溢奶,稍大孩子常有嘔吐,一般不嚴重,嘔吐物有酸味。 2、患兒食慾減退、腹脹、腸鳴音亢進,甚至不用聽診器也可聽到肚子的「咕嚕」叫聲。 3、口臭。乳食積滯於胃脘,往往先發生口臭,特別是晨起口臭口酸為乳食停滯的表現,臨床稱此為高位停食。有這種現象時,可減食或停食一頓,以利於腸胃功能的恢復 4、大便惡臭。伴隨少許不消化食物殘渣時,雖未稀泄,已有傷食泄之先兆,此時應馬上減少飲食量,予以調整,可避免泄瀉的發生。 5、拒食。當小兒偶然有一頓食慾減退、拒食或食不香甜,不必勉強進食,而讓其減食一頓。 6、腹瀉、嘔吐時常伴有腹痛,小嬰兒表現為哭鬧不安,大孩子則會訴說腹痛。腹痛不劇烈者,可自行緩解。 7、 夜卧不寧。煩啼、手心熱、踢被揭衣,剛入睡時頭汗多,為飲食過多積滯腸胃而產生內熱,正如俗話說「若要小兒安,常帶幾分飢和寒」,「胃不和則夜不安」。當小兒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添加輔食後,要注意晚餐不能過飽。1歲左右的小兒更不要臨睡前飽飲飽餐。 問題二:引起小兒消化不良的原因是什麼呢? 1、給的食物不太易消化 由於嬰幼兒的消化能力差,父母要針對孩子的年齡特點,給孩子吃能消化吸收、願意接受的食品。一方面,父母要根據孩子不同的年齡 特點,飲食逐漸由流質向半流質(如米湯、糊狀食品、稀飯)以及固體食物(如軟飯、麵包等)轉變。3個月內的嬰幼兒,其消化液與成人不同,對澱粉的消化比較 差,需要特別注意。而對於2歲以下的嬰幼兒,所添加的副食品,一定要爛、細、軟,比如,可將青菜切碎,弄爛,做成菜泥。而對於2-3歲的嬰幼兒,因為已經 有16-20顆乳牙,食品可以稍微粗一點。同時,像整顆的瓜子、豆子、花生米、果凍這些食品對於嬰幼兒都十分危險,可能會被吞到器官里,所以必須小心,要 磨成粉,弄碎了才能吃。 2、給太多新的食物 比如:有的孩子第一次吃蝦,覺得味道很好,就一下子吃許多,結果造成消化不良。因此父母在讓嬰幼兒嘗試吃一種新的食物時,要讓他慢 慢適應。一次量不能給太多,要逐漸地增加,讓孩子有個適應的過程。 3、食品搭配不合理 嬰兒4個月過後,父母就需要給孩子增加奶類以外的輔助食品,要注意給予孩子營養平衡的飲食。平衡的飲食就是指嬰幼兒吃進去的食物能 滿足他這個年齡和身體發展的需要。孩子的生長需要各種各樣不同的營養,其中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纖維素等營養素。糧 食是最基礎的食品,而肉、魚、奶、蛋、蔬菜、水果等等都是身體所必需的。因此,父母需要細心搭配孩子的飲食做到多品種,多樣化,避免偏食、挑食、食物過於 單調。 問題三:小兒如何選擇消化不良葯物呢? 1、由胃腸功能或器質性疾病所致的消化不良,應請醫生論斷清楚,給予綜合性治療,不可自作主張,盲目服用消化葯。 2、如因過食肉、蛋、豆類等高蛋白食物引起消化不良或疾病後恢復期消化功能減退者,應選服胃蛋白酶片、胰酶片等功能幫助蛋白質消化吸收的葯物。 3、因吃米、面、紅薯等含澱粉較多的食物引起消化不良者,應選用多酶片、胖得生等含澱粉酶的葯物,促使澱粉盡快分解。 4、如因小兒貧血或腸內菌群失調引發發酵性消化不良、腸脹氣、腹瀉等,可選服乳酶生、稀鹽酸等控制腸內異常發酵的葯物。但應注意,使用乳酶生治療小兒消化不良性腹瀉時,不能與抗生素合用,也不能與鞣酸蛋白吸附劑合用。 5、中葯焦三仙、雞內金,成葯參苓白術散、王氏保赤丸和小兒喜食沖劑等對兒童食積停滯、消化不良均有較好療效,可對症選用。 備注一點:大多數助消化葯都含有消化液的主要成分,都有有效期,如超過有效期則不宜再用。 問題四:如何從飲食方面應對消化不良呢? 1、6月到1歲嬰兒階段,消化器官尚未發育完善,消化適應能力較差,由於飲食喂養不當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不定時餵奶造成喂養 量過多,飲食成分搭配不合理,牛奶濃度太大或者突然改變飲食品種,對過多地添加輔食不適應,以及斷奶期食物營養量過高等都會使嬰幼兒消化器官不能適應,從而造成消化不良,出現大便異常。表現是量多,泡沫多、粥樣、蛋花樣、稀水樣並伴有特殊的酸臭氣味等,對於這些消化不良的症狀只要調節好奶量、種類、輔助食品等即可。 2、1歲以上幼兒,如果出現大便量多、泡沫多、糞質粗糙、含食物殘渣或未消化的食物現象,大多是由於進食多或食物中含糖量過高所致。對這種幼兒要控制飲食量或降低食物中含糖量, 給幼兒喂些米湯,藕粉糊等易消化的食物就可以恢復正常。 3、1歲以上幼兒,如果出現大便呈黃褐稀水樣或夾雜有未消化的奶瓣,且伴有刺鼻的臭雞蛋氣味,表示對蛋白類食物消化吸收有障礙,對這樣的嬰幼兒應減少輔食中蛋白類食量。母乳喂養 的幼兒可在餵奶前多喝些水,以降低奶中蛋白濃度。 4、1歲以上幼兒,如果出現大便量多呈糊狀,外觀油潤內含較多奶瓣和脂滴,臭氣大,說明脂肪消化不良。應該及時降低含脂肪較多的食物成分即可。(含脂肪豐富的食品:動物油脂、肥肉、蛋黃、乳及乳脂、植物油、大豆、花生、芝麻、葵瓜子等。)

⑼ 5歲半寶寶得了較嚴重的疳積怎麼辦

你好
問題分析:疳積以神萎、面黃肌瘦、毛發焦枯、肚大筋露、納呆便溏為主要表現的兒科病證。多見於1~5歲兒童。 疳積多因飲食不節,乳食喂養不當,損傷脾胃,運化失職,營養不足,氣血精微不能濡養臟腑;或因慢性腹瀉、慢性痢疾、腸道寄生蟲等病,經久不愈,損傷脾胃等引起。
指導建議:疳積西醫治療方法:1.維生素B,每日3次,每次1—2片。 2.濃縮魚肝油滴劑,每日15—30滴,分3—4次口服。3.鈣劑:葡萄糖酸鈣片,每日2次,每次1~2片。多維鈣片,每日2次,每次2—3片。4.乳酶生片,每次2—4片,每日3次。或食母生,每日3次,每次4—5片。 也可採用中醫治療方法。服用葯物請在醫師或葯師的指導下服用。

⑽ 治療小兒疳積,可以怎麼做

疳積症狀的小孩小兒推拿和針灸治療都有明顯的效果,也可以通過物理治療,配合葯膳調理來改善症狀;但是,孩子的營養結構,大人應該讓孩子從小就養成合理膳食的習慣,根據孩子的個體需要,定質、定量、定時喂養,糾正其貪食、偏食等不良習慣。在春暖花開的時候,帶孩子在戶外適當活動,增強體質,避免出汗引起感冒等其他不適。媽媽們只要做好以下幾點調養,就會大大減少寶寶患上「疳積」的機率。

在喂養方面,應注意遵循先稀後干,先素後葷,先少後多,先軟後硬的原則。改變不良的喂養方法是防治寶寶疳積最重要的一環。如果寶寶胃口不好時,千萬不要硬塞寶寶吃飯,此時即便威逼利誘讓他吃下去,也是難以消化吸收的,有些寶寶還會嘔吐出來,導致腹痛,令他更反感進食,從而進一步損傷腸胃功能。此時正確的方法是少吃,讓寶寶的腸胃得以休息調整。另外,飯前不要給寶寶吃零食。寶寶半歲到一歲期間,須改變臨睡前餵食(如喝一大瓶牛奶)或半夜餵食的習慣。還有一點就是,注意營養搭配,糾正寶寶貪食、偏食等不良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