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6~12歲兒童心理發展
6~12歲兒童心理發展
6~12歲兒童心理發展。孩子對於家長而言是最為寶貴的,6~12歲的孩子已經算是個小大人了,這時候孩子的心理發展是非常迅速的。下面一起來看看6~12歲兒童心理發展。
6~12歲兒童心理發展1
6--12歲兒童在心理發展上處於由不隨意性向隨意性過渡的時期。感知常常較籠統,把相似的事物相互混淆,記憶材料不注重理解,以機械識記為主;思維活動展開時往往憑借形象的教具,生動的描述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情感活動豐富,但易沖動,易轉化,穩定性較差;做事情常常虎頭蛇尾,難以堅持到底,意志發展水平較低;個性中的興趣、能力、性格等在良好的環境和教育影響下正在形成。
這個階段孩子的心理需求有以下幾點
1、被愛、被關懷的需求
要讓孩子感覺到你非常愛他。爸媽一定要把愛「表達」出來,讓孩子能真正體驗到、感受到。
2、歸屬感的需求
這一階段的兒童喜歡有同伴、有爸媽、有家庭,以自己身為其中一員而感到幸福。當兒童受到冷落時,可能會很敏感地認為大家都不喜歡他,久而久之,他就會對家庭和集體產生排斥心理,身心成長也會受到影響。
3、自尊心的需求
自尊與自信的建立,對兒童心理發育及未來的發展尤為關鍵。應該讓孩子感到自己的價值所在,相信自己的能力,這是兒童學會生活繼而邁向社會的動力源泉。
這個階段家長們要怎樣做好家庭教育呢?
1、正確對待孩子的過失:
一個各方面正在成長中的小學生,在家庭里、學校中、社會上難免會有各種各樣的過失。當這些問題擺在爸爸媽媽面前時,家長首先要對孩子的過失充分了解、分析原因、與孩子溝通,讓孩子體驗錯誤行為造成的自然結果。從而使孩子認識到這些行為的不對之處。其次爸爸媽媽要取得一致互相配合。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真正認識到錯誤,起到教育的效果。
2、培養孩子的習慣,養成良好的行為:
6到12歲是習慣逐漸形成的時期,是習慣培養的黃金階段。習慣具有穩定性的特點,一旦形成就會對人產生較為持久的影響。對於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需要培養的習慣有:主動學習的習慣,獨立作業的習慣,閱讀的習慣,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的習慣,時間管理的習慣,情緒管理的習慣……養成各種習慣的同時還應注意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專注力,以及堅毅力等。
習慣的形成需要一個培養的過程,家長在孩子習慣培養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需要對孩子的學習行為進行規范和引導,幫助孩子規范習慣,並根據情況採取適當的強制性或鼓勵的方式,起到激勵的效果。
3、正確對待孩子的勞動:
隨著獨生子女的出現,隨著家庭生活條件的提升,許多大人寧肯自己吃盡千辛萬苦,也要保證讓兒童過得舒服、安樂。這會造成孩子腦子里只知道一切都會有人替他們安排得很好,不知道世界上有許多困難,需要通過自已付出意志代價去克服,不知道在享受之外還要去盡義務,自我服務和自主獨立能力的發展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勞動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具有很大意義。 合理必需的勞動不僅有利於大腦功能的調節,而且有利於人格的培養。在勞動中能培養互相幫助、支持、尊重勞動者、同志情誼精神等。勞動中培養起來的意志品質是能遷移到學習活動中去的,這一點不僅是兒童自身理想性格的一部分,而且是一個穩定和睦家庭結構的重要因素。我們應該從小就讓兒童處於受教育的地位,讓他逐步學會自我服務和為他人服務,在勞動過程中體驗各種復雜的感情(遇到挫折時煩惱。欣賞成果時愉快),學會與人交往的正確態度(體貼同情、尊老愛幼)。
總之,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要了解孩子,掌握事實,通過分析問題,講明道理,使孩子的每次過失都得到最恰當、最公正的處理。鼓勵孩子積極參與勞動,在勞動過程中激發情感,培養習慣。用正確的方法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
6~12歲兒童心理發展2
兒童心理發展學內容有哪些
1、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概述,主要涉及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原則和方法等。
2、小學兒童的身心發展,主要小學兒童身體發展的'一般特點,小學兒童認知、情感和社會性發展的特點,及其影響因素。
3、學習心理,主要涉及學習的涵義,在此基礎上了解小學生學習的特點和類型。進一步介紹主要學習理論的代表人物和基本觀點等。
4、知識的獲得與應用,主要涉及知識概述、知識的獲得、知識的遷移與應用等。
5、問題解決與創造,主要涉及問題解決的基本涵義、過程以及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等。
6、技能的形成,主要涉及技能概述、動作技能的形成、智力技能的形成等。
7、品德的形成和培養,主要涉及品德及其心理結構、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學生良好品德的培養。
8、學習策略,主要涉及學習策略概述、常用的學習策略、學習策略的掌握等。
9、學習的動力機制,主要涉及學習動機概述、情緒與學習等。
兒童發展心理學關於人成長階段的劃分
教育界對人格發展階段做出了詳細的劃分:
嬰兒前期(0~2歲):這一階段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信任感,克服懷疑感;良好的人格特徵是希望品質。
嬰兒後期(2~4歲):這一階段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自主感,克服羞恥感;良好的人格特徵是意志品質。
幼兒期(4~7歲):這一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主動感,克服內疚感;良好的人格特徵是目標品質。
童年期(7~12歲):這一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勤奮感,克服自卑感;良好的人格特徵是能力品質。
青少年期(12~18歲):這一階段主要發展任務是形成角色的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亂;良好的人格特徵是誠實品質。
6~12歲兒童心理發展3
兒童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徵
(一)兒童心理年齡特徵的概念
年齡特徵是代表同一年齡階段的人所表現的典型的特徵,通常所說的兒童年齡特徵,包括兒童生理的年齡特徵和兒童心理的年齡特徵。所謂兒童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徵,是指兒童在每個年齡階段中形成並表現出來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質的心理特徵。
1、兒童心理發展的階段,往往以年齡為標志。因為年齡是兒童生活時間的標志。兒童的生理發展和兒童的經驗積累,都與生活時間相聯系。兒童心理的發展和這兩個方面也不可分。一方面,兒童生理年齡特徵是兒童心理年齡特徵形成的自然前提。一般說來,兒童年齡較小,生理年齡特徵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制約性相對較大。反之,兒童年齡較大,生理年齡特徵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制約性相對較小。因此,兒童生理年齡特徵對心理年齡特徵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將兩者混同起來。
另一方面,兒童心理是在成人的教育影響下,在兒童自己的活動中,通過掌握社會知識經驗、技能技巧來發展的。正是在一定的時間進程中,兒童和周圍人進行交往,積累各種經驗,形成了心理發展的新特徵,從而保證從一個發展階段向另一個發展階段過渡。
因此,年齡是兒童心理發展的一個必要條件,它對心理發展起著有規律性的制約作用。
但是,年齡本身不能決定兒童心理發展的特徵。不能把兒童心理年齡特徵和兒童的實際年齡完全對應起來。大家知道,兒童的心理年齡和實足年齡常常會有所出入。
2、兒童心理年齡特徵是在一定的社會和教育條件下形成起來的。兒童心理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固然受客觀的自身發展規律所制約,但由於社會和教育條件不同,兒童的年齡特徵會出現差異。比如,原始社會生產發展水平極低,幼小兒童已經能夠和成人一起參加社會生產勞動,因而兒童期很短。隨著社會生產水平的提高,兒童需要更多的時間學習和准備參加社會生產勞動,兒童期逐漸延長,兒童心理的年齡特徵也隨之而發生變化。可見,兒童心理年齡特徵並不是隨年齡增長而自發地出現的。
在年齡特徵問題上,要正確處理一般性與個別性,典型性與多樣性,本質與非本質特徵的辯證關系。不能用一般性否定個別性,用典型性否定多樣性,用本質特徵否定非本質特徵更不能反過來,用個別性否定一般性,用多樣性否定典型性,用非本質特徵來否定本質特徵。大家知道,智力測驗或行為量表,往往以 「常模」代表某個年齡階段兒童的發展水平,事實上,「常模」有助於說明群體的行為,了解兒童心理發展的大體速度和特徵,但不完全適用於每一個個體。
(二)兒童心理年齡特徵的穩定性和可變性
幼兒心理年齡特徵的穩定性與可變性是由幼兒所處的環境和教育決定的,一般說來,在一定社會和教育條件下,幼兒心理年齡特徵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即階段的順序、每一階段的變化過程和速度等,大都是穩定的、共同的。
但是,由於每個幼兒所處的環境和所受教育的不同,或是社會環境與教育在幼兒身上起作用的情況不盡相同,因而在幼兒心理發展的過程和速度上,彼此之間可以有一定的差距,這就是所謂的可變性。
幼兒心理年齡特徵的穩定性與可變性既是相對的,又是相互依賴、相互滲透、相互統一的,是共性與個性的統一。隨著各種條件的不同,幼兒年齡特徵在一定范圍或程度上,可能會發生某些變化,即某些特徵的可能提前或推後,但這些變化是有限制的。
② 學前兒童心理學,主要研究什麼內容
學齡前兒童在出生時並沒有各種各樣的人類心理過程。各種心理過程的發展都有一定的規律和發展方向,這些規律和發展方向是有客觀規律的,不是人的意志所轉移的。探索學前兒童各種心理過程的發生規律和發展趨勢是學前心理學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
說到心理學,許多人會認為它神秘而難以理解。事實上,心理現象不僅是人類最常見、最熟悉的現象,也是宇宙中最復雜、最深刻的現象。學齡前兒童感覺和知覺的發展,學齡前兒童注意力的發展,學齡前兒童記憶的發展,學齡前兒童表徵的發展,學齡前兒童想像力的發展,學齡前兒童思維的發展,學前兒童語言的發展、學前兒童情感的發展、學前兒童意志和行動的發展、學前兒童個性的發展、學前兒童性格和能力的發展。
③ 兒童發展心理學知識點
兒童發展心理學知識點
孩子要健康成長,除了身體,還有心理,以下是我為大家帶來的兒童發展心理學知識點,希望大家喜歡。
兒童發展心理學知識點 篇1
一、填空題
1、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兩大類。
2、心理過程分為三個具體過程,它們是(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
3、1879年,德國心理學家(馮特)在萊比錫大學設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標志著科學心理學的誕生。
4、(腦)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腦的機能。心理上腦對(客觀現實)的主觀反映。
5、人腦由(高級神經中樞)和(低級神經中樞)構成,其中,高級神經中樞指(大腦)。
6、(腦)和(脊髓)構成中樞神經系統。
7、高級神經活動學說認為,神經系統最基本的活動方式是(反射)。
8、英國哲學家(洛克)摒棄了傳統的性惡論和性善論,指出兒童天生既不是善良的,也不是罪惡的。
9、(盧梭)指出。兒童教育要順應自然,不能催熟,不應體罰,教育要注意個別差異,不要造就「稚氣的博士和衰老的兒童」。
10、1882年,德國兒童心理學家(普萊爾)出版(《兒童心理》)一書,標志著兒童心理學的誕生。
11、兒童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包括(實證研究法)和(理論研究法)兩大類。
12、任何研究都有一個時間上的取向。據此,我們把研究分為(橫斷研究)和(縱向研究)兩大類。
13、橫斷研究和縱向研究可以具體體現為三種方法,(觀察法)(調查法)和(實驗法)。
14、理論研究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元分析研究),第二層次是(發展理論)的研究。
二、名詞解釋
1、心理學: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的學科。
2、認知過程:認知過程是指人認識客觀事物的過程,或者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的過程,是人由表及裡、由現象到本質地反映客觀事物特徵與內在聯系的心理活動。
3、情感過程:情感過程是人腦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身物質和精神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它是人對客觀事物要求的反映。
4、意志過程:意志過程是人自覺地確定目的,克服內部和外部困難,力求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
5、個性心理:一個人的心理過程的發展成熟水平,與其遺傳素質、社會關系、所受教育和個人經驗相結合,最終整個成一個人總的精神面貌,這種總的精神面貌,成為個性。
6、橫斷研究:橫斷研究是指在同一時間對某個年齡組成幾個年齡組的兒童的心理發展水平加以觀測,求出某種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幾個年齡組兒童的代表值並加以比較。
7、縱向研究:縱向研究指一個或一組兒童進行定期的系統的隨訪觀測(即追蹤),找出心理發展過程的特點。
三、簡答題
1、縱向研究和橫斷研究各有什麼優勢和不足?
(1)縱向研究的優點:可以使研究者隨著時間的進程,直接地測量個體變化的速率,取得發展的第一手資料。缺點:耗時費力;對象有時缺乏典型性,且難以保持長期的合作關系。
(2)橫斷研究的優點:較短時間得到大量數據,比較節省時間和精力。缺點:時間較短,難以尋找發展的連續性和轉折點,也難以分析出兒童早期經驗對當前反應的影響。如果控制不當,容易形成抽樣誤差,造成虛假結果。
2、作為一門學科,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應揭示發展的普遍規律,但又十分重視發展的差異性。為什麼?
(1)揭示發展的普遍規律是發展心理學這門學科的基本要求。
(2)重視兒童心理發展的差異性,也就是承認發展的多元性,承認不同發展條件(包括不同的生理條件)、不同社會環境,不同文化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合理性。這是學科人文化嗯體現,也是社會認識進步的反映。
3、如何理解個體發展中生物性和社會性的統一?
(1)個體心理發展的生物性和社會性是在人的活動中得到統一的。心理發展不能簡單地歸結為先天程序的展開,也不能機械地歸結為後天環境的復寫。
(2)這里起決定作用的是主體與客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就是主體對客體採取的一系列活動。這種活動包括向外和向內兩個不同方向。主客體相互作用向外可以把人的認識對象加以組織使這些外部對象與人的認識形成特定的關系,主客體相互作用向內可以將人的動作加以組織,連接成頭腦內部連貫的,概括的,簡縮的智力活動。
4、如何理解個體心理發展中連續性和階段性的統一?
(1)發展的連續性和階段性並不矛盾,可以把它們看作對立的統一,即發展是一個有階段的連續過程。前一階段是後一階段的基礎和前提,後一階段是前一階段的完善和提高。在新階段中,前一階段並沒有消失,而且被整合在其中。新階段表面上是突發的,但實質上是從先前的階段中衍生出來的。各個發展階段並不是簡單的疊加,而是逐級包含。新階段的發展內涵既是新的構建,有是對原有水平的重新塑造。
(2)心理的發展階段在內部是連貫的,有聯系的.,它們共同構成一個既沒有絕對起點,又不是間斷跳躍的不斷建構的發展全過程。
兒童發展心理學知識點 篇2
1、單項選擇題艾里克森認為成年中期良好的人格特徵是()。
A、愛的品質
B、智慧、賢明品質
C、關心品質
D、誠實品質
2、填空題認為兒童的思維不是單純地來自客體,也不是單純地來自主體,而是來自主體對客體的動作,是主體與客體相互作用的結果。這是()的觀點。
3、填空題一個中班男孩對「夏景」的想像是:「小姐姐坐在河邊,天熱,她想洗澡,她還想洗臉,因為臉上淌汗。」這是()想像。
4、單項選擇題在描述人的聰明程度時,現在通常用的是().
A.智力年齡
B.比率智商
C.離差智商
D.情感智商
5、判斷題瓦龍是科學兒童心理學的奠基人。
6、填空題幼兒中期以後,還根據日夜和季節變化來對()定向。
7、判斷題&nbs p;閱讀是從看到的言語向說出的言語(大聲的或無聲的)過渡。
8、填空題1歲半的兒童只能集中注意:()
9、填空題嬰兒最初的動作是無意的,以後越來越多地受到心理有意的支配。這是兒童動作發展的()規律。
10、單項選擇題心理學家塞爾曼把兒童友誼發展分為五個發展階段,其中親密共享階段是()
A、4-9歲
B、6-12歲
C、9-15歲
D、10-15歲
11、單項選擇題科學兒童心理學的奠基人是()
A、達爾文
B、普萊爾
C、皮亞傑
D、霍爾
12、判斷題格賽爾的雙生子爬梯實驗有力地說明了生理成熟對學習技能的作用.
13、問答題
2歲的紅紅很懂事,也很機靈。可是每次不管她多高興只要砍刀媽媽抱別的小朋友就一個勁地哭鬧。紅紅媽媽感到非常苦惱。
1、請分析紅紅的心理。(12分)
2、提出相應的建議和措施。(8分)
14、填空題某幼兒看見人生病要打針吃葯,當他看到小樹長蟲時,就從地上撿起一根小棍給樹打針。這說明幼兒思維的()。
15、填空題孩子經常提出這樣的問題:春天來了,那麼冬天躲到哪裡去了?月亮飛得高還是星星飛得高?這說明了幼兒思維的()。
16、單項選擇題以下關於學前兒童方位知覺發展趨勢的說法,正確的是()
A.3歲兒童僅能辨認上下方位
B.3歲兒童開始辨認前後方位
C.4歲兒童開始以自身為中心進行辨認左右方位
D.5歲兒童能達到完全正確地辨認上下、前後、左右方位的水平
17、單項選擇題訓練小學兒童的運算速度,可以促進思維的()
A、敏捷性
B、靈活性
C、深刻性
D、獨創性
18、問答題什麼是保安負荷?
19、單項選擇題皮亞傑認為兒童從出生——1歲半、2歲是()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20、單項選擇題兒童選擇同性別夥伴的傾向日益明顯的時期約在()
A.2歲以後
B.3歲以後
C.4歲以後
D.5歲以後
21、判斷題方位知覺是對物體所處方向的知覺,如對前後、左右、上下的知覺。研究表明,3歲兒童已能辨認前後方位。
22、填空題()個以後,快樂的情緒又分化為高興和喜愛。
23、單項選擇題自尊感是自我一是中具有評價意義的情感成分,兒童產生自尊感的萌芽是在()
A、2歲左右
B、3歲左右
C、4歲左右
D、5歲左右
24、單項選擇題兒童熟練掌握口頭言語的關鍵時期是()
A、嬰兒期
B、幼兒期
C、3歲
D、6歲
25、判斷題皮亞傑認為,1歲半、2歲——6、7歲是具體運算階段。
來源:91考試網 www.91eXam.org
26、問答題個體性別角色發展的階段?
27、單項選擇題皮亞傑把兒童心理的發展劃分四個階段,其中7~12歲為:()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28、填空題兒童溝通技能的發展非常迅速,到(),已達到驚人的成熟水平.
29、單項選擇題在小學兒童品德發展中具有相當顯著地位的是()
A、道德感的發展
B、道德言行的一致性
C、道德動機的發展
;④ 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知識點有哪些
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如下:
1、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對教師的作用:教師的專業成長之路就是從新手教師走向專家型教師,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有助於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2、理論研究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元分析研究),第二層次是(發展理論)的研究。
3、作為一門學科,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應揭示發展的普遍規律,但又十分重視發展的差異性。
4、兒童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包括(實證研究法)和(理論研究法)兩大類。
5、心理發展是指個體從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個生命進程中所發生的一系列心理變化。
⑤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智力的大門需要通過鑰匙來開啟,對於成長問題更有利於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現在的努力會為未來的發展打下夯實的基礎。下面跟大家分享的是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1
發展的基本問題,是所有的發展心理學家都必須回答的問題,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反映了他們對兒童心理現象的理解、解釋和預測的不同。
這些基本理論問題主要有三個:
(1)遺傳和環境哪一個對兒童發展的影響更大。
(2)兒童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
(3)發展是連續的還是階段性的。
(5)兒童發展心理學包含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學前兒童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1、觀察法是通過有目的、有計劃地考察兒童在日常生活、游戲、學習和勞動過程中的表現,包括其言語、表情和行為,並根據觀察結果分析兒童心理發展規律和特徵的方法。例如:教師在幼兒進行體育游戲中觀察幼兒是否有把游戲材料分享給其他小朋友。
2、實驗法是根據研究目的,改變和控制幼兒的活動條件,以引起其心理活動有規律的變化,從而揭示特定條件與心理活動之間關系的方法。
3、調查訪問法是研究者通過學前兒童的家長、教師或其他熟悉兒童生活的成人去了解兒童的心理表現。
4、談話法是通過和幼兒交談,以研究他們的各種心理活動的方法。談話的形式可以是自由的,但內容要圍繞研究者的目的展開。談話者應有充足的理論准備、明確的目的以及熟練的談話技巧。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2
兒童早期發展的五大要素是大運動、精細動作、語言、適應能力和社會行為。
其中大運動能區指身體的姿勢、頭的平衡,以及坐、爬、立、走、跑、跳的能力;
精細動作能區指使用手指的能力;
語言能區指理解語言和語言的表達能力;
適應能力能區指兒童對其周圍自然環境和社會需要作出反應和適應的能力;
社會行為能區指對周圍人們的交往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通過觀察對兒童早期發展的規律,制定適用於大部分兒童的早期發展標准,建立相關的評估與干預的工具,可以有效監測兒童的生長發育狀況。
通過評估能定期對兒童進行生長監測和發育篩查(發育篩查主要是分析兒童各方面能力,採用一整套標准化工具並進行簡單操作以幫助基層的兒童保健醫生識別發育障礙問題或發育延遲問題),可以及早發現可疑發育偏異並採取干預措施,進而達到更有效地促進其健康發展的目的。
同時,評估與干預的過程能為兒童創造有利的'成長環境、促進親子關系並提高兒童認知與社會情感發展的水平。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3
兒童早期發展的主要內容
1、兒童的身高、體重、頭圍等體格測量和評價。
2、兒童體格檢查和生長發育問題咨詢。
3、兒童的營養和睡眠情況的檢測。
4、兒童發育行為能力的評價。
5、兒童氣質和生活量表的檢測。
6、兒童智力發育的檢測。
兒童早期發展的主要內容
兒童早期綜合發展(簡稱IECD),是指針對0-3歲嬰幼兒身心生長發育快速的特點開展科學的綜合性干預。
早期綜合發展不但能培養兒童健康良好的心理性格,還能預防腦癱、運動異常、行為異常和智力運動發育落後等問題。
通常不同地區間設立的項目有所差異,但大多是由生長發育監測與指導、兒童營養及喂養指導、兒童心理行為發育測評與指導、高危兒及生長發育兒童管理、兒童口腔保健、眼及視力保健、心理保健、家庭養育咨詢指導兒童體能、智能、社會適應能力教育培訓、親子活動等項目構成。
具體地點可以問問當地的婦幼保健院或者兒科醫院,通常是在醫院的兒童早期綜合發展服務中心參加相關服務。
⑥ 兒童心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兒童心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兒童心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學前階段是人生的早期階段。每個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表現是不同的,其心理發展有或早或晚之別。我們一起看看兒童心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兒童心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是什麼1
兒童心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1、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概述,主要涉及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原則和方法等。
2、小學兒童的身心發展,主要小學兒童身體發展的一般特點,小學兒童認知、情感和社會性發展的特點,及其影響因素。特別強調小學兒童的個體差異如認知差異、人格差異和性別差異等。
3、學習心理,主要涉及學習的涵義,在此基礎上了解小學生學習的特點和類型。進一步介紹主要學習理論的代表人物和基本觀點等。
4、知識的獲得與應用,主要涉及知識概述、知識的獲得、知識的遷移與應用等。
5、問題解決與創造,主要涉及問題解決的基本涵義、過程以及影響兒童發展心理學圖問題解決的因素等。
6、技能的形成,主要涉及技能概述、動作技能的形成、智力技能的形成等。
7、品德的形成和培養,主要涉及品德及其心理結構、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學生良好品德的培養。
8、學習策略,主要涉及學習策略概述、常用的學習策略、學習策略的掌握等。
9、學習的動力機制,主要涉及學習動機概述、情緒與學習等。
10、教學設計的心理學問題,主要涉及教學設計、教學設計的類型、課堂教學評價等。
11、課堂學習管理,主要涉及課堂學習管理概述、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維持課堂學習紀律等。
12、教師和學生的心理健康,主要涉及課堂學習管理的涵義、目標,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管理的基本原則以及影響課堂管理的因素等。
兒童心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是什麼2
關於兒童心理的研究方法獨具特色,這些方法是:
1、觀察法
瓦龍認為,兒童心理學從一開始就採用了觀察法,並且正是依靠這個方法才取得成就的。觀察法是反映客觀的方法,但是也極易混入主觀因素。為了全面而確切描寫,觀察時就要有所選擇,同時也要使用「參考體系」,即那些能加以說明並和原有的知識經驗體系相配合的現象。另外,他還要求觀察者掌握一個重要的原則:方法要結合觀點。只有正確的觀點,才能保證正確的方法,才能得出正確的結果。
2、實驗法
瓦龍認為,對3歲前的兒童不能使用實驗法,因為實驗法是在一定條件下的觀察法。為了便於觀察而改變兒童生活的自然條件,會使兒童的心理發生不自然的變化,這樣做毫無疑問是得不出正確的結果的。他認為在有的實驗中,可以不改變對象而只改變觀察的工具,這就是把觀察法和自然法結合起來,即自然實驗法。
3、臨床法
瓦龍指出,臨床法在處理病態心理的兒童時,可以根據結果來倒推原因;研究病態兒童的某種典型行為。就可能了解他們的心理活動或機能的發展速度。臨床法有助於診斷發展不正常的兒童,預料他們能夠適應哪些生活,並且在對正常發展的兒童的生活及教育指導上,具有重要意義。
4、測驗的統計法
瓦龍認為數量上的`統計雖然有局限性,但可以運用。在統計任何一個心理特徵的數量時,不要為表面現象所迷惑,必須仔細觀察。如果是進行智力測驗,測驗的目的是為了要把兒童智力發展的最高水平表現出來,這就需要利用統計法來補救測驗法的不足,進行一些核對和校正。在瓦龍看來,測驗和統計法對分析個別心理特徵或許可以作出某些貢獻,但對於綜合地表現一個人的心理整體,則是無能為力的。 應當指出,瓦龍的研究方法,其特色不在於方法本身,而在於統帥其方法的觀點,即在運用研究方法時,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來認識現實的不斷形成的及其變化的規律,只有這樣才能表達客觀現實的本質。因此,瓦龍堅決反對在研究兒童時與其周圍環境相脫離,也反對A·比納制定「發展的階梯」,只從智力和單純數量方面去研究兒童的做法。
兒童心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是什麼3
兒童心理學研究單位發現記憶力好的孩子更容易撒謊
無論是父母或研究企業,針對兒童的全球,實際上還是有很多不明或模糊不清的室內空間,尤其是童年生活中所遭受的難題到底會對將來成年人後造成哪些危害,更好像謎中謎,但是試驗結果發覺,孩子的撒謊或壓力很大,確實是預兆一些長遠的危害。
就以撒謊而言,兒童社會心理學研究企業就發覺,記憶能力好的孩子更非常容易撒謊。
這一研究是由北加利福尼亞州高校、伯明翰高校和斯特靈大學相互協作,以美國的一一四名小一學員為試驗目標,讓這群六至七歲的孩子,還有機會游戲中時偷窺回答,但孩子們先被告之不能看回答。但通過掩藏攝像機,研究工作人員可以了解這些兒童在回應一個假定難題時偷窺了回答。
結果,只有1/4的兒童舞弊偷窺了回答,自然之中許多人講過謊。研究工作人員發覺,這些撒謊的兒童在語言記憶測試中,也就是能記是多少詞彙的檢測,都主要表現更強。可是她們在記憶力圖型中則沒有顯示信息特出之處。
研究工作人員說,這代表這種兒童即便在說不真正的物品時,她們梳理不一樣信息內容的工作能力更強。這是由於撒謊務必應用大量英語的語法和自然環境信息,相對性圖象的記憶力對撒謊並不那麼關鍵。
伯明翰高校的發展心理學者埃利娜博士研究生說,父母一般不因孩子撒謊引以為豪,但往益處想,最少她們的孩子有更強的記憶力方法。
自然一些謊話是在承擔壓力才被說出入口。有另一組研究工作人員就警示,幼年時期的壓力和悲劇,會造成長期性不健康盡早死。近年來更有一系列研究顯示信息,因貧苦和遭到凌虐引起的幼年時期壓力,會引起心臟疾病、發炎和加快體細胞脆化。
領導幹部此項研究的馬修斯專家教授表達,此前的別的研究顯示信息,填滿壓力的兒時與成年人後的心腦血管疾病相關連,此項研究結果適用上述情況依據。
⑦ 兒童的心理發展主要包括哪兩個方面
兒童心理的發展包括許多方面,現在以思維和個性發展上的兩個關鍵年齡為例,做一些說明。
(一)看思維 人不是—出生就有思維能力的,恰恰相反,思維能力有一個漫長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人的低級思維能力,叫做感知動作思維,發展的關鍵年齡是2—3歲。這是一種以孩子的動作和孩子感知的動作對象為支柱的思維,它的特點是,兒童只有在擺弄物品的動作過程中,才有思維活動;當物品被拿走了,或者玩弄物品的動作停止了,他的思維活動也隨著停止。可見,這種思維的局限性很大。但它是以後發展較高級的具體形象思維的基礎。一歲前兒童,缺乏必要的動作的基礎,還不能系統池玩耍或操縱物品,因此,即使有感知的物品,並能簡單地玩耍它,也還難於形成典型意義上的感知動作思維。從一歲左右開始,兒童動作的發展,為發展這種思維准備了重要條件(當然不是唯一的條件)。這時家長應該為兒童提出大量不同顏色、形狀、大小、音響和不同活動性、不同結構的玩具或可玩的物品,應該為兒童的活動創造最有利的條件,鼓勵他多多地擺弄物品,這樣將會大大促進感知動作思維的發展,同時還可能為具體形象思維的早日出現准備條件。相反,如果沒有這些條件,就可能使這種思維發展遲緩,水平不高,以致推遲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的出現。
(二)看個性 幼兒個性發展上,有一個明顯的事實,就是3歲左右兒童,要求獨立活動的傾向十分強烈,什麼事情都想自己干。這是個性自我意識萌芽的關鍵年齡。兒童所以在這個年齡出現強烈的獨立性傾向,是因為發展上的以下幾個原因:1、動作的發展,使他具有初步獨立活動的基礎,為獨立活動所必需的站、蹲、坐、爬、走、助、跳、扔、推、拉、舉,以及雙手協調操縱物體的各種基本動作技能都有了.因而有可能不依賴成人完成某些活動;2、言語的發展。使他在活動中可以獨立地與別人交談;3、意識到自己的獨立存在.並能用「我」代表自已;4、意識到自己的能力,並在活動中有所體驗;5、具有了一定的完成簡單活動的知識經驗。在這些方面,3歲兒童的發展水乎,比1—2歲兒童高很多。這個時期,家長的任務是通過支持、幫助孩子獨立活動,強化他對自己的認識。任何成功的獨立活動(那怕是在家長或其他成人的某些幫助下成功的),都會使兒童增強信心,感到自己存在的社會價值,並激起他獨立完成其它新活動的慾望。家長應該注意,盡量不讓孩子的獨立活動失敗,因為失敗的次數多了,會損傷孩子獨立活動的積極性,並使孩子容易產生自卑、怯懦的心理。孩子這個時期獨立活動的成效可能不理想,但不要因此而拒絕他們獨立活動的要求,而採取家長包辦的方法。因為錯過了關鍵年齡,孩於的獨立性傾向受到挫折,4一5歲以後,反而不想自己做事了,結果變得越大越懶。做事缺乏自信心,依賴心理強,這些都不利於兒童積極的個性品質的形成。
⑧ 幼兒心理學基本知識有哪些
幼兒心理學基本知識如下:
1、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比較持久的知覺過程,是知覺的高級形態。
2、觀察力 :一個人的觀察受到系統的訓練和培養,就逐漸形成經常的、穩定的能力。
3、記憶恢復:指識記某種材料後經過若干時間(一般為數天)測得的保持量,大於識記後 即時測得的保持量。
4、幼兒的自言自語出現在4歲左右。
5、兒童觀察的發展,是從籠統模糊的知覺向比較精確的知覺發展。
⑨ 兒童發展心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是描述兒童心理發展的什麼
兒童發展心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是描述兒童心理發展的歷程。
兒童心理學顧名思義,它研究的是兒童期的心理和行為的發生與發展的規律,以及這個時期的心理年齡特徵。
但有一點和我們平時理解不大一樣,兒童期是指從出生到青年前期,即從出生到17、18歲左右。當然它還可以細分為更小的階段,比如常用的嬰幼兒期(出生到2歲)、兒童早期(2歲到6歲)、兒童中期(6歲到11歲)和青少年期(11歲到20歲)。
(9)兒童發展心理學包含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研究原則
1、客觀性原則是指研究者的態度應是實事求是的,在教育領域的研究中,要按照心理現象的本來面貌加以揭示,不能憑主觀臆想作結論,這樣才能揭示心理現象的事實、本質、規律和機制。
2、系統性原則是指用系統的觀點來考察心理現象。人的心理規律是一個整體的系統,是動態的、開放的系統。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研究心理現象時要考慮的是整體性,注重各種心理現象之間的關系。
3、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在教育心理研究的過程中,從選題到具體的研究過程,要以教育心理學的理論為指導,這樣可以避免研究的盲目性,增強自覺性,提高研究的效率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