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幼兒有哪些情緒情感
幼兒有以下這些情緒:
快樂、 悲傷、 恐懼、愉快、喜悅、傷心等
『貳』 學前兒童情感的分類
一般研究認為,嬰兒在5-6周時出現對人的特別的興趣和微笑,即社會性微笑;3-4個月的嬰兒開始出現憤怒和悲傷;6-8個月時,嬰兒出現對熟悉、親近者的依戀,並隨之產生對陌生人的焦慮和分離焦慮等。1.5歲左右時,嬰兒逐漸產生羞愧、自豪、驕傲、同情等更高級更復雜的社會性情感。
同時,最初的情緒反應也不斷分化,如哭逐漸分化為因飢餓、寒冷、疼痛、睏倦、玩具被拿走、成人離開、恐懼、驚嚇、成人批評、焦慮等引起的哭。
『叄』 幼兒的依戀的類型有哪些
以婚姻關系為例,那種打不散的沖突夫妻,即是矛盾焦慮型的依戀風格。他們猶如刺蝟配對,因為內心的不安全,才那麼既害怕抱得太緊(親密)而分開,又恐懼疏遠(分離)而親密,以此沖突的循環。深入看,他們能夠忍受這樣的矛盾親密,其吸力應來自成人依戀模式的原型,心底深處那個熟悉而陌生的——愛我或不愛我的親人(或客體)。
而「我不好你也不好」的不安全依戀模式,反映在成人關系中是那種極度敏感、有個性缺陷的主體。比如偏執、自戀型人格障礙者。他們的依戀風格,是頑固地對對象索愛。要麼,他們根本無法建立親密關系,要麼他們在建立關系以後,因為他那「對關愛的病態需求,如過分依賴,毫無邊界,軟硬控制等」而終導致分離。這類極度不安全的個體,其內在的「客體關系」是:「被侵犯或被剝奪的兒童」和「冷漠或施虐的父母」,在他成人後的親密關系中,他總會無意識地尋找那個——熟悉的陌生親人(或客體)。其索愛與分離的重復,正是他內在關系模式(恐懼的小孩與壞客體)的投射,而應驗著他的自我期許:原來我真的不好,你更不好,我真被你拋棄了。
相反,「你好我也好」的安全型依戀模式,反映在成人關系的雙方,必然是人格成熟的主體。他們猶如兩棵長勢茂盛的榕樹,相互依偎,但一定有邊界;相互尊重,但一定有主見;相互信任,但一定不控制對方;相互體貼,但一定不遷就對方的無理;一句話,雙方允許讓對方做他真實的自己,在依戀關系裡沒有恐懼。這樣的人,在他過去的依戀模式中,一定是獲得過足夠的安全體驗的主體,其內心深處是建構有「我好你也好」的依戀模型。他們在相處的關系中,所感受的是熟悉的親人(或自己),而非熟悉的陌生人。
何種依戀模式,決定了人在親密關系中的何種角色,以及生活質量。每個人都在屬於他的依戀模式中或痛苦或快樂地上演他的人生。
『肆』 幼兒情緒的發展可以大致分為哪幾個方面
幼兒情緒的發展趨勢主要有三個方面:社會化、豐富和深刻化、自我調節化。 (一) 情緒和情感的社會化 幼兒最初的情緒和情感是與生理需要相聯系的,隨著幼兒的成長,情緒情感逐漸與社會性需要相聯系,因此,情緒的社會化過程就是情感的發展過程。社會化是情緒和情感發展的一種趨勢。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⒈ 情緒中社會性交往成分不斷增加 幼兒情緒中,涉及社會性交往的內容,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例如,美國心理學家愛姆斯利用兩年的時間,對幼兒交往中的微笑進行了系統觀察和研究,結果表明:從1歲半到3歲,非社會性微笑的比例下降,社交性微笑的比例則有所增長。法國心理學家列魯阿·布斯旺類似的研究表明,在同一情況下,8歲兒童比4歲幼兒在看電影時的情感交往次數有所增加;4歲幼兒看電影時主要同教師交往,而8歲兒童則主要同鄰近兒童交往。 以上兩個研究結果一致說明,幼兒的社會性交往情感表現出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長的趨勢,幼兒與老師的情感交往多於與同伴的情感交往。 ⒉ 情緒反應的社會性動因不斷增加 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滿足,是1歲以內幼兒情緒反應的主要動因。而1-3歲幼兒情緒反應的動因除了與滿足生理需要有關的事物外,還有大量與社會需要有關的事物。3-4歲的幼兒,情緒動因處於主要為滿足生理需要,向主要為滿足社會性需要的過渡階段。幼兒有要求別人注意、要求和別人交往的需要,如果成人對幼兒不理睬,或者其他幼兒不和他一起玩,這對他來說,就成為一種懲罰手段,使他感到煩惱不安,甚至痛苦。同時,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其社會性情感不斷發展,逐漸出現了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高級情感。 ⒊ 表情的社會化 表情是情緒的外部表現。有的表情是生物學性質的本能表現,而幼兒在成長過程中,逐漸掌握了周圍人們的表情手段。 面部表情是情緒生理過程的一部分,但它又與社會性認知有密切的聯系。掌握社會性面部表情有賴於區別面部表情的能力。而區別面部表情的能力是社會性認知的重要標志。表情所提供的信息對幼兒和成人交往的發展與社會性發展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解釋面部表情和運用表情手段的能力都有所增長。黃煜鋒的研究表明,幼兒園小班孩子已能辨認到別人的表情,對憤怒表情的識別,則大約在幼兒園中班開始。前蘇聯的雅可布松認為,嬰兒的特點是毫不保留地表露自己的情緒。以後則根據社會的要求調節真實情緒的表現方式。幼兒從2歲開始已經能夠用表情手段去影響別人,並學會在不同場合下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同樣的情感。 (二) 情緒和情感的豐富和深刻化 從情緒指向的事物來看,其發展趨勢是越來越豐富和深刻。 情緒日益豐富有兩個含義:一是情緒過程越來越分化。情緒分化主要發生在兩歲之前,但在學前期也繼續出現一些高級情感,如尊敬、憐惜等。二是情緒指向的事物不斷增加,先前不能引起幼兒體驗的事物,隨著年齡的增長,後來引起了幼兒的情感體驗,如親愛的情感。首先是對父母或其他照顧嬰兒的成人,然後是對兄弟姐妹和家中其他成員有了這種情感。進入幼兒園以後,先是對老師,然後對小朋友有了親愛的情感。而這種情感的范圍也是逐漸擴大的。 情緒的深化,是指它指向的事物的性質的變化,從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更內在的特點。例如,被成人抱起來,較小的孩子感到親切,較大的孩子會感到不好意思;年小幼兒對父母的依戀,主要由於父母滿足其基本生活需要,年長的幼兒則已經包括對父母勞動的尊重和愛戴等內容。 (三)情感的自我調節化 隨著年齡的增長,嬰幼兒對情緒過程的自我調節能力得到加強。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⒈ 情緒的沖動性逐漸減少 年小的幼兒常常處於激動的情緒狀態,這與其生理因素主要是大腦皮質的興奮容易擴散、皮質對皮下中樞的控制能力發展不足相關。隨著幼兒的發育以及語言的發展,情緒的沖動性逐漸減少。幼兒對自己情緒的控制,起初是被動的,由於服從成人的要求而控制自己的情感。直到幼兒晚期(5-6、7歲),幼兒對情緒的自我調節能力才逐漸發展。成人經常不斷的教育和要求,以及幼兒的集體活動和集體生活的要求,都有利於他們逐漸養成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減少沖動性。 ⒉ 情緒的穩定性逐漸提高 嬰幼兒的情緒非常不穩定,具有情境性、易變性、易受感染的特點。嬰幼兒的兩種對立情緒,常常在很短的時間內相互轉換,隨著情境的變化而迅速變化。幼兒晚期情緒較少受一般人的感染,但仍然易受家長和教師的感染。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對情緒情感的自我調節能力逐步加強,情緒逐漸趨於穩定。 ⒊ 情緒從外露到內隱 幼兒初期(3-4歲)的幼兒還不能意識到自己情緒的外部表現,情緒完全外露,絲毫不加掩飾。隨著語言和幼兒心理活動隨意性的發展,幼兒逐漸能夠調節自己的情感及其外部表現,這一階段的幼兒,從不會調節自己的情緒表現,到開始產生要控制自己的情緒表現的意識,但還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緒表現,因此,情緒仍然是明顯的外露。 幼兒晚期(5-6、7歲)幼兒調節自己情緒表現的能力已有一定的發展,能較多地調節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現。學前到學齡期間,幼兒情緒的發展成就驚人,他們的許多情緒技能例如控制消極情緒的爆發、表現出不同於真實感受的「表面情緒」或「情緒外殼」,尤其在3-12歲之間飛速增長,這時兒童在交往中掌握了許多情緒技能,並逐漸形成較為成熟的情緒調節策略。兒童情緒逐漸內隱。
『伍』 兒童社會性的情感行為有哪些
兒童社會性的情感行為有哪些
社會性行為是人們在交往活動中對他人或某一事件表現出的態度、言語和行為反應。社會性行為,根據其動機和目的,可以分為親社會行為和反社會行為兩大類。
親社會行為又叫做積極的社會行為,或親善行為。它是指一個人幫助或者打算幫助他人,做有益於他人的事的行為和傾向。反社會行為也叫做消極的社會行為,是指可能對他人或群體造成損害的行為和傾向學前兒童的親社會行為
學前兒童的攻擊性行為
攻擊行為可分為兩類,敵意的攻擊行為和工具性攻擊行為。第一類是指以傷害他人,使別人痛苦為目的的侵犯性行為。第二類是指為了實現某種目標而以攻擊行為作為手段。到幼兒期,兒童的攻擊性行為在頻率、表現形式和性質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研究發現,學前兒童的攻擊性行為有非常明顯的性別差異。
社會性行為的影響因素
(一)生物因素
(二)環境因素
(三)認知因素
社會性行為的培養和訓練
(一)移情訓練
(二)交往技能和行為訓練
(三)善用精神獎勵
『陸』 孩子一共有幾種依戀類型,每個類型對應了什麼樣的未來
心理學中,依戀就是寶寶跟成長過程中的主要照料者之間情感的紐帶關系。
而安全型依戀關系,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艾恩斯•沃斯提出的。艾恩斯•沃斯通過設計陌生情境技術,專門用以研究依戀類型,
具體實驗過程是這樣的:
如果說這個階段父母缺乏對孩子的關愛,他就不會跟父母建立起安全性依戀關系。等孩子長大以後,孩子也不會跟父母太親密。而且這樣的孩子容易叛逆。所以,父母千萬不要錯過孩子依戀關系關鍵期。
關注孩子的需要及時予以回應。
依戀關系的建立,需要父母關注孩子的各種情感表達。嬰幼兒經常會用哭鬧來表達需求,父母應該拋開手機拋開電視,關注孩子的需求。孩子是餓了還是渴了,孩子該睡覺了嗎?如果能感受到父母的關注,孩子就會產生安全感和信賴感。
反之,如果父母總是有意無意的忽視孩子的哭訴,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會建立起不安全的依戀。
多陪伴孩子。要經常審視自己是不是忙於工作,忽略了孩子,沒有人能替代父母的陪伴,所以要在孩子安全依戀關系建立關鍵期盡可能地多陪伴孩子。
孩子對父母情緒的感應十分敏感,父母高興開心,孩子也會跟著輕松愉快,父母在孩子面前要做好情緒管理,避免將負面情緒過多的傳染給孩子。
正視孩子的哭鬧。當孩子通過哭鬧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情緒的時候,不要厭煩,對於孩子的需求,正確的能滿足的事情,盡量及時滿足。
如果是不合理或者能力之外的事情,要堅決地告訴他:爸爸媽媽做不到。然後通過講道理、轉移注意力等方式避免孩子哭鬧。
採用正確的分離方式。在幼兒園門口,經常看到很多父母把孩子放下,自己偷偷溜走。還有的父母一步三回頭,一把鼻涕一把淚,這種錯誤的離別方式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從而產生焦慮情緒。
如果要離開,應該事先讓孩子知曉,並告訴自己什麼時候會回來,在約定的時間准時回來並和孩子打招呼:媽媽回來啦!
剛開始孩子可能會哭鬧不理解,可是幾次以後,他的小腦袋裡就會形成一個模糊的概念:媽媽要暫時離開,但是很快就會回來的。慢慢地他即使不捨得媽媽離開,也會學著控制自己的情緒。
美國一所大學的少兒發育研究生所專家通過對174名孩子長達6年的跟蹤考察,得出結論:在孩子智商一定的情況下,嬰兒對父母的依戀模式與程度是孩子日後學術成就最明顯的因素。
無疑,相對於焦慮—迴避型和焦慮—抗拒型,安全型依戀關系是孩子一生良好人際關系的基礎,也是影響孩子學業和事業成就的積極因素。
『柒』 幼兒的基本情緒情感有哪幾種
原始的情緒反應
1.本能的情緒反應
觀察和研究普遍表明,兒童出生後就有情緒。初生的嬰兒即可有情緒反應,如新生兒或哭,或安靜,或四肢舞動等,可以稱為原始的情緒反應。
經過多年的研究,現在人們普遍傾向認為,原始的、基本的情緒是進化來的,是不學就會的,天生的。兒童先天就有情緒反應。這種情緒反應與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滿足有直接關系。
2.原始情緒的種類
行為主義的創始人華生根據對醫院500多名嬰兒的觀察,提出了新生兒有三種主要情緒,即怕、怒和愛。華生還詳細描述了這些情緒的原因和表現。
(1)怕
華生認為新生嬰兒的怕是由於大聲和失持引起的。當嬰兒安靜地躺著時,在其頭部附近敲擊鋼條,會立即引起他的驚跳,肌肉猛縮,繼之以哭;當身體突然失去支持,或身體下面的毯子被人猛抖,嬰兒會發抖、大哭、呼吸急促、雙手亂抓。
(2)怒
怒是由於限制兒童運動引起的。例如,用毯子把孩子緊緊地裹住,不準其活動,嬰兒會發怒,他會把身體挺直,或手腳亂蹬。
(3)愛
愛由撫摸、輕拍或觸及身體敏感區域產生。例如,撫摸孩子的皮膚,或是柔和地輕拍他,會使嬰兒安靜,產生一種廣泛的鬆弛反應,或是展開手指、腳趾。
多數心理學家認為,原始的情緒反應是籠統的,還沒有分化。有些人認為新生兒的原始情緒只能區分為愉快和不愉快,所謂愉快,僅是「不是不愉快」的表現而已。
『捌』 幼兒園情感教育包括哪些情感
一、了解不同年齡段幼兒的情感需要。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需要,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有著不同的情感需要,教師和保育員要用心去發掘和體會幼兒的內心需要,觀察幼兒的情緒變化,及時地滿足不同幼兒的情感需要。如:對於托小班年齡階段的幼兒來說,他們老師和保育員給予的是關懷、愛護、撫摩、擁抱、微笑和親和。對於中大班年齡階段的幼兒來說,他們在情感上慢慢地除了上述的要求外,還需要老師對自己的肯定和鼓勵,以此來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二、讓幼兒在良好的環境中得到情感體驗。
幼兒時期,好奇、好模仿、好問、求知慾強,容易受外界的影響。因此,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對幼兒的性格、品德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故教師和保育員的行為就是幼兒模仿的主要對象,教師的教育態度是保護的合理的、民主的,幼兒就會顯示出積極性強、態度友好、情緒愉快等性格特徵。
三、教師應成為幼兒游戲活動的夥伴。
玩是幼兒的天性,幼兒就是在玩中學、學中玩。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當老師參與到幼兒的游戲活動中時,就能更好地了解幼兒的一些內心想法和真正需要,知道幼兒需要的是什麼?這樣,教師就能夠根據幼兒的需要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和方法,這樣就可以更加增進師生情感,滿足幼兒的安全感和愛的需要。
『玖』 簡述幼兒社會情感的年齡特徵及表現
5歲以後,兒童的個性特徵有了較明顯的表現,其中最突出的是兒童意識的發展。這一時期兒童意識的發展主要體現在評價的能力上。兒童的評價從依從性評價向性評價發展,他們不再輕信的評價,當的評價與兒童的評價不一致時,他們會提出。同時,兒童的評價開始從個別性評價向多面性評價發展,例如;大班兒童在評價自己時會說:「我會唱歌跳舞,但畫畫不行。」
5、6歲兒童的情感雖然仍會因事物的影響而發生變化,但他們情感的穩定性開始增強,大多數兒童在班上有了相對穩定的好朋友。兒童開始能夠有意識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現,例如,摔痛了能忍著不哭。此時,由社會需要而產生的情感也開始發展;例如當自己的表現或作品被忽視時會感到不安。而當讓他們照顧比自己小的孩子時會表現得很盡職。
這一階段的兒童在生活自理方面較前更了,他們能選擇喜歡的、適合自己的衣服,能用筷子吃飯、夾菜,也能不影響別人安靜地入睡。
學前後期的兒童已能將勞動與游戲分開,對勞動持認真態度,關心勞動結果,也能初步理解一些勞動的社會意義:他們喜歡參與的勞動,在家裡會掃地、擦桌子、整理自己的用品。在幼兒園里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種植、喂養、值日生勞動等:在勞動中表現出一定的責任感。
在相互交往中,該年齡段的兒童開始有了合作意識。他們會選擇自己喜歡的玩伴,也能與三五個小朋友一起開展合作性游戲。他們逐漸明白公平的原則和需要服從集體約定的意見,也能向其他夥伴介紹、解釋游戲規則。比如,在小舞台表演游戲中幾個小朋友能一起分配角色、道具,能以語言、動作等進行表現,並有一定的合作水平。
大班兒童的規則意識逐步形成,他們開始學習著控制自己的行為,遵守集體的一些共同規則,例如,游戲結束了要把玩具整理好放回原處,上課發言要舉手等等。大班後期的兒童特別喜歡有規則的游戲,像體育游戲、棋類游戲等。對在活動中規則的行為,兒童常常會「群起而攻之」。但這一時期的兒童對於規則的認識還沒有達到自律。規則對兒童來說還是外在的,因此,兒童在規則的實踐方面還會表現出中心。
『拾』 兒童社會情感五要素
智力5要素
1.注意力:注意(關鍵能力之13)
給孩子營造安靜、簡單的環境、有規律地生活;激發對活動的興趣和需要;明確目的要求;充分利用好奇心;在游戲中訓練專注力;注意事物的廣度、自我約束力、鍛煉意志。
2.觀察力:觀察(關鍵能力之7),是思維的觸角
明確觀察目的、從興趣入手、豐富知識、變化環境;有計劃地觀察、要細致(先局部後整體;動態——先後順序或方向位置;靜態——物體的顏色、形狀;對比;反復;有重點;放大;縮小;操作等)、准確、全面,發現特點;養成觀察習慣。
3.記憶力:記憶(關鍵能力之10)
有明確的記憶目標;提高自信心-精神集中,一心一意就記憶快;注意理解,及時復習;利用直觀形象聯想(精選重點內容;多種感知覺;分類;諧音;比較;連鎖;延時強化;循環)。
4.思維力:思考(關鍵能力之5),是智力的核心
提供寬松的環境和民主的氛圍;經常處在問題情景之中,鼓勵孩子自己分析、多思考,遇事先讓他想辦法,暢所欲言;保護好奇心。多問孩子幾個為什麽。
5.想像力:想像(關鍵能力之6),是創造性思維力的基礎。
保護孩子的好奇心,讓他「異想天開」;多聽故事;鼓勵編故事、講故事、繪畫、寫話、製作表達想像;大量閱讀;游戲、探索;親近大自然。家長要會欣賞、評價,激發想像與創造;支持孩子的想法;不粗暴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