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采血時用幾號針可以減輕患者疼痛
驗血能夠查出很多種情況,比如驗血可以檢測個人的血型是A型、B型、O型還是AB型。驗血能夠查出是否存在著貧血,有的人面色蒼白,疲乏無力,一查是已經嚴重的貧血了,比如血紅蛋白<80g/L。另外驗血也能夠查出人有沒有糖尿病,有的人空腹血糖達到了8.0mmol/L以上,甚至到了十幾個毫摩爾每升,已經是糖尿病,一定要注意嚴格的控制飲食。驗血的時候,有的人會出現谷丙轉氨酶或者是穀草轉氨酶升高的情況,乙肝五項也有陽性的結果,尤其是乙肝表面抗原是陽性,那麼這就是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一定要注意定期的復查肝功能檢查HBV-DNA,在醫生的指導下系統的治療。驗血還可以查腫瘤的標志物,比如甲胎蛋白可以篩查肝癌是否已經有了症狀。
B. 患者留置針時,如何拔針
留置針頭最好去醫院拔下來,因為時間過長,針眼會很大的,做不好消毒工作會感染的。兒子手足口住院打了7天點滴,7天之後的那個針眼好大好大的,醫生說不能沾水怕感染。希望去醫院或者診所讓醫生幫忙取下來。
只有一根細細的管子,直接抽出來就可以了,因為留置針裡面是沒有針的,在針扎進去的時候外面就包著很薄的管子,針拔出後管子還在,所以被留置的人或動物就可以活動,不會有什麼危險的。
C. 若要針刺「無痛」,謹記十要訣
針刺療法是將金屬針具刺入肉體,通過對經絡、腧穴的刺激,起到治病作用。金屬針刺入肉體,難免會產生疼痛,初次接受針刺治療的患者,由於對針刺沒有體驗,面對一根根金屬針即將刺入自己的身體,心情難免緊張、發怵。
如何最大程度地減輕針刺時的疼痛?古代醫家為我們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經驗。筆者在前人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臨床體會,總結出「消、選、准、干、散、避、押、淺、輕、問」十字要訣。
打消患者怕痛的心理顧慮。怕痛是人的一種正常心態,但也容易受到言語的調控。《素問·寶命全形論》說:「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也在卷首《大醫精誠》中說:「 凡大醫治病,必先安神定志。」這里的「治神」,即醫者用自己的言行,調患者的心態。古代醫家為什麼要把「治神」擺在針刺的首位?就是因為治神能在極大程度上安定患者的情緒,解除患者怕痛的恐懼心理。
只要醫生能在針刺之前耐心向初診患者講明針刺治病的科學道理,使其明白針刺入人體後的正常反應主要是酸、麻、脹,僅有輕微疼痛(如同蚊蟲叮咬一般),並讓其觀看其他正在接受針刺治療的患者的情況。以優質服務取得患者的高度信賴,當他對針刺有了基本了解和正確認識後,就能克服怕痛心理,樂於接受針刺治療。正如《聖濟經》所雲:「治病之道,必觀其態,必問其情……為其治也,告之以其敗,語之以其善,導之以其所便,開之以其所若。以神受則意誠,意誠則功倍故也。」
選好針具與體位。毫針質量不好,特別是針尖帶鉤、針身彎曲及帶有砂眼、銹斑的針具刺入肉體,肯定會引起疼痛及出血。因此,選擇質量好的針具,是減輕疼痛的重要環節。體位不正確,也容易導致針刺疼痛。其一,體位不正確,醫者操作就不方便,勉強刺針,豈能無痛?其二,體位不正確,不利於患者長時間留針,患者在留針過程中勢必改變體位而導致彎針、滯針、疼痛。因此,針刺之前,醫者一定要根據所選腧穴,給患者確定一種正確而舒適的體位。
准確取穴。准確取穴,是針刺得氣的基礎和前提。正因為如此,腧穴才又被稱為「氣府」「氣穴」。而酸、麻、脹的得氣感是可以掩蓋輕微痛感的。倘若取穴不準,進針中就很難獲得得氣感,進針時的疼痛感就得不到掩蓋和抑制,就會「喧賓奪主」占上風。因此, 欲做到針刺無痛,必須強調取穴准確 。
下針必待消毒酒精揮發干,夾持進針或出針時必須用 干棉球。 臨床上許多針刺疼痛是由於酒精刺激針孔引起的。此類疼痛一是消毒時酒精太多,未等揮發就急速進針;二是夾持進針中或最後取針時用濕棉球而不是干棉球。三種情況均導致酒精順針孔浸入肌肉,刺激而痛。
利用一定的方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進針前,醫者有意識找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題與病人交談,最好是一些詢問性話題,讓他集中精力聽你的問話,並及時回答你的提問。在患者回答問題時,醫者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刺手上,把握時機將針刺入。
在這方面,《金針賦》採用的是「下針之前,須爪按重而切之,次令咳嗽一聲,隨咳下針」(《醫學入門》雲「咳嗽十聲」)。這里, 令患者咳嗽是假,利用咳嗽的聲音和振動,分散其注意力是真。這種把陽性刺激誘導、轉化為陰性刺激, 原理上符合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學說,但方法上應該改進。
進針時避開血管、肌腱、韌帶,避開瘢痕和毛孔。醫者如果不熟知人體解剖,在進針過程中就很容易刺入血管、肌腱或韌帶,產生疼痛和滯針現象。所以, 應當將熟知人體解剖,視為針灸醫生的基本功。瘢痕屬結締組織,如直接在上面針刺,是很疼痛的。所以,進針時理應迴避。如果瘢痕處正好又是腧穴所在的部位,則應從瘢痕旁邊進針,針尖斜向瘢痕下方(也即腧穴深層)深入 。心細的針灸醫生還發現,進針點在毛孔比在皮丘的疼痛要明顯一些,故而提出「避開毛孔刺皮丘」之說,當屬經驗之談。
押手巧妙配合。押手是輔助進針的手,通常是左手。古代針灸醫家對押手的輔助作用是十分重視的,如《標幽賦》所雲: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氣散;右手輕而徐入,不痛之因。」提示在減輕進針疼痛方面,押手能起到分散患者注意力的作用。正因為如此,《難經·七十八難》才說:「 知為針者信其左,不知為針者信其右,當刺之時,先以左手壓按所針滎輸之處,彈而努之,爪而下之,順針而刺之。 」對於針前精神高度緊張的患者,還可以利用押手在遠離進針部位「聲東擊西」,以減輕進針時的疼痛。例如坐骨神經痛患者在側卧位時針刺昆侖穴,可用押手在委中穴處重力點壓,讓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到委中穴處,使他產生醫生要為其針委中穴的錯覺,而醫者卻在昆侖穴進了針。當然,也可以用押手點按其他任何一個部位(如對側足部的昆侖穴等)
進針淺。一般而言,進針淺一些,感覺就會小一些,疼感也會輕一些;進針深一些,感覺則會大一些,痛感也會相應重一些。因此, 對於初次接受針刺的患者或對針刺較為敏感的患者,應盡量做到進針淺一些,中穴即止。
手法輕。這里的「手法」,包括進針手法、行針手法和補瀉手法。一般而言,手法輕,感覺就輕(痛感也然);手法重,感覺則重(痛感亦然)。所以, 對初次接受針刺者和對針刺敏感的人,針刺手法應該盡量輕一些,得氣為度。或先針肌肉豐厚部位的腧穴(疼痛感輕一些),後針肌肉淺表部位的腧穴(敏感度高一些)。 做到「刺入輕巧有力,行針輕便柔和,出針輕快穩順」。也可遵《針灸大成》所言,對怕痛者施以「指針」。
正確發問。針刺過程中,醫生普遍都會向患者詢問針刺的感覺。而缺乏經驗的醫生往往會問患者:「痛不痛?」這是很糟糕的詢問方式。這種問法,往往會因為「疼痛」這個詞語刺激大腦皮層,反射性地引起「疼痛」。所以,有經驗的醫生一般較少發問,往往是通過刺手體會針下的感覺,或者通過「察言觀色」來判斷患者對針刺的反應。就是要問,也會問患者「 感覺怎麼樣?」或「有什麼感覺 ?」把究竟是什麼感覺讓患者自己說出來,而不要讓語言給患者造成疼痛的惡性刺激。當然,針刺不可能做到絕對無痛。但只要做到上述各點,一定會在最大的程度上減輕或消除疼痛。
D. 肱骨取克氏針手術用不用住院手術後會不會腫多久可以恢復
應該要住院觀察一下。這樣比較放心。一般不會腫,取針沒什麼大創傷。傷口閉合就可以了。
E. 能在兒童醫院埋針回家打點滴么
你錯了,兒童醫院是可以帶回家打的,在兒童醫院做皮試,打留置針,在兒童醫院打第一針,就可以了,其他的針可以帶回家附近的醫院打。
F. 兒童右肱骨髁骨折取了鋼針後手不能伸直是否正常
可能是
神經損傷
了,若是牽
拉傷
,3-6月肯定能恢復,不用擔心!暫時不用手術。
江蘇省中醫院
-骨傷科-張杏泉主任醫師
G. 寶寶在從化中心醫院出生,打了無痛分娩針八小時後醫生說她的宮口只開了五公分,要開到十公分得等到半夜四
第一,宮口從5公分到9公分時間是很短的,但是貌似也要2個小時,你這20幾分鍾就到九公分了,是經產婦才可以做到這點。第二你老婆發燒,有做剖宮產的指針的。第三,寶寶腦袋裡面是否有淤血最好還是做進一步檢查。第四,順產我們這邊一般就3000多,看地域不同吧,孩子的住院費一般都貴,你新生兒出來,肯定是要到新生兒監護室,那裡面的花費較高。第五,你寶寶現在有輕度肺炎,建議就地治療,不建議轉院,新生兒肺炎很好治得。我不是廣州那邊的,後面的問題不能幫到你!不好意思,希望上述回答能幫到你
H. 3歲小孩支氣管炎,醫生叫住院打針,有這個必要了嗎
這樣的情況肯定要住院的呀,這支氣管炎鬧得這個樣子,反反復復這么長時間,小孩子哪吃得消啊你這樣老是咳嗽的話,那就會引發肺炎的呀,人家醫生叫住院打針的話,你還是好好的帶孩子住院吧,等到徹底好了以後再出院吧
I. 針灸時如何取針不疼
起針不痛沒什麼絕竅,只要垂直快速取針,病人一般沒有疼痛感,就像快速進針一樣。起針時要注意別因為怕出血把止血棉壓在針體旁,易導致針體彎曲,起針時引起疼痛。起針後快速壓住針孔才是正確方法。
J. 你好,我家寶寶四個半月,前陣子因為腸胃感冒住院打針了,有時是拔針時叫不醒會嚇一跳大哭,從醫院回來後
不要打針吃葯,葯物都是治標不治本的,還有大多數葯物都有抗生素,對人體不好,感冒這種小病,更笨不需要吃葯打針。所以不建議吃葯打針 建議多吃一些新鮮水果蔬菜,易消化的食物(辣椒胡椒大蒜洋蔥橙子柚子橘子除外)這些都是上火的所以不可以吃 多喝一點熱水讓寶寶多出一點汗,讓病菌隨著尿液和汗液排出體外 可以適量喝一些綠茶、枸杞水、、冰糖燉雪梨、生薑紅糖水、茉莉花茶等等,這些對這個病有好處不能吃辛辣煙酒葷腥油膩,飲料食品油炸腌制燒烤也不能吃、火鍋麻辣燙就更不能吃了 飲食上做到少油少鹽少調味料 三五天就會好了,祝健康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