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蒙氏兒童之家教師應該做什麼
擴展閱讀

蒙氏兒童之家教師應該做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9-03 02:37:56

『壹』 請結合蒙台梭利對「兒童之家」的幼兒教師的要求,談談如何做一個優秀的幼兒教

一、富有愛心,用愛呵護每一名幼兒。
二、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三、與家長心靈溝通,架起愛的橋梁。
四、提高教師專業素質,做合格幼兒教師。

『貳』 一個合格蒙氏老師的標準是什麼

最近一直在思考這一問題,老師是兒童之家的核心所在,樂聰兒童之家的核心競爭力,一定要在不斷地選拔培育優秀的蒙氏老師這一關鍵點上下功夫,沒有這個金鋼鑽,就攬不了「致力於促進兒童心智成熟」這一瓷器活。 對於樂聰兒童之家來講,一個合格的老師的標準是什麼呢?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終於有些眉目了。總結起來一句話,樂聰兒童之家,一個合格的老師,應當是一個不斷進行自我完善的人。如果這個老師不是一個不斷地追求自我完善的人,那麼任何的技術和專業都沒有太大價值。 再次引用《少有人走的路》中派克醫生對於愛的定義——「為了促進自已和他人的心智成熟,而具有的自我完善的意願。」只有具有強烈的自我完善的意願,才能促進自已和他人的心智成熟,如果老師沒有自完善的意願,是不可能促進兒童的心智成熟的。 我們樂聰兒童之家是一個為兒童心理發展服務的機構,我們希望孩子在這里獲得真正的快樂,同時獲得自主、自信、自強和自律的人格品質。讓兒童學一首唐詩、認幾個單詞很容易,最困難的是為孩子建構起健全的人格和專注的品質,為一生的幸福打下堅實的基礎。而我們樂聰兒童之家做的就是這樣的難事,我們不會因為難而不做,因為對於兒童來說,沒有比這更重要的事情了。 而要把這樣的難事做成,我們需要的老師也是不一般的。最核心的要求就是老師一定要是一個不斷地進行自我完善的人。 那如何才算是自我完善呢?我認為需要做到以下五點吧. 第一,獨立。在精神上和經濟上是獨立的,不依附於別人。兒童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獨立的過程,而如果老師人格都不獨立,那如何能讓孩子獨立呢。同時,要自我完善,首先得要有自我,一個人不獨立,就沒有自我,既然自我都沒有,完善就談不上了,因此,獨立是自我完善的基本要求。 這種獨立,要求老師,不能為了某種利益,違心地去迎合和迎逢上級或某一觀點,而應當基於邏輯和理性去判斷事情的真假對錯。 第二,誠實。內心應當是坦盪的,是真誠的,而不自欺或欺人。能面對自已的缺點和不足,不加掩飾,文過飾非。卡爾波普爾哲學告訴我們,我們的理性是以證偽的方式來發展的,如果不能誠實地面對自已,我們一步也進步不了。一個謊言只能導致不窮盡的謊言,讓自已不斷地歧變。 關於誠實這一點,孩子是我們最好的老師。任何一個孩子,都會說真話,但我們很多成人不會,特別是在我們中國這種公有制的環境下,真話比黃金還稀缺。誠實,能夠讓老師真誠地面對自已,這是自我完善必需要做的。 第三,勤奮。應當是勤奮努力,而不是懶惰的。派克醫生在《少有人走的路》中,明確地把善定義為勤奮,而惡定義為懶惰。因為自我完善需要一個人不停地努力,直到生命的終點,自我完善的人,他們的生命是豐盛的,是滿滿的,因為他們在不斷地努力,不斷地超越自已。而一個不勤奮的人,是不可能自我完善的,因為自我完善是一個不斷持續永無止境的進行時。 第四,耐心。還是在《少有人走的路》中,派克醫生講到自律的四原則,其中之一就是延遲滿足,就是要有耐心。自我完善是一個艱難之旅,所以派克說是少有人有的路,一個沒有耐心的人,是無法堅持走這樣一條路的,那麼TA就無法收獲得心智成熟帶來的幸福和成功。 耐心非常重要,作為一個蒙氏老師,需要耐心地等待孩子地發展,而不是去揠苗助長,這是蒙氏老師的一個關鍵品質。沒有耐心,只會讓孩子充滿壓力,欲速則不達。 第五,學習。學習是不斷自我更新的方式,自我完善就是不斷地把自我向好的方向進行更新。如果不學習,就談不上自我完善。一個不進行有思想性和思考性的閱讀,不進行有思考性的寫作,不進行具有邏輯性和理性的討論的人,是難以自我完善的。 因此,一個合格的蒙氏老師,了解蒙氏教具的操作,是很淺層面的東西,一個月的培訓就可以搞定。但是找到一個具有強烈自我完善的意願的老師,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這樣的具有自我完善意願的老師,才有可能培養出心智不斷成熟的兒童。而這個老師的優秀程度,可以根據這種自我完善意願的真實強烈程度作一區分。 我們樂聰兒童之家需要的就是這樣具有自我完善意願的老師。(樂聰兒童之家 魏東藩)

『叄』 蒙台梭利認為教師的重要職責是 A 教學 B 觀察 C 跟隨 D 陪伴

您好,

作為一個合格的蒙特梭利教師,應具備以下職責:

一、跟隨孩子
在蒙特梭利教育里,成人真正要做的可以用一句話來歸納——跟隨孩子,換句話來說就是放棄主導與控制。尤其是在嬰兒教室里,「控制」是行不通的,執行起來更加困難,我們無法強迫孩子睡覺、不哭、不拿東西咬,反而應順其自然地跟隨孩子,執行起來才會比較容易。比如:原本今天准備要為寶寶按摩,但寶寶卻不肯躺好,一直翻身想要爬到學步梯去玩,那就放棄今天的計劃吧!

我們都能體會嬰兒和學步兒是不會表達而難以掌控的,所以要仔細觀察他們,並給予更多的自由與彈性,但是對能溝通的幼兒,我們反而不再仔細地觀察他們的需求,我們用嘴巴強行加入更多的控制,以限制更多的自由,阻礙他們的行動。自稱是老師的我們常是環境里的一個大障礙物,我們經常太快反應,急著幫忙,忘記我們的職責是准備安全的環境幫助孩子學習獨立,放手讓他們發展潛力。

二、觀察者
蒙特梭利教師觀察孩子,也觀察環境,從觀察孩子的興趣、學習、與人互動、操作教具。到觀察環境的安全性、歌曲的使用率,以及是否有看不到的死角等,這些觀察必須有具體的記錄,以幫助教師改善環境或作為教學的依據。

三、環境的預備者與維護者
蒙特梭利教師的第一件職責就是預備環境並圍護它與管理它。這環境也包括教師自己:
1、教師的外表端莊可親、平靜沉穩,願意給予溫暖且包容的擁抱,才容易得到孩子的信任,這在嬰幼兒教室尤其重要。教師自我情緒管理很重要,年幼的孩子會吸收成人的情緒,而年長孩子會模仿成人的情緒表達,特別是負面的。
2、教師的行為舉止有條不紊,沉著而鎮定,動作和緩、溫柔,不僅能讓環境呈現和平與安定的感覺,也有穩定幼兒情緒的作用。所以嬰幼兒教師需要特別的練習說話緩慢而清楚,動作和緩而優雅知道成為習慣為止;或至少要做到當進入嬰幼兒教師時已能下意識調整自己的言行舉止!
3、對全然吸收環境一切的嬰幼兒而言,維持秩序井然、干凈、安全、優美且吸引孩子的環境,對孩子的學習有深遠的影響。此時教室擺設的一致性與持續性尤其重要。

四、引導者
在蒙特梭利教室里,教師扮演引導角色,所以蒙特梭利喜歡稱老師為「引導者」。對嬰幼兒用「引導」比用「教」來的適切。「教」會牽涉許多語言,對於理解能力尚在發展中的孩子,具體的行動引導會比較有效。示範正確的使用方式,提供安全器材,讓孩子自由探索;引導破壞、失序的行為到自製、有建設性的游戲,是教師每天的主要工作。
五、良好的溝通者
對孩子而言,對家長更需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主動地傾聽並回應孩子,經常與家長溝通孩子的成就和令人擔心之處,傳達教養新知與教育理念。良好的溝通能力也可以幫助我們在與助教互動時,建立清楚的工作規范和良好的合作關系。例如:
1、與孩子說話的方式
除了上述教師應有的沉穩鎮定說話緩慢清楚的言行舉止外,最常見的問題是為了孩子的安全或紛爭而對他們說了很多禁止令。教師應以正面的引導方式和孩子說話,如:「不可以……」換成「我們可以……」;「不要搶玩具!」換成「那是菲菲的,你可以玩這個」或「那是菲菲的,要不要拿這個和她交換!」或「那是菲菲先拿到的,你可以先玩其他的!」或「等菲菲玩完在輪到你!」……視孩子的年齡與當時情況而有不同的引導方式。以明確的示範引導方式是讓教室和平與安定的必要條件。
2、教師介入孩子行為、工作的時間點
「介入」是一門藝術,過多、過早都會阻礙孩子的發展,太少、太慢則讓孩子易有挫折而放棄。因此蒙特梭利教師在觀察孩子的同時,也要觀察助教。每天可針對助教介入孩子的行為、工作時間點的恰當性進行討論。
3、孩子尋求協助的回應方式
雖然有時很難讓助教理解我們的工作是在「服侍孩子的心靈」但至少要提醒他當孩子尋求協助時,要先判斷「這件事他可以自行做好嗎?」「哪裡有困難」或「孩子是否沒有做任何嘗試就要求幫忙?」再視孩子的能力、個性與當時情況而給予不同回應。通常我們會讓助教先認識每個孩子的個性,這樣就比較能掌握孩子尋求協助的動機。比如:依賴的孩子或急著去玩的孩子,常會要求老師幫忙掛外套,這是老師就要判斷「為什麼?」才能給予適當的回應但不同的要求。
4、對不當行為的處理方式
建立常規的第一步是教師之間的標准要一致。尤其對待嬰幼兒時,如何界定什麼是「不當的行為」需依嬰幼兒的發展性與個別性來進行討論,才能真正達到「跟隨孩子」的精神,而做出正確的引導,以符合發展的需求。
5、做觀察寫記錄,與家長溝通
觀察孩子的重點,除了動作、語言外,在蒙特梭利教室里,學會觀察孩子的工作過程是引導者的必備能力。鼓勵助助教發展一套屬於自己的記錄方式會比較有效率。很多嬰幼兒教室都透過每日聯絡本與家長溝通,除了記錄每天的例行作息以外,還有依學校理念而有不同的重點方向。助理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內容除了報告孩子的作息,其他屬於孩子發展、學習方面的記錄,則由蒙特梭利教師主導,讓家長藉由每日閱讀聯絡本時,逐漸汲取蒙特梭利的教育觀。

所以關於題主的提問,作為一名蒙氏教師,我覺得教學、 觀察 、跟隨、 陪伴這四點都是蒙特梭利教師應具備的重要職責,希望以上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謝謝!

『肆』 蒙氏教師在教室里的工作主要有哪些

1、蒙台梭利博士認為教育不是教師自上而下的教授,而是教師協助兒童自下而上地自我發展。正是從這種教師觀出發,蒙台梭利把"兒童之家"的教師稱為"引導者"(Director/Directress),而不是"教師"。蒙氏「引導者」在教室里有三個基本任務:
提供一個准備好的良好環境
2、為了孩子能夠專心地「工作」,教室需要有適合工作的氛圍,所以教室要有序、安靜、祥和。孩子們身體上、情緒上的不舒服要得到及時解決。教師意識到這些的時候,要以接納的心態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保持良好的環境就是要保證這個環境一直豐富多樣,有利於孩子開展感興趣的活動。這個環境還要一直整潔、干凈、有吸引力。教具有序地擺放在盤子里,盤子有序地擺放在架子上,等等。另外,蒙氏教具的每個要素都要提前准備好,這樣孩子才能不會因為缺失一個小東西而打斷整個工作進程。
保持良好的環境,換個說法就是保持秩序。但是這里說的秩序不是收拾整理的那個秩序,而是邏輯結構的秩序。在有秩序的環境中生活的人才能做到邏輯有序。
准備良好的環境其實是教師間接影響孩子的方式,通過有利的環境來促進孩子和諧的身心發展。
觀察兒童和講解教具
教師要明白教具能夠很好地配合孩子的成長節奏,幫助孩子專注。教師引導孩子獨自操作教具或者和孩子一起操作,我們稱之為講解教具。最好是在孩子右邊講解(孩子習慣用右手的情況下),這樣孩子可以看得最清楚。用分解得極其細致的動作來介紹每一個教具,這樣細致的操作對引起孩子興趣以及明白教具的精髓是很重要的。教師應該在介紹之前先分析哪些動作是需要展示的,這就意味著教師自己能長期熟練地操作教具。在蒙台梭利教師的培訓中,相當長時間是用來練習操作教具的,以使教師可以達到相當熟練的程度,還要做教學筆記將操作的過程記錄下來。

『伍』 蒙台梭利的教師觀有哪些

蒙台梭利教育與傳統教育有著顯著的區別,比如混齡教學、系統而豐富的教具、不教的教育等等。

我們常說教育孩子要從小開始,可為何蒙台梭利教育反其道而行之,提倡不教的教育,這是為什麼呢?

買上品翡翠難?這的翡翠成色好,原產地直供,件件保真
廣告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蒙台梭利教育的不教,哪些方面更具優勢?

蒙台梭利的兒童觀

蒙台梭利博士認為,兒童存在著與生俱來的內在的生命力,天生具備吸收性心智。

教育的任務就是激發和促進兒童的「內在潛力」的發現,並按其自身規律獲得自然的和自由的發展。

為此,蒙台梭利博士看來,兒童不是一個凡事都依賴成人的呆滯的生命。

更不是一個需要成人去填充的空容器,而應將兒童看做一個獨立完整的人。

*教育應以兒童為中心。

童年是一個完整而獨立的個體。

好的教育,就要因材施教,喚醒孩子內心的種子,使其按照自身的特質,自然而然地茁壯成長。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要把孩子當成你的附屬品。

天空中的每一朵雲都不一樣,就像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

教育孩子也不應統一模式,而要因材施教。

*兒童具有吸收性心智。

我們是用心智來獲取知識的,但兒童卻是直接將知識吸收進他的心靈生命。

蒙台梭利博士通過觀察發現兒童具有吸收性心智,這直接導致了一場教育革命。

蒙台梭利博士在其原著《吸收性心靈》書中提到:這種心智接納一切,不評斷,不拒絕,不回應。

它吸收一切,並在即將成形的人心中內化為自身的一部分。

兒童來到世上,無論生於何種環境,都能塑造自己並適應那裡的生活,並且長大成人後仍在那個環境愉快地生活。

吸收性心智迎接一切,對一切滿懷希望,貧富一視同仁,當地人的宗教、偏見、習俗,照單全收並加以內化。

*兒童發展具有階段性特點。

蒙台梭利博士對兒童發展劃分為4個階段:嬰兒期0-6歲,兒童期6-12歲,青少年期12-18歲,成熟期18-24歲。

蒙台梭利博士認為孩子一生最重要的受教育區間是0-6歲。

圖中0-6歲的區域是最大的。

0-3歲時黑色的因為是無意識的,面積是最大的,說明是有巨大潛能的;

3-6歲時紅色的象徵著火球爆發,是蒙台梭利教育核心時期。

人這一生,從出生到成年,從成年到壯年,再到老年,都要經歷好多個不同的階段。

因此,教育孩子就要依據其成長的階段性特點,輔助以科學的育兒方法,創設有準備的環境,讓孩子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獲得持續性發展。

蒙台梭利教師觀

蒙台梭利教育法所提及到的「不教」,並非真的不教育孩子,而是區別於傳統教育的集體教學。

在蒙台梭利教育中,教師不是說教的主角,而是幫助孩子學習的引導者、觀察者和環境的預備者。

*蒙台梭利教師是一位觀察者。

他必須以科學家的精神,運用科學的方法去觀察和研究兒童,揭示兒童的內心世界,發現兒童的秘密。

教師的工作是觀察兒童的內心需要,為他們設計環境,並示範教具的操作,再依兒童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提供適時的引導。

*蒙台梭利教師是一位指導者。

她必須明察秋毫、反應敏銳、冷靜沉著、精明能幹,有教育藝術才能的兒童活動的自覺指導者。

蒙台梭利博士特別指出,教師的指導要把握時機,恰如其分,避免做直接糾正,避免做肯定或否定回答,以免抑制和代替兒童獨立思考。

*蒙台梭利教師是一位環境創設者。

蒙台梭利環境的設計、預備與維護是教師的主要任務之一,所以教師應該每天留出專門的時間與精力在這上面。

蒙台梭利反對以教師為中心的填鴨式教學,主張由日常生活訓練著手。

配合良好的學習環境、豐富的教具,讓兒童自發的主動學習,自己建構完善的人格。

兒童學習特點

兒童在有趣的環境中學習與生活,就好像被點亮了一盞智慧之燈。

蒙台梭利博士認為,教育的成功與否,環境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蒙台梭利教育的「不教」,而是通過教室的環境,實現讓孩子自主教育。

蒙台梭利博士在她的觀察中發現:兒童喜歡工作多於游戲。

因為兒童的內在生命必須通過「工作」的導引,才能成長、發展。

因此,在蒙台梭利幼兒園有著大量豐富的教具,在這里你也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孩子們喜歡重復操作手中的教具。

兒童被教室里的教具所吸引,自由地選擇進行練習,表面上看,教具只是一個簡單地刺激點,吸引孩子動手操作。

但其實孩子通過教具操作的練習,其目的在於滿足他潛意識中對精確的真正需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說「工作」有助於兒童成長的內在原因。

蒙氏教具的奧妙在於重復練習,只有兒童重復地練習使用教具,才能實現真正地成長,進而促進他們的心智發展。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蒙台梭利教育中孩子自主教育,其實會包含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兒童專注地重復教具練習;第二個階段就是對教具的延伸探索。

在蒙台梭利幼兒園,都會讓孩子在工作的時候,堅持3小時無間斷的原則。

孩子只有在足夠的時間,完整的三個小時工作時間,才能進入高度專注的狀態。

所以,三個小時無間斷工作時間,對於蒙氏幼兒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在蒙台梭利博士看來,重復練習對幼兒來說是極有幫助的。

在反復嘗試中,無論孩子的內在,還是智能,包括孩子的注意力都在不被打擾的反復工作中逐漸建立起來。

所以,蒙台梭利教育所說的不教,是通過讓孩子在有準備的環境中,通過自由選擇教具操作,實現自我教育。

如果您認同蒙台梭利教育,想學習蒙台梭利教育,歡迎關注每日蒙台梭利公眾號。

每天分享蒙氏教育理念,與您一起成長!

首贊
+1
平台聲明

『陸』 蒙台梭利教師應具備那些素質及能力要詳細的~~

1.必須懂得蒙台梭利的教學原理和教學方法。
2.必須懂得如何操作使用教具,因為兒童是藉助教具操作得到體能和智力的發展,而教具的介紹必須依靠教師,適當的提示,示範使用的方法,觀察兒童的反映和需要。
3.具有為兒童設計適合其成長環境的綜合素質,老師為孩子提供環境,對孩子專注的工作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老師應觀察分析研究兒童的能力,盡心環境的保護,蒙氏要求教具有損壞的馬上更換,教具上不能有灰塵,經常保護,老師有設計環境的能力素質。
4.參與和引導。在孩子還沒能達到專心操作教具時,教師要參與進去,老師要激發、誘導孩子,激發孩子的活力,所以要參與進去。
5.尊重與服務。尊重孩子的專注力。蒙氏認為孩子在專注工作時,不能幹預他,他這種專注力是很弱的,很容易消滅,所以他要求老師認識到,孩子的專注力就象泡沫一樣,一碰就消滅。所以要求老師不能贊賞他,干擾他,在他困難的時候,服務於他。先觀察孩子,孩子需要時,老師就給予幫助,以愛為出發點,付出愛,蒙把老師和孩子的關系,比喻為主人與僕人的關系。我們常用一種正面的誇獎孩子的方法,但蒙氏教育認為不是正面的誇獎而應該用分享的態度。如果他做錯了,老師表示也很痛苦,和孩子分享快樂和痛苦。
6.與孩子一起成長。老師了解孩子越深入,就會領悟不同的愛,老師對孩子的愛是真誠的。
7.具有對兒童的愛心、耐心的優良品質。

『柒』 蒙台梭利認為教師在幼兒活動扮演哪些角色

時代的進步「要求人們不再把教師視為已經定型了的東西的傳聲筒、既定思想與既定材料的供應商、照章行事而毫無創見的盲從者,而應把教師視為先知、導師、課程創造者、學科設計者和文化詮釋者」。《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要求,幼兒園教師應該成為兒童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對幼兒園教師角色的這一新要求在百年不衰的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就有所體現。早在100多年前,蒙台梭利就旗幟鮮明地提出,教師應該成為兒童的「導師」。應該採取支持性干預的方式為兒童提供適宜主動學習的環境,還應該是引導、陪伴兒童在適宜環境中體驗主動學習樂趣的引導者和合作者。蒙台梭利關於教師角色的論述可以為當今幼兒園教師更好地開展幼兒園教學活動提供有益的理論借鑒和實踐支持。

一、為兒童提供適宜主動學習的環境

蒙台梭利認為兒童具有「吸收性心智」,這是一種受「潛在生命力」驅動的兒童特有的無意識吸收環境中的信息並將自己塑造成適應當地環境的人的原動力。外部環境對兒童的發展很重要。正如蒙台梭利所說:「無疑,環境是生命現象的第二因素,它可以促進和阻礙生命的發展。」蒙台梭利認為「兒童利用他周圍的一切塑造了他自己」,因此她強調教育要符合兒童發展的「內在需要」,「我們教育體系的最根本特徵是對環境的強調」。「教育的基本任務是使每個兒童的潛能在一個有準備的環境中得到自我發展的自由。」蒙台梭利堅持這種有準備的環境必須由了解兒童內在需要的教師來准備。教師作為環境的准備者,其任務包括為兒童創設適宜主動學習的物質環境和營造適宜主動學習的人文環境。

1、創設適宜主動學習的物質環境
在蒙台梭利看來,教師要成為物質環境的創設者和管理者。一個好的物質環境會引導兒童糾正自己的錯誤行為,並為兒童的主動學習提供支持。物質環境的准備是指創設一個使兒童感到輕鬆快樂並與其發展相適應的外部環境,主要包括活動室的布置、區域的劃分等內容。其中蒙台梭利教具的投放是物質環境准備的核心內容,因為教具正是兒童主動學習的對象和自我教育的工具。
蒙台梭利要求教師不必拘泥於經典的蒙台梭利教具,教師「有必要根據蒙台梭利女士的設計原理――而不是單純地根據流行趨勢與習慣――在自己的世界觀基礎上設計出更多的教具」。然而,目前幼兒園中教師自製的蒙台梭利教具很少,已有的自製教具又存在一些不足,如偏重認知領域發展的教具多,體現民族文化的教具少等。這些問題均有待改善。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做好物質環境的管理工作,保證所有教具干凈、整齊,同時依據每個兒童的發展需要隨時補充或修補損壞的教具。教師要注意不能在兒童已經開始選擇活動時才擺放或添加教具,因為這樣會影響兒童的活動,不利於兒童形成正確的秩序觀。

2、營造適宜主動學習的人文環境
蒙台梭利認為,環境是教師創設的環境,教師是環境的組成部分。教師在創設環境的過程中,不應僅僅關注物質環境。更應重視精神環境;不應只停留在環境創設的表面形式上,還應考慮環境創設的質量。除了維持環境的舒適、清潔與有序外。教師還應為兒童營造一個舒適、安全、溫馨、寬松的環境,即創設一個有利於兒童心理健康發展的人文環境。教師、保育員、家長、同伴等都是兒童所處人文環境的重要構成要素。
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響兒童人格的發展,因此教師要注意以下幾點:(1)教師應在言行、儀表等方面對兒童起示範榜樣作用,如言談舉止要文雅,儀容要整潔等。(2)教師與兒童之間應建立相互信賴、關愛與尊重的關系,讓兒童在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中主動學習。(3)教師與教師之間應對兒童的行為要求達成一致。如果同一個班的教師對兒童的行為要求不一致,會令兒童無所適從。更有甚者,有些兒童會在不同的教師面前遵從不同的行為准則,導致教育效果相抵的現象出現。因此,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非常重要。(4)教師還要保持與園長、同事之間的溝通,藉助平時的研討會等活動聽聽他人對環境創設的意見。經常進行自我反思。教師之間的關系是否融洽對兒童的發展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5)教師也要加強與兒童家長的溝通與聯系,爭取家長的支持和配合。
要營造一個適合兒童主動學習的人文環境,兒童與兒童之間的融洽關系也非常重要。遵守紀律對於幫助兒童維持與同伴之間的積極關系大有裨益。那麼,是否教師要求兒童規矩地坐在椅子上保持安靜不動,而兒童做到了,這就是遵守紀律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只有兒童自己明白了這么做的道理,從而自覺自願地去做而不是被迫去做,才是真正的守紀律。要做到這一點,教師要耐心地觀察兒童,評判兒童是否能分辨出好與壞的概念。除非是當兒童表現出不禮貌或影響他人的行為時,教師需要加以制止,否則教師不要遏制兒童的自發行為,以便讓兒童在活動中真正理解需要遵守紀律的原因,如井井有條的環境會讓人感到舒服等。只有真正理解遵守紀律的原因後,兒童才不會在活動室內隨意走動或說話。在此基礎上,如果教師能對兒童的自發行為加以適當的引導和支持,兒童就有可能進行主動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