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兒童處於什麼發展階段
擴展閱讀
學車怎麼報名最經典 2024-09-27 17:31:19

兒童處於什麼發展階段

發布時間: 2022-08-30 12:16:04

『壹』 3到12歲兒童屬於什麼階段

3到12歲兒童屬於什麼階段

3到12歲兒童屬於什麼階段,父母對於自己子女教育,都很少注重孩子每個階段的特點進行針對性地培養。也不知道孩子是屬於什麼階段的,我和大家一起來看看3到12歲兒童屬於什麼階段

3到12歲兒童屬於什麼階段1

主動發展階段(3~12歲)。

人類行為的發展過程:

在人的整個生命周期中,行為的形成和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

1、被動發展階段——被動發展階段在0~3歲內,此階段的行為主要靠遺傳和本能的力量發展而成,如嬰兒的吸吮、抓握。啼哭等行為。

2、主動發展階段——主動發展階段在3~12歲內,此階段的行為有明顯的主動性,其主要表現為愛探究、好攻擊、易激惹、喜歡自我表現等。

3、自主發展階段——自主發展階段自12~13歲起延續至成年,此階段人們開始通過對自己、他人、環境、社會的綜合認識,調整自己的行為。

4、鞏固發展階段——鞏固發展階段在成年後,持續終生,此階段的行為已基本定型,但由於環境、社會及個人狀況均在不斷變化,人們必須對自己的行為加以不斷的調整、完善、充實和提高。

3到12歲兒童屬於什麼階段2

3-12歲兒童有哪些不同的年齡階段,這些階段的培養重點又有哪些

一、3~4周歲

階段心理特點:

智力發展很快,記憶很發達。語言能力提升,變得愛說話,開始注重人際關系。

培養建議:

1、多注意和孩子之間的溝通與對話

家長要注意平常多和孩子進行交流與溝通,而且交流的方式盡量做到平等,尊重孩子的各種觀點和看法,並鼓勵他們闡述自己的觀點,使他們能夠由此產生邏輯性的思維。除了與孩子交流與溝通外,父母還應多給孩子講故事、念圖畫書等。要提高孩子的語言的感知能力,培養他們對於文字的興趣,使他們自發地產生出想讀書的願望。

2、多讓孩子玩一些比較益智的東西

嬰幼兒時期是大腦發育的第二個高峰期,如果外界給予發育中的大腦以各種刺激,一方面可使大腦的發育更快更好,另一方面大腦優秀的組織結構和功能又會反過來作為其智能發育的基礎,表現為孩子的高智能。所以孩子喜歡玩的話,我們就要試著去引導他們玩刷的東西,他們喜歡玩的東西我們就想方設法讓這種東西玩起來更有意義。比如,孩子喜歡玩樂高,我們就引導孩子拼出一些自己平常看到的東西,無論是簡單的還是比較復雜的,都要鼓勵孩子自己創造出來。並且在游戲中還要注重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家長可以參與進去,增進親子關系,並且適時給予適時的指導,培養孩子做事有始有終的行為習慣。

3、鼓勵孩子多交朋友

這個階段的兒童很喜歡結識夥伴。這個時期孩子在夥伴中體驗到了完全不同於父母及其他成人之間的人際關系。在同小朋友一起游戲的過程中,幼兒的知識、想像力和各種社會能力都能得到較充分的發展。這種在夥伴幫助下的自主活動能使幼兒認識到自我的存在。因此,在這段時間里為幼兒創造同眾多的夥伴相互接觸的機會,對他們的心理發展是十分重要的

二、4~5周歲

階段特點:

語言體系基本成熟,有些孩子甚至已經達到伶牙俐齒的地步,但是實際上,他們的思維發展還相當不成熟。您可能發現孩子能認出幾十種牌號的.汽車,能滔滔不絕地復述從幼兒園里聽到的故事,但是,你把一個粗矮杯子里的水原封不動地倒進一個高、細杯子里的時候,孩子會說,水變多了。你把原來挨在一起的5塊糖擺寬一些,他會說糖比原來多了

培養建議

1、鼓勵孩子自己看書,在看書的過程中漸漸培養思維

家長可以每天定一個時間為孩子閱讀故事、童話等,並鼓勵孩子試著自己看書。讀書的過程中可以隨機問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孩子試著解答;孩子自己看完之後,可以和他們交流一下書中的內容。逐漸讓孩子養成思考的好習慣。

2、擴大孩子的藝術體驗

多帶孩子去看一些藝術博物館,多去一些地方旅遊感受自然的魅力,講述一些地方的歷史人物和故事、聽音樂、塗鴉、報一個藝術班等等。通過這些藝術體驗,提高孩子的見識,並試著發現其興趣點。

3、鼓勵孩子學習英語

這個階段孩子的語言體系基本已經成熟,語言接受能力很強,所以可以考慮讓孩子接觸外語。但是得注意的是,這個階段不要讓孩子接觸太多的外語,不然孩子對於孩子剛好建立的語言系統有所沖擊。讓孩子看一些英文動畫、電影、英文單詞卡片等等。

三、5~6周歲

階段特點:

幼兒的具體運算能力開始發展,他們已經能夠算簡單的算術,也能夠區分符號和符號所代表的事物

體力——大肌肉十分發達,跳高、舞蹈、律動都做得很好。極喜好繪畫,會學寫數目字、文字、日常的工作如穿衣、如廁、系鞋帶都可以自己做

情緒——穩固,有良好的適應才幹,做事認真,有責任感,有同情心,事情做得不好認為焦慮,自尊心極強,勝利時會認為驕傲

聰慧——思想仍簡單,專注才幹可達20分鍾~30分鍾,很喜好聽真實的故事,對題目會生疑向。例如:為什麼?怎麼變成這樣子?小腦袋常生問號,做事持久、有順序,會先想想才做,有耐性及恆心

社交——對母親仍十分重要,開始由家庭到鄰居到學校,喜好與毛病玩耍,會辨別好壞,做錯了事會埋怨別人

培養建議:

1、讓孩子多接觸和使用不同的工具

幫助孩子學會熟練地使用剪刀。給孩子提供一些舊衣物和用舊的小工具,讓他們做一些拆裝工作。還可以讓他幫忙做家務,例如抹桌子、掃地等等,使他在勞動過程中,掌握更多的工具使用。

2、在日常生活中鍛煉孩子的各種能力

給孩子講到熟悉的故事時,先不要講結尾,停下來,讓孩子為故事加上自己的結尾。問孩子「如果……會怎樣」的問題,如果「小紅帽」遇到的是只小兔子而不是大灰狼,那會怎樣呢?給孩子提供一些在日常生活環境中處理分類、分組、配對、數數和排列等的機會,例如擺桌子,數排隊的人數,把襪子分類,把織物配對等。

3、培養孩子的思維獨創性

為孩子創造寬松的家庭氛圍。鼓勵孩子提出問題和各種新穎、獨特甚至有點可笑的創造性設想,不要阻撓孩子的自由發揮。告訴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沒有標准答案,消除孩子對書本上、大人話的百依百順。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孩子自主活動,獨立辦事,鼓勵孩子用新辦法來解決問題。

孩子的大腦發育就像一棵小樹苗的成長,需要充分合理的營養供應和盡心盡力、方法得當的養護,家長在促進孩子的智能發育上就要從營養和教育這兩方面入手,抓准時機、抓住根本,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四、6-7周歲

階段特點:

具備一定的知識水平,但是問題也有很多,能夠獨立規范自身的行為,對道德觀念有初步的認識,有良好的自我意識。對小學生活既新鮮,又習慣,因而一時難以適應,好奇、好動、喜歡模仿,但很難做到專心聽講,特別信任老師,並且有直觀、具體、形象等思維特點。

培養建議:

1、這個階段一定多注意溝通

提醒讓孩子如何安排時間,和孩子相處,培養孩子養成獨立自主熱愛學習的好習慣。以適應為主,告訴孩子什麼是學習。知識不是最關鍵的,關鍵是培養學習興趣。

2、側重於講一些好的道德故事、感人事跡等

這個階段注意讓孩子潛移默化地接受一些先進文化的影響,無論是學習、性格還是行為上,都要讓孩子耳濡目染,家長要以身作則,說話做事都要為孩子樹立榜樣。

五、8-12周歲

階段特點:

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喜歡各種新奇的事物,不懂得自己的注意力;感知覺比較差,對事物的聯系認識不充分;從無意識記憶到有意識記憶;創造力逐漸發展,想像力更加豐富;意志比較薄弱,自身立場容易改變;接受的知識也會更多,知識儲備體系在慢慢建立。

培養建議

1、以習慣為主,培養好的學習習慣

好的學習習慣就是比如在寫字、看書、做作業等方面,都要做到認真投入,及時糾正馬虎大意、做作業磨蹭等不良習慣,培養學習興趣,及時預習和復習課文。特別注重培養孩子愛思考、愛動腦、愛提問的好習慣,對於孩子提出的問題,都要詳細地解答,不能敷衍。

好的生活習慣就是,讓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要學會去做,生活要有規律,養成早起早睡的好習慣,培養孩子主動做家務的意識。說話做事,都要有分寸,懂禮貌。

2、培養孩子的興趣點

這個階段,孩子基本上都有著自己的愛好點,家長一定要培養好孩子的興趣,並加以引導,使之成為一種特長,讓他們在追求自己的興趣同時找尋到生活的有趣點。如果孩子沒有什麼興趣愛好的話,我們可以選擇介入,為孩子創造各種條件。

3、尊重孩子的朋友圈

社交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很重要,作為家長盡量不要干涉,但是對於一些朋友的選擇可以做出一些提醒,平常也可以多和孩子交流,讓他們分享圍繞朋友發生的一些事。家長注意的是,孩子的性格方面也要密切關注,如果孩子過於內向的話,就要及時採取措施。

3到12歲兒童屬於什麼階段3

孩子3到12歲,思維邏輯訓練與知識培養的5個階段目

(3-5歲)

社會目標:

分離焦慮過渡、幼兒園培養規劃

思維培養:

有序思維、對應思維、類比思維

能力培養:

記憶力、觀察力、表達能力

知識培養:

數與運算

(4-6歲)

社會目標:

性格養成期、幼小銜接過渡期准備

思維培養:

分類思維、代換思維、符號化思維

能力培養:

注意力、空間想像能力、動手能力

知識培養:

幾何與空間

(5-7歲)

社會目標:

幼小銜接過渡、夯實思維基礎

思維培養:

抽象思維、轉化思維、逆向思維

能力培養:

推理能力、抽象能力、運算能力

知識培養:

幾何與空間

(6-8歲)

社會目標:

小學適應期、智力突破期

思維培養:

有序思維、分步思維、數形結合思維

能力培養:

運算能力、交流能力、創造力

知識培養:

邏輯與關系

(7-9歲)

社會目標:

二升三能力過渡期

思維培養:

轉化思維、代換思維、圖形化思維

能力培養:

操作能力、自學能力、理解能力

知識培養:

邏輯與關系

(8-10歲)

社會目標:

夯實學科基礎期

思維培養:

歸納思維、模型思維、變數思維

能力培養:

推理與證明能力、分析判斷能力

知識培養:

數學應用

之後腦力王國將陸續按照這一階段進行不同年齡段的詳細邏輯思維方法。

『貳』 2、7歲幼兒處於什麼階段

如果兒童處於2~7歲的年齡階段,那麼他屬於前運算階段。
皮亞傑將個體的認知發展分為四個階段:感知運動階段(0~2歲)、前運算階段(2~7歲)、具體運算階段(7~11歲)、形式運算階段(11歲~成人)。
前運算階段2~7歲的兒童處於該階段,這時兒童開始學習並能夠運用符號對事物進行表徵,發展出了某些代表性的系統,比如用特定的字眼來代表人、地點或事件。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將兒童從出生後到15歲的智力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前運算階段是指從兒童學習一種語言開始持續到大約5歲至6歲。在這個階段,兒童通過語言、模仿、想像、符號游戲和符號繪畫來發展符號化的表徵圖式。他們的知識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身的知覺。

『叄』 7-12歲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是什麼

兒童身心快速發展時期,具體表現在:兒童的身高、體重、大腦、神經、動作技能等方面獲得長足的進步;大肌肉的發展已能保證兒童從事各種簡單活動;兒童直覺行動思維相當熟練,並逐漸掌握具體形象思維;兒童詞彙量迅速增長,基本掌握各種語法結構;兒童開始表現出一定興趣、愛好、脾氣等個性傾向以及與同伴一起玩耍的傾向。

家庭教育指導內容要點

(1)加強兒童營養保健和體育鍛煉。指導家長帶領兒童積極開展體育鍛煉;根據兒童的個人特點,尋找科學合理而又能為兒童接受的膳食方式;科學搭配兒童飲食,做到營養均衡、種類多樣、比例適當、飲食定量、調配得當;不斷學習關於兒童營養的新理念、新知識。

(2)培養兒童良好的生活和衛生習慣。指導家長與兒童一起制定兒童的家庭生活作息制度;積極運用獎勵與忽視並行的方式糾正並消除兒童不良的行為方式與癖好;定期帶領兒童進行健康檢查。



(3)兒童處於什麼發展階段擴展閱讀:

抓好安全教育,減少兒童意外傷害。指導家長提高安全意識,盡可能消除居室和周邊環境中的傷害性因素;以良好的榜樣影響、教育、啟迪兒童;結合兒童的生活和學習,在共同參與的過程中對兒童實施安全教育,提高兒童的生命意識;重視兒童的體能素質,通過活動提高其自我保護能力。

培養兒童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指導家長關注兒童日常交往行為,對兒童的交往態度、行為和技巧及時提供幫助和輔導;注意培養兒童多方面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增強兒童交往的自信心;開展角色扮演游戲,幫助兒童在家中練習社交技巧,並積極為兒童創造與同伴交往的機會,培養兒童樂於與人交往的習慣和品質。

『肆』 一般我們把學前兒童(0-6歲)年齡階段如何劃分

年齡劃分

嬰兒期:出生1~12個月。其中,斷臍至出生後28天稱為新生兒期。6個月~12個月的嬰兒稱為較大嬰兒。

幼兒期:1~3歲。

學齡前期:3周歲後至6歲入小學前。

學齡期:7歲~12歲。

從這種劃分方式中可以看出,入小學前(即6歲前)的兒童都可以視作學齡前兒童。

中國目前兒童的入學年齡規定為6歲,所以,3~6歲前的兒童即為學齡前兒童。一定時期內,學齡前兒童的統計信息,是國家發展幼託事業和安排保健機構的重要依據。

(4)兒童處於什麼發展階段擴展閱讀

了解學齡前兒童的發展特徵,有利於對孩子的教育培養。例如,根據兒童的認知特點為其選擇學習材料和學習方式,使孩子們通過直接體驗和游戲的形式進行學習,以獲得最佳的效果。

又如,根據學齡前兒童情感不穩定的特點,家長和幼兒教師可以以理解、耐心和堅定的態度,引導兒童進行大量的社會學習和實踐。總之,學齡前兒童的變化是飛速的,並且是有規律的。認識到這一點,就可以運用適當的方法,為孩子的發展作好相應的准備。

1、學齡前兒童生長變化速度驚人

在這個短暫的時期里,兒童學習語言,產生自我意識和在特殊文化背景下的自我環境意識。這一時期兒童的生長發育是有規律、有順序的。例如,在學走之前必須先學站,學會簡單詞彙之後才能學會使用復雜句子。但是,由於環境與文化的影響,學齡前兒童發展變化的具體時間又是不同的。

營養不良會阻礙身體的發育,缺乏與外界交往會推遲語言的發展。梅雷迪恩在南亞、中亞、東南亞和非洲等地經過研究也發現,經濟條件同樣優越的不同種族兒童相比較,他們的生理發育差異並不大。疾病、營養不良等所引起的虛弱、倦怠、冷漠等狀態對兒童的成長發展起著危害作用。

2、學齡前兒童過認知能力有了全面的發展

由於兒童不僅個性有別,所處的文化環境也各不相同,這方面的跨文化研究還有待深入。斯洛賓曾對英國、芬蘭、前蘇聯等國兒童語言發展作了研究,他指出各種文化環境下的兒童大約都是在開始走路的同時開始說話。3歲時已掌握了1000個詞彙,具備了正確使用語法結構的基本能力。

兒童心理學家埃里克森用「羞澀和疑成對自由和自主」刻畫學前兒童的性格。他堅持認為,學前兒童的性格特徵是高度的自信和自負。根據埃里克森的理論,4—5歲的兒童進入了所謂『懈怠對創造」的第三發展階段,這是他們獨立行動和走向家庭以外的世界的時期。

S·弗洛伊把學齡前兒童劃分為「肛門期」(約18個月—3歲)和「生殖器階段」(3—6歲)兩個心理發展時期。這兩個階段都具有很多情感沖突的可能。弗洛伊德的理論強調,這些沖突如果得不到滿意的解決,將造成兒童的人格障礙,降低他們情感上的正常發展能力。

在認知發展研究上,J·皮亞傑的成果引人注目。皮亞傑認為,兒童在成長過程中要經過許多認知發展階段,他們的思維方式與成人不同。學齡前兒童處於前運算時期,往往憑知覺認識事物,而不是靠思維,還不能夠進行逆向思維。

3、學齡前兒童社交能力也有一定的發展

學齡前兒童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只要有可能,便成天玩耍。雖然不同文化背景下兒童玩耍的方式不同,但在玩耍過程中均體現了對周圍成人活動的模仿,而且這些活動能為孩子提供許多與人和物相互作用的機會。

兒童在2歲時家庭以外的社交因子剛剛形成,這個時期的孩子,據人格塞爾報道,他們雖然喜歡與別的孩子在一起,但又不與他人一道玩耍,獨來獨往,自得其樂,還缺乏與他人平等交往的技巧。總是搶先佔取他們想要的東西。

3歲時兒童開始結交朋友,開始獲得起碼的社交能力。他們喜歡討大人高興,對成年人在社交行為方面的適當指教往往能作出正面反應。4歲的兒童確實樂意與其他孩子一起玩,玩得很親密、愉快。富有創造力並相互影響。

4、學齡前兒童的育兒教育

學齡前是一個很關鍵的時期,科學家發現,學齡前兒童大腦里的神經系統是由無數個突觸組成的,兒童在學齡前見到的事物越多,突觸就越發達。這些事物的顏色、形狀、動作等特徵對學齡前兒童是非常有教育意義的。

我們可以通過做游戲、講故事等方法教給寶寶一些常識性知識。比如與寶寶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告訴寶寶老鷹是什麼?小雞是什麼?玩過家家的游戲告訴寶寶爸爸媽媽都非常地愛他。

『伍』 學前兒童0-6歲屬於皮亞傑認識發展的哪兩個階段

學前兒童處於皮亞傑認知前運算階段(2-7歲)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將兒童認知發展分為4個階段即:感覺運動階段(0-2歲)、前運算階段(2-7歲)、具體運算階段(7-12歲)和形式運算階段(12歲以後)。
前運算階段:以「表象性思維」為特點,將感覺運動圖式內化為表象或形象圖式。這一階段兒童的思維表現出以下特徵: ①由於思維尚無符合邏輯的推理,因而無法理解「守恆」的原則。 ②思維具有集中性,即只能注意情境的一個方面或一種特性而忽視其他方面或其他特性。 ③思維具有不可逆性。 ④思維具有自我中心的特點。

『陸』 兒童認知發展過程中2-7歲屬於什麼階段

2-7歲屬於前運算階段。

階段(0—2歲左右)

這個階段的兒童的主要認知結構是感知運動圖式,兒童藉助這種圖式可以協調感知輸入和動作反應,從而依靠動作去適應環境。通過這一階段,兒童從一個僅僅具有反射行為的個體逐漸發展成為對其日常生活環境有初步了解的問題解決者。

2.前運算階段(2~6、7歲)

這個時期,兒童將感知動作內化為表象,建立了符號功能,可以憑借心理符號(主要是表象)進行思維,從而使思維有了質的飛躍。

前運算階段兒童思維的特點。

(1)泛靈論。兒童無法區別有生命和無生命的事物,常把人的意識動機、意向推廣到無生命的事物上。

(2)自我中心主義。兒童缺乏觀點采擇能力,只從自己的觀點看待世界,難以認識他人的觀點。皮亞傑用「三山實驗」說明兒童認知的自我中心傾向。

(3)不能理順整體和部分的關系。通過要求兒童考察整體和部分的關系的研究發現,兒童能把握整體,也能分辨兩個不同的類別。但是,當要求他們同時考慮整體和整體的兩個組成部分的關系時,兒童多半給出錯誤的答案。這說明他們的思維受眼前的顯著知覺特徵的局限,而意識不到整體和部分的關系。皮亞傑稱之為缺乏層級類概念(類包含關系)。

(4)思維的不可逆性。思維的可逆性是指在頭腦中進行的思維運算活動。思維的可逆活動有兩種,一種是反演可逆性,認識到改變了的形狀或方位還可以改變回原狀或原位。如把膠泥球變成香腸形狀,幼兒會認為,香腸變大,大於球狀了,卻認識不到香腸再變回球狀,兩者就一般大了。另一種是互反可逆性,即兩個運算互為逆運算,如A=B,則反運算為B=A;A>B,則反運算為B<A。幼兒難以完成這種運算,他們尚缺乏對這種事物之間變化關系的可逆運算能力。

(5)缺乏守恆。守恆是指掌握概念的本質特徵,所掌握的概念並不因某些非本質特徵的改變而改變。前運算階段的兒童認識不到在事物的表面特徵發生某些改變時,其本質特徵並不發生變化。不能守恆是前運算階段兒童的重要特徵。

3.具體運算階段(6、7歲~11、12歲)

在本階段內,兒童的認知結構由前運算階段的表象圖式演化為運算圖式。具體運算思維的特點:具有守恆性、脫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皮亞傑認為,該時期的心理操作著眼於抽象概念,屬於運算性(邏輯性)的,但思維活動需要具體內容的支持。

4.形式運算階段(11、12歲及以後)

這個時期,兒童思維發展到抽象邏輯推理水平。形式運算階段的思維特點如下:

(1)思維形式擺脫思維內容。形式運算階段的兒童能夠擺脫現實的影響,關注假設性命題,可以對假言命題作出邏輯的和富有創造性的反映。

(2)進行假設——演繹推理。假設——演繹推理是先提出各種解決問題的可能性,再系統地評價和判斷正確答案的推理方式。假設——演繹的方法分為兩步,首先提出假設,提出各種可能性;然後進行演繹,尋求可能性中的現實性,尋找正確答案。

『柒』 兒童心理發展五個階段是什麼

根據兒童心理發展的特徵,一般可分為以下五個心理發展階段:

(1)嬰兒期;

(2)幼兒期;

(3)學齡前期;

(4)學齡期;

(5)少年期。

兒童在上述各個階段的這個心理發展,是相對穩定的,它的發展的速度和變化過程也比較恆定。

引導兒童實現更加全面的發展:

(1)注重兒童的智力開發:

兒童的智力開發對於未來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不僅影響到兒童未來的學習成績也會影響到未來兒童的創造力和思維能力。

(2)注重兒童的飲食健康:

兒童的發育對於其身體的健康非常重要,14歲之前的孩子飲食習慣是其發育的重中之重。

(3)注重兒童的獨特性教育:

兒童的身心發展與成人之間存在很大的差距,而且每個兒童之間的發展也存在區別,所以一定要尊重孩子的獨特性。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兒童心理發展

『捌』 兒童分為6個階段

兒童分為6個階段

兒童分為6個階段,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情感與智力發育的一些階段非常關鍵,不容忽視,這些重要的階段主要集中在寶寶3歲之前。接下來我給大家分享兒童分為6個階段。

兒童分為6個階段1

第一階段:胎兒期

每一位女性都希望自己的懷孕是完美的。然而,身體的迅速變化、新責任感的產生、身心的疲憊以及初為人母的迷茫,都使得這一時期變得非常有挑戰性。

適應與自信是這一階段的重要特點,在這一時期,准媽媽需要了解妊娠的相關知識,對妊娠、分娩做好生理和心理准備;通過各種方式給予胎寶寶適時、適量的良性刺激,建立起密切的親子關系;通過體操、呼吸、放鬆訓練,循序漸進地改善孕期不適症狀、縮短產程並有助於產後恢復;通過分娩技巧的學習,使孕婦的身體本能地配合整個分娩過程,消除恐懼,減輕分娩疼痛,縮短產程,順利分娩??

第二階段:0-6個月

剛出生的寶寶,顯得那麼柔弱無助;但是,寶寶的成長速度之快,讓人不得不驚嘆生命的奇跡。寶寶越來越能交際,他會自然的微笑,高興時尖聲大叫,他開始用不同的`聲音表示不同的情緒。同時,寶寶開第一文庫網始依戀自己的媽媽,媽媽在身邊時,他情緒穩定、愉快,當媽媽離開時,寶寶感到不安。這就是依戀與分離焦慮。通過父母對寶寶的精心照料,滿足寶寶的各種需要,讀懂寶寶的哭聲,與寶寶的交流與溝通,寶寶開始建立起最初的安全感和對父母的依戀。

安全與依戀是這個階段寶寶發展的重要內容,它對寶寶大腦的健康發育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第三階段:7-15個月

寶寶的運動能力有了很大的發展,能夠獨立地坐,自如地爬。爬行是一種極好的全身運動,對寶寶心理發展與智力開發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並能預防感覺統合失調。當寶寶開始學習走路,一切都變得緊張而無序。因為,學會行走,對寶寶而言是第二次誕生,這時他從一個無助的個體、不自由的人,發展成為一個自由、主動的人。寶寶的

獨立性第一次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從此以往,他將按照自己的方式自由探索。

好奇與探索是這個階段寶寶的發展特點,隨著寶寶動作能力的`增強,他變得越來越好奇,喜歡用手、用嘴去探索各種事物。學會走路以後,寶寶將按照自己的方式自由探索。自由探索給寶寶帶來了大量的關於世界的信息。

第四階段:16-24個月

現在的寶寶能夠自如地行走,身體動作很靈活,動作花樣也越來越多,這是寶寶智慧和快樂的源泉。寶寶在經歷了幾個月的「沉默」後,話突然多了起來。現在,寶寶不僅能和大人進行簡單的交流,還時不時冒出幾個好像誰也沒教過的「新鮮詞」。寶寶不僅能和大人進行簡單的交流,經常把「不」掛在嘴邊,但這並不是寶寶的退步,而是寶寶萌發了最初的自我意識。

獨立與溝通提上了議事日程。寶寶的獨立性不斷增強,進入了人生的第一反抗期。如何與處於「雙詞句階段」的寶寶交流、在「不」中培養寶寶的獨立性,是家長應該關注的。

第五階段:25-36個月

2歲後,寶寶表現出比較明顯的個性特徵,有些寶寶很活躍,但也有些寶寶孤僻、膽小、退縮,不願到陌生環境中。寶寶的思維從感知運動階段過渡到象徵思維階段,大量的象徵性游戲開始出現。寶寶的進步是突飛猛進的,不知不覺,那個搖搖擺擺、任人擺布的「小人兒」已經有了自己的主意,而且一天天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能力。

邏輯與交往是這個階段寶寶發展的重點,有趣的智力操作,更多的交往經驗,將是教育的重要內容。

第六階段:37-48個月

在這個階段,寶寶的語言能力有了質的變化,能夠自如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社會交往關系已不限於家庭,喜歡和小夥伴一起玩;思維進一步發展,開始理解邏輯性的數概念;隨著經驗的積累與增多,創造的萌芽開始顯現。

兒童分為6個階段2

1、預備期(0-1歲):是咿呀作語和初步理解階段,故又稱「先聲期」。到孩子8個月時這發聲練習達到高峰,並會改變音量和音詞以模模擬正的語言。

2、語言發育第一期(1-1.5歲):這時期的語言特色是說單字句,能用手勢、表情輔助語言來表達需要;能以動物的聲音來代替其名;會模仿自己聽到的聲音,如問:你幾歲?他會鸚鵡式復述:幾歲,如同迴音般,故醫學上稱為「迴音語」(編者註:「迴音語」出現在這個階段,並持續到2歲左右消失,為正常)。

3、語言發育第二期(1.5-2歲):又稱「稱呼期」,這個時期的幼兒開始知道「物各有名」,喜歡問其名稱,字句迅速增加。

4、語言發育第三期(2-2.5歲):能說短句,會用代詞你、我、他,開始接受「母語」所表現獨特的語法習慣,如用感嘆句來表示感情,用疑問句詢問等。

5、語言發育第四期(2.5歲-3歲):這個階段會使用復雜句,喜歡提問,故又稱「好問期」。

6、完備期(3-6歲):說話流利,會用一切詞類,並能從成人的言談中發現語法關系,修正自己錯誤的暫時性的語法,逐漸形成真正的語言。

兒童分為6個階段3

乳兒期(從出生到1歲)

嬰兒期(從1歲到3歲)

幼兒期或學齡前期(從3歲到6歲)

童年期或學齡初期(從6歲到7歲到11-12歲)

少年期或學齡中期(從11-12歲到14-15歲)

青年初期或學齡晚期(從14-15歲到17-18歲)

不同發展階段之間存在著量的差異和質的區別,各個階段具有其本質特點。兒童心理發展同時具有一定的順序特性,各個階段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各個階段的先後順序不能顛倒或超越。我們了解兒童心理發展各個階段的特點,掌握它發展的來去龍脈,就可以通過教育,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去發展兒童的智能和個性品質,在可能的范圍內加速兒童心理發展的進程。

『玖』 3到6歲兒童屬於什麼階段

3到6歲兒童屬於什麼階段

3到6歲兒童屬於什麼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的內心會慢慢形成自己的獨有的規則,因此家長要好好把握孩子心理發展特點,正確引導孩子成長。以下為大家分享3到6歲兒童屬於什麼階段。

3到6歲兒童屬於什麼階段1

在教育研究領域,3~6歲被稱為「潮濕的水泥」時期,意思是說:3~6歲是孩子性格的形成期,像「潮濕的水泥」一般,具有很強的可塑性!這一階段過後,「水泥」慢慢凝固,孩子的基本性格慢慢固定下來,再想有大的、徹底的改變是很難的!

研究表明,孩子一生中80%~90%的性格特徵、志向理想、生活方式,都是在這個階段成型的!這真是應了那句老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在這個孩子成長如此關鍵的階段,幼兒教育一定要注意下面幾點:

一、正確對待孩子的「執拗」

3~6歲的孩子,往往有很多「執拗」的行為。

比如,他本來用的這個品牌的兒童牙膏,有一天媽媽給他換了一個牌子,他就立刻不開心了,大哭大鬧;

有的孩子睡覺前一定要媽媽給他關上卧室門,爸爸關就不行,要不然就不睡覺,非得鬧一陣子;

有的孩子一定要自己剝橙子,即便橙子都被他摳爛了,也不要大人幫他剝,否則就扔地下不吃了……

孩子的這些行為,往往讓父母們十分頭疼,真不明白孩子為什麼動不動就撒潑、打滾、胡攪蠻纏。其實,3~6歲是孩子內心建立「秩序」觀念的時期,他們會在生活的小事中建立自己的「秩序」,並去極力維護自己的「秩序」,比如一定要自己剝橙子。一旦有人打破了孩子內心的「秩序」,孩子內心就會變得沒有安全感,表現為不可理喻的任性、哭鬧。如果您的孩子正處於這個時期,希望您能多一些耐心、理解和溝通,盡量讓孩子知道:「你有什麼不滿,只要說出來,媽媽會盡量去滿足你,但是撒潑、哭鬧大家都不喜歡。」

二、正確對待孩子對色彩、空間的探索

3~6的孩子有兩個很喜歡的游戲,一個是壘高,一個是塗畫。壘高:孩子開始喜歡把枕頭、紙盒之類的東西壘得高高的,然後推到,再壘,再推倒,樂此不疲。其實,孩子正是通過這種游戲,慢慢建立起自己的「空間感」,開始對三維空間有初步的感知。

所以,父母們盡量不要制止孩子這樣的行為,最好給孩子買一套積木,讓孩子自由地去體驗這種「搭建—推倒」的游戲。塗畫:你家裡肯定有個「大畫家」,把牆壁、桌布、衣服畫得亂七八糟,有時乾脆把自己都弄得跟大花貓似的。其實,孩子往往在3~6歲的時候,變得對色彩非常敏感,他們通過到處塗抹的方式,來辨識、發現生活中的不同色彩。

所以,不要刻意阻止孩子,不妨給他買個小黑板,或者在一面牆上貼上一大張白紙,任由孩子自由「創作」,這樣你們之間的矛盾也少一些。

三、正確對待孩子的「自私」

3~6歲的孩子,往往非常「自私」,佔有欲很強:想讓他把零食、玩具跟別人分享,是件很難的事,甚至別人的東西他還要去搶。 實際上,這種現象是孩子「自我」意識逐漸增強的結果,他們會通過佔有一件東西來滿足自己的存在感,證明自己的存在。

這是所有孩子都會經歷的一個時期,各位爸爸媽媽在小時候也有過這么一個階段,所以不要隨便給孩子打上「自私」的標簽。家長們需要做的,一是尊重孩子的所有權,自己的東西願不願意跟別人分享,讓他自己決定,不要強迫他;另一方面,拿別人的東西要徵求別人的許可,如果別人不願給,可以嘗試用自己的東西去交換,而不是硬搶。

四、正確對待孩子的「臟話」

在3~6歲孩子嘴裡,總是不時飄出「揍死你」「笨蛋」「你是大粑粑」之類的臟話,很多家長覺得這是「不學好」的表現,往往很嚴厲地批評孩子,甚至用「擰嘴」「揪耳朵」這樣的手段來懲罰他。

但是最後卻發現,孩子說臟話的行為並沒有因我們的懲罰而消失,反倒是時間長了孩子自己就漸漸不再說了。

3~6歲是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孩子漸漸發現,原來語言也是有力量的——可以讓人生氣!孩子有時候可能並不知道他所說的臟話到底有多「臟」,有可能只是為了試探你,你越被他激怒,他就越來勁! 所以,不要對孩子的「臟話」如臨大敵,否則正合他意。聽他說,然後表現得平平淡淡,表現出一點無聊,可能會很好地打擊孩子說臟話的興趣,時間一長,自然就過去了。

五、幫助孩子建立「分類」「分配」的概念

3~6的孩子漸漸對數量、歸類開始感興趣,家長沒必要早早逼著孩子學數學,但是可以通過生活實際幫助孩子建立「數量」「分類」「分配」的概念。

做法也很簡單,每次逛完超市回來,讓孩子幫忙把蔬菜、零食、水果等進行分類;晾乾衣服後,讓孩子幫忙把上衣、褲子、內衣、襪子進行分類;吃飯時,把分發碗、勺、筷子的權利教給孩子。孩子們往往很樂意做這些事情!

六、最重要的:保持溫馨的家庭環境

在所有的外部因素中,家庭環境對於孩子的影響是最不知不覺而又最深刻的,既影響了孩子的生活習慣、生活作風,也影響了孩子對「家庭」這一概念的理解,關繫到孩子成年後能否組建並維系好自己的新家庭。

干凈的地板、牆壁,整潔美觀的房間布置,都會讓孩子身心愉悅,他也更願意去維護環境的整潔;家庭成員之間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謙讓的「家風」,有利於孩子養成樂觀開朗、彬彬有禮的性格。

3到6歲兒童屬於什麼階段2

我們將孩子的心理年齡需求分為四個階段,本文主要介紹第二階段幼兒期(3-6歲)的心理發展。

第二階段是自我價值得到認可和肯定。3-6歲的孩子開始對世界、對自己有了認知,這個階段孩子非常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引導。父母要給孩子起到一個模範作用,具體包括:

(1)如何處理情緒。這點很重要,孩童時期能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對以後的人格培養起到一個優秀的鋪墊作用。

(2)如何處理生活上的難題。這時候需要大人的引導、教育、以及示範。告訴孩子怎麼做,為什麼,處理事情的方法和態度。

上一階段說到,媽媽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尤為重要,這一階段爸爸對孩子的影響也不可或缺。

中國的爸爸不善於和孩子溝通,但是爸爸的.行為和引導,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父子關系差,會導致孩子的自我感不強,安全感來自母親、價值感來自於父親。

3-4歲兒童生活范圍擴大,認識依靠行動,情緒作用大,愛模仿;4~5歲兒童活潑好動,思維具體形象,開始接受任務,自己組織游戲;5~6歲兒童好問、好學,抽象能力明顯萌發,開始掌握認知方法,個性初具雛形。

1、3~6歲幼兒心理發展特點

從3歲起,幼兒開始離開父母進入幼兒園,過起了集體生活,對幼兒來講,需要有一個適應過程,他們很容易受情緒的支配,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和周圍人的影響,看見別的孩子哭了,自己也莫名其妙地哭起來,這時,如果用新的或他喜歡的玩具來哄他,他會馬上又破天涕而笑。

3歲幼兒的獨立性差,模仿性很強。看見別人玩什麼,自己就玩什麼,看見別人有什麼,自己就要什麼,家長不要因孩子想要什麼就滿足他的要求,可以教育孩子和別的孩子交換玩具玩,既能使孩子玩到他喜歡的玩具,也能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

這個時候是內部價值觀的自我構建,在健康心理的基礎上他們要形成自己處事的態度和方法,形成初步的社會規則或價值觀;因為他們是孩子,他們比我們更容易難過、無所適從。因此,當發現孩子在做錯某件事的時候不要先急著批評她,或者孩子在某件事上猶豫不決的時候不要先急著催她、不耐煩地吼他,請先冷靜地想一下或和他談一下,找到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為他指明方向。

對一件事情要怎麼做或者一個東西應該怎麼放,放在哪裡有強烈的支配慾望;即便很小的事,在受到他人干擾和打亂的時候會十分不安,會哭鬧;那麼,在孩子因為這樣的情緒或者不滿而抗議的時候,我們應該做的是道歉,是尊重,而不是毫不在乎,覺得沒什麼大不了。這樣將來我們的孩子才懂得保護自己的權益不受侵犯,才懂得和不同的人保持不同的安全距離,才懂得對不喜歡或者不如意說NO,才懂得排泄不健康的情緒。

也是孩子自我審美構建的時期,突然很在乎自己要穿什麼,自己選衣服而且經常擺弄,要求媽媽買和小朋友一樣的衣服,就算天氣冷也要堅持穿得帥氣漂亮;會觀察、評價別人穿什麼(丑、好看等);故意走得趾高氣昂要別人關注他,誇他,小女孩表現得明顯一些。這是培養孩子自信和自我欣賞最重要的時期。很多成年人,崇拜一個人崇拜到發型要和他一樣,衣服要和他一樣,甚至走路姿勢、面部表情都要和他一樣,就是因為幼兒時期的自我審美沒有建構好。

這個階段,家庭里每個人的角色和各成員間的關系會對孩子以後的婚姻、情感造成至關重要的影響。一個每天都在爭吵的家庭,即便有爸爸有媽媽,孩子的心理也會受到創傷。所以如果不可避免成為單親家庭,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去否定另一半,不要排斥孩子和另一半相處。在和睦的家庭里,在保證夫妻正常恩愛關系的同時也應理解孩子的戀父情節或戀母情節。

3-6歲也是幼兒性啟蒙的重點。當孩子迷茫的時候我們還在遮遮掩掩,那麼他們就會更迷茫,迷茫到以後就會變本加厲的找回來,過早發生性關系並且不懂得自我保護。所以,對待幼兒任何性探索行為和疑惑,有問必答,科學引導,不粗暴打斷,不羞辱謾罵,還可以藉助一些書籍繪本帶著孩子去了解,就像了解我們的身體其他部分一樣。

2、幼兒期思維特點

幼兒期思維的不可逆性,比如A大於B,B大於C,但是孩子不能推斷出A大於C。其次是幼兒期思維的不守恆性,如將一杯水在孩子的注視下倒入一個大盆中,孩子並不知道杯子中的水和盆里的水其實是一樣多的。

理論上這個時期他們可以識字,可以閱讀圖畫,但是不適合具有邏輯思維性質的算術和文字閱讀,盲目開發孩子智力的代價是喪失了孩子游戲的時間和學習的信心、興趣、能力。實驗證明,中小學大多數孩子的厭學、識字困難、寫字錯誤等與幼兒時期不正確的學習方式有關,除非天才不受影響。

3、幼兒期能力開發

所以這個階段,對於孩子的能力開發需要注意:

言語發展:通過講故事、聽故事、讀故事,發展孩子的內部語言和外部語言。同時提升孩子的觀察力、想像力、創造力、記憶力、思維能力。

3到6歲兒童屬於什麼階段3

1、兒童3歲的時候

兒童3歲的時候是一個心理生長過渡期,3歲之前兒童屬於無條件接受期,但在3歲之後兒童逐漸有了判斷觀念和選擇性,對很多事情都有自己思考的能力和潛意識,因此一旦到了3歲,兒童逐漸表現出逆反心理,出現和家長對著乾的的表現,這是正常的,需要家長改變教育方式和兒童溝通。

2、兒童4-5歲的時候

兒童到4-5歲的時候這種叛逆心理會尤為突出,這個時候兒童好奇心會變得很重,而且經過3歲那一年的認知和思維轉換,在4-5歲的時候,很多事情會首先自己拿主意,而不是尋求父母的意見或是聽父母的安排。而且因為行為能力的增強,導致心裡的還會生出模仿的意願。情緒起伏也變得很大,會有興奮、安靜、害怕、緊張和憤怒等多種情緒交替。家長此時要做好正確的引導,避免兒童性格偏執,出現極端表現。

3、兒童6歲的時候

6歲相比較4-5歲的時候,兒童具有一定的是非觀判斷,而且逆反心理會相較的減少。有了2年的叛逆,兒童已經知道自己家庭、幼兒園和生活中的運轉規律,對一些事物和人也能做出正確判斷,所以逆反心理會小很多。但同時接觸的事物更多,所以好奇心會加重,而且還會變的依賴性很強,也會變的很固執,對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十分抗拒,很容易情緒化。

所以家長要注意引導,6歲也是兒童即將面對上學的年齡,所以家長此時要有耐心,也要開始培養兒童學會自己控制情緒,開始培養兒童的耐性。

『拾』 小學生身體發育處於什麼發展階段

(一)感知、注意、記憶的特點。
小學生從籠統、不精確地感知事物的整體漸漸發展到能夠較精確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並能發現事物的主要特徵及事物各部分間的相互關系。小學生的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且常與興趣密切相關。小學生的記憶最初仍以無意識記、具體形象識記和機械識記為主。(二)想像、思維的特點。小學生的想像從形象片斷、模糊向著越來越能正確、完整地反映現實的方向發展。低年級的小學生,想像具有模仿、簡單再現和直觀、具體的特點,到中高年級,他們對具體形象的依賴性會越來越小,創造想像開始發展起來。小學生的思維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過渡,但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
(三)情感的特點。
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學生的情感也逐漸變得更加穩定,豐富、深刻了。低年級小學生雖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還常有不穩定的現象。到了小學高年級,他們的情感更為穩定,自我尊重,希望獲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強烈,道德情感也初步發展起來。
(四)意志的特點。
小學生的身體各器官、系統都生長發育得很快,他們精力旺盛、活潑好動,但同時因為他們的自製力還不強,意志力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沖動,意志活動的自覺性和持久性都比較差,在完成某一任務時,常是靠外部的壓力,而不是靠自覺的行動。
(五)性格的特點
小學生的自我意識在不斷發展,自我評價的能力也不斷有所增長。隨著年齡和見識的增長,他們已不再完全依靠教師的評價來估計自己,而是能夠把自己與別人的行為加以對照,獨立地做出評價。因而在小學階段進行有效的教育,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
二、小學生不同階段的生理、心理特點
(一)小學一、二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
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從一年級到六級,大致有三個明顯不同的階段,即我們常說的小學低年級段(一、二年級),小學中年級段(三、四年級).小學高年級段(五、六年級)。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在身體發育上處在平穩發展的時期,其身高平均每年增長約4—5厘米,體重增加約2—3公斤,心率、血壓、肺活量及其他生理指標都不穩定,且與成年人的指標有較大差距,骨骼易彎曲,肌肉力量較小,大肌肉動作的協調性比幼兒期有很大的發展,但小肌肉動作的協調性還較差。比如,—年級的學生寫字時,不僅速度慢而且不工整。這一階段的兒童,不易做強度太大、時間太久的體育運動,在訓練寫字、彈琴等這些小肌肉運動的動作時,要注意動作的規范性。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腦功能發育處於「飛躍」發展的階段,他們的大腦神經活動的興奮性水平提高,表現為既愛說又愛動。他們的注意力不持久,一般只有20-30分鍾。他們的形象思維仍佔主導,邏輯思維很不發達,很難理解抽象的概念。他們的獨立性和自覺性較差,在生活、學習、活動等各個方面都需要成人的監護和具體指導。他們最顯著的特點是,對老師有特殊的依戀心理,幾乎無條件地信任老師,他們對老師的信任超過了對家長的信任,常掛在他們嘴邊的話是:「老師說了……」他們開始評價自己和別人,但評價自己時,只看優點,評價別人時容易受成人的左右。他們很少能顧及到客觀外界與自我的關系,只會以自我為中心,按自己的目的去行動。一、二年級的老師應充分利用學生對自己的信賴感,培養深厚的師生感情。同時,要在各個方面為學生做出榜樣.使學生的這種信賴感能夠更加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