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兒童急症如何確診
擴展閱讀
動漫設計類是什麼專業 2024-11-17 23:13:02

兒童急症如何確診

發布時間: 2022-08-22 07:54:16

❶ 什麼是「幼兒急診」病

本病又稱嬰兒玫瑰疹,為嬰兒時期常見的一種急性出疹性發熱病。其發病特點是突然高熱3~5天,全身症狀輕微,體溫下降,同時,全身出現皮疹,並在短時期內迅速消退。幼兒急疹可能是由病毒引起,可通過唾液飛沫而傳播,但不如麻疹傳染力強。以冬春季節發病較多。大多數為6個月~2歲的嬰兒。患過此病後,一般不再患第二次。

幼兒急疹從接觸感染到症狀出現,大約需10日。其臨床症狀為起病急,小兒突然高熱39~41℃,伴有煩躁、倦睡、咳嗽、流涕、眼發紅、咽部充血、惡心、嘔吐、腹瀉等類似傷風的症狀。少數病兒,在高熱時可出現驚厥,但驚厥後神志清晰,精神食慾仍好,從外表看來毫無病容,這是和其他發熱性疾病的不同之處。發熱第2~3日,患兒的枕部、耳後、頸部淋巴結輕度腫大,但無壓痛。高熱持續3~5天後很快下降,退熱後或體溫開始下降時出現皮疹。皮疹為淡紅色斑疹或斑丘疹,最先出現在軀乾和頸部,以腰臀部較多,面部及四肢較少,一日內出齊。皮疹多在1~2日消失,且不留色素沉著。因此無疤痕脫屑。幼兒急疹預後良好,皮疹退去後能順利康復,極少有合並症。

患兒宜卧床休息,給予充足飲水、容易消化的食物和水果等。高熱可用冷毛巾敷前額或服退熱片。煩躁或抽搐時可給予鎮靜劑。個別患兒可並發呼吸道繼發感染、中耳炎、腦病;此時必須送醫院治療,多數能完全康復。極個別患兒留有癲癇、輕度癱瘓、精神障礙等後遺症。

❷ 幼兒急診是什麼病

幼兒急疹又稱嬰兒玫瑰疹、燒疹,是人類皰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的常見於嬰幼兒的急性出疹性傳染病。臨床特徵為高熱3~4天,然後驟然退熱並出現皮疹,一般幾小時內皮疹開始消退,2~3天內全部消失,無色素沉著及脫皮。預後良好,均能自愈。 目前認為,HHV-6(人皰疹病毒6型)是該病的主要病因,但並不是惟一的病原。HIV-7感染亦可引起本症。HHV-6還可引起嬰兒發生無皮疹的急性發熱性疾病。 感染發病多在2歲以內,尤以1歲以內最多,四季均可發,一生感染2次以上者微乎其微。潛伏期一般為5~15天。臨床特點是突然起病,病初即有高熱,體溫達39~40,持續3~5天而驟降,熱退後疹出。 1.發熱期 常突起高熱,持續3~5天。高熱時期可伴隨驚厥、煩躁、咳嗽、嘔吐、以及腹瀉,有的患兒在高熱時可出現抽風。除此感冒症狀不明顯,精神和食慾尚佳,但會有咽部和扁桃體輕度充血和頭頸部淺表淋巴結輕度腫大。表現為高熱與輕微的症狀及體征不相稱。 2.出疹期 病程第3~5天體溫驟然退至正常,同時或稍後出現皮疹。皮疹散在,為玫瑰紅色斑疹或斑丘疹,壓之褪色,很少融合。首現於軀干,然後迅速波及頸、上肢、臉和下肢。皮疹持續24~48小時很快消退,無色素沉著,也不脫皮。 在發熱期診斷比較困難,不過從患兒全身症狀輕微與高熱表現不一致,周圍血象中的細胞總數減少,應考慮之。一旦高熱驟退,同時出現皮疹,診斷就不難建立。在出現症狀3天內,可從外周血淋巴細胞和唾液中分離HHV-6,或用核酸雜交技術檢測病毒基因進行病原診斷。 由於幼兒急疹的主要病因為HHV-6和HHV-7,故幼兒急疹的檢查可以通過檢查以上兩者來進行。HHV-6和HHV-7一般的實驗室檢測方法包括採集患者的唾液、器官分泌物或外周血單核細胞分離培養病毒、PCR技術檢測病毒DNA以及ELISA法檢測血清中特異性IgM及IgG抗體等。 1.血常規檢查 見白細胞計數減少,伴中性粒細胞減少。也可隨後出現白細胞計數增多。 2.病毒分離 病毒分離是HHV-6、7型感染的確診方法。HHV-6、7型可在新鮮臍血單核細胞或成人外周血單核細胞中增殖。但需在培養基中加入植物血凝素(PHA)、IL-2、地塞米松等物質。感染細胞在7天左右出現病變,細胞呈多形性、核固縮、出現多核細胞。感染細胞出現病變後還可繼續生存7天,未感染細胞則在培養7天內死亡。由於病毒分離培養費時,不適於早期診斷,一般只用於實驗室研究。 3.病毒抗原的檢測 病毒抗原檢測適於早期診斷,但病毒血症維持時間短,很難做到及時採取標本。目前廣泛採用免疫組化方法檢測細胞和組織內病毒抗原。抗原陽性結果可作為確診的依據。 免疫組化常用方法: ①直接法; ②間接法,經過第二抗體放大效應是其特點; ③PAP法,以過氧化物酶和抗過氧化物酶抗體形成復合物,通過第二抗體的橋接與第一抗體結合,然後以酶底物反應檢出; ④ABC法,生物素和卵白素為具有高度親合性的物質,一個卵白素分子可結合4個生物素。當生物素標上特定的標記物質後or與抗體結合後仍能與卵白素結合,因此,將抗體結合上生物素,然後與卵白素和帶有特殊標記物的生物素的結合反應,而以適當方式顯示; ⑤S-P法(LSAB),採用生物素標記的第二抗體與鏈黴素生物素蛋白連接的過氧化物酶及基質素(底物)混合液來測定細胞和組織中的抗原; ⑥EnvisionⅠ法(二步法),其原理為第二抗體上標記有多聚物酶(HRP or AP)復合物與第一抗體結合。二抗上的多聚物可結合許多的HRP分子,使信號有顯著提高,敏感性較PAP法,ABC法高出幾十倍,背景因多聚物葡聚糖是人體內不存在,無非特異性干擾,尤其是多聚物酶分子結合的第二抗體孵育時間短,該方法更省時,簡便。 4.病毒抗體的測定 採用ELISA方法和間接免疫熒光方法測定HHV-6、7型IgG、IgM抗體,是目前最常用和最簡便的方法。IgM抗體陽性,高滴度IgG以及恢復期IgG抗體4倍增高等均可說明HHV-6、7感染的存在。當從腦脊液內測到IgM抗體或IgG抗體時,提示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的存在。IgM抗體一般產生於感染後5天,可持續存在2~3周,IgG抗體於感染後7天產生,4周後達高峰,可持續長時間。但由於皰疹病毒之間存在一定抗原交叉,其他皰疹病毒感染也可引起抗體增高,可用抗補體免疫熒光試驗加以鑒別。 ELISA是酶聯接免疫吸附劑測定的簡稱。它是繼免疫熒光和放射免疫技術之後發展起來的一種免疫酶技術。此項技術自70年代初問世以來,發展十分迅速,目前已被廣泛用於生物學和醫學科學的許多領域 5.病毒核酸檢測 採用核酸雜交方法及PCR方法可以檢測HHV-6、7DNA。由於HHV-6、7均存在潛伏感染,因此有時檢測出病毒的DNA,並不能確定處於潛伏狀態或激活狀態。可用定量、半定量PCR來測定DNA的量,來明確是否存在活動性感染。高濃度的病毒DNA提示活動性感染的存在。 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是體外酶促合成特異DNA片段的一種方法,由高溫變性、低溫退火及適溫延伸等幾步反應組成一個周期,循環進行,使目的DNA得以迅速擴增,具有特異性強、靈敏度高、操作簡便、省時等特點。它不僅可用於基因分離、克隆和核酸序列分析等基礎研究,還可用於疾病病的診斷或任何有DNA,RNA的地方。 對HHV-6、7感染的診斷,應結合臨床表現及多項病因學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判斷。必要時可做X線胸片、心電圖等檢查。 一般不需特殊治療,主要是對症處理,尤其對高熱病人應予以退熱鎮靜劑;如果持續高熱,就需要加強水分和營養供給,可以多喝白開水、菜湯、果汁等;如果出現腹瀉等並發症,也是由於該種病毒引起的,腹瀉時不可攝入白開水或者葡萄糖、含乳糖的食物(包括含乳糖的牛奶),應喝濃稠的米湯,加適量鹽。 目前尚無十分肯定的抗病毒葯,可服用比較溫和的清熱解毒的中成葯。對巨細胞病毒有用的抗病毒葯可以在重症患者試用,有人用阿昔洛韋效果不顯著。認為更昔洛韋或膦甲酸鈉效果較好。本病一般不重,應著重一般處理,加強護理,卧床休息,多飲水。給予營養豐富易消化飲食。高熱可用物理降溫或小量退熱劑,哭鬧煩躁試用鎮靜劑。驚厥則及時止驚。 治療建議: (1)讓患兒休息,病室內要安靜,空氣要新鮮,被子不能蓋得太厚太多。 (2)要保持皮膚的清潔衛生,經常給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漬,以免著涼。 (3)給孩子多喝些開水或果汁水,以利出汗和排尿,促進毒物排出。 (4)吃流質或半流質飲食。 (5)體溫超過39時,可用溫水或50%酒精為孩子擦身,防止孩子因高熱引起抽風。 (6)高燒時期由些寶寶會發生抽筋現象,但是這些抽筋通常是良性,而且不會留下後遺症。 (7)出疹子的同時通常伴有發燒,建議等退燒後再打預防針,晚幾天接種沒關系的。任何預防針發燒時都不要打。 (8)在出疹子期間,小寶寶照樣可以外出、可以洗澡,也不需禁食某些食物。

❸ 怎樣確診幼兒急診

發病的初期只是持續發熱3天,幼兒與往常不同,氣色不佳且沒有精神,一摸頭部很熱,量體溫在38到39度左右。有時出現輕咳、流少量清涕等症狀。然後在第4天退燒以後開始出疹。

❹ 幼兒急疹症狀

是小兒急症,應該去大點的醫院看看,

❺ 小兒急診的臨床表現

為7一17天,平均10天左右。起病急,發熱39一40度,高熱早期可能伴有驚厥,病人可有輕微流涕,咳嗽、眼瞼浮腫.眼結膜炎,在發熱期間有食慾較差、惡心、嘔吐、輕瀉或便秘等症狀,咽部輕度充血,枕部,頸部及耳後淋巴結腫大,體溫持續3一5天後驟退,熱退時出現大小不一的淡紅色斑疹或斑丘疹,壓之退色,初起於軀干,很快波及全身,腰部和臀部較多,皮疹在1一2天消退,無色素沉著或脫屑。腫大的淋巴結消退較晚,但無壓痛.在病程中周圍血白細胞數減少,淋巴細胞分類計數可達70%-90%. 診斷依據:診斷主要依據臨床特點,發病年齡和發病季節,有以下幾點:
驟起高熱,而其它臨床症狀較輕;頸.枕.耳後淋巴結腫大壓痛;周圍血白細胞減少,淋巴細胞分類計數較高;發病年齡在2歲以內。 潛伏期:10~15天;前驅症狀:一般無;好發季節:冬春季;好發年齡:2歲以下嬰幼兒;皮疹特徵:突發高熱(39~40℃),持續3~5天後退熱,出現玫瑰色斑丘疹,周圍繞以紅暈,類似風疹、麻疹或猩紅熱。皮疹先發於軀干,後向面部及四肢擴展,四肢末端及掌跖多無皮疹,粘膜無明顯皮疹;預後:有自限性,經1~2日後退盡,預後較好;實驗室檢查:白細胞先升高後減少,淋巴細胞可高達70%~90%。
治療麻疹,葯疹:
預防治療:對症處理,高熱時注意降溫;
支持療法:臨床上有時可見周歲以內的小嬰兒突然出現無明顯誘因的發燒,體溫—般為高熱。高燒時小兒精神稍差,有時出現輕咳、流少量清涕等症狀。也有的無任何症狀。當熱退時精神好,嬉戲如常,一般納食欠佳,大便正常。高燒一般在39℃左右,持續3天左右熱退,隨即皮膚出現紅色較密集的皮疹,壓之褪色,不癢。大約l~2天自行消退,其間小兒無任何不適,活動、飲食等日常生活均正常。因為本病有發燒、皮疹,故有的家長誤認為孩子患了麻疹。其實這是由病毒引起的兒童特有的一種輕型發疹性傳染病。本病好發於春季,但一年四季均可見到。一般情況下葯物降溫作用不大,最好採用物理降溫,要是可採用不可讓溫度上升到40度,可用白酒擦小孩子的手心腳心,如果孩子不到一歲的話就不要用白酒或酒精,最好用冰袋。

❻ 幼兒急診應該如何確診及處理

每個小寶寶都有可能出現幼兒急疹。一般幼兒急診都會伴有高熱,那麼小寶寶出現高熱我們應當如何處理。表現有哪些呢?

什麼是幼兒急診:幼兒急疹(exanthema subitum)又稱嬰兒玫瑰疹(roseola infantum),是人類皰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的常見於嬰幼兒的急性出疹性傳染病。臨床特徵為高熱3~4天,然後驟然退熱並出現皮疹,病情很快恢復。感染發病多在2歲以內,尤以1歲以內最多。潛伏期一般為5~15天。

那麼幼兒急診的表現有哪些呢?

急診必定少不了高燒,並且體溫可能驟升到39度多。孩子發燒基本上都是病毒感染,但是有很多醫生都說過不要孩子一發燒就往醫院跑。24小時內的發燒然後抽血化驗結果意義不大,沒有太多的病症反應。但是這個是分年齡段的,三個月以下的嬰兒如果發燒超過38度需要盡快就醫,幼兒急疹的發病一般在6個月以後,所以這里有一個顯著的時間段差別。

一般來說,幼兒急疹發病的時候是沒有別的明顯症狀。但是也會因人而異,一些孩子沒有任何症狀,只是發燒,可是有些孩子會輕微的拉肚子,流鼻涕等。這些特徵給判斷幼兒急疹帶來了一定的難處,所以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在此處我還是要強調,家長要淡定,這樣才能觀察清楚孩子的具體細節,方能准確判斷孩子的病症。

❼ 小兒急診的病因

幼兒急疹一般會連續發熱三四天,等發熱退後才會出皮疹。但許多家長往往在孩子發燒的幾天里,帶著孩子天天跑醫院,這樣是不可取的。如果已經明確診斷,只要按照醫囑在家護理,三四天後孩子就會慢慢好起來。
幼兒急疹起病急驟,常常是剛才還好好的,一會兒就燒起來了,尤其是小兒睡前一切正常,夜間突然發熱,而且高熱不退,許多家長很擔心。
發熱時孩子身上不出皮疹,發熱退後才出皮疹。也就是說,小兒持續發熱3~4天後,體溫退了,身上會看到一些皮疹出現,其皮疹呈淡紅色、針尖大小,最先見於軀干,然後延及全身,軀干最多,顏面、頸部也可見到,1~2天即可消退,退後皮膚上不留斑痕,家長不用擔心。
幼兒急疹是一種較輕的傳染性疾病,傳染性較弱,一人一生只得一次,成年人不得,甚至1歲以上的小兒也不會得,它只發生在半歲左右的嬰兒身上。
得了幼兒急疹,應該先到醫院明確診斷,並遵醫囑,按時給小兒服葯,在病情無大變化的情況下,不必因發熱不退而天天跑醫院。應注意多給孩子飲水,要飲熱水,或熱米湯,讓孩子出汗。只有出汗,體溫才能退。
小兒急疹的主要症狀就是剛開始的時候發熱,甚至高燒39度,40度,還伴有腹瀉等症狀,大概三四天,燒退以後就會出現玫紅色的小疹子,這就是小兒急疹。
寶寶急疹,就是人們常說的「燒疹子」,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通過呼吸道傳染,常常在托兒所內傳播,冬春季節最常見。發病年齡一般為生後6個月到兩歲。
寶寶急疹的特點是「燒退疹出」。患兒突然高燒,體溫可升至39--41度。患兒雖有高燒,但精神很好,有的可有輕微咳嗽、嘔吐、腹瀉等症狀。高燒一般持續 3--5天,體溫便突然下降,在體溫下降時出現皮疹,即熱退疹出或疹出熱退。疹子的特點是全身散在小紅斑點,軀干較多,面部、肘膝以下較少。皮疹在24小時以內出齊,經過1--2天就可以完全消退。疹退後不留痕跡。出疹子的同時伴有脖子、耳後、枕後的淋巴結腫大,但無壓痛,熱退後持續數周逐漸消退。
幼兒急疹在皮疹出現以前,診斷較為困難,容易被誤診為呼吸道感染,給予消炎、退燒、止咳等治療。家長不必擔心,不會耽誤患兒的病情,因為幼兒急疹一般很少有並發症,是一種急性而預後良好的出疹性傳染病,患病後不需要特殊治療。
家長了解了幼兒急疹的特點後,就會覺得幼兒急疹並不可怕,當6個月至2歲的小兒有不明原因的高熱時,要想到有幼兒急疹的可能性。不必因高熱不退而頻繁的去醫院,避免交叉感染上其它疾病。要注意讓患兒多喝水,吃易消化的流食,高熱時及時服用退燒葯,以防發生驚厥。當疹子出來後,病也就算好了。
(一般在這個年齡段,只要寶寶突然發燒兩天的,都可以懷疑寶寶得了小兒急疹。寶寶發燒不用急,先物理降溫,用冷毛巾給小傢伙降溫。一般出汗後,就容易溫度降了。如果溫度回復正常體溫後出紅點點,就一定是小兒急疹了。這時媽媽們就不用擔心了。因為這種病是一出疹,病就是快好的了。)
小兒急疹:也叫嬰兒玫瑰疹,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小兒急性傳染以突起發熱病。臨床上,熱退出疹為特點。本病古稱「奶麻」、「假麻」,其病因是由於外感風熱時邪,郁於肌膚,與氣血搏結所致。流行病學特點:幼兒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屬哪種病毒,尚未分離出來,本病多為散發,患者以6一18個月幼兒較多,6個月以內和2歲以上幼兒少見,一年四季均有發生,以冬、春、秋季多發。病後可獲較鞏固的免疫,再次發病者少見。由某種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傳染病。這種病毒尚未分離成功。可能經空氣飛沫傳播 。一般發生在2歲以內嬰幼兒,以6個月至1歲的嬰兒多見。冬、春季發病較多。潛伏期1~2周。起病急,體溫迅速上升至39~40℃以上,伴有煩躁、咳嗽、嘔吐、腹瀉及咽紅,在高熱時可出現驚厥;發熱3~4天後,在降溫或退熱後出現皮疹 ,呈充血性斑疹或斑丘疹,為該病的特徵;頸部及枕後淋巴結輕度腫大;末梢血淋巴細胞明顯增高,可達70%~90%。根據典型臨床表現即可診斷。主要採取對症治療,高熱時可用物理降溫及退熱葯,煩躁及驚厥時可用鎮靜葯。
症狀習慣
區別:連續三天發急燒,高熱可致39到40攝氏度。一般在三天後退燒,並有皮疹析出。病兒可獲終身免疫。如果為6個月後小兒第一次突然發熱,並且無流鼻涕,咳嗽,腹瀉等症狀,小兒精神,飲食狀況尚好,則大部分可以判斷為小兒急疹。確診可以做病毒培養,檢測HHV-6病毒。有些無經驗或者訓練不佳的醫生看到嬰兒咽喉發紅,可能會誤診為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扁桃體發炎等,其實咽喉發紅是很多病毒感染的特徵,並不能作為確診感冒等疾病的依據。
該病為傳染病:1988年日本學者首次報告從患兒淋巴細胞中分離到人皰疹病毒6型,並證實其病原體。人皰疹病毒6型(human herpes virus,HHV-6)為1986年新發現的第六種人皰疹病毒。研究提示皰疹病毒6型在人群中傳播廣泛,尤其在嬰幼兒中,除了引起幼兒急疹外,尚可引起無皮疹的發熱以及肺炎、腦膜炎、腦炎肝炎等疾病。現已知HHV-6有兩個亞型HHV-6A及HHV-6B,兩者的核苷酸序列相似,但在病毒復制流行病學和抗原組成等方面都有差異。研究表明皰疹病毒7型同樣可以引起幼兒急疹病。HHV-6與HHV-7病毒極易從患者唾液和血液中檢出,且發現在健康人群中的血液中也可長期存在。

❽ 幼兒急診的症狀是怎樣的

你說的應該是急疹吧!寶寶首先是持續3~4天發高燒,體溫在39~40度之間,熱退後周身迅速出現皮疹,並且皮疹很快消退,沒有脫屑,沒有色素沉著。這些嬰兒在沒有出現皮疹前也有發熱,熱度可以比較高,但是感冒症狀並不明顯,精神、食慾等都還可以,咽喉可能有些紅,頸部、枕部的淋巴結可以觸到,但無觸痛感,其他也沒有什麼症狀和體症。當體溫將退或已退時,全身出現玫瑰紅色的皮疹時才恍然大悟,其實這時幼兒急疹已近尾聲。幼兒急疹對嬰兒健康並沒什麼影響,出過一次後將終身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