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手足口會不會傳染十歲以上的孩子
12歲免疫力低下的有可能傳染,但是一般不會,手足口病五歲以下發病傳染率高.如果這個12歲的人正感冒一般不容易傳染的,感冒,手足口病是不同的兩種病毒. 答案補充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大多數患者症狀輕微,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徵。少數患者可並發無菌性腦膜炎、腦炎、急性弛緩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以≤3歲年齡組發病率最高,少年兒童和成人感染後多不發病,但能夠傳播病毒。腸道病毒主要經糞便或呼吸道飛沫傳播,亦可經接觸病人皮膚、粘膜泡疹液而感染。個人預防措施: 1.飯前便後、外出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2.看護人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後均要洗手,並妥善處理污物. 3.奶瓶、奶嘴使用前後應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 5.兒童出現相關症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居家治療的兒童,不要接觸其他兒童,父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處理;輕症患兒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療、休息,以減少交叉感染。「安全距離」不好說. 答案補充 這就要看病情的輕重,如果沒有並發無菌性腦膜炎、腦炎、急性弛緩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一般1~2周可以自愈,它是一種自愈性的疾病,不會留下後遺症,但它也不是終身免疫,即以後還可以感染發病.如果病情嚴重就要治療.目前手足口病沒有較有效的治療方法,只是支持治療,重點防治並發症.不過通過治療絕大部分都能治癒.
② 輪狀病毒是如何傳播的避免感染該注意什麼
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感染是一種嚴重的傳染病,5歲以下兒童容易感染。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013年全球5歲以下兒童中約有22萬人死於輪狀病毒感染。不幸的是,目前輪狀病毒感染的治療尚未成為特效葯。預防接種是預防輪狀病毒感染的最好手段,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從嬰兒的6周齡開始,應盡早接種輪狀病毒疫苗,即早期接種、早期保護等。
2021全國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啟動輪狀病毒家庭教育系列活動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李丹迪透露,輪狀病毒的季節高峰為每年10月至次年2月。我國5歲以下兒童輪狀病毒型主要為占我國輪狀病毒培養的98.6%。育兒專家崔玉濤強調,輪狀病毒感染不僅限於腸道,其他器官也可能有損傷,會導致嚴重的後遺症,甚至死亡。疫苗接種是預防輪狀病毒的最好方法和唯一手段。
③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EV71)引起的一種傳染病 5歲以下兒童容易感染此病,患者的症狀為手、足和口腔等
( 1)病原體;蛋白質; (2)易感人群;;傳播途徑 (3)抗體;;特異 (4)流行;開窗通風(或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減少到公共場所等) 傳染源指: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而病原體指的是能讓人或動物生病的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生物;所以腸道病毒(EV71)是病原體,由於5歲以下兒童對傳染病缺乏抵抗力而容易感染該病,所以是易感人群,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對水源、廁所、生活用品及餐具等噴灑消毒葯物,是切斷傳播途徑;抗原進入人體後,會刺激淋巴細胞產生一種叫做抗體的特殊蛋白質,抗體能夠消滅抗原,這種免疫是人出生以後才產生的(後天獲得),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叫做特異性免疫;傳染病的兩大特點:流行性、傳染性。
④ 什麼是輪狀病毒為何兒童輪狀病毒感染率極高
嬰幼兒感染輪狀病毒腹瀉是最典型的症狀之一,可能危及生命。「隨著廣州氣溫的持續下降,大部分都沒有跡象,出現嘔吐、腹瀉、發燒等症狀,一些兒童每天腹瀉次數達數十次。作為父母,要多了解和預防輪狀病毒。
特殊兒童預防接種可以去特殊需要者預防診所。
早產兒、低體重兒、先天性心臟病、遺傳代謝疾病、免疫缺陷病的嬰兒通常比孩子處境更尷尬。自身免疫力本來就低,更需要疫苗保護。但是很多特殊兒童沒有按照規定的程序接種疫苗,錯過了疾病預防窗口。
⑤ 10歲以下的小孩得手足口病會不會傳染
會傳染的。手足口病也叫做腸病毒,屬於腸胃過濾性病毒。 手足口病主要發生在五歲以下的小孩上,傳染性高,容易在中托兒所做成爆發傳染,成人也有機會受感染。主要是透過患者的排泄物和呼吸道的飛沫或玩具等 直接接觸傳染;而接觸患者穿破的水泡亦能感染此病。 傳染期:一般由病發前數天起至病好後數天止,但糞便的傳染是可以持續至數個月的。 病童應該留在家中,直到退熱後,口手腳的潰瘍及水泡結痂後才可以回校上課或與其他小孩玩。家人也不要和小孩共用餐具。 小孩的玩具或用具,被褥之類都應該全面清洗干凈和家居消毒。
⑥ 寶寶出現輪狀病毒感染時,怎樣預防和治療
先對輪狀病毒感染科普一下,輪狀病毒感染又叫秋季腹瀉,多發生於夏秋冬季節,由於寶寶的個體差異及病情程度的不同,病程是不相同的,一般持續在十天左右。其症狀主要是以腹瀉、腹痛、嘔吐、持續發熱、水樣便等等,隨著病情的加重,寶寶很容易出現脫水症狀的。
?寶寶容易患輪狀病毒的年齡多發生於六個月到兩歲之間,隨著寶寶逐漸長大,抵抗力逐漸增強,輪狀病毒感染的次數就會減少,病程相對縮短的。
所以,寶寶腹瀉的情況,最好是繼續以抗病毒止瀉補液為主治療觀察。?
平時怎樣預防輪狀病毒感染的發生?
輪狀病毒感染的途徑主要是以接觸性傳染為主,所以,平時寶寶要注意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良好習慣,大一些的寶寶,避免吃生冷硬的食物,尤其是在夏秋冬輪狀病毒感染的高發季節,要減少寶寶的外出或者是避免去人群過多的地方。在家裡要定時的開窗通風換氣,寶寶用過的餐具奶瓶等要在餐前飯後進行高溫消毒,這些都有利於預防輪狀病毒感染的。
⑦ 北京一本地確診是一名4歲男童,兒童的感染率不是較低嗎
北京一本地確診是一名4歲男童,兒童的感染率不是較低嗎?對於這個問題,還是需要冷靜地客觀看待,兒童感染率的確較成年人低,但並不是不感染。
總之,送給大家一句話:事業尚未成功,防護仍需堅持。
⑧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EV71)引起的一種傳染病 5歲以下兒童容易感染此病,患者的症狀為手、足和口腔等部
( 1)病原體,蛋白質 (2)易感人群,傳播途徑 (3)抗體,特異 (4)流行,水源、廁所、生活用品及餐具等噴灑消毒葯物 試題分析:(1)、病原體是指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腸道病毒能引起手足口病,從傳染病的角度來說,它屬於病原體.病毒無細胞結構,只有蛋白質的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構成。(2)、傳染病要想在人群中流行,必須同時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這三個環節,缺少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傳染病就流行不起來,傳染源是指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傳播途徑是指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易感人群是指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因此5歲以下兒童屬於易感人群,預防傳染病的措施: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者,對水源、廁所、生活用品及餐具等噴灑消毒葯物,是切斷傳播途徑。(3)、患過手足口病的人不易再感染腸道病毒(EV71),這是因為人體產生了一種特殊蛋白質的叫抗體,這種抗體只能消滅腸道病毒(EV71),對其它病原體無效,因此屬於特異性免疫,(4)、手足口病是傳染病,傳染病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的特點,要注意預防,預防傳染病的措施: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者,如:水源、廁所、生活用品及餐具等噴灑消毒葯物。
⑨ 最近聽說1-6歲的兒童容易感染一種傳染病 有知道的嗎 是什麼病 什麼症狀啊
手足口病是一種病毒性感染。最常見的病原體是甲類柯薩奇病毒,屬於腸病毒的一種。手足口病多數會在夏天及初秋出現。
病症
發病初期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發燒情況可能持續4至5日。手掌、腳掌,有時臀部,亦會出現無痛的皮疹或水?。口腔內會有疼痛的潰瘍,導致吞咽困難,因而食慾減退。這些水皰及皮疹通常會在7至10日內消退。並發症並不常見。在罕見的情況下,此病才會引發病毒性腦膜炎。
傳播途徑
手足口病主要透過受患者的糞便污染的食物而傳播。直接接觸患者穿破的水皰亦會傳播病毒。患者在患病第1周最易把此病傳染他人,而患者的糞便在數周內仍具傳染性。
潛伏期
潛伏期為3至7日。
治理方法
在大多數情況下,發燒、紅疹及潰瘍會在1周內自動消退,患者通常可完全康復。現時並無有效治療此病的方法,但可採用症狀療法,使患者的熱度、以及潰瘍引致的痛楚得以紓緩。處理鼻喉排出的分泌物、糞便及弄污的物品後,須立即洗手。如兒童發高燒,活力減退或病情惡化,家長應及早攜同子女就醫。
預防方法
預防手足口病最重要是注重個人衛生。
1. 保持空氣流通。
2. 飯前、便後,以及處理尿片或其他被糞便沾污的物品後應洗凈雙手。
3. 保持雙手清潔,並用正確方法洗手。
4. 雙手被呼吸系統分泌物弄污後(如打噴嚏後)應立即洗手。
5. 打噴嚏或咳嗽時要掩�口鼻,並妥為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6. 兒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應常常徹底清洗。
7. 病童應留在家中,直至熱度及紅疹消退,以及所有水皰結痂後才回校上課。
8. 減少到人多擠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