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如何正確與自閉兒童訴忠心
擴展閱讀
什麼動畫最經典 2024-09-30 09:22:43

如何正確與自閉兒童訴忠心

發布時間: 2022-08-12 13:16:21

❶ 如何讓自閉症孩子聽話

阿斯伯格綜合征常見於調皮兒童,易被誤診為多動症或性格障礙
患兒本身可能很聰明並具備特殊才能,如悉心引導,長大後從事的職業有可能與兒時特長相關,可以積極化弊為利
剛剛過去的「世界自閉症日」,讓社會對不肯開口說話、活在自己世界裡的小天使們有了更多的認識和關注。但你聽說過「高端自閉症」嗎?與閉口不言的普通自閉症患兒大相徑庭,這群孩子很可能是班上的「搗蛋王」,活潑好動,不聽指揮,且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看似更像「多動症」,但其實,他們很可能患了「阿斯伯格綜合征」,即語言發育正常的高功能自閉症。
專家介紹,這種病臨床發病率甚至高於普通的孤獨症,而它的危險之處在於:不被老師和家長認知,所以教育手段單薄;表現更易被界定為性格障礙或多動症。「其實這些孩子本身可能很聰明並具備特殊才能,如悉心引導,長大後從事的職業很可能與兒時特長相關,可以積極化弊為利。」專家表示。
文/記者塗端玉 通訊員梅枚
患兒常被誤診為多動症
幾乎每個學校都會有這么幾個讓老師和家長頭痛不已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無端興奮、永遠多動、話多、課堂紀律差、做事我行我素、極其「以自我為中心」。這類孩子很可能背上多動症的「罪名」,但其實他們很可能患了與多動症截然不同的病症——阿斯伯格綜合征。
「程度厲害的患兒還遠不止於此,具體表現為會對老師和家長的指令聽而不聞,有時會在上課時離開座位,走出教室;人際關系差、不合群,從不考慮別人的感受,經常和同學發生沖突,受同學排擠;行為較同齡孩子幼稚,顯得過於單純,不懂迂迴;情緒易波動、易發脾氣;喜歡重復問問題,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勁頭;說話滔滔不絕,不在於對方是否感興趣;不怕羞、不怕陌生人,『自來熟』表現嚴重……總體來說,這種孩子給老師和家長的感覺是:以自我為中心、不合群、行為幼稚、注意力分散、聰明古怪。」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童神經專科主任羅向陽教授介紹說。
但對於這些兒童,在多年延續至今的教育制度下,往往老師和家長更多關注其「多動、注意力分散、課堂紀律差」等缺點方面,而這些表現不是換來師長們的打罵不休,就是常成為首診主訴,被誤診為多動症。
該病屬於自閉症高端形式
阿斯伯格綜合征與孤獨症同屬於孤獨症譜系障礙的疾病亞型,是一種較常見的兒童發育行為疾病,其發病率高於典型孤獨症,是一種高端形式,屬於一種高功能的自閉症。
據介紹,該病的患兒往往機械記憶能力很好,如認路、記憶火車時刻表、地鐵站或公交站牌等;他們可能對某些領域或學科如生物、地理、自然等有較深入的了解;他們的智力和語言能力是正常的,有時甚至會使用一些成語、典故或者說出一些讓大人感到吃驚的話,顯得文縐縐,像個小大人;雖然他們和小朋友的相處常常有沖突,但是他們卻是有交流和交往願望的,只是缺乏人際交往技巧,不懂得如何和別人打交道,從而容易受同齡人排斥。另外,他們可能行為比較刻板、固執、思考問題直來直去,顯得不是那麼靈活,還存在手眼協調能力以及精細動作能力差等問題;比較討厭寫作業,可以口若懸河般地說出某件事情,卻不能將所說的寫在作業本上。
「當然,這些表現在每一個孩子身上不盡相同,程度也不一樣,但他們有著共同的核心障礙:社交困難。因為其語言及智力水平發育大多正常,所以孩子的社交困難往往在早期不易被家長和老師察覺,加上國內對該症認識不足,造成其漏診誤診較多。」羅向陽介紹,阿斯伯格綜合征患兒往往伴隨注意力渙散、多動、課堂紀律服從性差的問題,故學齡期患兒往往因為以上表現而就診於兒童心理行為門診。
目前該病教育手段較單薄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童心理行為門診的郭嘉醫生介紹,由於國內醫學界對該病的認識時間還較短暫,所以目前研究較為有限,可供家長和老師參考的教育手段也比較單薄。但他表示,還是有大的原則可以供老師和家長遵循的:對孩子行為的理解和寬容就是首當其沖應該做到的。
郭嘉介紹,監護者、教育者首先要明確,患兒的問題行為不是有意調皮搗蛋,而是他們有一個特殊的大腦,其出現的問題行為與其神經系統發育有關,這是理解孩子的第一步。接著,要學會對孩子的一些瑣碎問題行為充分容忍,不要事無巨細地把關,更不要用「乖孩子」的標准去要求他們。老師對患阿斯伯格綜合征的孩子也要區別對待,要採用靈活多樣的方法教育他們,而不是在課堂上大聲呵斥。
應對患兒的特殊能力給予培養
包容理解還算容易做到,如何對患兒的問題和行為進行矯正才是真正的現實大難題。「我們建議,對於嚴重干擾課堂紀律、妨礙他人及不符社會規則的行為,必須去面對解決。」郭嘉介紹,老師和家長可採用「角色扮演游戲」、「問題行為(錄像)分析」或「正確行為示範表演」等形式教育孩子;必要時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葯物干預也可以明顯改善孩子的注意力分散、多動、易興奮暴躁的症狀。
而值得特別強調的是,這些患兒大多擁有專才,千萬別忽視埋沒了其優異的一面。「阿斯伯格綜合征患兒或多或少都有某些特殊能力,但這些能力的發現需要家長和老師敏銳的觀察,以及主動參與到孩子的游戲活動中,並在大量的閱讀、游戲活動中發現孩子的興趣所在,以此為基礎加以引導和培養。這樣的話,他們成年後從事的職業往往與兒時的特殊能力有關,且容易脫穎而出。」郭嘉指出。最後,專家提醒,對於患兒的行為問題判定和矯正,最好及時咨詢專業心理醫生,以免錯誤矯正。

❷ 關愛自閉症患者,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謝邀,首先自閉症與內向是肯定不同的,從字面上來看都不同,接下來我們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一、指代不同

  • 自閉症:自閉症指的是廣泛性發育障礙PDD的代表性疾病。

  • 內向性格:性格內向在心理學上指的是氣質中指向性的一種,人的語言、情感和思維會表現一個人是否是內向性格。

前幾天也就是4月2日,是世界自閉症日——「讓星星的孩子不再獨自閃爍」。



如果遇到孩子出現自閉症症狀的時候,記得及時去醫院或心理老師那確診,別等到孩子已經患有自閉症了,才突然想起來要送孩子去醫院或心理老師那檢查。

❸ 自閉症 該怎麼辦

兒童孤獨症也稱為兒童自閉症,是一類起病於3歲前、與社會交往障礙或溝通障礙、局限性、刻板性、重復性的行為為主要特徵的心理發育障礙,是廣泛性發育障礙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

兒童自閉症的治療:

自閉症的治療:

1、現代康復治療

① 感統訓練

給予前庭、肌肉、關節、皮膚觸摸、視、聽、嗅等多種刺激,並與運動相結合,增強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在指導下感覺到自己對軀體的控制,由原來焦慮的情緒變為愉快。

② 言語訓練

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提高聽覺和言語能力的活動。以鍛煉受訓練者對言語活動中的聽覺或視覺信號的分辨力和理解力,形成和發展其言語感受和表達能力。 ③ 認知訓練

系統結合被訓者的現狀及心理發展特點,主要對注意力、感知覺、記憶力、思維力、情緒能力、認知靈活性等6大認知能力進行訓練,幫助提升認知水平。

④ 注意力訓練

使用特定方式培養訓兒童集中注意力,既可提高其學習能力,亦可改善興趣與行為異常,提升語言和社會交往能力。給予必要的觸覺引導,是吸引自閉症兒童注意力的重要手段。

2、物理治療

經顱磁刺激治療儀——無痛、無創的綠色治療方法,磁信號可以無衰減地透過顱骨而刺激到大腦神經。

腦循環治療儀——可以明顯調整大腦供血,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提高智力。

多參數生物反饋治療儀——是一種發展迅速且已經逐漸成為治療兒童神經系統疾病的主要方向。

磁場刺激治療儀YRD——直接作用在腦細胞和腦血管上,改善細胞活性,加速腦神經功能的恢復。

腦神經綜合修復治療儀——長期堅持治療有助於改善患兒認知功能障礙,提高自主能力和行為認知。

經絡生物靶向治療——促使神經遞質長期平衡分泌,從根本控制疾病逐步達到臨床效果。

❹ 「世界自閉症日」面對來自星星的孩子,我們能夠做些什麼

世界自閉症日 「來自星星的孩子」呼喚關愛和接納

4月1日,一名自閉症兒童在家長的指導下參加農業勞作。新華社發(游思行 攝)

新華網沈陽4月2日電(記者 吳簫劍 石慶偉)4月2日,第8個世界自閉症日來臨之際,一個碩大的集裝箱,作為剝奪感官體驗的道具,擺放在沈陽最繁華的青年大街旁。在完全密封的環境里,同外界聯系全部切斷,沒有光亮,沒有聲音,只能感覺自己……這就是自閉症孩子每時每刻的感受,他們被稱為「來自星星的孩子」,呼喚社會的關愛和接納。

5歲的冬冬是一個自閉症孩子,記者在遼寧省殘疾人康復中心見到他時,這個「來自星星的孩子」正專注地在紙上塗鴉,看到有人來,將五彩繽紛的圖案高高舉過頭頂。

「冬冬是我見過的最愛笑的孩子,」心理咨詢師付琪告訴記者,「他一切的感受都包含在笑容里了,我雖然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麼,但他的笑容很溫暖!」據付琪介紹,在遼寧省殘疾人康復中心內,像冬冬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他們不可能一直留在這里,總有一天需要出去面對社會。「現在還有很多人不了解自閉症,當冬冬走出這里時,希望人們用愛心去讀懂他,接納他。」付琪說。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代表性疾病。聯合國大會決定從2008年起,每年4月2日為世界自閉症日,以提高全社會的關注。

幾天來,一個名為「愛·藍 I Love」的自閉症日宣傳活動也在沈陽進行,心理咨詢師會帶著自閉症孩子們練習跳「小蘋果」舞。舞蹈能培養孩子們的律動感,刺激聽覺、視覺和運動神經,有助於他們成長。

中國社工聯合會心理健康工作委員會專家周萌說,自閉症孩子難以管理自己的情緒,無法表達自己的感受,有時會沒有預兆地哭鬧喊叫,那是他們宣洩的方式,當你遇到時請一定要以最大的愛心去包容他們。她鼓勵家長多帶自閉症孩子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幫助孩子接受各方面的信息刺激促進成長,另一方面也讓社會更多地了解自閉症。

「這並不是展示孩子的不堪,而是呼籲對差異的了解、接納和尊重。」周萌說,「盲目的排斥和同情都不好,更希望社會更多一點包容,讓這些『來自星星的孩子』能夠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成長。」

醫學專家認為,2歲至6歲是自閉症最佳治療時機,可採用行動療法、葯物療法、食物療法和心理療法等治療辦法,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❺ 給自閉症兒童的一封信

額,你這個懸賞這么少還要五百字,難怪回答的人少,但是我可以告訴你,大致幾層意思。

1. 嘗試通過提問了解這個兒童心裡在想什麼,或者說知道他自閉的原因(寫給陌生的自閉兒童);寫給認識的或者知道原因的,告訴他你小時候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你的解決辦法,協商的語氣告訴他能不能試試這個方法。

2. 自閉的話最大的缺點是怕生或者膽怯,但是任何人都需要情感釋放點,所以你可以幫他想一下如何通過釋放壓力來找到突破口,比如他喜歡不開心的時候聽歌,那你可以鼓勵他唱出來;他喜歡自言自語,你讓他試著對著鏡子訴苦,時間長一點讓他試著和親近的人訴苦;他喜歡傷心地時候畫畫,那你讓他在不傷心的時候也畫畫,把畫放網上,看看別人怎麼評價,然後獲得自信。這個要循序漸進,不能急

3. 告訴他他永不是一個人在面對孤獨,每個人都會孤獨,但是孤獨不是把自己完全封閉起來,而是要學會正視孤獨面對挑戰

❻ 如何對待班級中的特殊學生

一、遵循「平等相待 一視同仁」的原則
在我的班級里的所有學生,不管是哪一類學生我都會一視同仁,沒有偏向。每學年的開學之初我都會在班內給全班學生說明:你在家裡再嬌慣,只要是走到學校就與別的同學一樣,沒有人會嬌慣你;你在家裡再懶,只要是走進學校就應該遵守學校的紀律,該乾的活就得干,該值日時就要按時值日,不能搞特殊;你的成績好與不好老師也不會偏袒與誰------總之,在每學期開學之初我會開一個特別的班會,讓全班同學知道他的班主任老師是一個一視同仁的老師,請同學們不要搞特殊,學校是有紀律的,不遵守紀律就要受批評,凡是遵守紀律的都是好孩子。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也要如此。像我們班一月一次的調換桌位,我都是遵循平等相待原則,這樣,同學們沒有一個鬧意見的。對懶散型這類孩子也能做到一視同仁,他們有時因為太懶,不能及時完成作業,我就讓他們補上。有的孩子不願值日,我就讓組長責任分工到每位同學,這樣就治了那些懶孩子的惰性。並且要曉之以理,讓他們明白每個人都是班集體的一員,人人都要為這個集體出一份力。這樣日子久了,「懶漢們」知道躲不過也就不再偷懶了。
二、給特殊學生傾注更多的關愛 多談心交流
對留守孩子和父母工作太忙或父母做買賣沒有時間照顧的孩子更要平等相待,不讓他們有自卑感,而且要關心更多些。這些孩子的父母沒有時間照顧孩子,把教育孩子、培養孩子的重任交到了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手中,因此,這些孩子的生活習慣、作息規律跟老人十分相似,在學業上緊張不起來,與同伴缺少共同語言,行為上過於懶散,缺少兒童積極向上的活力,過於保護自己。他們的形成,固然與家庭、社會等因素有關,但與教師的教育思想,教育態度和方法息息相關。只要老師善於引導,平等相待,多與這些孩子談心交流,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並進行教育引導,這些孩子都是好學生,都是好孩子。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只有全心全意地愛學生,才能取得學生的信賴。當然,教師之愛並不是一味地溺愛學生,而是以尊重、期望、信任為根本。每一個學生(尤其是特殊生)都有自己的尊嚴與人格,都需要得到他人的尊重,要讓每一個特殊生都有進步和發展,還要尋找一切機會,讓特殊生有一個參與活動、施展才華的機會,以提高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有一個成功的愉悅感,這樣,特殊生才會體會到老師的愛心,老師的教育才會事半功倍,教育工作才會取得成功。
有些嬌慣型的孩子總以自我為中心,隨便告狀、搗亂、淘氣,唯恐別人不知道有他這個人,其實,這樣的孩子之所以搗亂就是想引起別人的注意,你不理他也就完事,不要大驚小怪的呵斥他,大可不必過分關注,如果那樣反而會顧此失彼,影響了全班學生的學習。
還有些特殊的學生他可能是班集體中非正式群體的 「 頭兒 」 ,這種學生活動能量大,教育得法,可以帶動一批人,反之,具有較強的對抗性,會給教育教學工作帶來被動;有的是身份較特殊的學生,如:體育健將、唱歌特長生、舞蹈特長生等,他們常佔用大量的業余時間參加訓練,形成了他們獨特的活動空間,其中一些人憑著自身的條件,常發生違紀行為,這需要教師進行特殊教育。 我就遇到過這樣的一個孩子,經常打架,遇到一點小事,也要與別人用武力解決,影響非常不好,在他的小團體中,有很強的震懾力,其他的人都很聽他的,也紛紛效仿,影響了班級的正常秩序。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能因為他們的存在,產生反感、厭惡的情緒。這就要求教師在思想上解放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保持一顆平常的心態,不要杞人憂天。特殊學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常常各不相同。我對這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多次交流談心後他變得很懂事,我讓他當了一位小組長後更是學習積極,認真負責,成為一名優秀生。
還有些學生的身上常常表現出逆反心理強,自製力差,學習動機不明和道德觀念不清等特點的嬌慣型。因為現在獨生子女多,有的孩子在家被爸爸、媽媽寵慣著,在家裡,以自我為中心,凡事自己說了算,在集體中卻缺少朋友,這樣的學生不在少數,若不正確引導,這樣的孩子很容易形成孤僻、 抑鬱的性格,成為自閉兒童。這也要我們多和他們交流談心,和他們交朋友,使他願意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告訴老師,在老師的循循善誘下,孩子們會慢慢進步的。
三、嚴要求、多鼓勵、少批評。
由於特優生學習成績好,腦袋瓜靈活,學習也認真刻苦,它的優點比一般同學都多,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這反而使他有一種優越感。為防止他們高傲自大,老師應善於引導,嚴格要求,要不失時機地告誡他「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學習困難生在學習、行為上有不良的習慣反復出現,對他們的教育管理更要嚴格要求,絕不能放任縱容。嚴格的管理是根本的工作原則,在日常工作中,又要注意方式方法。簡單粗暴的批評、指責、懲罰與教育的發展是背道而馳的,這樣的教育,使學生與教師間形成更大的對立情緒,使學生與教師間產生更強的逆反心理,對學生的教育收效甚微,適得其反。學生的默許認可也是被動的、不自覺的、暫時的。在實際的工作中,我堅持正面教育,給學生擺事實,講道德,多鼓勵,少批評,耐心教育,積極引導。學生對教師這樣的教育方法更能自覺接受。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我加強對學困生的教育管理,鼓勵性開展批評教育,循循善誘,避免空洞無效的嚴厲說教,惡意的訓斥。總之,在實際工作中,對學困生的教育轉化要嚴而有格。

❼ 自閉症兒童家庭干預,該怎麼做

首先從社會層面來說,家長是孩子權利訴求的代言人,在干預過程中,他們必須積極為孩子爭取各方面的資源。現在自閉症在社會的認知度並不顯著的情況下,家長所要主張爭取的東西都是在為孩子的未來積累社會支持。另一方面,就孩子干預過程本身而言,孩子在學校或者機構只能說是為孩子訓練提供了一個場景,切入了一個角度。但孩子有更多的場景需要泛化,生活中的許多東西,他們不懂,在學校也不能涉及,都需要家長有意識地引導。所以為了孩子獲得更好的引導和理解,家長接受一定程度的專業知識培訓是非常有必要的。光靠老師顯然是不夠的。畢竟孩子以後的生活並不只是學校和機構。

❽ 自閉症兒童日常生活需要注意哪些

人們對於自閉症往往有很多刻板的印象,但是事實上,真正的自閉症患者是非常多變的。一旦
發現孩子有自閉的表現,家長應立即選擇正規機構進行干預治療。自閉的兒童經過正規引導治
療,其社交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早期
識別並給予積極干預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孩子不會正確表達自己的內心訴求,這個時候,他很
需要來自父母的關心和引導。可是很多父母,只重視孩子的物質生活,想要給孩子創造更好的
物質條件,卻往往會忽視孩子的內心需求。得不到父母關注和溫暖的孩子很容易變得孤僻、自
卑、不合群,嚴重的更是與人交流出現障礙。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多關注孩子的心裡想法,
並加以引導,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

❾ 《自閉症的家庭教育》論文

這些東西是我平時搜來及自己平時遇到想到的,寫在這里. 每個孩子來到世上都是正常的,只是生命的生存形式很多。父母要用正常心態接受,父母應該了解、學習、適應孩子的需求,而不是讓孩子來適應你。父母要學會照顧孩子,特殊孩子的生命也需要得到理解和尊重。特殊孩子的到來不是來懲罰父母的,而是來啟發人類愛心的。父母要按孩子的意願來成長,不能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 父母要不斷學習有關自閉症的專業知識,,自己要成為自閉症兒童訓練的專家。特殊的孩子還是可以通過教育和學習來獲得知識,取得進步的,對自閉症孩子的干預要越早越好。父母把孩子送進培訓機構後,不能把孩子完全交給機構和老師,家長自己也要學習怎樣照顧自閉症孩子,讓老師成為好助手,因為最終孩子是要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 做家長的要學習接受自己有一個特殊的孩子,但不能把特殊的孩子與正常的孩子比較,家長不要對特殊的孩子有錯誤的期望,或高或低都不利於正確的訓練。出現問題時,家長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看看自己是否調整好。父母的痛苦還可以述說,但自閉症孩子無法訴說自己的感受,所以父母要理解孩子的痛苦。自閉症的孩子情感很敏感,要讓家庭其他成員也學著去尊重和理解他們。了解孩子,幫助、教育、督促他們學習,但不能與正常小孩比較課業和成績。
對自閉症的小孩要用鼓勵的方式,他們有自己學習的方式、進度,家長要尊重他們的方式,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要尋找孩子的想法。每個生命都有他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正是有這些特殊孩子的存在,啟發了人類的愛心,他們的存在就是他們的貢獻,讓人類社會彼此扶持,彼此關愛! 家長要整理好生命和家庭里的其他事情,把心安定下來,先把自己安定好,有照顧好自己的能力,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照顧好特殊的孩子。每個孩子都象一扇緊閉的門,不要用力去撞擊!要找到那把鑰匙去打開孩子的心門! 不要誤導孩子。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經常誤導孩子。特別是帶「不」字的句子。被誤導的主要表現之一是看到孩子往地上一躺,嘴裡卻大叫「不要躺地上」。當時我們也不知道怎麼辦,後來去聽了楊宗仁教授的三天課,才明白是怎麼回事,原來,孩子根本不明白「不要躺地上」的真正含義,在他每次往地上一躺時,我們都對他說:「不要躺地上」,這種語言對一個正常孩子而言,是可以自然而然理解的,但對自閉症孩子而言,他不明白,他只明白,當他躺地上時,受到的語言刺激是「不要躺地上」,因此,他以為,「不要躺地上」的意思是「躺在地上」。
明白這一點後,我們改變了和孩子說話的方式,當他躺地上時,我會先說:「寶寶躺地上了」,然後拉他起來,說,「不能躺地上」,這樣經過了幾個月的時間,孩子慢慢地明白了「不」字的真正含義,他也就不會在躺到地上時說「不要躺地上了」。
我們的孩子自控能力一般不好,所以就會表現出不懂規矩。這個不可能短時間改善,得長期干預,我的具體的辦法有兩個,一個就是事先提醒,不能光靠事後批評指責,舉例:另外一個我覺得更重要,就是要賞罰分明,提前明確告訴孩子獎懲措施,然後一定要執行,可以幫助孩子有意識地控制自己行為。
這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要打罵孩子,也不要焦慮。這點我以前也做不到,打過他。我想說的是老師不能代替家長,教育機構不能代替家庭,家長可以在教育機構獲得幫助、指導,但是最終幫助孩子的還是家長自己。不管家長原來學的是什麼專業,現在要再學一個專業——自閉症專業。要有母親的愛心和專家的水平,才能有效地幫助孩子,把專家變成母親是不可能的,而把母親變成專家卻是可行的。所以在怎麼樣教孩子這個問題的前面,我們都有一個怎樣教自己的問題,一個自閉症孩子父母所遇到的問題,不比孩子本身的問題少。我們要先自救、先自教,然後才能教孩子,救孩子。
如果家長缺乏毅力,經受不了挫折,不能面對現實不能控制情緒,總處在抑鬱、自卑、傷心而不能自拔的心情下,孩子不會有康復的希望。
在家訓練的好處:1.母親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也是最愛自己孩子的,而愛在訓練中是最有力量的。2.與母親的長期接觸、情感上的交流對孩子的情感發展是很有好處的。
3.在家可以隨時、及時調整訓練的內容,讓孩子保持注意力和興趣,不會造成機械訓練。
4.在家可以把生活中遇見的各種現象作為內容,把生活與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
5.訓練恐怕是是持久戰,行為訓練結束了,孩子長大了,恐怕還要心理訓練等等,家長遲早是要自己上陣的,晚上不如早上。
6.省錢。這對不太富裕的家庭尤為重要。
另外孩子最好不要脫離正常的人群,讓孩子逐漸適應掌握在人群中的基本規則。機構是輔助,關鍵是家長。 自己訓練不一定就是在家裡,也更不能閉門。
開始自己不知道怎麼做的時候最好參加機構學習,平時可以多和其他家長討論,在網上也可以看到各種信息。 我是怎麼樣訓練我的孩子的
1、常常想,時時教
教育自閉症的孩子是一個大工程,我們要投入很多時間和精力,只要有空就想,包括想辦法,想,也是我們對孩子的牽掛、期盼和祝福!它會通過一種看不見的形式傳導給孩子,有利於他的康復。教,只要和孩子在一起時就要教,不分時間、地點,能教什麼就教什麼,要填充孩子的時間,不能給他留有空白,要參與孩子的活動,參與孩子的生活,也讓孩子參與我們的活動,參與我們的生活
2、遍地撒網,重點培養
自閉症孩子存在語言、行為、情感、認知等各方面的障礙,康復訓練的幾個方面的問題既要齊頭並進,又要重點突出,如果某一時間內(比如半年)只糾正行為問題,而對其他問題置之不理,這是不可取的。或者認為先糾正行為障礙,等行為問題完全正常了再教語言等,這更不可取,對孩子各方面的問題要同時關注,但是在不同的時期,要有重點,突出一兩個問題,反復糾正,孩子知道要糾正的是什麼,要學習的是什麼,當一個問題解決了,並且鞏固了,或者有了一定的進步,再糾正下一個,交替進行,注意,已經糾正過的問題,不要放棄,時常提起,以防止其退步,當一個問題有一定進步以後,暫時放一放,換一個其他的內容,經過一次兩次的集中訓練,問題不可能完全消失,每次只要有進步就行。
3、分解目標,循序漸進。
任何一個問題的解決,任何一個問題的學習,都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把一個總體目標分解成若干小目標,由易到難,由分解到組合,比如穿鞋,第一次,先把帶解開,讓他自己把腳放進去,我幫他穿。第二次讓他自己解帶,自己把腳放進去,我幫他穿,第三次,自己解帶,自己放腳,自己扣帶。他有時會說我不會穿,媽媽穿,我會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也會接著說:媽媽的事情自己做,想表達的是媽媽做的事情。但我會堅持,開始他會哭 .
4、創造學習機會,製造學習情景
在生活中,給孩子創造學習的機會,設置學習情景,讓孩子增加實踐經驗。可以故意安排孩子做某事,讓孩子在實踐中認識自己的能力,增加信心。比如,我讓孩子去小超市買東西,吃的,喝的,而且去不同的商店買;到餐廳吃飯,讓他向服務員要餐巾,小碗等,逛商店時,讓他自己向售貨員詢問衛生間在哪裡等等,當然這些都要在我的提醒下完成。這些我都可以做,如果我做了代替了他,那麼少了讓他學習的機會。
5、語言訓練,持之以恆
語言的訓練,是康復過程中貫穿始終的一個內容,因為語言是交際的工具,沒有工具,孩子的交際將永遠存在障礙,多講故事,隨時隨地教. 6、重在參與,培養自信
在孩子的學習中,注重給孩子一個愉快的感覺和成功的體驗。自閉症的孩子情商非常低下,往往表現出特別的不自信,特別的畏縮和膽怯,糾正的方法就是給孩子信心和成就感,要表現出對她的欣賞的態度,在孩子出現情緒障礙時,不應繼續讓他學習認知內容,主要是先疏導情緒,情緒平穩以後再繼續教,挫折感過於嚴重會形成病態人格,最終使人喪失自信。
7、懲罰得當、主次分明
適當的懲罰是必要的,但是懲罰要講原則,講方法,應該注意:一,懲罰必須及時、具體,為了哪件事,那個行為而懲罰他,要讓孩子明白因果關系,懲罰要明白。二,懲罰要安全,注意身體安全和心理安全,不要誤傷孩子。心理安全很重要。讓孩子有適當的方法發泄被懲罰以後的情緒,要注意疏導孩子的心理壓力。第三,懲罰不可以是母親自身宣洩情緒的借口。我們的孩子受到懲罰以後,保證以後改過,但是我們會發現同樣的問題她會反復出現,這個時候,往往不是孩子沒有認識到錯誤,而是控制出了問題。所有自閉症孩子控制系統都有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再想辦法訓練他的控制能力。訓練要主次分明,孩子的問題很多,從哪裡下手,哪個問題非解決不可呢?那些直接關繫到孩子人際交往的,對他人有影響的問題要先教,多教,而不影響其交往障礙的,可以寬容,如某些刻板的行為等。
我對自閉症康復的印象
1、自閉症孩子或多或少存在感知覺異常,他們的特殊行為、特殊反映方式,必然有他們的生理原因所在,如懼怕某種聲音,拒絕某種食品等,表明他們存在聽覺和味覺方面的異常,所以,我們對他的某些表現要理解,不要簡短斥責。
2、自閉症的孩子是學而知之,教而知之,不教不知,不學不知,必須要教,任何問題都不能等他自然而然會,只要教,自閉症孩子的潛能是巨大的,切忌低估孩子的能力,不要認為他可能學不會而放棄,一切都要試著去做。
3、自閉症孩子智力的發展是及不平衡的,有的方面高於正常,如記憶力,有的方面低於正常,有的方面距正常差兩個年齡段,有的距正常差4個年齡段,有的甚至更大,如語言,但是自閉症孩子都有自己的優勢,在教自閉症孩子時,要把他的優勢突出出來,要培養他的優勢,不能為了糾正落後的方面,而忽略了他的長處。
4、有人說自閉症孩子的重症期約是4到8歲,這是低谷,8、9歲以後會慢慢的恢復,在重症期訓練可能下工夫很大,花時間很多,都難以取得進步,但是重症期過去以後再教,可能很快就能學會,但是我們不能等,重症期不能放棄,日積月累,量變才能有質變。
5、自閉症孩子的學習存在一種「頓悟」現象,在接受一個新內容時,一般經過這樣一個過程:緊張——停滯——獲得——保持。所以我們常感到教一個東西,學得很慢,但是一但學會了,不易忘記,因此,教孩子學一個新東西時,不要著急,等一等,他就能學會,如果在停滯期就放棄了,那麼最終孩子是不能學會的。
6、自閉症的康復過程,走的是一條羅旋式上升的道路,從總體趨勢上看,是上升的,但是上升中有反復,必須注意,每一次反復,都不是過去的重復,而是孩子進步過程中的必經階段,所以不要看到糾正過的毛病又回來了,就垂頭喪氣,總體上,問題的出現及程度呈遞減的趨勢。
7、自閉症的康復前景是趨向正常,並在一定程度上和正常人保持平行。經過發病——低谷——恢復——穩定,最後在青春期結束時達到最好水平,所以,這是一個動盪的過程,也是一個可塑的過程。
8、有些問題的解決需要重復到一定的次數,有些方面經過相當長時間的訓練都沒有明顯的進步,不一定是方法不對,也可能是積累的量不夠,還沒有質變,那就需要繼續做。
9、有些現象的消退,改善要以時間為代價,如自言自語,手部的自我刺激動作,康復狀態達到頂峰以後,不知不覺中偶爾還會出現反復,這類因生理因素制約的東西,有一個康復極限,而受社會因素制約的東西,如語言表達水平,人際交往能力,不斷學習,將會不斷提高。
自閉症兒童的教育同其他兒童教育一樣,家庭尤其是父母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學校、社會教育不可能替代家庭教育,它需要家庭教育給予延續和鞏固;而且從自閉症康復的角度來說,父母家庭的信心和態度是決定性的。 在此建議家長進行訓練時需掌握以下幾個原則:
1、盡量使用簡短清晰的指令:當與孩子交往提出問題時,首先要確定孩子是在注意自己,然後對他發出簡短清晰的指令。
2、要穿插訓練新舊技能:家長在訓練時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為孩子創造成功的機會,保持他們學習的動力並提高自信,在訓練過程中,教其學新技能的同時也要讓其有足夠的機會重復已經學到的技能,使患兒在學習過程具有成就感,相應避免的是那種貪新貪難的教育方法和拔苗助長的求勝心理。
3、分享控制權:在生活中往往看到不盡人意的情況,一是家長為孩子安排好一切,孩子只能服從指令。另一種是家長什麼都由著孩子。所謂分享控制權就要防止這兩種極端。自閉症患兒與正常人一樣,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特別有動力,如果孩子有要求想玩某種玩具,家長應該與孩子一起玩,並在玩中談論與這種玩具相關的事,這樣,讓孩子在玩耍中學習。但是,他們有時會做出一些重復機械行為或危險行為,在這些情況下,家長不能任由孩子,而應實行必需的控制或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和興趣。
4、有條件的獎勵:家長必須能夠注意及時獎勵孩子所表現出來的技能和為此所做出的努力,同時要必避免無意獎勵不當行為。
5、運用自然獎勵物:也就是使孩子的行為在行為的自然後果中得到獎勵。
6、獎勵孩子的合理努力:在訓練初期,孩子往往不能達到家長的指標,即使孩子有一定進步,他們的技能也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陷,為了保持孩子的學習興趣,並漸進的達到目標,家長要注意不斷獎勵孩子的合理努力。
7、強調事物的多樣形式:任何事物根據它的形狀、大小、味道等都具有多種多樣的形式。自閉症兒童往往只關注其中一個方面,假若家長在與孩子相處時不強調關於事物的多樣性,就白白丟失了許多教育機會。 身體不等於生命,身體可以殘疾,但生命不會殘疾,生命不會只以一種方式呈現,它是多彩的、豐富的! 希望我的回答您能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