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如何教自閉症兒童提問誰去哪裡了
擴展閱讀
10年經典軒逸怎麼落鎖 2024-09-30 13:16:56
教育部頂替怎麼處理 2024-09-30 12:10:01

如何教自閉症兒童提問誰去哪裡了

發布時間: 2022-08-11 06:13:38

❶ 怎樣訓練自閉症兒童

自閉症兒童在家怎麼教
1、注意力訓練:鼓勵自閉症孩子區觀察周圍的世界;也可以進行一些需要注意力的活動,比如追氣球,尋找藏起來的物品。
2、粗大動作訓練,主要有一下幾方面的內容:上下樓梯,獨坐,俯卧,行走,站立(單雙腳),跨步,踢球,跑動,蹬。
3、精細動作訓練,主要涉及手和手指的活動,是寫字,畫畫的基礎。主要訓練內容有:抓握,比如緊握拳頭,對指捏,比如夾葡萄乾,還可以進行折紙,串珠的練習。
4、語言訓練: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場景作為教學環境,做到語言學習的生態化,效果也最佳。
5、模仿能力訓練:自閉症孩子模擬具有特殊的困難,需要一開是教授他們模仿技能,慢慢培養他們的模仿能力。
6、生物自理能力訓練,把各項技能拆解開來,分成一個個的小步驟,比如學會疊被子,先展開被子,再逐漸折疊。
如何教自閉症兒童說話
1、面對面:家長應蹲下來與幼兒面對面說話,與孩子同樣的高度會讓他們感到舒服自在,沒有人喜歡仰著頭聽人說話,孩子也是。
2、順著興趣教:若強迫孩子學習,只會讓孩子失去學習的動力。最好的方式是順應孩子的興趣。譬如孩子拿著湯匙假裝在烹飪,父母就可以順勢教孩子:「這是湯匙嗎?說湯匙,湯匙。」父母也可以融入孩子的游戲,假裝要嘗嘗孩子做的食物,並回應:「媽媽吃,真好吃。GoodSoup!」
3、重覆再重覆:「重覆」是語言學習的不二法則,試想我們對於他國語言的學習亦是如此。從上面的例子可見,一句話里光是「湯匙」就說了三次。
自閉症兒童需要家長的引導、教育,但是光靠家長的努力遠遠不夠,尋求專業的醫生幫助才能夠讓自閉症兒童有機會恢復健康。孩子有自閉症的時候家長不能夠放棄他,一旦連親生父母都放棄了,那麼自閉症兒童就是徹底沒有希望了。

❷ 家長在家如何教育患有自閉症的兒童

多和他交流,要站在孩子的立場想問題,要有耐心,聲音要柔和

❸ 如何教育和引導自閉症的孩子

自閉症的兒童是非常可憐的,我們會發現,很多自閉症的孩子不願意跟別人進行溝通和交流,在別人跟孩子進行交流的時候,自閉症孩子也會選擇拒絕。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一說,如何教育和引導自閉症的孩子。

三、總結。

只要大家能夠不斷地向自閉症兒童傳授自己的愛,他們就能夠感覺到父母的愛,能感覺到身邊的人的愛。那麼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展開自己的心扉,去跟父母還有旁人進行溝通了。在遭遇自閉症兒童的時候,首先,我們作為父母,就必須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千萬不要非常的著急,也不要非常的急躁。

❹ 自閉症該如何教

本文摘自-------博林自閉症教育
今天,是2010年的3月23日,一年一度的世界自閉症日又快到了,關於自閉症的報道看了許多許多,除了大量的對自閉症兒童家庭的悲慘遭遇報道外,彷彿得了自閉症孩子的家庭正面臨著一種滅頂之災,幾乎看不到一點希望。值得慶幸的是,除了這些令人絕望的報道外,還有不少教育專家以及醫學專家在不停地為著這些家庭與孩子努力著——盡管他們也覺得希望不大但還是堅持著。
然而,這些家長們,這些專家教授們,在這一篇篇令人絕望的報道面前,在這一個個不得善終的個案面前,有多少人可以在百忙中抽出一點點時間來,停一停,靜一靜,運用你們的智慧,運用你們的所學所識,重新去審視一下我們所給予這些孩子們的教育究竟是什麼?
我是一個教育工作者,20年前就從事幼兒師范的教育工作,當我的兒子被診斷為自閉症的時候,我也和每一位自閉症患兒的家長一樣,腦子里一陣轟然,在無助與彷徨中到處尋醫就教,可是在我進入這些所謂的教育訓練機構的時候,職業的本能使我強烈地作出了第一反應——這根本就不是教育,教育的本意是教書育人,絕對不是教書訓人。不僅於此,當我與我的同行們每談及此,無不氣憤嘆言。
教育真是這樣嗎?一天一個行為、一天一個認知?一個個孩子沒有尊嚴、沒有自我,就更談不上什麼上進心、求知慾了。老師們每天都在不斷地用尺子去量度他們的行為,不管他們是否願意、不管他們是否喜歡,不斷地威逼利誘,讓他們去干他們不願意乾的事,還美其名曰:這叫社會性。
不少專家發現孩子們經常走路的時候左碰右撞,認為他們就連避開身邊的障礙物都不能做到,因此感覺統合存在著嚴重的問題,更有個別專家認為自閉症的孩子感覺統合是導致他們發展障礙的核心問題。我想問一問這些所謂的專家們,你們憑什麼認為他們避不開障礙物?就因為他們的行為碰到了這些障礙物嗎?你們有沒有想過,其實他們可能根本就沒有看到或者根本就沒有感覺到這些障礙物的存在,也就是說他們壓根就沒有打算要避開這些障礙物呢?
有人認為,自閉症的孩子存在著嚴重的與人交往的障礙,包括目前最流行的RDI(發展人際關系干預策略)訓練方法,同樣是認為自閉症的孩子存在著嚴重的與人交往的障礙,於是把人際交往的過程細分為所謂的階段性,不斷地訓練孩子的所謂交往技巧,更揚言要干預到十八歲方可罷休。
偉大的心理學家馬斯洛曾在他的《動機與人格》一書中,明確指出:在心理學中沒有障礙這種東西,只有試圖達到某種目的的具體的人的障礙。換句話說,自閉症的孩子根本就缺乏與人交往的意識,連意識都沒有,那麼又何來與人交往的目的呢?既然他們根本就沒有與人交往的目的,那麼就更談不上什麼人際交往障礙了,這些所謂的人際交往障礙只是我們家長或者教育者自己所認為存在並必須要跨越的罷了。我們連孩子的發展究竟需要什麼都沒來得及搞清楚,就拼了命的訓啊、練啊,可悲!可憐啊!
那麼,自閉症兒童的教育究竟要教什麼呢?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一點,不管自閉症孩子存在著什麼問題(雖然這些所謂的問題並不一定存在,在此我們不做探討),我們都希望他們可以成為一個人,成為一個正常的真正的人。所以我們就必須從一個人的正常發展的軌跡,以及正常人的養育模式去進行教育。許多的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作為一個正常人的一切能力並非天生就擁有的,如模仿、思維、邏輯、以及游戲、心理等等,從進化的角度來看,人從出生到成人,可以看作是一個由原始到文明的進化過程,人在一出生的那一剎那,充其量,只是一個基因不同的動物,他們擁有發展成為高等動物——人類的一切生理條件而已,他們同樣缺乏上述諸如模仿、思維、邏輯以及游戲、心理等等的一切能力,這一切都是通過後天發展而來的,只是他們的發展很快,僅在出生的短短數月間就已經發展起來,但他們是如何得到發展的呢?
20世紀最偉大的心理學家與教育學家讓·皮亞傑揭開了這一謎團,他認為人的這一切能力是通過後天的活動而發展出來的,例如,一個剛出生的嬰兒,躺卧在嬰兒床上,開始他沒有任何意識去擺動他的肢體,當爸爸把一個五彩斑斕的吊鈴懸掛在寶寶所睡的嬰兒床頭時,孩子的行為能力的培養就開始了,一開始,寶寶發現了在自己眼前那色彩鮮艷的吊鈴,這使寶寶非常興奮,不自主地把小手擺動了起來,在揮舞中更使他興奮的事情發生了:舞動的小手不經意地碰到了低垂的吊鈴,使吊鈴快速地擺動了起來,這一現象讓寶寶更加興奮,接著就接二連三地不斷碰到吊鈴……結果在不斷的拍打吊鈴的活動中,寶寶意識到了,原來用手拍動吊鈴會更有趣,於是,寶寶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就會不斷地運用剛學到的本事——常常會用手去撥弄身邊的事物,運用手去拍打物品以及擺弄物品的能力就發展出來了。
然而,發展出這些能力的活動的出現,就要追溯到從寶寶發現了在自己眼前那色彩鮮艷的吊鈴,從寶寶關注到了吊鈴所開始的,也就是說,人的一切基礎能力與活動的出現都離不開他對身邊一切人、事、物等信息的注意開始的,而產生注意的前提條件就是關注,對身邊一切人、事、物等信息的關注。
在最近的兩年裡,經過對多個自閉症兒童的觀察研究,結果發現,他們對身邊所發生的信息存在著大量的忽略,比如,大多數的自閉症兒童的家長都會有以下經歷:當與自己的孩子玩的時候,他會只專注於所擺弄的事物,對身邊的一切安全等的其它信息則視若無睹,此時即便在他前面有一個躺卧在地上的人,他都不會發現,並且會從其身上任何部位踩踏而過。曾經,在我兒子剛滿四歲的時候,他的一個經歷使我震驚,當時他在一間較大的屋子裡沉迷游盪,此時另外一個自閉症的孩子高速向他迎面沖來,兩人強烈地碰撞在一起,兩個孩子都沒有作出一絲要迴避的意識,結果兩個都號啕大哭……他們居然對對方的龐然大物毫無知覺,居然關注不到。
因此,尤其是自閉症兒童,阻礙他們一切能力發展的就是對身邊信息的關注力,因為一開始他們就沒有感知到身邊有事情發生著,身邊所發生的一切他們都沒有關注到。對於一個從不關心足球,從來就不喜歡足球的人來說,別說上屆的世界盃誰是冠軍他不知道,世界盃要多少年舉行一次他不知道,就連世界盃是什麼他都有可能會不知道,就更不用說要他擁有貝克漢姆般的精湛球藝了。所以,要教育自閉症兒童,要把自閉症兒童培育成一個正常的人,就必須要回到一個人所發展的道路上來,從感知力的發展開始做起。

❺ 怎麼教育自閉症孩子

為孤獨症孩子治病,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教他們學習生存的技能和與人交往的規則、方法。爸爸媽媽不妨把他們看成是正常的孩子,營造一個讓他們學著自己照顧自己的氛圍,比如自己穿衣服、穿鞋,自己吃飯,自己洗手、洗臉;學習適應環境和與人配合。但設定的目標應貼近孩子,同時把這個將要達到的目標分解成一個個細小的目標,一點點地、分步驟去實現,使他們稍稍努力就能看到成果;之後反復練習,將成果鞏固下來。如果設定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標,百分百地會令孩子產生挫敗感,使他們剛一起步就退縮回來,欲速則不達。因為,對一般孩子來說很容易學會的生活技能或短時間內就能養成的良好習慣,孤獨症孩子卻要學習半年或更長的時間。所以,爸爸媽媽在心裡給孩子定的標准一定要比同齡的正常孩子低很多,急躁情緒和攀比心理萬萬不能有。

❻ 如何與自閉症兒童有效交流溝通

‍‍
  1. 1.積極關心

    患有自閉症的孩子並非沒有感覺,只是他們不善於表達自己、不知道該如何與人溝通交流,所以我們要積極主動的去關心他們,和他們交流,讓孩子能感受到你的愛和善意。家長可以日常在生活中多和孩子親近,陪孩子玩耍、散步,只要天氣不是很惡劣都可以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多和別人打招呼。

‍‍

❼ 自閉症兒童應該如何教育學校和家長可以做些什麼

自閉症,其實和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的感冒是一樣的。

是現代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疾病。

只是在我們日常在看到報道和相關的知識的時候,把愛心、理解、關注盲目放大了!認為只要是被戴上「自閉症」帽子的孩子,就是「不正常」的,「異與正常人」的孩子,這是不科學的,更是不尊重別人的,不道德的、不理性的行為。

這些「星星的孩子」,有的是輕度感冒,不吃葯不打針,就自動好了,有的只吃點葯,就玩耍幾天就過去了,極少重症的,才需要住院治療。

說一個我當老師過程中遇到的一個病例。

某次上課,發現一個眉清目秀的GIRL沒有完成作業。我讓她站起來:為什麼這么聰明,弱智的作業卻無法完成?!是不是要證明你昨天弱智了!

我發現別的學生表現異常,就先讓她坐下:沒事坐吧!下次再弱智,我好好給你表現一次我老人家的弱智!

後來其他的學生告訴我,她小時被嚇到過,遇到我問她的情況,可能無法正常說話。可是晚上,她的父母來找我:女兒很少說老師怎麼樣,可是今天下午回家,說老師批評她,讓她必須按時做作業!而且老師對她很好,老師太搞笑了!

我並不知道當時她正在「自閉症」治療中,後來她爹媽帶她去再次治療的時候,她居然說:應該先問下我,要不要去治療,那個葯把她吃傻了!

後來,我建議她爹媽嘗試先讓她自己適應一下,後來她很正常,就是不喜歡多說話而已。大學也很快樂。

其實,只是她的症狀輕一些。只是她的家人,朋友,甚至她周圍的所有人都把她當不正常的人了,然後她很自然地把自己當「異類」。如此,就是不病,也不很難很難的了!


故事有些驚喜,並不是能夠發生到每個人身上。我也是平時逗逼,「瞎貓抓到死老鼠」,做了件好事!但是,但是,道理是一樣的,自閉症和自閉症治療和其他的疾病都一樣,需要一個尊重、輕松的環境。

❽ 如何教育有自閉症的孩子

總體來說,自閉症兒童早期干預機構必須具備這樣的特質:專業水平高,辦學方向正確,訓練的方法科學,這樣的機構是最好的。那麼家長如何在這些方面對一所機構進行具體的認識最好作出判斷呢?需要注意以下幾個要點—— 一、機構理念家長的選擇一所機構時,首先需要了解這所機構的理念,尤其是機構領導者的理念,也就是他認為機構整體的理念是什麼。自閉症兒童的訓練目標不同於正常兒童,它不在於測試分數可以達到多高,不在於研究探索的腳步走得多遠,它更多是通過訓練促進自閉症兒童的發展與進步,最終幫助其融入社會。 二、教學規模好的自閉症治療機構並不一定是規模大的,根據自閉症兒童的特點,干預過程中適宜小班教學。因此,選擇一所機構時需要了解該機構對「數量」與「質量」矛盾的看法。目前,國外很多機構師生的比例都是1:1的,但是它的收費很高。在我國,還做不到這樣,但是我們強調的是師生比例越接近越好,一般是1:2或1:3,如果出現1:6的情況,這樣的機構可以說不是一個好的機構。 三、教學方式當家長走進一所機構,不要看它的房子有多麼漂亮,也不要看它的綠化有多麼完善,這些都是次要的,應該觀摩一下他們如何進行教學,如果沒有現場的機會,也應該與他們的老師了解教學的方式。自閉症兒童的教學應該是「輕知識、重能力」的,例如教孩子認識什麼是綠色,不僅是能在一堆圖案里找出哪個是綠色,在日常生活中也應懂得交通燈是綠色時才能過馬路。網友阿yan:剛進小學一周 擔心老師勸轉校或退學孩子上學了,剛一周,老師就反映出很多問題。首先,上課不太跟得上,雖然以前教過他,但他很快就忘了不少,老師留作業也記不太明白。其次,下課上廁所時總推別人或踩其他同學的腳。我知道孩子是想第一個上廁所的,他干什麼事情都想是第一個,要不就不樂意,阻攔或搶在其前面的人。再次,孩子上體育課不聽指令,在操場上亂跑,老師叫也不聽。剛好體育老師是一個年紀比較大的女教師,追不上孩子,嗓門也不大。她建議不讓孩子上體育課,我們哪能希望孩子這樣呢!沒辦法,只好在他上體育課的時候去陪著,監督孩子。孩子上學也只是一個人自己玩,這也許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其他正常的孩子不願跟孩子玩,孩子也不太懂得如何玩,回家問他跟孩子玩嗎?他說不,就自己一個人玩。讓我們很是頭疼!對孤獨症了解的人能理解咱們,對這不了解的人可很不友好!而咱們也不可能給他們一一解釋。我們都知道老師都是喜歡帶好帶的孩子的,聽大夫說好多類似的孩子最終都給退了回來,不能上正常的學校,只能上培智學校,心裡好忐忑和憂慮啊!!其實,在孩子今年是否上學這個問題上,我們也是很糾結的。深怕他不能適應正常小學的教學,但是大夫說得也很有道理——孤獨症的孩子你不知他未來是啥樣,如果來年還是這樣又該咋辦?所以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早一年上學還能給我們一年迴旋的時間。雖然才開學一周,孩子的問題多多,但是變化也很大。以前在訓練機構都是面對同樣的星兒,在家裡也是一個孩子,也沒有條件讓他跟正常孩子一起玩。現在,他走進了小學,真正地與正常的同齡人在一起,希望這能鍛煉他適應社會的能力。為了讓他能夠更好地融入新環境,雖然離開了機構的特殊訓練,我們在家還堅持對他強化。經常模擬各種場景示範給他看,讓他學著如何去應對。我們深知在現實很多情況是不可預見的,這只能解決部分問題。但是,我們只能這么努力著,因為最擔心的孩子因各種理由被學校勸退回家。那樣的話,就真的不知該怎麼辦了?聲音:我國自閉症兒童學齡期的困惑與無奈如果說「早發現、早干預」對自閉症兒童來說是一場「及時雨」,那麼當自閉症兒童接近學齡期時,「何去何從」這個問題則成為了一場「拉鋸賽」。一、自閉症兒童與正常兒童的「拉鋸賽」自閉症孩子本來就存在各種各樣的障礙,比如說語言的障礙,溝通障礙,社交障礙等,在學齡前進入自閉症治療機構的孩子,經過系列專業的干預訓練後,可能在這些障礙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程度的改善。但是,自閉症兒童脫離了特殊機構的教育,走進融合教育時,也意味著他離開了干預與強化,並需要面對陌生的世界。他們第一個需要面對的就是「正常兒童」的異樣眼神。因為自閉症所導致的種種障礙將最大化地得到對比,隨即而來的是取笑、捉弄甚至歧視。更嚴重的是由於這樣的一個孤立和排斥,使得自閉症孩子的自尊心受打擊,從而更自卑,更叛逆,更遠離集體,更愛跟集體有一種對立的情緒,然後這樣的對立使得他就不願意學習,不願意參加集體活動。長期處於這種惡性循環中,自閉症孩子之前所得到強化的能力將慢慢退化,最終可能又回歸到原點。二、特殊教育與主流教育的「拉鋸賽」目前,我們國家推行的是融合教育,實行「隨班就讀」的教學。從整體來看,小學教育中一個班大約40—50人,教學模式大多是一個老師授課,幾十個孩子一起聽課,基本上是沒有助教的,也沒有專門針對特殊孩子的特殊老師。而在國外發達國家則不同,每個學校要求配備「資源班」的。所謂「資源班」指的就是特殊班,這個班級里有各種各樣障礙的孩子,有專門的人員管理,有專門的老師教學,孩子們部分時間在這個「資源班」上課,部分時間回到普通班級里接受融合教育。自閉症孩子進入正常小學後,往往出現這樣的局面——老師要顧及四五十個孩子的上課,不可能把精力放到他一個人身上;同齡的同學各自顧著各的學習,也沒有人告訴他們應該怎樣對待自閉症同學;自閉症孩子本身也束手無策,甚至他會覺得在這樣的班級里受到無比的歧視;漸漸變成「除了自閉症孩子的父母,別人沒有辦法幫助他」,而普通小學又是不允許父母陪讀的;最終造成孩子無法適應,只能輟學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