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古代兒童如何學歷史

古代兒童如何學歷史

發布時間: 2022-08-03 13:22:56

1. 古代的普通人是通過什麼渠道學習歷史的以及哪些人知道歷史

當然是史書了。有錢的人家家裡都會聘請先生,給家中子弟讀書,家中藏書也很多。到後來有私塾的出現,也有人家送孩子去上私塾。知道歷史的人多了,不列舉了。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2. 古時候的孩子都學習什麼古文呢 順序是什麼

這要看不同時期

上古三代的時候,小孩子由老人來教導,習禮和習武,商代以習武為主,周以習禮為主,內容為六藝,

先秦的時候,像孔子,墨子之時,注重遊說講學,以成人教育為主

漢代的時候,教育系統成熟,分為官學和私學,小學生主要是認字,可以讀一些論語之類,長大些之後,讀名家名篇,

古時候,都是先教背書,因為小孩子的理解能力差,但記憶能力強,等到十多歲的時候,老師才開講,像三字經,千字文,都是唐宋之後才編的,目的在天培養小學生的理解能力,由易漸難。

六藝是:禮,樂,射,御,書,數,其中商代的習武中,主要是習射,周代習禮主要是指禮和樂

3. 如何規劃孩子的歷史學習路徑

初三即將面臨中考,也就是說,你不單單要學好初三的歷史課本,而是初中三年的歷史知識。1.提綱挈領,以三年歷史課本的目錄為綱,整理把握。大致可分類為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對於中國的歷史,時間的先後順序要理順,朝代的跟替是基本常識。對於世界歷史,有句話叫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不用想太多,弄懂老師講的即可。2.再來就是試卷,最好是真題。通過做客觀題夯實基礎,就是各類歷史事實要記清楚。有許多細節的地方,比如時間、地點、認識;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後期的影響等。要縱向、橫向,多角度記憶。比如所有的戰爭拉一起看。通過主觀題鍛煉歷史思維,所有的問答題無外乎政治、經濟、文化、戰爭等角度。好好研究參考答案,試著從這幾個角度劃分,用自己的言語表述出來。3.總結提高。所有的錯題要分類再整理,找出背後的知識,舉一反三。強化知識。有些事說起容易做起來難。所以寫歷史學習計劃是簡單的事情,但能不能做到才是關鍵。希望你能執行好該計劃。

4. 古代的小孩怎麼學習

戰國以前,普通人家沒有權利學習,戰國後,孔子創立了私學,也就是後來的私塾。封建社會以後,有錢人家可以請教習,也就是把先生請到家裡來單獨教自己家的孩子,沒錢的就只能上私塾,也就是先生開的小課堂,也會有一些鄉紳創立一些義學,請先生上課,由鄉紳給先生工資,上學的都是貧困學生,不用交學費,可以免費上學。也有更差一點的就是先生自己辦義學,學生不用交學費,而是給先生東西,米面糧油這些,或者學生輪流管先生吃飯,人家管一天。總之以上說的都是私學,也有官學,也就是太學,就是朝廷辦的學校,但是能去的都是達官貴人家的孩子了。

5. 古代歷史怎麼學

首先你要對它有興趣,多記,歷史就是一個長長的故事,從遠古到先秦,從秦朝到清朝,歷史人物、事物,找到你感興趣的點就很好記憶了。世界古代史也是一樣。

6. 如何讓小孩學會尊重歷史

成年人尊重歷史,孩子自然也會尊重歷史。

我們成年人平時對歷史嚴肅一些,孩子自然也會如此的,而且孩子還小,我們好好的引導,不會造成嚴重的誤導的。我們要相信家長老師的力量,相信孩子自己的判斷力。所以,我們自己平時好好的學歷史吧,我們不要被誤導了,才能告訴孩子什麼是真的,什麼事假的。

7. 古代士族兒童怎麼學習

書童,教書先生,
國子監,
以及名門大家子弟。
真是理解教育啊!。

8. 怎樣學好歷史

我們學習歷史,一定會接觸到事件的原因、經過和影響(或影響)三部分。不同的部分,有不同的重意點,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那些要點:

1.了解背景和原因的關系

歷史事件發生的背景和原因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前者是具體的事實,後者是抽象的觀點,後者是從前者概括出來的,所以原因寓於背景之中。因此我們要把兩者統一起來,以原因觀點統帥背景,用背景的事實論證原因。如隋速亡為例,役民太甚是原因,而從隋朝種種勞役人民的具體史實如修長城、開運河、建宮室、南征北討等等則是其速亡的背景。隋速亡的役民太甚這一原因,就是從上述各項具體史實所帶出。學生學習歷史時弄清楚原因和背景這種關系,就是理解地掌握歷史知識。這樣獲得的知識才是牢固的,也容易記憶。

2.掌握歷史事件的經過

事件的經過是件的中心。事件是背景、原因的必然趨勢,歷史意義又寓於事件的經過之中。因此,學習好歷史事件最重要的是掌握事件的經過。掌握歷史事件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要素法

事件經過有四個基本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和結果。在學習每一歷史事件時,都把這些要素提煉出來,可寫在書旁,也可寫在筆記本上,在總復習時再把它們按照事間順序綜合列出一個總表來。這樣8就做到了一目瞭然。例如:在學習中國古代改革內容時,可將歷史上的幾次重大改革,以朝代、人物、背景、目的、內容、結果等要素製成表格,便於理解、記憶和應用。

(2)階段法

有的歷史事件間比較長,過程曲折,而且前後發生極大的變化,遇到這類事件可以分階段來掌握。如記憶中日戰爭在八年裏的發展,可以用分段和列表的形式;又如在學習文化大革命時,也可以將這十年裏的大事分階段和列表,以便記憶和學習。

(3)路線法

有的事件發展的路線是明確的,特別是有的戰爭事件有明顯進進軍路線。因此,可採用路線法。如長征中中央紅軍的進軍路線線可描述為:瑞金---貴州(遵義會議)---四渡赤水---渡過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跨越大雪山---橫過大草原---入甘肅---到達陝北延安。

(4)對比法

把同類型的事件進行對比。中學生感到學習歷史困難的原因之一,就是容易把史實混淆。因此,把兩件或兩件以上的同類事件進行對比後,就可以分清異同,加深對事件的理解,防止混亂。列表對比是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把同類的事件,按原因、時間、地點、人物、簡單經過、特點、結果和歷史意義等項目列出一個表來,這樣可一目瞭然地看出各事件的異同點,記憶起來十分容易。如秦隋兩朝、洋務運動和戊戌維新等課題,都可用這個方法來學習。

3.掌握歷史事件的歷史意義

(1)何謂歷史地位

這是向前看得出的意義。就是看它在過去歷史發展中占甚麼地位。這種歷史意義往往帶有「最」字、「第一」、「標志著」、「開端」、「序幕」、「劃時代」、「轉折點」及「分水嶺」等詞語。如談到清代軍機處的歷史地位,我們可以說是「標志著」君主獨裁推向高峰的象徵。又如《史記》「開創」了紀傳體形式寫史的「第一」部史著。

(2)何謂歷史作用

這是向後看(包括事件的經過)得出的意義。這有兩方面:一是對舊事物的打擊、推翻和動搖作用。例如:我們可以說義和團事件顯示了中國人民不可欺的不屈性格和力量,它不僅粉碎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企圖,而且沉重打擊並加速了清朝的滅亡。二是促進和推動新事物的發展。如絲綢之路的出現在促進中西方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產生巨大的作用。

(3)何謂歷史影響

所謂歷史影響是指歷史事件和後來歷史發展的關系。歷史影響可分正面的和負面的;直接的和間接的。如北宋中央集權政策的正面影響是防止前代軍人專政、地方割據的發生,有利國祚延長;負面影響是導致政風因循、地方貧弱等等。如兩漢張騫和班超先後出使西域,其直接影響是政治的(國威遠播);而間接影響是經濟(促進商業貿易)和文化的(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學習歷史(教學篇) 陳一川 擇譯

--------------------------------------------------------------------------------

一、 前言

歷史對一個國家民族的重要性就如同記憶對一個人的重要性一樣。我們簡直不能設想一個失去了記憶力的人如何能夠有意義地生存下去?同樣,如果一個國家民族沒有了歷史,也就像是失掉了集體的記憶一樣,這樣的國家民族又如何在世界上生存發展下去呢?不特此也,根據現代學習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方面研究的成果,有許多個例顯示出,如果一個人的記憶力或意識狀態由於內在的原因(如生理、心理、神經系統等病變)或外在的因素(如車禍等事故、強有力的社會、宗教等壓力、被強制地進行洗腦活動、或由於外來病毒的侵壞導致機體病變等因素)而遭受破壞損害,就會誘發出精神病或神經病(psychosis or neurosis)。同理,如一個國家民族的歷史也因內在或外在的原因遭受破壞或扭曲,則對生活於這國家的人們在心理上及行為上所產生的影響也會有令人堪慮的後果。遺忘了歷史就會把過去和現在一系相連的線索以及群體與個人相互關連的紐帶給切斷了。沒有了歷史,那麼過去發生過的多姿多彩的歷史事跡、故事、掌故也就都沒有了,我們的損失又豈只喪失了生活中許多樂趣的泉源而已!

現在許多美國的教育家正努力地把對歷史的學習和研究在各級學校和家庭里積極地作推廣的工作。我們對自己國家的歷史增加了知識,就會對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民族精神、道德理想、價值理念、先民努力奮斗的事跡、克服困難的經過有深一層的了解;我們對世界的歷史增長了見識,就會對別的民族,別的文化有了較廣泛的理解,也能幫助我們認清我們自己以及我們在世界上所處的地位與責任和人類共存共榮的相處之道。

我們希望多多鼓勵孩子們對歷史的學習和探討的興趣,輔導他們領會到學習的樂趣。但如何去鼓勵,如何去輔導呢?本文提供一些具體方法,供父母及教師們做參考。

二、具體方法

(1)歷史的教育由家裡開始

家長有很多機會讓孩子進行歷史教育。孩子們往往會好奇地問:「我是從那兒來的呀?」「我是不是一直都在這里的呢?」這兩個問題就已經包含了很有歷史意味的兩大因素:人物和事件以及過去和現在。當小孩問起類似的問題時,我們就可以把收藏著的家人的相片、出生證書、小孩打預防針的記錄、孩子小時候畫的畫、進學校以後的成績單、筆記簿、紀事本、習學本等等給他們看,並把家人的故事講給他們聽,讓他們對家族的淵源、親人的經歷、孩子們自身成長的往事發生濃厚的興趣,由好奇心的驅使而引發更多的問題,就是歷史意識的開端了。

小孩一生下來,其實就進入了歷史世界。當小孩聽有關家庭的故事時,他會發現他的生命與周遭的親人息息相關,他漸漸自覺到父母給了他生命,而他是在家庭環境中成長的。人的歷史意識,社會意識也就漸漸地滋長了。

下面簡述一些做法幫助你引發孩子們學習歷史的興趣,把對歷史的探究變成一種習慣。習慣養成的秘訣就是要經常地去做,俗語說習慣成自然,好的習慣會豐富你和孩子們的生活內容,增長知識,添加樂趣。

▲ 常把家庭的歷史講給孩子聽。對小孩們談親戚的趣事,讓他們感到父母關懷他們,讓他們覺得成為家中一個成員的重要性,而養成一種自愛自重的心理和歸屬感。

▲ 帶孩子參與社區的活動,培養公民的意識。家長如果能積極參與地方選舉,環保衛生以及其他與公益有關的活動,也鼓勵孩子去學校參加義務勞動服務,如打掃環境,清潔校園,競選班代表等,養成孩子們做好公民的習慣。

▲ 閱讀報章雜志,收看電視新聞報導。跟小孩和家人談論時事,鼓勵大家發表意見並尊重別人的看法,如果家裡附近有圖書館,帶小孩去查詢資料,教他們使用參考書和網路全書以增長知識。

▲ 跟孩子們一起閱讀有關歷史人物的傳記,了解他們的生平、思想、行事,認識歷史人物如何努力奮斗、歷經失敗、堅忍不拔,克服困難、取得成就、造福人群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

▲ 接觸社會上以及鄰里附近的好人好事。把那些叔叔,伯伯,阿姨,嬸嬸為別人,為社區做的好事,講解給孩子們聽,讓他們認識到人性如何向上的一面。帶孩子參加楷模表揚大會等有意義的活動,養成社會群體的意識和努力向善的情操。

▲ 搜集一些具有歷史意義的演說名篇,講解說明並朗誦給孩子們聽,由演說詞的滔滔雄辯中,讓孩子們感受到歷史人物活躍心靈的震撼力和語言文字的巨大力量和功能。
中國古語說『教學相長』,我們一旦打開了學習歷史的大門,我們跟孩子們一起學習,就會滋生出好多樂趣。

下面談一談值得注意的幾點,可供師長的參考:

▲ 不必要在孩子面前讓他們認為我們無所不知,無所不曉。讓他們理解到我們也跟他們一起在學習,一起查資料,從而得到共同學習的快樂,這也是身教、言教的一個好機會。

▲ 鼓勵孩子發問,雙向交流的言談比單向的教導方式要有意義。讓孩子們知道我們重視他們的意見,培養他們的發表能力,是建立自信的一個好方法。

▲ 隨時抓住機會培養孩子們對歷史的興趣。像拜訪親友,縱談家常,參加節日慶典活動,游覽博物館,藝術館等等。

(2)多向孩子說故事

如果你去查查字典上歷史一詞的定義,你會發現它的第一個意思是「故事」,也就是已經發生過的事情;第二個意義是「對過去重要事件的記錄」。所以我們對小孩子說故事的開場白:「從前有這麼一個人...」,「從前有個地方...」,就已經抓住了歷史一詞的重心: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了。

我們以說故事的方式,可以把以前的人、事、物、地方等,重新顯現,把一些英雄好漢,像關公,孔明,呈現在孩子眼前,讓孩子們很親切地去了解歷史的往事,並從中培養孩子們問問題,以及分析探討的態度與能力。

說故事是很有趣的活動,孩子們都會喜歡聽故事,舉凡童話故事或民間傳說故事,以及一些歷史史實,都是好題材.為了加強效果,我們可以事先找些孩子們可看的歷史故事,童話故事,連環圖,讓孩子們先看,然後要孩子們向大家說來聽,大人們可加以補充及解釋。

(3)利用現有文物,了解歷史

做師長的可以經常鼓勵小朋友去了解他們所居住的城鎮、都市的風貌和歷史。具體方法包括:

1.查閱報紙:通常地方報紙都有地方新聞欄,還有專門登載當天或未來一個星期、一個月將有什麼文化活動的詳細消息,譬如那裡會有音樂演奏會、兒童話劇演出節目、慶典遊行、藝術展覽、科技成果觀摩展覽、演講會、參觀博物館的旅遊活動、或組團參觀附近一個歷史文物風景點等等消息。鼓勵孩子們多多利用周末或假日參加這些既有趣、又長知識、又培養公民意識的活動。可由老師或家長出面組團或由小朋友主動連系組團進行活動。

2.查詢電話簿:去分類的電話簿上去查列在歷史文物欄下的有關單位,通常美國許多城鎮都有歷史協會、歷史文獻館、文物單位、地區商會、以及促進貿易、旅遊的機構,可以電話查詢當地文物歷史有關的活動,可以要求他們按期寄來登載各項活動的通訊錄。在打電話時,讓孩子聽著,讓他們學會將來如何自己可以利用電話來取得信息的方法,從而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動,了解自己居住的鄉里城鎮的歷史、特點、產物、人物。

3.教小孩在歷史記錄簿上列舉可參觀的歷史文物重點,旅遊點的名稱、電話、地址、開放時間、交通工具等信息,以備將來之用。

4.參觀時鼓勵小孩發問,也可以問他:「將來如果你做導游的話,你怎麼把你故鄉的風景文物、特點、人物介紹給前來參觀的人們呢?」

這些活動可以觸發小孩愛鄉土的熱情、對生存環境的歸屬感和親切的歷史感。

另外父母及教師應盡量帶孩子到外地參觀對歷史有重要影響的文物地點,理想的地點最好和孩子在學校里會學到那些歷史事實是與那些歷史名城有關。

為了使參觀訪問的活動做得能使小孩子真正受益,可讓小孩子先做些准備工作,如查詢地點,找背景資料,導游手冊,路線圖,地圖。如果附近公立圖書館有錄影帶更好,借回家來先看看,對實地參觀會增加莫大的助興作用。

讓小孩帶上歷史記錄薄作扎記,也可讓孩子帶照相機照相,回來後幫他做圖文並茂的游記,養成他們主動用心觀察,用手寫作的能力和習慣。

在寫作時,特別強調所參觀歷史名城的重要性以及有關歷史事件的意義與對後世的影響,讓小朋友認識到歷史的時空,不是孤立的,它是有伸展性、有生命力、有影響力的。

中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地上地下珍貴文物,難以盡數,通都大邑歷史名城更是罄竹難書,這麼豐富寶貴的文化資源果能妥善地保護並悉心地開發,真不知道能為廣大的人民群眾,青少兒童提供多少學習歷史的機會啊!讓歷史古都再現芬芳的生命,一則培養國民愛國家,愛文化的精神,二則也向世界廣闊地傳播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潛德發光。

(4)養成以理性的眼光看歷史的態度

了解歷史不只是去記住許多許多的人名、地名和年代。當然能夠記得重大歷史事件及人物的細節是有其重要性的,但是要真正咀嚼出歷史的趣味來,就要去體驗歷史的經驗,就好像是讀一套寫得精彩的故事和小說一樣。

▲ 閱讀原始資料和文字記載對體驗歷史真情實況有幫助。閱讀那些改變歷史進程的文字敘述,讓孩子從「故事」中知道歷史事件是真實的人物在時間、空間過程中,經過抉擇,作出決定,發乎行動,產生後果,後人記載下來,就成了歷史事件。

▲ 做深入及多方面的探索 。與其求多而雜,不如精而要。中國古諺早就說『博而寡要』的毛病是學者應該避免的,這不但不符合經濟原則,也會使得學習的興趣遞減,所以寧選取一些重要而可以令人興味盎然的歷史事件作較深入的,多方面的探索了解,效果才會好。

▲ 學習歷史是多方面的活動,這有點像學習一種新的語言。我們要會多發問,要有探索的好奇心。譬如說西安從前曾叫長安,北京曾叫燕京或大都,他們歷史的沿革如何,就是個有趣的歷史題目。再譬如河北省的省會,石家莊這地名是怎麼來的?烏魯木齊從前叫迪化,為什麼要改名呢?我們也要關心時事,常與別人討論時事,因為時事就是未來的歷史啊!

▲ 歷史難得定論。就像有人說故事說得精彩絕倫,有人說得索然無味,歷史的記載、寫作、解釋也有很大的差異性。讀歷史會養成我們不固執於一種見解,一種觀點,而有擴大我們的視野與包容心的好處。

三、結語

總之,歷史的天地十分廣闊,歷史的內容無比豐富,我們應設法引發孩子們對歷史的興趣,啟發並培養孩子們好學深思,求取答案的好習慣,尤其是培養孩子們能從事批判性及建設性思考的技能,這將會對他們一生的求知,工作,參與社會,服務人群,產生積極有益的影響。

9. 如何教孩子學歷史

後期注意培養就好了。
[思路分析]歷史是世界上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是全人類智慧的結晶。幾千年來人類在各個領域的實踐里取得了豐富的經驗,也提供了許多深刻的教訓。希望你能夠認識學習歷史的重要性,自覺培養學習歷史的興趣。
[解題過程]其一,認識學習歷史的重要性。人們常說:「歷史是真理的母親」,「歷史是生活的鏡子」,這些話都充分說明了歷史學科特有的功能。劉知幾說:「史之為用,其力甚博,乃人生之急務,為國家之要道,有國家者,其可缺乎哉?」古代史學家一般認為的作用在於「勸善懲惡」、「記功司過」、「察往知來」、「激濁揚清」。如今,歷史學的功能較以往更廣泛、更深刻。其重要性如下:一是資政功能。歷史學家是現實需要的產物。一代偉人毛澤東為何文能安幫、武能定國?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對中外歷史的深入研究和領悟,他不僅熟讀了古今史籍,還點評了二十四史。關於歷史學的作用,毛澤東有過這樣的評述,「如果沒有革命的理論,沒有歷史知識。沒有對於實際運動的深刻了解,要取得勝利是不可能的」。足見歷史對於一代偉人的影響之大。二是教育功能。歷史學能給人以巨大的教育,這是歷史學最普遍的價值所在。它至少包括:社會發展規律與前途教育、倫理道德教育、民族關系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國情教育、社會主義教育及人與自然的關系等。三是素質教育的需要。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是高素質的通用型人才。隨著社會迅速發展和競爭的日趨激烈,知識單一型人才將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的需要。而通過學習和研究歷史,則能培養人們的歷史意識、歷史思維和歷史方法,從而提高整個民族的文化素養和歷史認同感。

其二,調動自己學習的能動性。心理學家告訴我們,人的情緒具有感染性和擴散性,「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正反映了人們的這種心境。體現情感學習風格,首先要有強烈的愛憎分明的情感。這種內在的情感和外在的表情總能在學習中真實地流露出來,這樣就會激發起自己相應的情感體驗,並能隨著老師感情的起伏或激奮或悲哀,因此,只有體會到教者的「情真意切」,才能「感受至深」。同時,還要參加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寓學於樂,拓寬學習歷史的視野。其三,從有效的課堂時間內培養自己的學史興趣。要想把自己留在中學歷史課堂,自己得從瑣碎的史實中另闢蹊徑,讓史實歸屬於觀點,用觀點去統領史實,使自己從「陳跡」中撿拾起對今天有用的東西,讓自己在分析、理解、對比中感受歷史的「研究味」與時代感,惟有如此,才可長久地調動自己的興趣。如果認識歷史「觀點」無非是書上那些性質、意義、作用、影響、原因等,自己就會步入另一個誤區,成了由事實記憶向「觀點」記憶轉化,始終逃不出「死記」的圈子。久而久之,亦會失去學史的興趣。須知歷史事實無法改變,但不同階級、不同時代的人對其看法肯定不一樣,所以自己在學習中,要充分認識自己是學習的主體,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不應一開始就指出書上的觀點、認識、這樣就會剝奪自己思考的權利,自己說出對歷史最直觀、最真切的體會,讓自己領悟學習歷史的意義,這樣才能培養研讀歷史的濃厚興趣,毋須怕自己的認識有弱點、有漏洞、很幼稚,不符合唯物論的原理。只有這樣才能通過老師的提煉、補充,讓自己領略歷史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