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兒童化驗單怎麼看
擴展閱讀
高等教育屬於什麼法 2024-11-15 18:24:43
基礎外擴尺寸怎麼算 2024-11-15 18:12:44

兒童化驗單怎麼看

發布時間: 2022-04-01 00:52:07

『壹』 5歲孩子散瞳後化驗單怎麼看

散瞳後檢查眼睛是比較準的
診斷報告上寫得很清楚了
右眼目前是1.0
左眼目前是0.8
已經近視了再復查也差不多
准備給孩子戴眼鏡矯正吧
至少保證在成年前不再惡化
兒童的眼鏡或角膜塑形鏡都行
價錢也差不多一般的要4-5000一副
而且半年左右要復檢一次

『貳』 兒童血常規化驗單如何看(有圖片)

你沒有圖片沒法給你回答啊大概給你說些病毒與細菌感染的區別 白細胞高就是細菌感染 病毒感染初期:白細胞可輕度升高,但中性粒細胞比多不高,淋巴細胞比高 細菌:一般二者均高,另外還有幾種情況: A、白細胞升高,中性粒細胞比不高 B、白細胞正常/稍低,中性粒細胞比升高(多為陰性菌) C、白細胞升高,中性粒細胞比升高(多為陽性菌)

『叄』 怎麼看小孩的血常規檢驗報告單

一般要看的是患者的白細胞WBC,紅細胞RBC ,血紅蛋白HGB,血小板PLT 值

『肆』 跪求,兒童血常規化驗單怎麼看

異常與否用的是成人的指標范圍, 兒童不一定適用。

1. MCV(紅細胞平均體積)稍低, 但血紅蛋白正常。因幼兒常見MCV低,考慮屬正常。 等孩子成年後如果還是MCV低考慮是地中海貧血基因攜帶。RDW, MCHC都是紅細胞/貧血的輔助指標, 高高低低這里沒有什麼臨床意義.

2. LYMF是淋巴細胞數, 幼兒淋巴細胞較成人高, 但是考慮到MID(中間細胞)也高, 可能還是有感染(病毒, 結核菌), 具體什麼感染要看他/她的症狀進一步化驗。WBC是白細胞總數, 這項高是因為淋巴細胞較高。

3. 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346U/L不正常。 一般見於肝臟疾病, 但心臟疾病也有可能造成ALT升高

『伍』 怎樣看血常規化驗單

血常規檢查是對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紅細胞、白細胞及血小板進行質和量的分析。它不僅能反映機體的造血狀態,對其他器官、組織疾病的診斷和監測亦有重要意義。 血常規(血細胞分析)化驗單上有20多項結果,有一些是比較專業的項目,不必深究。只要重點關注幾個項目:白細胞計數及白細胞分類、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和血小板計數。 白細胞計數(WBC)是指單位體積血液中白細胞的數量,其正常參考值為:成人(4-10)×109/L,兒童(5-12)×109/L。白細胞總數升高常見於各種細菌感染、炎症、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減少常見於流感、麻疹等病毒感染、嚴重敗血症、葯物或射線損傷及某些血液病等。 白細胞分類(DC)是指各種白細胞(包括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所佔的百分比。其正常參考值為:中性粒細胞(N)0.5-0.7,嗜酸性粒細胞(E)0.005-0.05,嗜鹼性粒細胞(B)0-0.01,淋巴細胞(L)0.2-0.4,單核細胞(M)0.03-0.08。由於各種白細胞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在不同的病理情況下,可引起不同類型白細胞的數量發生變化。一般來說,若中性粒細胞數量增多是細菌性感染,淋巴細胞數量增多是病毒性感染,嗜鹼性粒細胞增多常見於寄生蟲感染或過敏性疾病。 紅細胞計數(RBC)是單位體積血液中紅細胞的數量,其正常參考值為:成年男性(4-5.5)×1012/L,成年女性(3.5-5.0)×1012/L,兒童(4.0-4.5)×1012/L。紅細胞總數病理性增加常見於先天性心臟病、慢性肺部疾病、脫水等,病理性減少則見於各種貧血、白血病、手術後。 血紅蛋白(HGB)測定的是單位體積血液中血紅蛋白的含量。其正常參考值為: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兒童(120-140)g/L。血紅蛋白增多或減少的臨床意義與紅細胞相似。一般正常情況下,紅細胞數量與血紅蛋白含量的比例是相對固定的,但在貧血時,兩者之間的比值將發生變化,如因月經過多導致成年女性常見的低色素性貧血,血紅蛋白含量降低的程度較紅細胞下降嚴重,紅細胞數量與血紅蛋白含量之比就會升高。 血小板(PLT)計數測定的是單位體積血液中血小板的數量,其正常參考值為:(100-300)×109/L。血小板減少常見於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彌漫性血管內凝血、葯物過敏致血小板減少等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各檢測項目的正常參考值只是正常人群中絕大多數人的平均數值,並非每個人都適用,仍有約5%正常人不在此范圍內。所以,當你拿到患病時的血常規化驗單應與自己健康時體檢的結果進行比較,才能得出正確的判斷。省兒童醫院教授莫麗亞

『陸』 從一個四歲小孩的血常規化驗單,誰能看出點什麼,請告訴我!

小細胞性貧血---最常見是缺鐵性貧血
是不是偏食,或者飲食不佳?
那就均衡飲食,適量補充點鐵劑看看
當然,最好問下就診醫生,是不是其他還有什麼問題,必要時還得做其他一些檢查以明確

『柒』 如何看懂血常規化驗單

第 一,我們先來看化驗單中的第一項CRP,CRP就是C反應蛋白,很多大醫院都開展微量血CRP的檢查。這是一個初篩的檢查,可以判斷孩子是不是細菌感染。白細胞也可以判斷孩子是不是細菌感染,但CRP更敏感一些,它比白細胞出現的時間更早。同時CRP還是疾病?身反應的指標,如果數值高出正常值數倍,往往提示病人...身體的多個臟器受到損傷。另外,CRP還和一些嚴重疾病有關系,比如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川崎病、風濕熱等。 第 二,看白細胞(WBC)的數量,很多家長拿到化驗單只知道看白細胞高不高。一般來說,如果白細胞的數量大於10000,就提示孩子有細菌感染,需要使用抗菌素。白細胞的數值越高,說明細菌的毒力越強或者細菌的數量越多。 但有時候白細胞特別高,不見得就一定是細菌感染,白細胞內還有淋巴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如果孩子患有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他體內的淋巴細胞就特別高,所以白細胞總數也特別高,可能達到20000,甚至30000,實際上這裡面大部分是淋巴細胞,而不是中性粒細胞。 白細胞舊稱白血球,是血液中的一類細胞。白細胞通常被稱為免疫細胞,是人體和動物血液及組織中的無色細胞。有細胞核,能作變形運動。白細胞一般有活躍的移動能力,它們可以從血管內遷移到血管外,或從血管外的組織中遷移到血管內。因此,白細胞除了存在於血液和淋巴中外,也廣泛存在於血管、淋巴管以外的組織中。血液中的白細胞有五種,從體積來看,從小到大依次為淋巴細胞、嗜鹼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 第 三,看中性粒細胞的百分率,數值越高,說明疾病還在發展,有可能進一步加重。中性粒細胞主要是針對細菌的,當孩子的身體受到細菌感染的時候,中性粒細胞就會增加,來殺死細菌。如果中性粒細胞百分率降低,淋巴細胞百分率相應地就要升高,說明孩子可能是病毒感染。 第 四,要看中性粒細胞的絕對值,如果它低於正常值,說明有病毒感染。中性粒細胞的絕對值越低,說明病毒感染的程度越嚴重。如果高於正常值,說明是細菌感染。有些孩子,他們體內的白細胞總數不太高,但是中性粒細胞絕對值很高,這預示著孩子的發熱會越來越厲害。 第 五,看血小板,血小板的數值越高,說明孩子感染的次數越多。這個孩子的血小板是正常的,很多反復感染的孩子,血小板數值都是400萬、500萬。 第 六,看嗜酸細胞(EOS)絕對值和嗜鹼性細胞(BASO)絕對值,它們是判斷孩子是否過敏的指標之一。從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孩子的嗜酸性細胞絕對值是0.92,正常值是0.05乣0.56,高出正常值很多,說明孩子過敏很嚴重,說明這個孩子這次生病是在過敏基礎上受到感染導致的。 第 七,看淋巴細胞絕對值和淋巴細胞百分率。淋巴細胞是干什麼的呢?淋巴細胞主要通過分泌抗體來對抗病毒的。如果這兩個值高出正常值,就說明孩子可能是病毒感染。 第 八,看單核細胞百分率和單核細胞絕對值。單核細胞是吞噬細胞,吞噬細胞對病毒和細菌都有作用,不管是病毒感染、細菌感染還是支原體感染,吞噬細胞就會第一個出現。單核細胞越高,說明孩子這次發熱的程度越嚴重,持續的時間也越長。從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到它的正常值不超過10,如果孩子的單核細胞百分率超過18,他一定會高燒3天以上才能好轉,不管用什麼葯。

『捌』 如何看血常規化驗單

知識點: 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血細胞包括紅細胞和白細胞、血小板三類細胞。分清楚這三種細胞在身體內的作用和它們數量提示的症狀,看懂血常規化驗單就是小事一樁了。

每次去看病,尤其是有發燒症狀的時候,醫生都會開個單子讓你去做驗血。生著病還要被扎指頭,心裡一定很郁悶吧,更郁悶的,你不覺得是那一張張讓你看得雲里霧里的化驗單嗎?

血液由血細胞和血漿組成,因此關於血液的一般化驗就有了針對血細胞的血常規和針對血漿的血生化。

這么多項目,看著的確讓人眼暈,如果我們能稍微簡化一下,就沒那麼復雜了。讓我們根據血細胞組成,把血常規分為三個部分。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 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科學原理一點通官方網站

微信公眾平台(ID:kxylydt)

『玖』 血常規化驗單怎麼看

1、紅細胞計數(RBC)
[正常參考值] 男:4.0~5.5 ×10的12次方/L(400萬-550萬個/mm3)。 女:3.5~5.0 ×10的12次方/L(350萬-500萬個/mm3)。 新生兒:6.0~7.0 ×10的12次方/L(600萬-700萬個/mm3)。 [臨床意義] 紅細胞減少 ①紅細胞生成減少 ,見於白血病等病:②破壞增多:急性大出血、嚴重的組織損傷及血細胞的破壞等 ③合成障礙:缺鐵,維生素B12的缺乏等 紅細胞增多常見於身體缺氧、血液濃縮、真性紅細胞增多症、肺氣腫等。
2、血紅蛋白測定(HGB)
[正常參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兒童:120~140g/L(12-14g/dL)。 [臨床意義] 血紅蛋白減少多見於種貧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缺鐵性貧血等。 血紅蛋白增多常見於身體缺氧、血液濃縮、真性紅細胞增多症、肺氣腫等。
3、白細胞計數(WBC)
[正常參考值] 成人:4~10 ×10的9次方/L(4000-10000/mm3)。 新生兒:15~20 ×10的9次方/L(15000-20000/mm3)。 [臨床意義] 生理性白細胞增高多見於劇烈運動、進食後、妊娠、新生兒。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細胞數有差異,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細胞數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細胞增高多見於急性化膿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組織損傷、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細胞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某些傳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進、放療化療等。
4、白細胞分類計數(DC)
[正常參考值] 白細胞分類(DC) 英文縮寫 占白細胞總數的百分比 嗜中性粒細胞 N 0.3 ~ 0.7 中性稈狀核粒細胞 0.01 ~ 0.05 (1%-5%) 中性分葉核粒細胞 0.50 ~ 0.70 (50%-70%) 嗜酸性粒細胞 E 0.005~ 0.05 (0.5%-5%) 嗜鹼性粒細胞 B 0.00 ~ 0.01 (0~1%) 淋巴細胞 L 0.20 ~ 0.40 (20%-40%) 單核細胞 M 0.03 ~ 0.08 (3%-8%) [臨床意義] 中性桿狀核粒細胞增高見於急性化膿性感染、 大出血、嚴重組織損傷、慢性粒細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葯中毒等。 中性分葉核粒細胞減少多見於某些傳染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粒細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見於牛皮癬、天疤瘡、濕疹、支氣管哮喘、食物過敏,一些血液病及腫瘤,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宮頸癌等。 嗜酸性粒細胞減少見於傷寒、副傷寒早期、長期使用腎上腺血常規
皮質激素後。 淋巴細胞增高見於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症、結核病、瘧疾、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細胞減少見於淋巴細胞破壞過多,如長期化療、X射線照射後及免疫缺陷病等。 單核細胞增高見於單核細胞白血病、結核病活動期、瘧疾等。
5、嗜酸性粒細胞直接計數(EOS)
[正常參考值] 50~300 ×10的6次方/L(50-300個/mm3)。 [臨床意義]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見於牛皮癬、天疤瘡、濕疹、支氣管哮喘、食物過敏,一些血液病及腫瘤,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宮頸癌等。 嗜酸性粒細胞減少見於傷寒、副傷寒早期、長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後。
編輯本段出血性疾病檢查
1、血小板計數(PLT)
[正常參考值] 100~300 ×10的9次方/L(10萬-30萬個/mm3)。 [臨床意義] 血小板計數增高見於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後、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 血小板計數減少見於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原發性或繼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脾功能亢進、尿毒症等。
2、出血時間測定(BT)
[正常參考值] 紙片法:1~5min。 [臨床意義] 出血時間延長見於血小板大量減少和血小板功能缺陷、急性白血病、壞血病等
3
、凝血時間測定(CT) [正常參考值] 活化法:1.14~2.05min;試管法:4~12min。 [臨床意義] 延長見於凝血因子缺乏、血循環中有抗凝物質、纖溶活力增強、凝血活酶生成不良等。 縮短見於高血脂、高血糖、腦血栓形成、靜脈血栓等。
編輯本段血常規標准參考值及單位
1:白細胞計數(WBC)(參考值:4~10),(單位:10^9/L) 2:紅細胞計數(RBC)(參考值:3.5~5.5),(單位:10^12/L) 3:血紅蛋白濃度(HGB)(參考值:120~160),(單位:g/L) 4:紅細胞壓積(HCT)(參考值:40~48),(單位:%) 5:平均紅細胞體積(MCV)(參考值:80~97),(單位:fL) 6: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MCH)(參考值:26.5~33.5),(單位:pg) 7: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參考值:300~360),(單位:g/L) 8:血小板計數(PLT)(參考值:100~300),(單位:10^9/L) 9:淋巴細胞比值(LY%)(參考值:17~48),(單位:%) 10:單核細胞比例(MONO%)(參考值:4-10),(單位:%) 11:中性粒細胞比例(NEUT%) (參考值:43~76),(單位:%) 12:淋巴細胞計數(LY)(參考值:0.8~4.0),(單位:血常規
10^9/L) 13:單核細胞計數(MONO)(參考值:0.3~0.8),(單位:10^9/L) 14:中性粒細胞計數(NEUT)(參考值:1.2~6.8),(單位:10^9/L) 15:紅細胞分布寬度(參考值:11~14.5),(單位:%) 16:血小板體積分布寬度(PDW)(參考值:9~18),(單位:%) 17:平均血小板體積(MPV)(參考值:7.4~12.5),(單位:fL) 18:大血小板比例(P-LCR)(參考值:10~50),(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