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什麼叫留守兒童
擴展閱讀
如何用鉛筆畫動漫人物胸 2024-09-23 04:30:43
孩子不洗碗怎麼教育 2024-09-23 04:21:54

什麼叫留守兒童

發布時間: 2022-03-31 07:20:10

❶ 「是否留守兒童」是什麼意思

「是否留守兒童」就是指是否是外出務工連續三個月以上的農民托留在戶籍所在地家鄉,由父、母單方或其他親屬監護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

雙親留守兒童:父母雙方都在外地打工,由其他親屬監護。單親留守兒童: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由另一方監護或者其他親屬監護。

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義務教育隨遷子女超1260萬,義務教育階段留守兒童2200萬。近年來發生的一系列不好的「留守兒童」的事件,讓人們對留守兒童問題心理的剖析深入,使得一部分留守兒童的成長壓力增大。

事實上,並非所有留守兒童都像報道的那樣只有不好的一面。堅強樂觀,自信懂事,天真活潑,愛玩愛鬧也是大部分留守兒童真實生活的寫照 。

(1)什麼叫留守兒童擴展閱讀:

留守兒童是一個群體,是一個集合名詞。在這個群體之中比較明顯的有兩類人。

第一類孩子與大多數孩子無異,甚至在思想上要高於一般孩子,他們樂觀堅強,懂事坦盪。知道關心家人,關愛他人。生活雖苦,但他們苦中作樂,堅強與勇敢讓他們永遠保持著微笑,這些孩子也是留守兒童,但常常被我們忽視。

第二類就是心理自我疏導不夠的孩子,正像我們了解的那樣,性格內向,不善言談。但本質上他們也是嚮往童年肆意,天真爛漫的,只不過沒有遇到真正懂他們的人罷了。

在社會中,我們更多了解的是第二類留守兒童,他們的悲苦通常會引起全社會的同情。其實,第一類留守兒童我們更不能忽視,他們的堅強與樂觀,值得所有人尊重。所謂授人以魚更以漁,正能量的傳遞需要這些。留守兒童不是都有心理問題的,社會不應再給他們過於沉重的標簽。因此,在對於留守兒童的表述方面我們不能一概而論。

參考鏈接:網路-留守兒童

❷ 什麼才算是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是指外出務工連續三個月以上的農民托留在戶籍所在地家鄉,由父、母單方或其他親屬監護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

在這個群體之中比較明顯的有兩類人,分別是:

1、第一類孩子與大多數孩子無異,甚至在思想上要高於一般孩子,他們樂觀堅強,懂事坦盪。知道關心家人,關愛他人。生活雖苦,但他們苦中作樂,堅強與勇敢讓他們永遠保持著微笑,這些孩子也是留守兒童,但常常被我們忽視。

2、第二類就是心理自我疏導不夠的孩子,正像我們了解的那樣,性格內向,不善言談。但本質上他們也是嚮往童年肆意,天真爛漫的,只不過沒有遇到真正懂他們的人罷了。

從長遠來看徹底改革現有戶籍制度是解決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根本辦法

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是一個涉及多個方面的綜合問題,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必須進一步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拆除就業、醫療、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壘,徹底打破維系多年的城鄉「二元經濟體制」。

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將在幾十年甚至更長時間里存在,它的求解過程也就是中國市場經濟逐步完善的過程,短期內要關注的是有哪些方式可以緩解這個問題,以將這個問題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從長遠看,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還要靠國家對城鄉一體化發展進行統籌考慮。

要通過相關政策的制定,給予農民工平等的市民待遇,讓他們的子女能與城市的孩子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機會;取消對農民工子女入學的限制和高額的借讀費,讓農民工子女也能同城市的孩子一樣入學;城市要把外來農民工的子女入學問題納入規劃中,在學校的建設、布局、規模等方面進行調整,以適應越來越多的農民工大批進城的趨向。

❸ 留守兒童是指什麼意思

留守兒童是指外出務工連續三個月以上的農民托留在戶籍所在地家鄉,由父、母單方或其他親屬監護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

2013年,全國婦聯根據中國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推算,中國共有6102.55萬農村留守兒童。而2016年多部門聯合開展的農村留守兒童摸底排查工作統計認為,全國不滿16周歲、父母均外出務工的農村留守兒童數量為902萬人。

留守兒童的數量從6102萬到902萬有以下原因:其一是留守兒童的年齡截止期限。過去的報告是以不滿18周歲為口徑的統計,而這次的統計口徑卻是不滿16周歲。其二是統計范圍上的差異,舊的報告是以父母一方外出即算留守兒童,而新的統計方式卻是只有父母雙方外出務工,或一方外出務工,另一方無監護能力的,才算是留守兒童。

兩相比較,數字大幅度縮水就不足為奇了。雙親留守兒童:父母雙方都在外地打工,由其他親屬監護。單親留守兒童:父母一方外出打工,另一方離異或死亡或無監護能力,由其他親屬監護的兒童。

(3)什麼叫留守兒童擴展閱讀:

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

1、性格柔弱內向

留守兒童年齡幼小就離開父母,父母關愛嚴重缺失,盡管有些是爺爺奶奶或親朋監管,但畢竟與父母親疏不同,一遇到麻煩就會感覺柔弱無助,久而久之變得不願與人交流,性格內向。

2、自卑心理障礙

兒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強烈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邊,他們就像失去了堅強的依靠和保護,因此和有些父母在身邊的孩子相比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障礙,有的甚至自暴自棄,喪失信心,學習不求上進。

3、孤獨無靠心理

父母外出使孩子在家裡感到空落感到孤獨,進而產生心裡騷動和抑鬱等問題。

❹ 留守兒童是什麼

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農村生活的孩子們。他們一般與自己的隔輩親人,甚至父母親的其他親戚、朋友一起生活。
補充:
留守兒童是一個群體,是一個集合名詞。在這個群體之中比較明顯的有兩類人。第一類孩子與大多數孩子無異,甚至在思想上要高於一般孩子,他們樂觀堅強,懂事坦盪。知道關心家人,關愛他人。生活雖苦,但他們苦中作樂,堅強與勇敢讓他們永遠保持著微笑,這些孩子也是留守兒童,但常常被我們忽視。
教育問題:
主要有兩種類型:一是隔代監護,即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對「留守兒童」監護的方式比較多。對於這種監護的方式,外出的父母比較放心。但這種監護方式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卻有著難以克服的問題。一是由於血緣、親緣關系,監護者多採用溺愛的管教方式。較多地給予物質、生活上的滿足和過多的寬容放任,而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導。
二是祖孫輩年齡差距大,觀念不一樣,對待許多事物的看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異,「代溝」明顯,難以相互溝通。一般來說,祖輩們往往以他們自己成長的經歷來教育要求孫子輩,思想觀念保守,教育方法簡單。孩子見識廣,喜歡趕新潮,尋求刺激和創新,做事不拘一格等,老人的觀念和教育方法很難為孫輩接受。另外,老人年歲大,精力不濟,健康狀況欠佳,再加上有的老人監護的有幾個「留守兒童」,真是力不從心。以上情況說明祖輩難以承擔監護教育之責。二是上代監護,即由父母的同輩人,如叔、伯、姑、姨、舅等親戚或他人撫養的監護方式。由於監護對象並非己子,監護人在教養過程中難免有所顧慮,不敢嚴格管教。這樣,上代監護也大多屬於物質型和放任型的管教方式,容易養成兒童任性的心理行為。而對於較為敏感的兒童來說,又容易產生寄人籬下的感覺,從而形成怕事、孤僻、內向的性格。

❺ 什麼是留守兒童

大規模的人口流動形成了一個特殊群體:留守兒童。父母外出打工後,孩子留在了家中(主要在農村),他們被稱為留守兒童。

由於地理和歷史等原因,我國不同區域的經濟發展很不平衡,農村人地矛盾尖銳。在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的推動下,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為改變生存狀況外出務工,其中大部分為夫妻一同外出,因經濟等原因無法將子女帶在身邊,由此引發「留守兒童」問題。由於留守兒童多由祖輩照顧,父母監護教育角色的缺失,對留守兒童的全面健康成長造成不良影響,「隔代教育」問題在「留守兒童」群體中最為突出。

據調查顯示,父母外出打工後,與留守兒童聚少離多,溝通少,遠遠達不到其作為監護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絕對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諸多不盡人意處,這種狀況容易導致留守兒童「親情飢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現偏差,學習受到影響。

據2000年五普資料顯示,我國農村留守兒童近2000萬人。有專家推算和保守估計,近年14歲以下的留守兒童至少在4390萬以上。在一些農村勞動力輸出大省,留守兒童在當地兒童總數中所佔比例高達18-22%。父母雙方都外出流動,兒童不能與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況在全部留守兒童中超過了半數,比例高達56.17%。因人口流動引發的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

一是監護不力,九年義務教育難以保證。據統計,80%以上的留守兒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監護和親友臨時監護,年事已高、文化素質較低的祖輩監護人基本沒有能力輔導和監督孩子學習。農村學校受辦學條件、師資力量、教學理念的局限與制約,針對留守兒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關愛力不從心,學校與家庭之間缺乏溝通。家庭和學校監護不力,導致相當數量的留守兒童產生厭學、逃學、輟學現象。留守兒童學習成績及初中教育的在學率都低於正常家庭兒童,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的研究顯示,進入初中階段以後,留守兒童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周歲留守兒童的在校率僅為88%。

二是缺乏撫慰,身心健康令人堪憂。據西部某勞務輸出大省在一縣域內的調查顯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幾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兒童與父母通話、通信頻率月均不足1次。由於父母長期外出,留守兒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遇到心理問題得不到正常疏導,極大地影響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隱患,導致一部分兒童行為習慣較差,並且極易產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為失控甚至犯罪的傾向。南方沿海某省一項調查顯示,19.6%的留守兒童覺得自己不如人,11.4%覺得自己受歧視,9.5%有過被遺棄的感覺。北方某省的一項調查顯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兒童所佔比例已高達20%。

三是疏於照顧,人身安全不容忽視。監護責任不落實,監護人缺乏防範意識,兒童防護能力弱,農村留守兒童容易受到意外傷害,甚至成為不法分子侵害的對象。公安部門統計數據顯示,被拐賣兒童群體中,第一位是流動兒童,第二位是留守兒童。女孩受到性侵害又不能及時得到父母幫助,極易釀成嚴重後果。

留守兒童問題是伴隨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和勞動力轉移產生,並將長時期存在的社會問題,解決好這個問題,關繫到未來人口素質和勞動力的培育,關繫到農村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也關繫到社會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堅持以人為本,認真貫徹中央《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和《關於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精神,就必須從法律、制度層面整體地加以考慮和解決。

❻ 什麼叫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農村生活的孩子們。他們一般與自己的隔輩親人,甚至父母親的其他親戚、朋友一起生活。

❼ 什麼是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外出務工或一方外出務工另一方無監護能力、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

在這個群體之中比較明顯的有兩類人。第一類孩子與大多數孩子無異,甚至在思想上要高於一般孩子,他們樂觀堅強,懂事坦盪。知道關心家人,關愛他人。生活雖苦,但他們苦中作樂,堅強與勇敢讓他們永遠保持著微笑,這些孩子也是留守兒童,但常常被我們忽視。

第二類就是心理自我疏導不夠的孩子,正像我們了解的那樣,性格內向,不善言談。但本質上他們也是嚮往童年肆意,天真爛漫的,只不過沒有遇到真正懂他們的人罷了。



留守兒童產生原因:

1、農民工在城市從事的一般都是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長的工作,他們在工作之餘根本就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自己的孩子。

2、農民工的工資和福利水平無法與城市工人相比,差距很大。以他們的工資收入水平很難支撐一個家庭在城市的生活。

3、由於戶籍的限制,農民工的子女在城市的學校上學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即使有學校接收,其父母也很難承受高額的費用。而城市中那些面向農民工子女的學校基本上都是民間興辦的,其教學質量不僅無法和城市學校相比,也無法和農村學校相比。

❽ 留守兒童是什麼

答:是指父母均長期(或較長時間)在外地工作,子女留在原籍就讀。由爺爺奶奶或其他親人監護的這種孩子就是留守兒童。

❾ 什麼叫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指外出務工連續三個月以上的農民托留在戶籍所在地家鄉,由父、母單方或其他親屬監護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

由於地理和歷史等原因,我國不同區域的經濟發展很不平衡,農村人地矛盾尖銳。在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的推動下,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為改變生存狀況外出務工,其中大部分為夫妻一同外出,因經濟等原因無法將子女帶在身邊,由此引發留守兒童問題。

由於留守兒童多由祖輩照顧,父母監護教育角色的缺失,對留守兒童的全面健康成長造成不良影響,隔代教育問題在留守兒童群體中最為突出。

簡介

由於缺乏父母親情的滋潤,許多留守孩子長期處於自我封閉的狀態,「代管監護人」的缺位溝通使他們長期看電視,並模仿局中人,自言自語或與小狗小貓說話。

長期的自我封閉,導致一些「留守兒童」出現了人際交往敏感,口頭交際能力減弱;長期的自我封閉,導致部分留守兒童的性格內向孤僻冷談。

❿ 留守兒童是什麼意思

指外出務工連續三個月以上的農民托留在戶籍所在地家鄉,由父、母單方或其他親屬監護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

在農村學校違紀學生中,「留守學生」占絕大多數,低年級及學前兒童一般表現為逃學、遲到;不完成作業;小偷小摸;不誠實,經常說謊;高年級「留守兒童」開始出現叛逆心理,攻擊意識很強,與老師頂撞,不服從管教,更有甚者還盲目沖動、打架斗毆。

簡介

大多數「留守兒童」的行為習慣較差、對學習沒有興趣、不願參加活動、自卑心理嚴重、生活無聊而空虛。小學低年級「留守兒童」中,膽小怕事、課堂不敢回答問題的佔75℅以上。

高年級「留守兒童」中,由於對學習失去信心,開始沉迷於網路游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