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綜合國力的基礎指哪些方面
擴展閱讀
兩歲兒童叛逆期怎麼辦 2024-09-22 06:40:01
有什麼動漫形象是腫眼皮 2024-09-22 06:33:28
猜歌詞哪裡可以看 2024-09-22 06:02:31

綜合國力的基礎指哪些方面

發布時間: 2022-03-15 13:42:40

A. 「綜合國力」指的是哪些方面

綜合國力(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是衡量一個國家基本國情和基本資源最重要的指標, 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科技、教育實力的綜合性指標

B. 加強綜合國力的基礎和核心是什麼

科技力特別是高科技是
綜合國力

核心
與綜合國力的
基礎
,因此加強綜合國力的基礎和核心是提高國內企業的
創新能力

C. 國家綜合國力的基本內涵包括什麼

國家綜合實力包括經濟資源、人力資本、自然資源、資本資源、資本技術、國防軍事、政府資源、國際資源等支配性硬實力和國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認同的程度、參與國際機構的程度等軟實力。

軟實力包括了政治實力(國內和國際兩方面的動員能力),文化實力(資源性實力,指歷史的沉澱下來所產生的影響力,具體的價值觀行為的方法達成一致的程度),外交實力(國家間關系和國外民眾對本國對的認可程度)。

(3)綜合國力的基礎指哪些方面擴展閱讀

綜合國力的發展是個全面的過程,成為強國的必要條件還是在於硬力的強勁,根本在於國力資源的強勁,需要科技、人力資本這些高級生產要素的不斷提升,僅僅靠人口眾多就成為國力強國是不可能的。各國的國情國力發展狀況不同,提升綜合國力的重點也不同。

充分發揮文化的這種軟實力在我們中國當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建設全面小康社會這個工作中,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四位一體里,文化都是在起很重要的作用。文化自身當然是很重要的方面,但是對經濟、政治、社會這一塊來講,同樣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D. 綜合國力的基礎是

綜合國力是一項研究國家力量和戰略的科學。它不僅關繫到一國的生存與發展,而且還涉及人類社會的文明與進步;一個國家只有努力提高其綜合國力,強化其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的能力,才能在世界強林中立於不敗之地。
2.綜合國力又是一項具有鮮明價值取向的社會科學。當代綜合國力競爭中那種長期競爭、加強合作、綜合較量、重點突破、勝在未來的發展趨勢,已被理論和實踐所證明。但是,這種綜合國力競爭戰略中實現其國家利益和目標的標准又如何來確定,這無疑是一個價值取向的問題。例如,某些發達國家的綜合國力理論研究的價值判斷往往帶有一定的強權政治的傾向。我國研究綜合國力、實施其綜合競爭戰略的主旨,則是為了提高中國的基本國力,在國際競爭中求同存異、取長補短、攜手共進,從而為人類社會的文明與進步作出較大的貢獻。

3.綜合國力強調國家力量的整體性和系統性,也就是講究經濟、科技、軍事、政治、文化、外交和國民素質等各方力量的合力所產生的系統效應;同時也並不放棄在其中幾項根本性的或具有本國特色和優勢的重點力量上的集中突破。這是綜合國力提高與發展的根本立足點。

4.綜合國力競爭戰略強調不同時空范疇內競爭與協作的有機統一。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區域經濟集團化迅猛發展的今天,除了競爭,還需要合作;競爭中的合作、合作中的競爭早就融為一體,並已成為當代綜合國力理論研究和實踐發展的又一新趨勢。正確把握好這種發展趨勢,將有助於我們不失時機地進入世界經濟的大循環,並分享因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分工與協作所帶來的重大收益。

5.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已經確立,但有許多新的方面或新的關系需要具體落實形成。因此,開展綜合國力評價,可以通過一些具體的指標以及指標間相互關聯和影響,進一步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由此也可參與到世界綜合國力評價中,在世界各國比較研究中找到更適合中國的理論和做法,從而加速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現。

E. 我國綜合國力增強的基礎是什麼

教育。
在當今世界上,綜合國力的競爭,越來越表現為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競爭。無論就其中哪一個方面實力的增強來說,教育都具有基礎性的地位。而經濟實力是國家強大的基礎。

F. 綜合國力最重要的構成要素是什麼它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最佳答案 - 由提問者2006-12-11 05:10:28選出
人文地理學家拉采爾(F·Ratzel)1897年在《政治地理學》專著中首創國力分類的理論,他根據面積大小和人口多少將國家分為大、中、小三種類型。漢斯·摩根索認為構成國力的要素有地理、自然資源、工業能力、軍事准備、人口、民族性格、國民士氣、外交質量和政府質量等九項。克萊因則主張一個國家的國力由基本實體、經濟能力、軍事能力、戰略目標和國家戰略等五個主要要素構成。日本綜合研究所的綜合國力測算中包括的因素有:經濟實力、科學技術實力、金融實力、財政實力、對外活動的積極性,在國際社會中的活動能力、地理、人口、資源、防衛實力、國民意志、友好同盟關系、軍事實力、戰略物資和技術、外交能力等,主要強調經濟實力和對外關系兩因素。美國哈佛大學小約瑟夫·S·奈教授則認為綜合國力由硬實力和軟實力兩種形態構成,硬實力是指支配性實力,包括基本資源、軍事力量、經濟力量和科技力量;軟實力分為國家凝聚力、文化被普遍接受的程度和參與國家機構的程度等。1972年科爾(J.P. Coll)在《世界國情地理》中提出以面積、人口、鋼產量、能源產量、生產總值、軍事力量等6個變數劃分國力。以上是外國學者或機構具有代表性且對綜合國力研究有較大影響的幾種看法。
中國學者對綜合國力構成要素也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吳春秋認為綜合國力的構成要素有:自然力、人力、經濟力、教育力、國防力、政治力等。李天然則認為綜合國力要素包括基礎實力,指地理位置、一定數量和質量的人口、資源、民族凝聚力、防禦實力、經濟實力、外交實力等。陳崇北等則認為包括國家的基本面積、人口、經濟力量、科學技術、國防能力、政治、精神力量、對外關系力量等。黃碩風認為綜合國力的構成要素主要指地理環境,包括領土、領海、領空、人口數量和質量、資源、經濟力量、科技力量、國民凝聚力、社會發展能力、經濟發展能力、科技發展能力、文化發展能力、國防發展能力、外交活動能力等。

在考慮綜合國力構成要素時,要正確區分要素與實力的關系;其次,物質要素作為構成綜合國力的基本實體,具有可直接計量性;精神要素作為協調性因素,對基本實體的有機結合具有重要作用,它具有不可直接計量性。從系統科學的觀點看,結構性因素是決定綜合國力的一個重要因素,綜合國力不但取決於物質要素的大小,精神要素協調的好壞,還取決於物質要素之間、物質要素與精神要素之間及系統與外部環境之間的構成是否合理。

1.經濟力

經濟力包括資源力、對內經濟活動力和對外經濟活動力。資源力:是一個國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基本條件,包括自然資源、人力資源兩個方面。對內經濟活動力:是指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經濟建設和整體經濟發展的能力,包括經濟發達程度、發展水平、經濟發展速度、經濟結構、經濟體制和生產力布局等。經濟活動力是綜合國力的基石和核心部分。對外經濟活動力反映一國經濟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在國際間實現資源配置優化的能力。在國際政治實踐中,經濟實力強弱不僅制約著國家的工農業生產能力和對外貿易水平,而且直接制約著其軍事力量的發展和規模,同時還影響著國民的教育程度與基本素質以及國家政治的穩定等構成綜合國力的其他要素。

2.科技力

科技力反映的是一國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及其對其他方面的影響和貢獻情況,是未來綜合國力競爭中的主要動力。歷次科技革命的結果表明,科技革命能夠在較短時間內改變國家綜合國力的對比關系,促進國際政治格局發生變化。

3.軍事力

軍事力是指保衛國家安全和國家利益的防禦能力,它是一種以「威懾力量」存在的國力。包括軍隊的數量、組成、訓練、裝備、活動能力、軍工生產和後備力量等。軍事力量也是國家或國家集團的全部物質和精神力量的總和。兩軍較量既是物質較量,又是精神的較量,軍事力量突出地反映在軍事威懾和軍備競賽兩方面。軍事實力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具體體現,關繫到一個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與作用,也關繫到國家主權的獨立與和平建設的外部環境保障等。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是國防建設最基本的外部環境和物質條件,深刻影響著國防潛力的積聚、國防發展可持續性的獲得和國防職能的發揮。

4.社會發展程度

社會發展程度是指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社會發達水平和發展能力,包括社會保障的發達程度法律的完善程度、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的發達程度、人們的生活質量、生活水平和保健程度等等。

5.政府調控能力

政府調控能力是指一個國家對宏觀經濟的駕馭能力和駕馭技巧,包括經濟調控、行政調控和法製法規的調控能力。在一定的科學技術和物質設施條件下,綜合國力強弱將主要取決於對各要素的組織與協調,即政府的管理質量。

6.外交力

外交力是指一個國家在對外活動和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主要表現為在國際事務和外交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據本國的實力和國情,同時根據對國際形式的判斷和掌握,靈活地運用外交策略,不僅可以提高國家的國際影響和國際地位,為國家建設與發展創造安全、有利的外部環境,而且還可以促進和保障比較暢通的對外貿易,進而促進綜合國力構成要素中短缺因素的改善和各方面的協調。

有學者指出,目前現有的關於綜合國力計算方法的觀點有一種相同的思路,即對綜合國力仍缺乏實質性的揭示,不能給人以比較明確的答案。這種關於綜合國力的研究或考察似乎是學者們想像力的競賽,好像誰的想像力豐富,誰羅列的因素多,誰就對理論提供了新發展。新貢獻,並成了最後的贏家。這種考察是一種簡單的加法,全面倒是越來越全面,但不夠簡明,重點不夠突出,也不成系統,看不到力量(綜合國力)的源泉和實質,名曰「系統」、「綜合」,實際上仍是雜亂無章的堆砌或羅列。如此綜合等於沒有綜合。如果對綜合國力的各方面因素過分細化或羅列過細。過多,反而會給人以摸不著頭腦之感。出現研究方法的缺陷,不是缺乏具體的方法,也不是沒有引入科學的方法;而是對該領域基本問題的判斷有問題,因而造成沒能抓住研究要點的局面。比如,什麼才是綜合國力的關鍵,應該從哪個角度綜合,這是所謂的科學方法解決不了的。而這些最基本的問題又是學術研究的最基本出發點。沒有基本出發點,或基本出發點錯了,一切方法都沒用。僅僅靠數學公式的建立無助於加深人們對綜合國力本質的認識。可以說,找准這些基本問題或基本出發點的眼界。視角或能力才是最關鍵的最重要的方法。因而,這里所謂的方法主要指一些理論要點的提出。因為在這一領域基本的理論要點還沒有完全提出,這導致綜合國力理論的基本框架顯得支離破綜合國力的理論要點及理論體系建立的基礎。就目前研究的狀況來看,中外學者對綜合國力構成要素的認識雖有差別,但其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大部分構成要素亦是相同的。總的來說,其共同點是把綜合國力構成要素分為物質要素和精神要素兩部分,具體涵蓋一個國家的地理、資源、人口、經濟、軍事、科技、政治組織以及民族精神與凝聚力等因素。但如果過分拘泥於此,不但無助於「綜合」,反而將原本呈有機整體的綜合國力毫無道理地肢解得七零八落,讓人難以對其實質進行把握。這種劃分容易造成各項要素劃分、歸類的不合理以及它們之間關系的混亂。當然,對於綜合國力各項要素及其關系的認識還有其他許多問題也存在著理論上的缺陷。總的看來,目前理論界對於綜合國力缺乏系統認識,或者說沒有將綜合國力納入一個合理、有機的系統。因而,對於綜合國力的基本因素及其關系要重新認識,要用真正的系統論來把握,認清主要的理論要點,理順關系,綜合國力才能呈現為一個有機、合理的系統,而合理的學術理論體系也就順理成章地得以建立。

實際上,在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綜合國力本身絕非各種因素或各方力量——現有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簡單相加,對國力的物質因素與精神因素的區分或「虛」與「實」的區分也越來越困難。最重要的是,綜合國力已不足以用簡單的、看得見的形式表現出來。知識、智慧、科技的因素已使原來表現簡單的人力、物力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現在,要說哪一方面的因素決定國力或代表國力的一切恐怕都難以成立。任何一種重要因素都不能說具有壓倒優勢。而且,各個要素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甚至變得難以分割。可以講,綜合國力的各種要素盤根錯節,渾然一體,難以嚴格地加以區分。(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撰寫)

G. 綜合國力的基礎是什麼

綜合國力是一個國家所擁有的生存、發展以及對外部施加影響的各種力量和條件的總和.它包括經濟、政治、科技、軍事、外交、文化、精神等實力,以及其賴以存在的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人口等基礎實力.
綜合國力包括政治力、經濟力、科技力、國防力、文教力、外交力、資源力.
國防力屬於綜合國力

H. 綜合國力的競爭,關鍵核心和基礎是什麼

當今世界各國綜合國力的競爭,其核心和關鍵在於知識創 新和技術創新,以及高新技術產業化。

I. 綜合國力包括哪些方面呢除了基本實體之外。

綜合國力(National Power)是衡量一個國家基本國情和基本資源最重要的指標, 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技術實力的綜合性指標。如何界定和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或戰略資源,國際上尚無統一的定義和計算方法。

J. 綜合國力包括哪些方面

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科技、教育、人力資源等。

綜合國力(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是衡量一個國家基本國情和基本資源最重要的指標, 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科技、教育、人力資源等實力的綜合性指標。

我們將國家戰略資源劃分為八類資源和23個指標,這些指標的總和構成了綜合國力。如何界定和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或戰略資源,國際上尚無統一的定義和計算方法。

(10)綜合國力的基礎指哪些方面擴展閱讀:

增強綜合國力的意義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中國,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經濟長期向好,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勁,社會大局穩定,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保持戰略定力、堅定必勝信心,朝著既定目標奮勇前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一定能創造新的更大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