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軟體企業外購的基礎軟體如何入賬
擴展閱讀
繼續教育聽課軟體叫什麼 2024-11-15 13:37:23
帶一定的歌詞有哪些 2024-11-15 13:05:42

軟體企業外購的基礎軟體如何入賬

發布時間: 2022-03-15 03:00:30

1. 企業購入軟體應如何入賬

分開購買的。計算機計入固定資產,軟體入無形資產。

一體購買的,能區分開的按上述辦理,區分不開的全計入固定資產。

2. 軟體企業外購軟體怎麼記賬

第一筆分錄不對。

應為:
借:應收賬款
貸:應交稅金——增值稅
主營業務收入

第二筆沒有錯。

3. 關於購買軟體如何入賬的問題

可以記入無形資產,也可以根據單位自己的情況看,如果認為金額小可以直接記入管理費用。

4. 軟體企業購買軟體,購買軟體直接用於項目管理,怎麼做帳

軟體企業購買軟體,也和其他企業購買軟體是一樣的做賬,沒有什麼不同。這就象醫生到別的醫院請別的醫生看病、葯師到別的葯房買葯一樣,該怎樣入賬就怎樣入賬。

不過,出於納稅的考慮,可以有不同的做法。

1、如果對方開具了增值稅發票,而你的企業又正想進行進項稅抵扣,那就要看所屬的國稅局審核的程度和對待此事的態度了,因為本質上你們是使用而不是轉手銷售,也就是說你們實質上是最終用戶。

2、如果不用考慮增值稅抵扣的問題,那麼就看金額的大小了。如果只是幾百塊錢,那就只能做進管理費用,當期沖抵利潤;如果有幾千塊錢,那就要作為固定資產入賬,並且今後還要計算折舊。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敬請採納。

5. 財務軟體如何入賬

會計電算化對於提高會計核算的質量,促進會計職能轉變,高效快速提供會計信息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因為會計電算化明顯比手工會計優越,有條件的企、事業單位普遍採用會計電算化或正在推行之中,與此同時,相關的各類財務軟體公司相繼出現,通用的商品化財務軟體被不斷研製開發,以不斷滿足各類用戶的需求。過去,由於規模小、金額小,,國家無明確規定,企業購置或開發軟體的費用,各單位看情況自行處理,有的計入無形資產或計入當期費用,有的甚至入固定資產。任何新生事物都有個演進過程,隨著會計電算化系統的不斷擴展和深化,購置或開發財務軟體的費用,已從幾千元上升到幾十萬元甚至上千萬元,這樣巨額的費用,如果國家仍不規范讓企業自行處理,必然會造成企業會計信息的不可比,甚至導致企業財務信息嚴重失真,這給國家和企業都會造成損害。企業財務軟體應該如何入賬,從理論到實踐還存在著不少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集中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財務軟體計入無形資產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的無形資產是企業擁有的特殊權利,具有排它性。而財務軟體購買時不具備排它性。無形資產是指企業長期使用但是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商譽等。它往往是由法律或合同賦予的某種特殊的權利,或經營上的優勢。我們購入商品財務軟體時,不僅是光碟,主要是光碟裡面的內容,只要是購買同一性質的軟體,比如說購買工資核運算元系統,那麼這個工資核運算元系統所有東西都會一樣,就好比我們購買空白的財務報表一樣,不屬於企業所擁有的特殊權利。而專利權、非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則不同,它們在購買的那一時刻,就是企業擁有的特殊權利,具有排它性。財務軟體只能是在企業使用以後,由於各單位的數據資料不同,才形成各自的差異,這種差異和無形資產的排它性具有本質的區別。 (二)傳統的無形資產是沒有殘值的,而財務軟體則有殘值。企業購買財務軟體時,只是得到一張屬於磁介質的光碟和一個加密狗,這張光碟安裝到硬碟後,也就可以放在一邊隨時待命(由於某種情況可能需要重新安裝)。也就是說如果沒有設定使用次數的話,這張光碟可以無限制的使用,而且只要作好軟體的管理工作,不讓軟體劃傷或傳染病毒等,它永遠是一張新盤,它的物理損耗是微乎其微的。至於無形損耗,我們承認計算機技術日新月異,可是只要有企業存在,有經濟活動發生,那麼就一定會有記錄經濟業務的載體,我們現在的紙張賬本經歷了一代又一代,到目前仍在使用,這不是很好的見證嗎?所以說財務軟體一定會有殘值,甚至還有重要價值。 (三)傳統的無形資產不需要進行維護,財務軟體要進行維護修改。使用財務軟體的企業各不相同,在使用過程中就可能會出現問題,那就需要根據各自的不同情況進行維護,比如,軟體的二次開發、軟體的升級。目前我國財務人員的計算機水平低,財務軟體又較復雜,再加上廠家加密,用戶維護相當困難,因此我國商品化財務軟體一般實行終身維護。企業在使用財務軟體中遇到的問題可以由銷售軟體的公司負責,即售後服務。而傳統的無形資產從取得至結束都不存在維修問題,更不存在售後服務。 (四)傳統的無形資產購入後不需要培訓,而使用財務軟體必須培訓。財務軟體是會計電算化的前提,而會計電算化是以計算機為主的當代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在會計業務中的運用,它是一門融電子計算機科學、管理科學、信息科學和會計學為一體的學科,需要高素質的會計隊伍。如果我們購置了財務軟體不會基本的操作,我們需要培訓;如果會基本操作而不能很好的運用,我們也需要培訓;如果不懂計算機的簡單維護,我們又需要培訓;總之,培訓貫穿軟體使用的全過程。而無形資產則不需要培訓,比如說我們購買土地使用權,出售方不可能告訴你該土地應該如何使用。 (五)後續支出。我國會計准則規定,無形資產的後續支出應在發生當期確認為費用。而企業購入財務軟體以後,為了提高其使用效率或增加新的功能需要進行升級,雖然企業可以以最優惠的價格得到升級,但發生的升級費用不一定小,如果金額很大,是將其資本化還是費用化呢?若財務軟體進入無形資產科目,那麼發生的升級費用(屬後續支出)就應該計入當期費用。但根據重要性原則,金額較大的支出則應予以資本化。 二、財務軟體計入固定資產存在的問題 (一)根據固定資產的定義,財務軟體不能計入固定資產。固定資產是指使用期限較長,單位價值較高,並且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原有實物形態的資產。國際會計准則第?6號對固定資產的定義是:預計使用期限超過一個會計期間;企業用於生產、提供商品或勞務、出租或為了行政管理目的而擁有的有形資產。我國企業會計准則規定:「固定資產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單位價值在規定標准以上,並且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原來物質形態的資產。從國際會計准則第16號對固定資產的定義中我們知道,固定資產是有形資產,我們說的有形,是看的見、摸得著的物體。而我們在市場上購買到的會計軟體,是一種磁性介質,既看不見、又摸不著,退一步說,財務軟體可以通過支持它的系統軟體和硬體,讓我們看到裡面的內容,充其量也是文字數據,而不是有形的實物形態,所以它不能算作是有形資產。從我國會計准則固定資產的定義中可以知道:固定資產是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原來物質形態的資產。而企業購買財務軟體,是為了進行核算和管理。發生的每一筆經濟業務都必須記錄在案,隨著生產經營的不斷持續,發生的經濟業務也會不斷增加,大量的經濟業務輸入財務軟體,使得財務軟體的內部數據越來越大,佔用的容量發生了變化;另一方面,由於企業的行業性質不同,許多財務軟體購買以後,不一定馬上就能使用,而是要進行二次開發後才能使用。二次開發以後,財務軟體的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也就是說,財務軟體在使用過程中沒有保持原來的物質形態,不屬於固定資產。自行開發或委託開發的財務軟體在使用過程中也有必要進行軟體維護,包操作維護(主要是一些日常維護工作)和程序維護(包括正確性維護、完善性維護和適應性維護)。這些維護工作必然導致財務軟體內部結構的變化,使其不能保留原有的物質形態。 (二)財務軟體折舊的時間和凈殘值不能確定。固定資產的折舊是指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逐漸損耗而消失的那部分價值。固定資產的損耗分為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有形損耗是指固定資產由於使用和自然力的影響而引起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損失;無形損耗則是指由於科學技術進步等而引起的固定資產價值的損失。財務軟體是一種磁介質,不可能是有形損耗。而說它是無形損耗又不完整,我們購買財務軟體的目的是讓它來裝載財務數據、產生財務數據,利用這些數據,提煉出有用的信息做出合理的決策,以求得企業的發展。所以說財務軟體只是一個文字工具,是信息的載體,載體內的財務信息才是實質。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財務軟體本身的價值可能會損失,可是由它裝載的財務信息並不一定會減值。固定資產折舊,必然要考慮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問題,使用年限的長短直接影響各期應計提的折舊額,所以要合理的確定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財務軟體的使用年限很難確定,因為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進步,財務軟體也可以不斷的升級;財務軟體中裝載的資料,也不能確定何時無用。另外財務軟體的殘值也很難確定。 三、財務軟體計入長期待攤費用存在的問題 長期待攤費用是指企業已經支出,攤銷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項費用,包括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等。如果財務軟體計價不能計入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科目,那麼能否可以計入長期待攤費用呢?同樣存在問題,那就是時間的確定問題。計入長期待攤費用的費用,在各費用項目的受益期限內平均分攤。比如,大修理費用,應當在將發生的大修理費用在下一次大修理之前平均攤銷;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應當在租賃期限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孰短的期限內平均攤銷;可是,財務軟體的分攤期如何確定?只要企業還在生存、發展,就必然發生賬務,企業就會受益於賬務。企業生存、發展是動態的,則企業受益於賬務的時間也應該是動態變化的,所以這個時間很難確定。國家對此也未做明確規定。 四、財務軟體一次性的計入當期費用存在的問題 未實行會計電算化之前,企業是用紙質的賬簿、憑證等記錄發生的經濟業務,可以一年采購一次,當年夠用就行,所以價格不是很高,企業可以一次性的攤入當期費用——管理費用。而財務軟體則不同,它是一次性的購入,長期使用,且費用較高,購買一個核運算元系統少說也要幾千元或幾萬元,那麼購買一套財務軟體(包括許多子系統)應該要幾萬甚至十幾萬元。如果是購買管理軟體,比如目前國際上流行的ERP系統(企業資源規劃管理系統,在國際市場上ERP銷售40%來自財務、20%分銷、20%製造、20%人力資源),在國內,就拿用友財務軟體公司生產的ERP系統來說,一套ERP系統要200多萬元,在國外市場,如SAP等著名晶牌公司生產的ERP系統摺合人民幣要1000多萬元,費用很高。如果一次性攤入管理費用,必會大大影響企業的當期損益,導致企業財務信息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因此,企業自身也很難接受。況且,財務軟體的受益期不只是一期,所以購買財務軟體入賬一次性記入當期費用不合理,不能簡單一次性記入。 基於以上考慮,企業財務軟體入賬,按現行的會計制度計入哪類都存在一定的問題,而會計實務操作對財務軟體總需有一個科目入賬才成,這方面尚需進行深化研究和規范。目前,筆者認為其改正途徑可以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考慮: (一)單列「軟體」科目。企業購入的用於生產經營、管理用的財務軟體價值明確,可以將其資本化。為了區別傳統的無形資產科目,是否可以像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那樣,單列一項「軟體」科目,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中「軟體」科目放在長期資產類。軟體可包括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等。每期按規定的折舊率(或分攤率)提取折舊(或分攤額)。但是這個折舊率(或分攤率)應該由會計准則明確規定。具體分錄如下:購入軟體時借記「軟體」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分攤時借記「管理費用軟體攤銷費用」,貸記「軟體」科目。委託開發形成的財務軟體應按實際支付的委託費入賬。如果該軟體是用於生產經營或管理,應資本化。自行開發形成的財務軟體有明確的目的,開發成功的可能性很大。而且企業的研發支出,比例不會太高(因為企業必須考慮成本因素),因此,應將開發過程中發生的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計入「研究與開發費用×軟體」賬戶,若開發成功,則轉入資產賬戶;若開發失敗,則將研究與開發費用計入當期費用。發生的後續支出應該根據重要性原則和配比原則來處理。如果金額較小,按照配比原則計入相關費用科目;如果金額較大則應予以資本化。 (二)作「遞延資產」處理。由於財務軟體的使用期較長,一次性支出較大且受益期在一個會計年度以上,為了便於管理,非軟體開發企業購買的軟體計入「遞延資產軟體支出」,在資產負債表中作為資產來管理。其分攤率由會計准則明確規定。具體分錄如下:購入時借記 「遞延資產軟體支出」,貸記「銀行存款」;分攤時借記「管理費用軟體支出」,貸記「遞延資產—軟體支出」。分攤的那部分費用,相當於每期購置空白的紙質賬簿、憑證等的費用。委託開發形成的財務軟體若用於生產經營或管理,應按實際支付的委託費資本化。自行開發的財務軟體將開發過程中發生的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計入「研究與開發費用x軟體」賬戶,若開發成功,則轉入資產賬戶;若開發失敗,則將研究與開發費用計入當期費用。發生的後續支出應該根據重要性原則和配比原則來處理。如果金額較小,按照配比原則計入相關費用科目;如果金額較大則應予以資本化。

6. 軟體開發企業怎樣做帳務處理,怎樣做賬

一、軟體開發企業如果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稅負超3%的部分享受即征即退。雙軟企業所得稅免二減三,屬高新企業所得稅稅率按15%計征。納稅人受託開發軟體產品,著作權屬於受託方的徵收增值稅,著作權屬於委託方或屬於雙方共同擁有的不徵收增值稅(即征營業稅)。

二、軟體企業認定標准:自行開發,從事軟體開發的人員占企業員工的總數必須在50%以上,開發經費占年軟體收入8%以上,年軟體銷售收入占總收入的35%以上,其中自產軟體收入占軟體收入的50%以上,達不到標准不能認定為軟體企業。

三、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標准: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從事高新技術產品研究開發的科技人員應占企業職工總數的10%以上。從事高新技術產品生產或服務為主的勞動密集型高新技術企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應占企業職工總數的20%以上。研究開發的經費應占本企業當年總銷售額的5%以上。高新企業技術性收入與高新技術產品銷售收入的總和應占本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

四、辦理即征即退,相關資料要齊全,數據要准確。

五、賬務處理:

1、繳納上月流轉稅

借: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2、收到退還的增值稅

借:銀行存款-**行

貸:補貼收入

結轉:

借:補貼收入

貸:本年利潤

3、銷售軟體

借:銀行存款-**行

貸:產品銷售收入——軟體產品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4、軟體培訓收入

借:現金或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培訓收入

5、外購原材料

借:原材料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6、發生費用

借:管理費用或銷售費用或營業費用

貸:現金或銀行存款

7、發放工資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銀行存款-**行

8、月末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借: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金——應交城建稅

其他應交款——應交教育費附加

借:其他業務支出

貸: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 ——應交城建稅

其他應交款——應交教育費附加

(6)軟體企業外購的基礎軟體如何入賬擴展閱讀

賬務處理的內容

(一)賬務處理程序

銀行賬務處理程序包括明細核算和綜合核算兩個系統的全部處理過程,具體步驟如下:

1.根據經濟業務受理、填制與審核憑證,依據業務所涉及的會計科目確定會計分錄。

2.一方面根據傳票逐筆登記分戶賬(或登記簿),涉及現金收、付的應登記現金收入、付出日記簿;另一方面根據同一科目的傳票進行匯總,編制屬於綜合核算系統的科目日結單,軋平當天業務涉及的所有科目的借方和貸方發生額。

3.根據分戶賬編制余額表。

4.根據科目日結單登記總賬。

5.根據總賬編制日計表,軋平當日所有科目的借、貸方余額。

(二)賬務核對程序

賬務核對是防止賬務差錯,保證賬務記載正確,保護資金安全的必要措施。從核對的時間和內容上分有每日核對和定期核對兩種。

1.每日核對。每日營業終了進行有關賬簿間的核對,核對的內容主要有:

(1)總賬各科目余額和發生額合計借貸方相等;總賬按科目應與所轄分戶賬和余額表的余額合計核對相符。

(2)現金收付日記簿借貸各方的合計數應與現金科目日結單、現金科目總賬借貸方發生額核對相符;現金庫存簿的庫存數,應與實際庫存現金和現金科目總賬余額核對相符。

(3)聯行往來科目總賬上日余額、本日借貸方發生額、余額分別與聯行往賬、聯行來賬報告表上日余額、本日借貸方發生額、本日余額核對相符。

(4)表外科目余額應與有關登記簿核對相符,對其中空白重要憑證、有價單證經管人員必須核對當日領人、使用、出售及庫存實物數,保證准確無誤。

7. 單位購入電腦和軟體怎麼入賬的問題

方法/步驟

  • 對於軟體類資產,企業應該通過「無形資產」科目進行核算,同時根據軟體使用期限分期攤銷。

8. 企業財務軟體應該如何入賬

會計電算化對於提高會計核算的質量,促進會計職能轉變,高效快速提供會計信息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相關的各類財務軟體公司相繼出現,通用的商品化財務軟體被不斷研製開發,以不斷滿足各類用戶的需求。隨著會計電算化系統的不斷擴展和深化,購置或開發財務軟體的費用,已從幾千元上升到幾十萬元甚至上千萬元。,從理論到實踐還存在著不少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集中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財務軟體計入固定資產存在的問題 1.1根據固定資產的定義,財務軟體不能計入固定資產。 固定資產是指使用期限較長,單位價值較高,並且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原有實物形態的資產。國際會計准則第16號對固定資產的定義是:預計使用期限超過一個會計期間;企業用於生產、提供商品或勞務、出租或為了行政管理目的而擁有的有形資產。我國企業會計准則規定:固定資產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單位價值在規定標准以上,並且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原來物質形態的資產。從國際會計准則第16號對固定資產的定義中我們知道,固定資產是有形資產,我們說的有形,是看的見、摸得著的物體。而我們在市場上購買到的會計軟體,是一種磁性介質,既看不見、又摸不著,退一步說,財務軟體可以通過支持它的系統軟體和硬體,讓我們看到裡面的內容,充其量也是文字數據,而不是有形的實物形態,所以它不能算作是有形資產。從我國會計准則固定資產的定義中可以知道:固定資產是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原來物質形態的資產。而企業購買財務軟體,是為了進行核算和管理。發生的每一筆經濟業務都必須記錄在案,隨著生產經營的不斷持續,發生的經濟業務也會不斷增加,大量的經濟業務輸入財務軟體,使得財務軟體的內部數據越來越大,佔用的容量發生了變化;另一方面,由於企業的行業性質不同,許多財務軟體購買以後,不一定馬上就能使用,而是要進行二次開發後才能使用。二次開發以後,財務軟體的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也就是說,財務軟體在使用過程中沒有保持原來的物質形態,不屬於固定資產。自行開發或委託開發的財務軟體在使用過程中也有必要進行軟體維護,包括操作維護(主要是一些日常維護工作)和程序維護(包括正確性維護、完善性維護和適應性維護)。這些維護工作必然導致財務軟體內部結構的變化,使其不能保留原有的物質形態。 1.2財務軟體折舊的時間和凈殘值不能確定。 固定資產的折舊是指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逐漸損耗而消失的那部分價值。固定資產的損耗分為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有形損耗是指固定資產由於使用和自然力的影響而引起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損失;無形損耗則是指由於科學技術進步等而引起的固定資產價值的損失。財務軟體是一種磁介質,不可能是有形損耗。而說它是無形損耗又不完整,我們購買財務軟體的目的是讓它來裝載財務數據、產生財務數據,利用這些數據,提煉出有用的信息做出合理的決策,以求得企業的發展。所以說財務軟體只是一個文字工具,是信息的載體,載體內的財務信息才是實質。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財務軟體本身的價值可能會損失,可是由它裝載的財務信息並不一定會減值。固定資產折舊,必然要考慮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問題,使用年限的長短直接影響各期應計提的折舊額,所以要合理的確定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財務軟體的使用年限很難確定,因為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進步,財務軟體也可以不斷的升級;財務軟體中裝載的資料,也不能確定何時無用。另外財務軟體的殘值也很難確定。 2財務軟體計入長期待攤費用存在的問題 長期待攤費用是指企業已經支出,攤銷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項費用,包括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等。如果財務軟體計價不能計入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科目,那麼能否可以計入長期待攤費用呢?同樣存在問題,那就是時間的確定問題。計入長期待攤費用的費用,在各費用項目的受益期限內平均分攤。比如,大修理費用,應當在將發生的大修理費用在下一次大修理之前平均攤銷;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應當在租賃期限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孰短的期限內平均攤銷;可是,財務軟體的分攤期如何確定?只要企業還在生存、發展,就必然發生賬務,企業就會受益於賬務。企業生存、發展是動態的,則企業受益於賬務的時間也應該是動態變化的,所以這個時間很難確定。國家對此也未做明確規定。 3財務軟體一次性的計入當期費用存在的問題 未實行會計電算化之前,企業是用紙質的賬簿、憑證等記錄發生的經濟業務,可以一年采購一次,當年夠用就行,所以價格不是很高,企業可以一次性的攤入當期費用--管理費用。而財務軟體則不同,它是一次性的購入,長期使用,且費用較高,購買一個核運算元系統少說也要幾千元或幾萬元,那麼購買一套財務軟體(包括許多子系統)應該要幾萬甚至十幾萬元。如果是購買管理軟體,比如目前國際上流行的ERP系統(企業資源規劃管理系統,在國際市場上ERP銷售40%來自財務、20%分銷、20%製造、20%人力資源),在國內,就拿用友財務軟體公司生產的ERP系統來說,一套ERP系統要200多萬元,在國外市場,如SAP等著名晶牌公司生產的ERP系統摺合人民幣要1000多萬元,費用很高。如果一次性攤入管理費用,必會大大影響企業的當期損益,導致企業財務信息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因此,企業自身也很難接受。況且,財務軟體的受益期不只是一期,所以購買財務軟體入賬一次性記入當期費用不合理,不能簡單一次性記入。 4改正途徑 基於以上考慮,企業財務軟體入賬,按現行的會計制度計入哪類都存在一定的問題,而會計實務操作對財務軟體總需有一個科目入賬才成,這方面尚需進行深化研究和規范。目前,筆者認為其改正途徑可以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考慮: 4.1單列「軟體」科目。 企業購入的用於生產經營、管理用的財務軟體價值明確,可以將其資本化。為了區別傳統的無形資產科目,是否可以像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那樣,單列一項「軟體」科目,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中「軟體」科目放在長期資產類。軟體可包括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等。每期按規定的折舊率(或分攤率)提取折舊(或分攤額)。但是這個折舊率(或分攤率)應該由會計准則明確規定。具體分錄如下:購入軟體時借記「軟體」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分攤時借記「管理費用軟體攤銷費用」,貸記「軟體」科目。委託開發形成的財務軟體應按實際支付的委託費入賬。如果該軟體是用於生產經營或管理,應資本化。自行開發形成的財務軟體有明確的目的,開發成功的可能性很大。而且企業的研發支出,比例不會太高(因為企業必須考慮成本因素),因此,應將開發過程中發生的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計入「研究與開發費用×軟體」賬戶,若開發成功,則轉入資產賬戶;若開發失敗,則將研究與開發費用計入當期費用。發生的後續支出應該根據重要性原則和配比原則來處理。如果金額較小,按照配比原則計入相關費用科目;如果金額較大則應予以資本化。 4.2作「遞延資產」處理。 由於財務軟體的使用期較長,一次性支出較大且受益期在一個會計年度以上,為了便於管理,非軟體開發企業購買的軟體計入「遞延資產軟體支出」,在資產負債表中作為資產來管理。其分攤率由會計准則明確規定。具體分錄如下:購入時借記「遞延資產軟體支出」,貸記「銀行存款」;分攤時借記「管理費用軟體支出」,貸記「遞延資產-軟體支出」。分攤的那部分費用,相當於每期購置空白的紙質賬簿、憑證等的費用。委託開發形成的財務軟體若用於生產經營或管理,應按實際支付的委託費資本化。自行開發的財務軟體將開發過程中發生的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計入「研究與開發費用x軟體」賬戶,若開發成功,則轉入資產賬戶;若開發失敗,則將研究與開發費用計入當期費用。發生的後續支出應該根據重要性原則和配比原則來處理。如果金額較小,按照配比原則計入相關費用科目;如果金額較大則應予以資本化。

9. 購軟體如何入賬,直接進費用嗎

1、若購買軟體金額較大,計入無形資產科目。

2、若購買軟體金額不大,計入管理費用——辦公費科目。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

無形資產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無形資產包括貨幣資金、應收帳款、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專利權、商標權等,因為它們沒有物質實體,而是表現為某種法定權利或技術。但是,會計上通常將無形資產作狹義的理解,即將專利權、商標權等稱為無形資產。

管理費用是指企業行政管理部門 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 而發生的各項費用。 管理費用屬於期間費用,在發生的當期就計入當期的損失或是利益。

(9)軟體企業外購的基礎軟體如何入賬擴展閱讀:

本稅目的徵收范圍包括:轉讓土地使用權、轉讓商標權、轉讓專利權、轉讓非專利技術、轉讓著作權、轉讓商譽。

(一)轉讓土地使用權,是指土地使用者轉讓土地使用權的行為。

土地所有者出讓土地使用權和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的行為,不徵收營業稅。土地租賃,不按本稅目征稅。

(二)轉讓商標權,是指轉讓商標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三)轉讓專利權,是指轉讓專利技術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四)轉讓非專利技術,是指轉讓非專利技術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提供無所有權技術的行為,不按本稅目征稅。

(五)轉讓著作權,是指轉讓著作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著作,包括文字著作、圖形著作(如畫冊、影集)、音像著作(如電影母片、錄像帶母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