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研究基礎科學要學會哪些
擴展閱讀
hk歌詞是什麼意思 2024-12-23 15:11:09
將夜動漫哪個版本好看 2024-12-23 15:11:01

研究基礎科學要學會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3-14 14:44:38

❶ 什麼是基礎學科,什麼是基礎研究

基礎學科就是最基本的東西,比如語文、數學之類的,看你學的是什麼了,基礎研究就是對你研究的項目做最淺的研究,比如生物上的對草履蟲的研究。

❷ 基礎科學研究的前沿領域

1.生命過程的定量研究與系統整合
對生命現象的本質和基本過程的研究,已進入到定量和系統整合的階段,體現出微觀與宏觀相結合、分析與綜合相結合、由定性走向定量、由單一學科走向多學科相互交叉的特徵。
「十一五」期間的主要研究方向:遺傳指令及其基因調控系統的時空關系;非編碼核糖核酸的表達調控與功能;表觀遺傳學;以生命系統中特定的組分、結構和功能為目標的各種「組學」;針對模式生物等特定生命系統中各種組分(基因、RNA、蛋白質等)的構成及其相互作用關系進行系統整合的系統生物學;極端環境中的生命特徵;系統發育與進化生物學;理論生物物理與生物信息學等。
「十一五」期間,爭取在遺傳信息的表達與調控、個體發育中的分子與細胞機制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建立和完善系統生物學研究平台和模式生物平台。
2.凝聚態物質與新效應
凝聚態物理主要研究原子間有較強作用的稠密物質體系,是近年來物理學中發展最迅速的領域,研究范圍已從固體結構、相變、光電磁特性擴展到液晶、復雜流體、聚合物、生物結構,以及低維量子限域體系等。其發展趨勢是以發現凝聚態物質新材料、新現象和新規律為主,並注重這些新材料、新現象和新規律的應用研究。
「十一五」期間的主要研究方向:強關聯體系、軟凝聚態物質,及其它具有新量子特性的凝聚態物質與新效應;玻色-愛因斯坦凝聚,超導超流機理;極端條件下凝聚態物質的結構相變、電子結構;多種元激發過程以及電聲子相互作用等。注重將物理學的基本規律、概念、技術引入生命科學、信息科學、材料科學、化學、環境與能源科學。
「十一五」期間,要在強關聯體系、軟凝聚態物質、極端條件下凝聚態物質方面,加強新材料、新現象、新效應、新理論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3.物質深層次結構和宇宙大尺度物理學規律
當代物理學和天文學發展最主要趨勢之一是粒子物理、核物理、等離子體物理和天體物理的交互作用更加緊密,共同探索深層次的物質結構、大尺度以及各種極端狀態下的物理規律、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從微觀和宇觀兩個極端層次和尺度上對自然規律的探索,正孕育著重大的科學突破。
「十一五」期間的主要研究方向:粒子物理學前沿基本問題;暗物質與暗能量的本質;微觀和宇觀尺度以及高能、高密、超高壓、超強磁場等極端狀態下的物質結構與物理規律;統一所有物理規律的理論探索;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太陽、恆星和行星系統、黑洞和各種緻密天體、星系和星系團等各種天體和結構的形成及演化等。
「十一五」期間,要加速大型粒子與輻射探測器系統、多波段大型望遠鏡、高性能計算和數據分析能力的建設,加強國際合作,獲得取得重大發現和突破的能力,在理論、計算、實驗和觀測各個方面優先開展物理與天文等相關學科的交叉研究。
4.核心數學及其在交叉領域的應用
數學不僅是一門獨立的學科,而且還為所有其它科學、技術和工程提供描述問題的語言與解決問題的工具。數學在人類認識世界、描述和發現規律,以及培養創造性思維的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當代數學發展的主要趨勢為:數學各分支學科的進一步融匯,數學與科學、技術領域之間相互滲透,以及數學對高技術發展的直接參與。
「十一五」期間的主要研究方向:核心數學中的重大問題,包括數學中的結構問題,如代數結構、幾何結構、拓撲結構、分析結構與動力系統,朗蘭茲綱領,路徑積分和相變的數學理論;研究數學與物理學、生命科學、信息科學、工程科學、經濟與金融等學科相互交叉而產生的重要數學問題,如離散問題、隨機問題、量子問題、演算法問題以及大量非線性現象中的數學理論和方法等。
「十一五」期間,要重點研究核心數學中的重大問題,並做出關鍵性貢獻;重視數學與其它學科交叉產生的重要數學問題,建立國家數學交叉與應用研究平台。
5.地球系統過程與資源、環境和災害效應
地球科學發展已經進入地球系統科學研究的新階段,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科學基礎之一。其目標著眼於系統了解地球各圈層間相互作用,認識面臨的資源、環境和災害等問題的基本規律,為建立新的地球科學理論,解決可持續發展中所面臨的資源、能源、環境、自然與人為的災害、國家安全等問題做出貢獻。
「十一五」期間的主要研究方向:行星地球環境與生命過程及其協同演化;大氣、水體、岩土體環境;太陽活動對地球環境和災害的影響及其預報;地球深部結構、組成、狀態、動力學及與其它地球子系統的關系;地球系統的復雜性與地球系統變異的可預測性;板塊邊界及板塊內部形變的特徵、動力學及其與地震、地質災害的關系;多圈層相互作用下的氣象、氣候災害發生機理;地表系統的物理、化學、生物過程及人地相互作用;海洋物理和生物地球化學過程及其資源、環境效應等。
「十一五」期間要建立陸基、海基、空基、天基地球觀測與探測系統和共享的地球系統資料庫,提高污染監測和歸趨模擬能力以及對重大災害的預報能力,力求在大陸動力學、地球各圈層相互作用等方向取得重大進展。
6.新物質創造與轉化的化學過程
化學是發現和創造新物質的主要手段,同時也是一門在原子、分子及分子以上層次研究自然界以及人類自身相關復雜體系化學過程的科學。
「十一五」期間主要研究方向:發展物質合成、制備與轉化的新策略、新方法,實現新的特定結構分子、凝聚態和聚集態分子功能體系的可控設計、可控合成和制備;建立物質合成與制備以及能源轉換和利用過程中環境友好的新化學體系;研究生物活性小分子與生物大分子和細胞相互作用的規律, 為復雜生物體系和過程的調控提供理論依據;運用理論與計算模擬手段和現代實驗方法,在不同時間和空間尺度上研究物質形成與轉化過程,以及在生命過程和生態環境等復雜體系中的化學本質和規律。
「十一五」期間要實現功能分子、凝聚態和聚集態分子功能體系的設計、可控合成、制備與轉化,發展環境友好的新方法、新反應與新路線、新催化劑與新試劑,在能源轉換的利用方面取得突破。
7.腦科學與認知科學
了解人類的大腦及其認知功能,是最具挑戰性的基礎科學命題之一。其研究的目的是揭示腦與智力的關系;理解人類認知、智能的本質以及意識的起源;探索感知覺、意識、情緒、語言、思維等高級認知過程及其神經基礎。
「十一五」期間的主要研究方向:腦功能的細胞和分子機理,腦重大疾病的發生發展機理;腦發育、可塑性與人類智力的關系;神經信息物質組學;腦的智力發育過程和機制;學習記憶等腦高級認知功能的過程及其神經基礎;感知覺信息的基本表達、信息加工及其大腦整合機制;視覺不變性識別和選擇性注意的腦機制;跨通道的協同記憶、抉擇與頓悟式的問題解決;語言認知和自動語言識別;發展可自主編程的腦式信息處理系統和新一代人工智慧和設計腦式智能計算機等。
「十一五」期間要建立和完善腦、認知與行為科學研究平台,加強腦功能的分子與細胞基礎和作用機理的研究,爭取在腦高級認知功能的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8.科學實驗與觀測方法、技術和設備的創新
科學實驗與觀測方法、技術和設備的水平是創新能力水平的重要標志。當前,科學研究的實驗和觀測在空間上已發展到宇觀、介觀和微觀尺度,在時間上進入到飛秒、阿秒的量級,實驗室從地面擴展到了地下、水下、高山、高空和地球大氣以外的空間及深空。在極端條件和生命過程研究中要求動態、實時、原位、無損、靈敏的檢測、分析和成像。空間實驗和觀測要求發展重量輕、功耗低、耐輻射和高可靠性的先進探測器和電子學。國家安全要求發展高分辨、高選擇性和高通量的快速偵檢方法和手段。
「十一五」期間,重點研究生命科學中的動態、實時、原位、無損、高靈敏的檢測、分析和成像方法和技術;物質組成、結構及性能的空間、時間高分辨實時、原位觀測和表徵的新方法;地球科學和空間科學研究中新觀測手段和信息獲取的新方法。爭取在單原子、單分子或單細胞的檢測新原理和新方法,高分辨、高選擇性和高通量的快速偵檢方法和手段,空間科學先進探測器和分析、成像設備的理論基礎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❸ 科學包括哪些 基礎科學包含哪些

以自然現象和物質運動形式為研究對象,探索自然界發展規律的科學。包括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理學、生物學6門基礎學科及其分支學科、邊緣學科。邊緣科學有物理化學、化學物理、生物物理、生物化學、地球化學、地球生物等。研究成果是整個科學技術的理論基礎,對技術科學和生產技術起指導作用。
七大類學科屬於基礎科學
數學:包括代數學、分析學、幾何學、統計學、拓撲學、應用數學、計算數學、計算機科學等。
邏輯學:包括邏輯的運用、演繹邏輯、一般邏輯、歸納邏輯、方法論等。
物理學:包括粒子物理學、凝聚態物理學、光學、廣義相對論、場論、量子力學、統計力學等。
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包括宇宙學和宇宙起源學、天星學、射電天文學、太陽系學等。
地球科學和空間科學:包括大氣物理學、大地測量學、水文學、海洋學、土地學、空間科學等。
化學:包括分析化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結構化學、高分子化學等。
生命科學:包括植物學、動物學、自然人類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生態學、遺傳學等。

❹ 自然科學基礎學科有哪些

自然科學就是研究自然現象的學科,細分一點:1、數學 2、天文學和天體物理 3、地球科學和空間科學 4、物理學 5、化學 6、生命科學這是自然科學的六大基礎學科。常見的生物農業方面的可以劃歸到生命科學裡面,醫學算是生命科學和化學、物理學等的交叉,所以不能算基礎學科,其他一些學科也是這些的交叉,區別於研究人類社會的社會科學。按照常見的學位授予的分類,就是理學、工學、農學、醫學。

❺ 科學的六大基礎是什麼

1數學 2天文學和天體物理 3地球科學和空間科學 4物理學 5化學 6生命科學 這是自然科學的六大基礎學

❻ 基礎科學與應用科學哪個更重要

僅就我國來說吧.
應該偏重應用科學,因為應用科學投資少,見效快,在我國整體水平落後的情況下比較需要,另外應用科學技術國外封鎖較嚴.
基礎科學我們與世界先進水平差很遠,如果在去自行研究很耽誤事,所以可以通過購買,學術交流,留學以及一些灰色手段等方式獲得,速度比自行研究估計還快的多.另外基礎科學國外一般不封鎖.好多著名試驗室里都充斥著華人.其實我們建國後基礎學科的大腕們基本都是留過學的.
如果包括外國,基本同意MAGIC7004得意見,不過不發達國家應該主要通過交流來獲得技術提高水平,否則他們與先進國家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回樓主,我們國家在很多基礎科學方面落後20年甚至更多,單靠自行發展是很難追上得,即使國外不做發展,我們也要學好多年.通過引進可以讓我們節省經費,少走彎路,這是我們天然的後發優勢.

❼ 從事基礎科學研究,需要具備怎樣的素質

1、扎實的知識基礎
2、強烈的求知願望
3、飽滿的工作熱情
4、堅韌的試錯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