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打進城市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建設,提升城市建設內涵
城市基礎設施是城市正常運行和健康發展的物質基礎,對於改善人居環境、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提高城市運行效率、穩步推進新型城鎮化、確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作用。當前,我國城市基礎設施仍存在總量不足、標准不高、運行管理粗放等問題。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有利於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拉動投資和消費增長,擴大就業,促進節能減排。為加強和改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現提出以下意見:
當前,要圍繞改善民生、保障城市安全、投資拉動效應明顯的重點領域,加快城市基礎設施轉型升級,全面提升城市基礎設施水平。
(一)加強城市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城市按照「量力而行、有序發展」的原則,推進地鐵、輕軌等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建設,發揮地鐵等作為公共交通的骨幹作用,帶動城市公共交通和相關產業發展。到2015年,全國軌道交通新增運營里程1000公里。積極發展大容量地面公共交通,加快調度中心、停車場、保養場、首末站以及停靠站的建設;推進換乘樞紐及充電樁、充電站、公共停車場等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將其納入城市舊城改造和新城建設規劃同步實施。
城市道路、橋梁建設改造。加快完善城市道路網路系統,提升道路網路密度,提高城市道路網路連通性和可達性。加強城市橋梁安全檢測和加固改造,限期整改安全隱患。加快推進城市橋梁信息系統建設,嚴格落實橋梁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城市路橋的運行安全。各城市應盡快完成城市橋梁的安全檢測並及時公布檢測結果,到2015年,力爭完成對全國城市危橋加固改造,地級以上城市建成橋梁信息管理系統。
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建設。城市交通要樹立行人優先的理念,改善居民出行環境,保障出行安全,倡導綠色出行。設市城市應建設城市步行、自行車「綠道」,加強行人過街設施、自行車停車設施、道路林蔭綠化、照明等設施建設,切實轉變過度依賴小汽車出行的交通發展模式。
(二)加大城市管網建設和改造力度。
市政地下管網建設改造。加強城市供水、污水、雨水、燃氣、供熱、通信等各類地下管網的建設、改造和檢查,優先改造材質落後、漏損嚴重、影響安全的老舊管網,確保管網漏損率控制在國家標准以內。到2015年,完成全國城鎮燃氣8萬公里、北方採暖地區城鎮集中供熱9.28萬公里老舊管網改造任務,管網事故率顯著降低;實現城市燃氣普及率94%、縣城及小城鎮燃氣普及率65%的目標。開展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試點,用3年左右時間,在全國36個大中城市全面啟動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工程;中小城市因地制宜建設一批綜合管廊項目。新建道路、城市新區和各類園區地下管網應按照綜合管廊模式進行開發建設。
城市供水、排水防澇和防洪設施建設。加快城鎮供水設施改造與建設,積極推進城鄉統籌區域供水,力爭到2015年實現全國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95%和水質達標雙目標;加強飲用水水源建設與保護,合理利用水資源,限期關閉城市公共供水管網覆蓋范圍內的自備水井,切實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在全面普查、摸清現狀基礎上,編制城市排水防澇設施規劃。加快雨污分流管網改造與排水防澇設施建設,解決城市積水內澇問題。積極推行低影響開發建設模式,將建築、小區雨水收集利用、可滲透面積、藍線劃定與保護等要求作為城市規劃許可和項目建設的前置條件,因地制宜配套建設雨水滯滲、收集利用等削峰調蓄設施。加強城市河湖水系保護和管理,強化城市藍線保護,堅決制止因城市建設非法侵佔河湖水系的行為,維護其生態、排水防澇和防洪功能。完善城市防洪設施,健全預報預警、指揮調度、應急搶險等措施,到2015年,重要防洪城市達到國家規定的防洪標准。全面提高城市排水防澇、防洪減災能力,用10年左右時間建成較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澇、防洪工程體系。
城市電網建設。將配電網發展納入城鄉整體規劃,進一步加強城市配電網建設,實現各電壓等級協調發展。到2015年,全國中心城市基本形成500(或330)千伏環網網架,大部分城市建成220(或110)千伏環網網架。推進城市電網智能化,以滿足新能源電力、分布式發電系統並網需求,優化需求側管理,逐步實現電力系統與用戶雙向互動。以提高電力系統利用率、安全可靠水平和電能質量為目標,進一步加強城市智能配電網關鍵技術研究與試點示範。
(三)加快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
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以設施建設和運行保障為主線,加快形成「廠網並舉、泥水並重、再生利用」的建設格局。優先升級改造落後設施,確保城市污水處理廠出水達到國家新的環保排放要求或地表水Ⅳ類標准。到2015年,36個重點城市城區實現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全國所有設市城市實現污水集中處理,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85%,建設完成污水管網7.3萬公里。按照「無害化、資源化」要求,加強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70%左右;加快推進節水城市建設,在水資源緊缺和水環境質量差的地區,加快推動建築中水和污水再生利用設施建設。到2015年,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0%以上;保障城市水安全、修復城市水生態,消除劣Ⅴ類水體,改善城市水環境。
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以大中城市為重點,建設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城市(區)和生活垃圾存量治理示範項目。加大處理設施建設力度,提升生活垃圾處理能力。提高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水平。到2015年,36個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全部實現無害化處理,設市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左右;到2017年,設市城市生活垃圾得到有效處理,確保垃圾處理設施規范運行,防止二次污染,擺脫「垃圾圍城」困境。
(四)加強生態園林建設。
城市公園建設。結合城鄉環境整治、城中村改造、棄置地生態修復等,加大社區公園、街頭游園、郊野公園、綠道綠廊等規劃建設力度,完善生態園林指標體系,推動生態園林城市建設。到2015年,確保老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不低於5平方米、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不低於60%。加強運營管理,強化公園公共服務屬性,嚴格綠線管制。
提升城市綠地功能。到2015年,設市城市至少建成一個具有一定規模,水、氣、電等設施齊備,功能完善的防災避險公園。結合城市污水管網、排水防澇設施改造建設,通過透水性鋪裝,選用耐水濕、吸附凈化能力強的植物等,建設下沉式綠地及城市濕地公園,提升城市綠地匯聚雨水、蓄洪排澇、補充地下水、凈化生態等功能。
三、科學編制規劃,發揮調控引領作用
(一)科學編制城市總體規劃。牢固樹立規劃先行理念,遵循城鎮化和城鄉發展客觀規律,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科學編制城市總體規劃,做好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銜接,統籌安排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突出民生為本,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嚴格禁止不切實際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和滋生腐敗的「豆腐渣工程」。強化城市總體規劃對空間布局的統籌協調。嚴格按照規劃進行建設,防止各類開發活動無序蔓延。開展地下空間資源調查與評估,制定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規劃,統籌地下各類設施、管線布局,實現合理開發利用。
(二)完善和落實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規劃。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要著力提高科學性和前瞻性,避免盲目和無序建設。盡快編制完成城市綜合交通、電力、排水防澇和北方採暖地區集中供熱老舊管網改造規劃。抓緊落實已明確的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城鎮供水、城鎮燃氣等「十二五」規劃。所有建設行為應嚴格執行建築節能標准,落實《綠色建築行動方案》。
(三)加強公共服務配套基礎設施規劃統籌。城市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過程中,要統籌考慮城鄉醫療、教育、治安、文化、體育、社區服務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合理布局和建設專業性農產品批發市場、物流配送場站等,完善城市公共廁所建設和管理,加強公共消防設施、人防設施以及防災避險場所等設施建設。
四、抓好項目落實,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一)加快在建項目建設。各地要統籌組織協調在建基礎設施項目,加快施工建設進度。通過建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信息系統,全面掌握在建項目進展情況。對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設施建設、市政地下管網建設、城市供水設施建設和改造、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改造、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消防設施建設等在建項目,要確保工程建設在規定工期內完成。各地要列出在建項目的竣工時間表,倒排工期,分項、分段落實;要採取有效措施,確保建設資金、材料、人工、裝備設施等及時或提前到位;要優化工程組織設計,充分利用新理念、新技術、新工藝,推進在建項目實施。
(二)積極推進新項目開工。根據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規劃落實具體項目,科學論證,加快項目立項、規劃、環保、用地等前期工作。進一步優化簡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審批流程,減少和取消不必要的行政干預,逐步轉向備案、核准與審批相結合的專業化管理模式。要強化部門間的分工合作,做好環境、技術、安全等領域審查論證,對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探索建立審批「綠色通道」,提高效率。在完善規劃的基礎上,對經審核具備開工條件的項目,要抓緊落實招投標、施工圖設計審查、確定施工及監理單位等配套工作,盡快開工建設。
(三)做好後續項目儲備。按照城市總體規劃和基礎設施專項規劃要求,超前謀劃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各級發展改革、住房城鄉建設、規劃和國土資源等部門要解放思想,轉變職能和工作作風,通過統籌研究、做好用地規劃安排、提前下撥項目前期可研經費、加快項目可行性研究等措施,實現儲備項目與年度建設計劃有效對接。對2016年、2017年擬安排建設的項目,要抓緊做好前期准備工作,建立健全統一、完善的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儲備庫。
Ⅱ 如何建設物流基礎設施
按照不同的標准,物流可作不同的分類,通常,物流可以按以下幾種方式分類:
1、按物流的范疇分為社會物流和企業物流: 社會物流屬於宏觀范疇,包括設備製造、運輸、倉儲、裝飾包裝、配送、信息服務等,公共物流和第三方物流貫穿其中;企業物流屬於微觀物流的范疇,包括生產物流、供應物流、銷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廢棄物流等。
2、根據作用領域的不同,物流分為生產領域的物流和流通領域的物流: 生產領域的物流貫穿生產的整個過程。生產的全過程從原材料的采購開始,便要求有相應的供應物流活動,即采購生產所需的材料;在生產的各工藝流程之間,需要原材料、半成品的物流過程,即所謂的生產物流;部分余料、可重復利用的物資的回收,就是所謂的回收物流;廢棄物的處理則需要廢棄物物流。 流通領域的物流主要是指銷售物流。在當今買方市場條件下,銷售物流活動帶有極強的服務性,以滿足買方的需求,最終實現銷售。在這種市場前提下,銷售往往以送達用戶並經過售後服務才算終止,因此企業銷售物流的特點便是通過包裝、送貨、配送等一系列物流實現銷售。
3、根據發展的歷史進程,將物流分為傳統物流、綜合物流和現代物流:
傳統物流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倉儲和庫存的管理和派送上,而有時又把主要精力放在倉儲和運輸方面,以彌補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差異。 綜合物流不僅提供運輸服務,還包括許多協調工作,是對整個供應鏈的管理,如對陸運、倉儲部門等一些分銷商的管理,還包括訂單處理、采購等內容。由於很多精力放在供應鏈管理上,責任更大,管理也更復雜,這是與傳統物流的區別。 現代物流是為了滿足消費者需要而進行的從起點到終點的原材料、中間過程庫存、最終產品和相關信息有效流動及儲存計劃、實現和控制管理的過程。它強調了從起點到終點的過程,提高了物流的標准和要求,是各國物流的發展方向。國際上大型物流公司認為現代物流有兩個重要功能:能夠管理不同貨物的流通質量;開發信息和通訊系統,通過網路建立商務聯系,直接從客戶處獲得訂單。
4、根據提供服務的主體不同,將物流分為代理物流和生產企業內部物流 代理物流也叫第三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3PL),是指由物流勞務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務的運作模式。第三方就是提供物流交易雙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務提供者。 企業內部物流是指一個生產企業從原材料進廠後,經過多道工序加工成零件,然後零件組裝成部件,最後組裝成成品出廠,這種企業內部物資的流動稱為企業內部物流。
5、按物流的流向不同,還可以分為內向物流和外向物流 內向物流是企業從生產資料供應商進貨所引發的產品流動,即企業從市場采購的過程;外向型物流是從企業到消費者之間的產品流動,即企業將產品送達市場並完成與消費者交換的過程。
Ⅲ 淺談如何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加快農村基礎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涉及到很多方面,概括起來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根據統籌城鄉發展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不斷增加國家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加快建立有利於改變城鄉二元結構的體制機制;二是各級政府要把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轉向農村,國家財政新增教育衛生文化等事業經費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量主要用於農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讓金用於農村的比重;三是逐步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多種形式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
具體來講,加強農村基礎建設,就是要:加大以小型水利設施為重點的農田基本建設力度;加大農村公路建設力度;加大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力度;加大農村能源建設力度;加大農村電網建設力度;加大農村信息化建設力度;加大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力度;加大農村教育文化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Ⅳ 如何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
8月的持續高溫擋不住太倉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建設的步伐,記者在勝涇村附近看到,推土機、壓路機聲音轟鳴,一條寬闊大路在不斷延伸,路邊新入園的南倉金屬、金菱儀表、銘銓環保等項目建設正如火如荼。
城廂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高新技術產業園一期3.3平方公里區域內的基礎設施建設已全面開工,縱二路、橫五路、橫二路等五條道路都在抓緊建設和完善提升,其餘的配套工作也在加緊進行,並計劃在年底前全面啟動整個園區8.22平方公里內的道路、橋梁、綠化、路燈等工程建設,力爭園區早日出形態,完善功能。
農戶企業動遷齊頭並進
據介紹,園區范圍內正在進行的農戶動拆主要有兩大片:一片是原南郊工業安置區3.3平方公里內的210戶,其中177戶已完成評估,大部分已簽約,已拆除的有77戶;另一塊是准備新建的南郊農民安居新鎮(佔地900畝)范圍內的222戶,目前也已基本完成評估,簽約和交鑰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推進。
為了推進企業的動遷,城廂成立企業動遷組,制定相關動遷、安置辦法,目前正加快推進南郊集中安置小區和安置工業動遷區內的企業動遷工作,已有21家企業完成評估,後續的簽約等工作也在順利推進。
高標准規劃推動轉型升級
太倉市高新技術產業園是該市實現工業經濟「三年翻番」目標的重要載體,也是城廂推進轉型升級的重要平台。為了更好地建設這一平台,城廂已於6月完成了園區控制性詳規並通過了專家評審,目前正委託設計研究院進行全方位產業規劃。
園區的產業定位依據省、蘇州市和我市的新興產業發展戰略,並遵循四個原則,即重點突出「新興產業」、「高新技術」、「低碳綠色」、「循環經濟」,著眼建立省級乃至更高級別的工業園區;產業選擇上服從太倉產業功能定位、產業布局規劃;注重與周邊產業園協同發展;注重與其它鎮區產業錯位、協調發展。
據介紹,園區開發建設制定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力爭五年內初步形成一區多園、兩個平台、一個社區的格局,多園包括依託崑山光電產業園的光電特色產業園,與安亭汽車產業互動的精密製造特色產業園以及服務我市生物醫葯產業發展的生命科技園。兩個平台是科技、人才服務平台,信貸、金融服務平台。一社區是以循環經濟、節能環保為主題、公共服務完善的中小型企業集聚的現代化企業社區。
Ⅳ 基礎設施建設方面
一、立體交通網路基本形成,礦山路建設、國道及省道通達至礦業園區的支線道路或末梢交通體系仍需完善
近年來,阿勒泰地區經濟發展速度日益加快,礦業特區建設對交通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奎北鐵路已經鋪通,福海—富蘊鐵路建設項目、富蘊機場遷建、阿勒泰機場擴建、阿勒泰市至新區高速公路修建等大型項目已列入自治區 2009 年道路建設計劃,並逐步付諸實施。形成了地區鐵路、公路、航空立體化交通網路,為阿勒泰礦業特區建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隨著地區礦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交通道路及運輸的需求也在逐漸增強。目前阿勒泰地區道路交通設施建設仍不能滿足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需求,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對礦業的快速發展產生影響,不能滿足勘查工作和礦業生產的正常需要。富蘊縣縣城—蒙庫礦區每天運輸礦產品專用車流量往返將達 1 200 次,礦山道路已不適應礦山生產的需要,資源路建設問題日益突出。地區北部山區如諾爾特等許多有前景的成礦區帶至今無路通達,地質勘查工作的重型設備無法到達,嚴重影響地質勘查工作進度。另外,紅山嘴口岸至阿勒泰市的道路兩側存在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隱患也應引起重視。
新區道路交通體系規劃建設工作急需開展。國道及省道通達至礦業園區的支線道路或末梢交通體系仍需完善。
二、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水利工程建設相對滯後,水利控制體系有待完善,優化資源配置和節水成為礦業特區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阿勒泰地區水資源豐富,集中分布在額爾齊斯河、烏倫古河和吉木乃山溪三大水系,但是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控制性水利工程少,水資源配置不合理。因此,夏季由於農田灌溉而出現缺水的情況,使得一些礦山企業不得不閉礦停產。如 2006 年,阿勒泰地區受歷史罕見的暖冬天氣影響,降水量明顯減少,積雪明顯偏薄。2007 年春季,由於氣溫回升較快,積雪快速融化,大風天氣頻繁,土壤失墒嚴重,成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最乾旱的年份,農牧業缺水嚴重,對正在發展中的礦業企業也產生了不利影響。為此,提出如下解決措施:
一要進一步對地區水資源優化配置,合理調配水資源,充分發揮水利工程的調控作用,統籌規劃,綜合利用,著力構建完整的水利控制體系。利用國家將水利作為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重點的良好機遇,地區加快了納噶什水庫等 5 個控制性水利工程和克孜加爾灌區等 6 個灌區前期工作,將為礦業特區的建設提供充足的水資源保障。
二要強化節水意識和措施,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研究探索完善水價計價方式,積極推行居民生活用水階梯式水價和非居民用水超定額加價制度,合理確定不同級別的水量基數及其比價關系,對超過基數或定額的用水,實行較高價格,以切實提高居民節水意識,更加充分發揮引導資源節約的價格杠桿作用,同時盡量減少水價調整對低收入群體的影響。截至 2009 年底,全國 36 個大中城市中有接近一半實行了居民用水階梯式水價,非居民用水超定額加價制度已經普遍施行。農業用水方面,大力推廣節水灌溉,積極推廣和應用高效節水技術,實現高效節水面積佔耕地面積80%的目標。工業用水方面,倡導循環經濟理念,大力推廣工業節水技術,循環利用水資源,提高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率。
三、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不合理,原煤、成品油、天然氣需從區外引進,水火風電結構也存在問題
阿勒泰地區一次能源主要為: 煤炭、油氣、電力,另外,作為新能源的風能等發展也很快。但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地區能源結構不合理; 水電比例大、火電比重少,電價相對較高,影響對礦業企業的持續供電; 煤炭資源潛力大,但產量少,供需矛盾日趨突出。油氣資源豐富,具備一定的產能,但由於處於勘查開發的初期,地區可利用天然氣量少,且價格較高。風電建設成績喜人,但由於存在風電上網體制等障礙,加之風電產能過剩,造成地區風能產業布局的不盡合理。
( 一) 電力
地區電力主要包括水電、火電和風電,主要以水電為主。地區電力供應中火電供應嚴重不足,如在地區的 27 座電站中,火電僅有 4 座,總裝機 25. 5 MW,佔地區總裝機量的17. 5% ,其他水電占 81. 8% ,風力發電占 0. 7% 。由於地區電力供應以徑流式小水電為主,調節能力有限,而且枯水期長,造成水電供應不足,隨著各重點礦山企業步入實質性的快速建設階段,隨著蒙庫鐵礦、可可塔勒鉛鋅礦、喀拉通克銅鎳礦、可可托海稀有礦等重點工礦企業的球團廠、選廠、冶煉廠等一大批新建項目和技改項目的上馬投產,特別是新興鑄管等 10 大項目的上馬,無法滿足地區繼續發展有色金屬深加工及五大礦業園區建設的用電需求,將使電力供需矛盾進一步加劇。同時,由於地區電力大多是小水電,電價相對較高,直接影響了冶煉等高耗能礦冶企業的落地,制約了產業鏈的延伸。
近年來,阿勒泰地區促進電站及電網建設。2009 年,沖乎爾水電站投入試運行,哈德布特、吉勒布拉克水電站正式開工,蒙古 ( 香港) 能源公司火電項目已具備開工條件等。2009 年新建裝機容量 39 萬 kW、新增發電量 5 000 萬 kWh。地區在未來 3 ~ 4 年內新增水電裝機容量 100. 4 萬 kW。隨著這些水電、風電工程的建設及並網發電,裝機容量將大幅增加,電價也有望降低,地區電力供需矛盾將得到有效緩解。
風電建設成績喜人,金風科技布爾津風電場,華電布爾津電場完工,使地區風電比例有所增加,但由於存在風電上網體制等障礙,加之風電產能過剩,造成地區風電產業布局的不合理。今後,要根據風電上網情況、認真分析電力供需等因素,對全地區的風能資源進行評估,做好風電開發利用規劃,優化風電產業布局,探索解決風電上網體制、風電產能過剩等障礙和問題,促進風電資源的良性發展。
( 二) 煤炭
截至 2008 年底,阿勒泰地區煤炭資源探明儲量 10. 26 億 t,探明程度很低,僅佔新疆全區預測資源總量的 4. 7%,資源分布大致以額爾齊斯河幹流為界,以北地區不具備成煤條件,屬無煤區,以南地區為含煤區。歷史上,該地區屬於煤炭嚴重缺乏地區,原煤幾乎從外引進,盡管近幾年勘查工作不斷加大,但目前原煤產量遠不能滿足礦業特區工業發展需求。
2008 年地區原煤產量只有 3. 78 萬 t。煤炭消費量,2008 年地區工業交通部門原煤消費量 33. 5 萬 t,民用原煤消費量不詳,但由於地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特點決定了地區的冬季供暖時間較長,每年供暖時間為 180 天,而供暖採用的燃料幾乎全部為煤。經測算,地區原煤缺口至少在 30 萬 t 以上 ( 不包括民用煤) ,未來缺口會更大。隨著富蘊縣卡姆斯特地區煤炭資源勘查開發,富福礦業園區將以開發利用該地區的煤炭資源為主,將該園區規劃建設成為煤電、煤化工產業基地。屆時,將結束阿勒泰地區少煤的歷史。
( 三) 油氣
據地區新疆油氣公司資料,全地區 7 縣 ( 市) 均有很好的油氣顯示,資源潛力大。地區油氣資源比較豐富,油氣前景較好,烏倫古河區域具備形成中型油氣田的地質條件,該區域內烏倫古坳陷、福津盆地均具有良好的勘探潛力。但是目前勘查開發利用程度低,不能滿足礦業特區建設與發展的要求。
福津盆地作為地區油氣資源勘查重點區域,要加大勘查投入,2010 年爭取實施 1 ~2 口探井,進一步掌握福津盆地油氣資源分布以及資源儲量情況。2008 年地區原油產量大約2. 2 萬 t,主要輸送到克拉瑪依市進行深加工。地區成品油消費量約 5 萬 t,因地區沒有煉油廠,所有成品油均通過車載由克拉瑪依市運到阿勒泰地區銷售,價格相對較高,據預測地區成品油需求量未來會成倍增加。從能源產業布局看,地區原油就地加工,可降低成品油價,對阿勒泰地區而言,是可行的,因為地區油氣資源豐富,未來在新區礦業園區內可規劃建設一定規模的煉油廠,在滿足地區成品油需求的情況下,可將部分成品油銷往中亞地區。
2008 年地區天然氣生產規模 30 萬 m3,主要通過環准噶爾天然氣管線供給烏魯木齊市。據預測,阿勒泰地區 ( 不包括兵團) 2007 年天然氣需求量約 4 800 萬 m3,2015 年和2020 年地區 ( 包括兵團) 分別達到 8 000 萬 m3和 2. 16 億 m3,中石油給地區天然氣的年配額為3000 萬 m3,未來供需矛盾突出。新疆廣匯集團的 LNG 項目的落地,以及富蘊縣煤制氣項目的實施,對緩解地區天然氣供需緊張局面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若福津盆地油氣資源勘查開發實現突破,在吉木乃能源礦業園區內,遠期可規劃建設一定規模的煉油廠,屆時礦業園區將形成油氣加工並重、兼顧煤炭等資源深加工、能源產業鏈相對完善的園區,天然氣資源從國外引進,石油、煤炭等資源面向國內,產品市場銷售定位在國內及周邊國家。
Ⅵ 如何抓好村鎮基礎設施建設
村鎮基礎設施配套建設費屬於什麼性質的收費
朱效先 | 瀏覽 4230 次
發布於2010-05-27 17:36最佳答案
(一)各級政府要從政策和資金安排上支持村鎮建設。向村鎮收取的城市維護建設稅,應按規定用於村鎮建設。鄉鎮和管理區(中心村)要繼續收好、用好村鎮基礎設施配套費,鄉鎮規劃區范圍內興建的建設項目應按土建造價5%收取,管理區(中心村)范圍內的集體或個人建設項目按3%收取,專項用於村鎮基礎設施建設。各級財政每年要安排一部分貼息資金,大中城市每年拿出一定數量的城市建設專項資金轄區村鎮主要基礎和公用服務設施建設。市、縣(區)財政每年要安排適量周轉金,支持試點村鎮基礎和公用服務設施建設。
(二)各級政府有關部門要從財力和物力上支持村鎮建設。交通部門要在資金方面支持村鎮搞好村鎮公路的規劃建設;水利、衛生、愛衛會、工商、教育、郵電等部門要從財力和物力上支持村鎮搞好防洪、改水、改廁、醫療衛生、集市貿易市場、科技服務網點、教育和由電通訊等設施建設。
(三)大力推行誰投資、誰經營、誰收益政策。積極吸引包括外資在內的各種資金參與經營村鎮供水、排水、道路、環衛等設施建設項目。對村鎮市政公用事業,可推行股份合作制,鼓勵農民投資入股進行建設。
Ⅶ 6,如何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交通運輸,機場,港口,橋梁,通訊,水利及城市供排水供氣,供電設施和提供無形產品或服務於科教文衛等部門所需的固定資產,它是一切企業,單位和居民生產經營工作和生活的共同的物質基礎,是城市主體設施正常運行的保證,既是物質生產的重要條件也是勞動力再生產的重要條件。政府對這些方面的投資和建設就是基礎設施的建設了。我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欠賬多,缺口大。交通阻塞日趨嚴重。供水不足,排水設施落後。城市汽化率低。能源供應長期不足。交通運輸,尤其是鐵路運輸能力嚴重不足。這些也都是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啊。所以要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
Ⅷ 如何搞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這幾年,GOV對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持續加大、工作不斷加強。按照統籌城鄉發展、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要求,從遠景設計研究院來看加強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第一,以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加大對「三農」的投入支持力度。加快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既是改善農村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會催生更大的投資和消費需求。
第二,以主產區為重點,加強糧食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全面實施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建設規劃,盡快形成生產能力。大規模開展糧棉油糖高產創建,大規模開展園藝產品生產和畜牧水產養殖標准化創建。大力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
第三,以農田水利為重點,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綜合運用工程、農藝、管理等措施,發展節水灌溉農業,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推廣滴灌、噴灌等節水技術。擴大測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機質提升補貼規模和范圍,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實施旱作農業示範工程,改善和提高耕地質量。
第四,以育種培育為重點,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能力建設。圍繞現代農業發展要求,明確農業科技創新方向和重點,加大資金投入,整合科研力量,力爭在關鍵領域和核心技術上實現重大突破。一是切實把農業科技的重點放在良種培育上。推進農機農藝措施結合。扶持發展農機大戶和專業合作社,促進農機服務市場化、專業化和產業化。
第五,以水電路氣房為重點,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利用當前農村建房需求快速增長和建築材料供給充裕的時機,把支持農民建房作為擴大內需的一個重大舉措,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通過多種形式支持農民依法依規建設自用住房,積極推動建材下鄉。
希望可以幫到你。
Ⅸ 如何抓好的基本建設
基本建設是社會主義國民經濟中投資進行建築、購置和安裝固定資產以及與此相聯系的其他經濟活動。基本建設是形成固定資產的生產活動。
請看網路
http://ke..com/view/1313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