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包括哪些內容
具體考試內容:
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辯證唯物論、唯物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歷史唯物主義。
2、毛澤東思想概論:毛澤東思想形成與發展、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社會主義改造理論。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
4、當代中國的政府與政治:中國的國體與政體、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服務。
5、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職業道德的基本內容、價值取向、道德修養、行為規范。
6、法律知識:法學基礎理論、憲法、刑法、民法、商法、經濟法、行政法及行政訴訟法等(報考全省法院、檢察院系統法律專業職位的加試內容,包括上述范圍及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知識)。
7、語文基礎知識和公文寫作:漢字、詞彙、語法、修辭、文學常識,黨政機關公文基本知識、常用公文寫作、常用事務文書寫作、公文處理。
8、經濟知識和科技知識:微觀經濟、宏觀經濟、國際經濟、金融經濟、產業經濟,科技創新、科學前沿、科技常識。
9、歷史知識:中國近現代史和世界現代史。
10、其他知識:最新的時政知識。
② 高分求, 怎樣提高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成績
嚴格來說,公共基礎知識的考察,沒有所謂的行測和申論那種題目做起來,很有套路或者技巧的,掌握一種方法就會做一類題目,所以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小編不是很推崇讓學生花較多的精力來探索套路的。但沒有套路,絕不是沒有技巧,畢竟考試的都是客觀題,就是大家通常所說的選擇題,這就結合公共基礎知識科目自身的特點,有了一些做題的技巧,可以幫助大家比較快速准確地鎖定正確的選項,提高得分率。
一、找准題目 「內核」,確保思路不歪斜
公共基礎知識考試基本都是以客觀題的面目出現的,每個選擇題都有而且只有一個中心思想。因而,看到試題後,認真閱讀,並要盡量快地找到它的中心思想,最好用一句話的形式提取出立意。然後,再結合題目的設問,這樣就能很快地找到答案。如:
1.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不僅問診把脈了當下的城市規劃管理,也為「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的城市發展描摹了底色、描繪了藍圖、勾勒了未來。這體現了新事物的產生和發展要:
A.堅持主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B.堅持整體和部分的統一
C.堅持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D.堅持量變和質變的統一
本題的內核,是有兩個詞語共同組成,即「當下」和「更長時期」。如果考生能在考試過程中能夠合理把握這個內核,就會更進一步把握本題的題眼,就是「當下」和「更長時期」表達了現在和以後的辯證統一的關系,再結合四個選項的對比,就是選項A最符合題意了,「當下」 對應「具體的」、「更長時期」對應「歷史的」,這樣就會比較快速准確的鎖定符合題意的選項。
二、快速排除干擾項,勿讓浮雲遮望眼
干擾項,是在客觀題考察中經常設置的難度之一,特別是對很多學習基礎不太好、知識儲備不夠扎實的同學,干擾項帶來的難度就尤為明顯,這就要求大家在學習過程中,盡量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提高排除干擾選項的能力,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當前,我國實業屆在企業文化、研發生產、管理運行等方面較缺乏「工匠精神」,對於產品質量和精細化程度的關注不夠,特別是在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方面,尤其需要有自己「獨門秘技」的高級技工。下列選項能體現「工匠精神」的是:
A.事在人為 B.熟能生巧
C.精益求精 D.得心應手
通過審題,並結合最後的正確選項比對分析,根據大家的基本知識儲備,我們會發現選項中的「事在人為」和「熟能生巧」就是故意設置的干擾項,因為這兩個詞語的本意肯定與我們黨和國家大力倡導的工匠精神不相符甚至相違背的。
排除了干擾項,客觀題目的正確率就會有很好的保障,所以做題要保證正確率,首先要努力找出並排除干擾項,這需要考生們平時學習備考過程中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
當然,選擇題的應對,還有很多其他的方法,比如題干選項比較法、選項代入法等,這些都是大家基本都能夠熟練把握和耳熟能詳的,所以這里小編就不再贅述,著重為大家解析的這兩種方法,是大家平時不常用和忽略的,需要在平時學習備考過程中,值得著重練習掌握的,希望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績。
③ 教師編制怎麼考
教師編制一般都是採取筆試和面試相結合的形式考察,筆試主要的紙筆閉卷考試,面試形式有結構化面試、試講或者說課、答辯等。教師編制筆試成績合格之後才能順利進入面試環節。
報名一般是網上報名,在想要報考的地區的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或者是教師招聘考試網等報名參加考試,具體的猜凳弊報名網址需要查看報考地的考試穗族公告。
筆試考試科目有《粗拆教育基礎知識》、《公共基礎知識》、《學科知識》等,不同的省份考試科目、考試內容不同。
考試內容
教師編制考試分為筆試考試跟面試考試,採用選拔競爭性考試,分高者得,筆試上岸以後,才有資格報名面試,面試高分者經過審核將獲得職位機會。
考試內容一般為《教育基礎知識》和《公共基礎知識》或者《學科專業知識》兩部分,教育基礎知識部分主要包括教育學、心理學、教學論、教材教法、教育法律法規和教師職業道德等,崗位要求的專業知識部分按專業類別分類命題,每個省份具體考試內容不一樣,詳見地方招聘公告。
筆試成績公布後,根據招聘崗位和考試情況確定筆試合格分數線,面試人員從達到筆試合格分數線的應聘人員中,根據招聘崗位計劃由高分到低分依次確定。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教師編制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