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現代教育技術主要的理論基礎有哪些
現代教育技術主要的理論基礎有:
1、教育教學中應用的現代技術手段,即現代教育媒體;
2、運用現代教育媒體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方法,即媒傳教學法;
3、優化教育、教學過程的系統方法,即教學設計。
拓展資料:
現代教育技術,是指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對教與學的過程和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以實現教學優化的理論和實踐。
現代教育技術與教育技術名稱不同在於現代教育技術加上了「現代」二字,要弄清它的概念,我們必須先弄清「現代」的含義。中文關於「現代」的解釋是:現在這個時代。英文解釋有兩種:一是「Modern」,譯為:⑴近代的,現代的;⑵現代風格的,新式的,現行的,時髦的。
二是「Contemporary」,譯為:⑴發生,存在; 生存或產生於同一時期;⑵同一瞬間發生的;⑶自始至終同時存在的;源出同一時代的;⑷當代的或彷彿當代的,現時的。
可見, 由於對「現代」這個詞的理解不同,對現代教育技術的理解也不同,歸納起來主要有兩種:一種指新出現的教育技術,與之對應的是傳統教育技術,這種理解強調對傳統的革新;另一種指正在使用的教育技術,它包括傳統教育技術和新出現的教育技術。
B. 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基礎是什麼和什麼
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主義哲學。
馬克思主義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組成部分。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馬克思主義全部學說的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運用與證明,科學社會主義既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政治經濟學的運用,又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政治經濟學的落腳點。這三個組成部分共同構成了馬克思主義完整的科學體系,是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科學的世界觀。
1、馬克思主義哲學
馬克思捍衛了哲學唯物主義 ,用德國古典哲學的成果、特別是辯證法豐富了哲學,把唯物主義對自然界的認識推廣到對人類社會的認識,創立了歷史唯物主義,指明了被壓迫階級擺脫精神奴役的出路,把偉大的認識工具給了工人階級。
2、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馬克思論證並發展了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創立了剩餘價值理論,闡明了無產階級在資本主義制度中的真正地位,科學地論證了資本主義滅亡和社會主義勝利的必然性。
3、科學社會主義
空想社會主義批評資本主義社會,幻想有比較好的制度出現 ,但它不能指出擺脫剝削制度的真正出路;馬克思對資本主義作了科學的分析,說明無產階級才是創立新制度的社會力量,得出了階級斗爭是劃分為對抗階級的社會發展的基礎和動力這一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