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做管線綜合需要哪些基礎知識
擴展閱讀
同學說你有騷味怎麼懟他 2025-02-12 18:03:18
阿凡提是哪個動漫 2025-02-12 18:02:02

做管線綜合需要哪些基礎知識

發布時間: 2025-02-12 14:58:16

㈠ 管廊什麼專業做

管廊專業屬於土木工程或工程管理領域。


管廊,也稱為綜合管廊或地下管線綜合走廊,是城市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基礎設施。它主要用於集成各種公共管線,如電力、通信、給排水、熱力等。這一專業的實踐涉及到了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的知識和技能。


1. 土木工程背景:管廊工程是土木工程建設的一部分。土木工程師需要參與到管廊的設計、施工和監測等各個環節。這包括了地質勘察、結構設計、施工方法和材料選擇等內容。在管廊項目中,土木工程師需確保管線走廊的結構安全、穩定,以及滿足各種管線布局的技術要求。


2.工程管理知識應用:管廊項目的實施需要系統化管理,包括項目規劃、設計、招投標、施工、驗收等各個階段。工程管理專業知識的應用,如項目管理理論、成本控制、進度控制等,在管廊項目中尤為重要。這不僅涉及到項目的經濟效益,還關繫到城市基礎設施的正常運行和公共安全。


綜上所述,管廊專業涵蓋了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的知識和技能。 這一領域需要專業人員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以確保管廊工程的安全、高效實施,為城市的正常運行提供堅實的基礎設施支持。

㈡ 什麼是工程管線綜合

很多人在問,為什麼需要做管線綜合,學校裡面也沒有這種專業,老一輩的師傅也說,之前根本沒有管線綜合。

那管線綜合,這個工作是一時的,還是永久的。是必要的?還是不必要的。這樣的問題讓很多新人特別迷茫,甚至工作了四五年的人也說不出所以然。

其實很簡單,看看網路商業地產的詞條:


近年來,大型綜合購物中心已經迅速成為不少城市商業零售市場的主力軍,而傳統的商業物業已經很難滿足它們對硬體和軟體的要求,這給房地產行業留下了巨大的市場空白,於是融合傳統流通業與地產業的商業地產企業就應運而生。

據統計,2010年開始,房地產緊縮型調控拉開大幕,新政主要針對住宅市場,而商業地產成為樓市調控新政的受益者。2010年我國商業地產呈爆發式增長,達到歷史新高。2010年1-12月,商業營業用房和辦公樓開發投資完成額分別達到5,598.84、1,806.55億元,分別增長33.90%和31.2%。


你看的沒錯,由於商業地產的快速崛起,讓市場中,那些一直從事住宅建築的公司,進入了新了領域。

不誇張的說,商業地產和住宅的技術含量不是同一層次的。簡直就是兩種生物。商業地產的復雜性質,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1:分階段實施

住宅建築之前基本都是毛坯上市,即使是精裝修也是硬裝,而且用戶沒有選擇的餘地。商業地產則不一樣,一般分為一次機電與二次機電。

一次機電主要是把所有功能的主系統聯通,二次機電則取決於商戶。

也就是商業地產招商完成後。根據商戶要求設置具體的功能末端。


例如,一次機電階段設想頂層是餐飲業,但是沒有具體是海底撈,還是俏江南,還有可能是盒馬生鮮。

等招商完成,確定好是俏江南了,才會根據俏江南的內部需要布置一些照明、空調、給水、排水、廚房排油煙等功能末端設施。


可是,很多招商的時候,一次機電已經做好了。可能一次機電又不太滿足商戶需求。也就是說,商戶內的管道布線沒有辦法與現有的一次機電連接。

那這時候,必須要出可行的方案。這個方案,很多都是施工單位自己處理了。也就是做管線綜合人員去完成。

2:技術更加復雜了

技術復雜,主要集中在系統繁多,這里大致列舉一下主要的管線:

給排水專業:生活給水系統、熱水系統、污廢水系統、通氣系統、噴淋系統、消火栓系統、氣體滅火系統、排油污系統、壓力排水系統、重力雨水系統、中水系統、虹吸雨水系統。

暖通專業:冷凍水系統、冷卻水系統、冷凝水、VRV製冷劑系統、空調熱水系統、地暖系統、新風系統、送排風系統、防排煙系統、空調送回風系統。

電氣專業:高壓橋架系統,主橋架、母線系統,動力配電系統,照明配電橋架系統,消防動力橋架系統、消防橋架系統等等

弱電專業:綜合布線系統、安防系統、設備監控系統、視聽系統、移動通信系統,還有一些占空間比較少的系統,門禁控制、電梯控制、巡更系統等等

如此多的系統,已經沒有誰可以,光憑想像能定位清楚了。更不用說,要那些現場工人自己去確定了。不用圖紙施工的年代一去不復返了。

3:商業性越來越濃了

由於樓盤的市場價格越來越高,並且大大的大於建造成本,層數做的越多,利潤就會越高。每一個環節在給業主出謀劃策的時候,都會盡量的壓縮層高。

其實,確定建築層高很簡單,建築層高=梁板高度+吊頂上空間+吊頂凈空間+地面墊層厚度。

梁板高度,其實在住宅火爆的時候就有人在研究,做出了很多無梁,扁梁設計,技術非常的成熟

吊頂下的凈高,一般裝飾對美觀有很高的要求,越是商業地產,要求越高,大的凈高可以提升商業地產的品質,和利潤直接相關,一般不是優化的重點。

地面墊層厚度,能優化的空間已經很少了。

唯獨,吊頂上的空間,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越少越好。可是很多商業地產,吊頂上空間可能會有1-2米或者更多。這在住宅建築中是不可能的,很多住宅建築連吊頂都沒有。

如果每一層吊頂上空間壓縮一米,那麼每四層,就能多出四米高,也就是說,可以再做一層。這樣何樂不為呢。

這個工作誰來做,設計院來做?從目前來看,現在不可能,以後也不可能了。

主要原因是,目前設計院的知識結構已經跟不上時代變化了。

(1)現在很多設計院,把不違反強條,當做一種成績在宣傳,還能指望什麼。

(2)好的設計師,不是越來越少,就是去了甲方。

(3)設計費越來越低,已經培養不出,精細的設計團隊了。

以上的三點,讓商業建築的復雜性呈指數級別上升。如何去駕馭這樣的復雜性。

管線綜合的前身,深化設計,應運而生。主要由很多大型建築公司參考日本、香港等公司的要求而設置。原本只是配合很多大型外資項目,慢慢的從各大建築公司集團內部向外部延伸。

市場越來越大,在這樣一個過程,大家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之前,施工單位的施工技術人員可能去排一下管線,或者設計院的設計師會排列一下。

但是現在,沒有人哪個施工技術人員或者設計師認為,排布管線是他們的工作內容。如果一個項目沒有深化設計,大家反而會感覺缺少一到手續。

所以,只要建築行業在,管線綜合也會一直跟隨下去,將會出現一個繼:設計、施工、銷售、造價之後的另外一個行業:管線深化。

可是,現在市場確實非常混亂,按照每平米造價計算,管線深化的報價從0.3-30元/㎡都有。按照一般商業建築20萬㎡計算,也就是說便宜的6萬,貴的600萬。這是一個巨大的差距。

在這594萬的差距中,市場會出現各種倒三觀的事情,時間一長,也形成了長長的食物鏈。

第一級,當然是可以提供一手活源的大BOSS,一般會是房地產開發公司或者大型建築公司。簡稱,來源層

第二級,是那些和來源層有對口的關系戶。可能是私人關系,也可能是公司之間的關系。簡稱,業務層

業務層,主要能力是業務能力,只要能把來源層的人照顧好,活都會源源不斷。業務層接到活了以後,可能會自己做,可以形成自己實力和口碑,為打造自身形象更有好處。也可以轉包出去。

第三級,有時候業務層由於人手不足、轉移風險,或者其他原因會再次發包出去,主要是給第三級。簡稱,執行層

執行層的主要任務是幹活,市場上大部分的技術人員會進入這一層次。現在市場上大量的BIM公司都屬於這一類。

第四級,有一些接近無資質、無辦公地點的小團隊單獨出現。他們有時候會從前幾個級別接一些小額的活,簡稱,創業層

這一個層面的人,很多都是原來在前幾個級別做的很好的人,出來以後一起組建的,可以認為是創業團隊。

第五級,還有一些業務會流向,有固定工作,平時會私自接一些活的人,簡稱,私活層


來源層-業務層-執行層-創業層-私活層

在這五個層級中,以第二級為分界,前面可以認為是商務層,後面可以認為是業務層。大部分的利潤,都會集中在前兩級中。所以,要想把事情做好,必須盡量的提升級別,不然,成本會跟不上質量的要求。

當然,一分錢一分貨。要想成本低,服務質量又好,這是不可能的。極有可能出現,別人做到一半不做了,或者隨便做一下,就交給你。你要請人去審查?還是你審查出來了,他就改一下,最後出了問題,都是審查人的事情?

如果鬧到這種程度,這個活也做不下去了,這一條線也基本上完了。這是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其實,如何快速的拿到錢,以及降低成本並且用戶還滿意,這是所有業務層最想知道的知識。我們製作的系列文章:管線綜合技術與管理實踐。就是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製作的。



整個系列文章,從團隊負責人,中堅力量,新手這個三個層次出發,講述如何通過給這三個層次的人員賦能,以及如何把他們有機的整合成一個整體,來達到我們的目的:快速的拿到錢,以及降低成本並且用戶還滿意。

目前關於團隊負責人的部分基本已經連載完成,歡迎大家去觀看,點評;後續部分將持續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