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學生必須了解的基礎代謝知識
運動小知識基礎代謝
基礎代謝(basal metabolism, BM) 是指人體維持生命的所有器官所需要的最低能量需要。測定方法是在人體在清醒而又極端安靜的狀態下,不受肌肉活動環境溫度、食物及精神緊張等影響時的能量代謝率。
計算--基礎代謝率(BMI)
女性基礎代謝率=661+9.6*體重(kg)+1.72*身高(c-m)-4.7*年齡
男性基礎代謝率=67+13.73*體重(kg)+5*身高(c-m)-6.9*年齡
以上是理想狀態下人本需求能量的計算方法,假如你參與活動或運動的話,能量消耗會增加。
具體的演算法是:
坐式生活方式(極少運動):基礎代謝*1.15輕微活動,日常活動:基礎代謝*1.3
中等強度健身(每周3-4次運動):基礎代謝*1.4大強度健身(每周4次以上):基礎代謝*1.6
專業運動員(每周6次以上):基礎代謝*1.8
影響基礎代謝的指標
通過以上公式就可以看出來,影響基代的起碼有三個指標:身高體重年齡
體重與身高
體重大的人自然基代比較高,對比小體重,消耗的熱量一定更多一點。
年齡
我們的基代跟歲數也是息息相關的,在18~20歲左右達到頂峰。20歲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基礎代謝率就會逐漸由高峰期下滑。
肌肉含量
基帶高低與肌肉含量多少也有關系。這也是我們在計算基帶的時候,還要統計一下自己的運動量的原因。
⑵ 怎樣知道自己的基礎代謝率是多少呢
基礎代謝率的計算涉及多種方法,一種簡便易行的方式是通過脈率和脈壓計算,公式為:基礎代謝率=(脈率+脈壓)-111。另一種較為可靠的方法是使用基礎代謝測定儀。正常值應為±10%,若超出±20%~±30%則可能提示輕度甲狀腺功能亢進,超出±30%~±60%則可能為中度,超過±60%則可能為重度甲狀腺功能亢進。
人體基礎代謝率是指在空腹、清醒、靜卧、室溫20攝氏度條件下維持生命所需的基本代謝率。對於女性,基礎代謝率的計算公式為61+(9.6x體重kg)+(1.72x身高cm)-(4.7x年齡);而男性則為67+(13.73x體重kg)+(5x身高cm)-(6.9x年齡)。
生活方式強度對每日所需熱量也有影響。例如,坐式生活方式的生活方式強度數值為1.15,輕微運動為1.3,中度運動為1.4,大強度運動為1.6,而運動員則為1.8。每日所需熱量可以通過將基礎代謝率乘以相應的生活方式強度數值得出。
根據基礎代謝率,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需求量也可以計算出來。蛋白質需求量為基礎代謝率乘以30%,碳水化合物需求量為50%,脂肪需求量為20%。每克蛋白質提供4大卡熱量,每克碳水化合物提供4大卡熱量,每克脂肪提供9大卡熱量。
人體的標准體重可以通過BMI(身體質量指數)計算得出。公式為體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理想體重范圍一般在18.5至24.9之間,超過25則為超重,達到30或以上則為肥胖。
了解基礎代謝率對制定合理的飲食和運動計劃至關重要,這有助於更好地管理體重和整體健康。
⑶ 基礎代謝率的正常值是多少
基礎代謝率(BMR)是指人體在清醒而又極端安靜的狀態下,不受肌肉活動、環境溫度、食物及精神緊張等影響時的能量代謝率。
他是與性別、身高、體重、年齡等相關的。其中體重是去脂體重,但是這數據難以獲得,一般只是算個大概。
常見標准(參考值):(體重乘以系數+/-常數)
年齡(歲)
男
Kcal/d
0~
3~
10~
18~
30~
60.9m
-54
22.7m
+
495
17.5m
+
651
15.3m
+
679
11.6m
+
879
年齡(歲)
女
Kcal/d
61.0m
-51
22.5m
+499
12.2m
+746
14.7m
+496
8.7m
+820
(m:體重,kg)
⑷ 基礎代謝率是什麼意思,是每天攝入食物的熱量不能超過代謝率嗎
基礎代謝率就是每天至少要攝入的熱量。比如你的基礎代謝率是1323大卡,然後你每天至少要攝入1323大卡以上,少於1323大卡的話,會瘦的很快,同時你的新陳代謝也會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