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獨立基礎適用於哪些建築
獨立基礎通常適用於當建築物上部結構採用框架結構或單層排架結構承重時,不過這必須在地質條件允許的條件下。
獨立基礎一般設在柱下,常用斷面形式有踏步形、錐形、杯形。材料通常採用鋼筋混凝土、素混凝土等。當柱為現澆時,獨立基礎與柱子是整澆在一起的;當柱子為預制時,通常將基礎做成杯口形,然後將柱子插入,並用細石混凝土嵌固,此時稱為杯口基礎。
當上部結構為框架結構,荷載不太大的時候,可以採用柱下獨立基礎。獨立基礎比較適用於中心受壓的受力狀態。當柱根部有彎矩作用時,一般在設計中會有獨立基礎之間加設拉梁,依靠拉梁承擔彎矩作用。
在有些設置地下室的建築中,拉梁之間還會有一塊底板,以解決建築物地下室防水防潮的問題。
(1)上部基礎結構什麼時候可以做擴展閱讀
計算方法
1、獨立基礎墊層的體積
墊層體積=墊層面積×墊層厚度
2、獨立基礎墊層模板
墊層模板=墊層周長×墊層高度
3、獨立基礎體積
獨立基礎體積=各層體積相加(用長方體和稜台公式)
4、獨立基礎模板
獨立基礎模板=各層周長×各層模板高
5、基坑土方工程量
基坑土方的體積應按基坑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計算。基坑底面積應以基坑底的長乘以基坑底的寬,基坑底長和寬是指混凝土墊層外邊線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溝者應算至排水溝外邊線。排水溝的體積應納入總土方量內。當需要放坡時,應將放坡的土方量合並於總土方量中。
⑵ 基礎施工順序是不是先打樁,做支撐,再挖土,再打樁,最後做底板,往上開始後做結構
基礎施工的順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但常見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首先,根據工程需求,可能會先進行工程樁的施工。這些樁通常是為了滿足高層建築對地基承載力的要求,如果天然地基承載力不足,就需要通過工程樁來增強地基的穩定性。當然,如果地基條件較好,如岩石層,或者開挖深度不大,比如在5米以內,可能不需要打工程樁。
其次,為了確保施工過程的安全,可能會同時進行支護樁的施工。支護樁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基坑邊坡的破壞,特別是在需要深度較大的開挖情況下。支護樁與工程樁可以同時進行施工,也可以分開進行。
接下來,進行挖土作業。挖土的深度和范圍取決於工程的具體要求。在挖土過程中,還需要進行護坡工作,以防止土體滑坡。
當挖土到達一定深度後,可以進行工程樁的截樁或接樁工作。這一環節是連接工程樁與後續施工的關鍵步驟。
之後,進行基礎墊層和防水層的施工。基礎墊層是為確保基礎結構穩定而設置的,而防水層則可以有效防止地下水滲入,確保建築物的長期穩定。
然後,按照常規流程,開始施工基礎結構。這包括基礎梁、柱等構件的建設。
最後,進行上部結構的施工。這是整個建築施工中的重要環節,包括框架結構、樓板、外牆等。
此外,還有一種特殊的施工方法稱為「逆作法」。這種方法首先在地面上進行工程樁的施工,對於需要擋土的外牆部分,則可能會採用地下連續牆等技術。之後,施工0.00標高的梁板和柱,然後逐步向下挖掘,每完成一層土層的施工後,再進行下一層的梁板和柱的施工,直至完成基礎施工。之後,再從地下向上進行地上部分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