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通俗文化的定義
通俗文化也可以被理解為俗文化,亦即大眾文化。通俗文化離不開大眾的基礎,而建立在通俗文化上的高雅文化也是在我們生活基礎上形成的。通俗文化是與我們生活最為密切和能夠及時反映我們生活的文化,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隨著時代的進步、電子設備的普及和傳播技術的迅速發展,通俗文化已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成分,甚至大有占據傳統文化的主流地位之勢。通俗文化給予大眾豐富多樣的文化資源,使大眾受到極大誘惑,得到了滿足。青少年正是通俗文化受眾中最龐大的群體,他們越來越依賴在直觀、生動、形式多樣的傳媒手段下接受文化的熏陶。在這種情勢下,如果學校課堂仍排斥通俗文化,固守傳統文化,就難免會使學生興味索然,疏遠課堂。其實通俗文化是指適合一般人的水平和需要、易於被社會大眾接受的文化。正如《漢語大詞典》「通俗,所說:淺顯易懂,適合一般人水平和需要。」當下通俗文化已滲入生活中的每個角落。我們應該讓通俗文化在生活中充分發揮其獨特作用與效果。
「通俗文化只是一種受歡迎,或者眾人喜好的文化,那麼毫無疑問,這種量的指標會獲得眾人的。」通俗文化還指很多受到大眾歡迎並為大眾所接受的文化,比如詩歌、音樂或電影、喜劇等,當然這些各類不同形式的文化表現都可以說是伴隨著藝術或夾雜著藝術表現形式而出現的。藝術的表現形式能反映我們身邊的社會現象和大眾的生活狀態。
通俗文化的產生離不開大眾的知識和生活,是建立在社會大眾的基礎之上的,現在很多所謂的高雅文化也是從通俗文化中產生的。如,《紅樓夢》就是典型的通俗小說,而現在卻是文學上的理論文化。現代社會快速發展,文化不斷繁榮,《紅樓夢》通過各種形式加工以電視劇、戲劇等藝術形式表現出來,成為大眾接受和欣賞的通俗文化。名著《飄》在美國人眼裡大概只是一部家庭婦女讀的通俗小說,然而傳入中國以後,就成了美國文學經典。所以很多的通俗文化就是我們身邊算是「俗」的文化,高雅文化就是在「俗」文化基礎上慢慢發展起來的,伴隨著社會時代的發展而演變。高雅文化也需要社會基礎,因為在欣賞文化時很多階級對文化的看法和態度是截然不同的,如「藍調音樂」今日已經是眾所周知的高級音樂範式,這說明通俗與高雅在時間因素中發生了奇妙的相互轉化。從空間因素來看,隨著不同地域尤其國家的變化,通俗與高雅藝術的界限更加模糊不清。
以法蘭克福學派和早期的文化研究學派為例,大眾的主體性完全是由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所建構的。《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中曾舉1991年帕瓦羅蒂在倫敦的海德公園里舉行免費音樂會為例,當時雖然下雨,但聽音樂會的實際人數為10萬人,作為高雅文化,帕瓦羅蒂的音樂會是很受大眾歡迎的,高雅文化同樣可作為通俗文化為大眾所接受。不過在通俗文化中也有低級粗俗的東西,如世俗、污濁、庸俗、惡俗、卑劣的文化被稱為二流文化。比如電影,在眾多的電影文化產生的背後,一些惡俗的文化也泛濫產生了,這導致欣賞者無法消化這些文化。
無論是通俗文化還是高雅文化,毋庸置疑都是伴隨著社會發展和工業進步而產生的,都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的。同時,在現代社會的各種潮流中,後現代主義文化是一種不再區分高雅或通俗差異的文化。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都是出自人民大眾之中,其中,通俗文化融入了很多的高雅文化藝術,通俗文化及時反映著不同時代的社會文化以及民族的文學、藝術等,它的起源就是「俗」。從空間因素來看,隨著不同地域尤其國家的變化,同樣建立在人類社會基礎之上的高雅文化,比如在一些電影電視劇中的故事情節或反映社會現實的思考,卻被統稱為通俗文化,但當這些電影加入了更多的藝術形式,那就可被稱為高雅藝術。在快速發展的社會中,各種各樣的文化都在同時發展,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定義沒有明顯界限,無論什麼文化都是為人民大眾服務的,高雅文化同樣可以通過各種「俗」方式讓更多的人理解、接受。
隨著工業社會的發展,現在通俗文化也在發生著變化,產生了各種不同的表現形式,更多地反映各種社會現象和大眾生活態度。這種文化需要有人類社會的基礎,從而更好、更多地為大眾服務,讓大眾接受,當然這些都離不開人類的社會實踐。一方面,社會實踐為通俗文化奠定基礎;另一方面,通俗文化時時刻刻反映和服務於大眾社會,二者互相聯系、互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