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精品課程怎麼製作
步驟如下:
1、需要找到自己的教學目標和突出賣點。對題目意思做到深刻理解,教師在做精品課程的時候,要深刻理解題目意思,不同專題的教學內容與目的要求都不一樣,因此在做精品課程的時候避免就題論題,要綜合考慮到教學目標規劃,嚴格貫徹教學指導思想,才能實現預期教學目的。同時要突出賣點,設計多種游戲鞏固多層次的學習任務,最後輔之以動手動腦動嘴的開放式活動;
3、開通線上課程,使用app,增加趣味性。
⑵ 精品課創作的認知與突破
任何新事物的出現,必然引起人們不同的看法和認知,精品課是今年國家基礎教育競賽項目,為什麼要搞精品課呢?
我們知道,從2015年到現在,國家基礎教育資源平台推出一師一優課,但實施下來,沒有達到優課資源的建設目標,因此,又在一師一優課基礎上,再次推出精品課,面向全國中小學教師搞競賽活動,一是可以推進教育信息化進程,提升中小學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信息技術深度應用能力,二是可以補充完善基礎教育資源平台的精品課程資源不足的問題。
以此為契機,可以鍛煉教師的綜合能力,特別是應用信息技術來展示自己的教學能力,還能訓練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等,從選課到製作PPT,再到上鏡錄制微視頻,對於每個老師都是一種全新的挑戰。
現在問題來了,很多老師覺得在條件不具備的農村學校不可能完成精品課錄制,而部分城裡的教師也在觀望,為什麼呢?
製作精品課,是離教學最近的事,上級文件要求是」真人大屏幕教學「,那沒有大屏幕怎麼辦?按要求需要應該有86寸的觸摸屏教學一體機。
看到這,大部分教師都打退堂鼓了,其實,非必須用大屏幕,我們也可以完成精品課錄制,硬體不行就靠軟體,軟體不行就靠技術,沒有誰天生是高手,舉手舉得多了,自然成高手。
配合PPT,有很多軟體就可以實現屏幕和人像錄制,只需要有一台帶有攝像頭的筆記本電腦即可,關鍵是要會用軟體,比如 喀秋莎,蒙以 ,還在 班迪 等軟體。
有些教師不敢參加各種教育教學技能競賽,因為他們怕失敗,怕出醜。
其實沒必要介意,伸手摘星不會弄臟你的手,參加競賽多了,你獲得的成長和進步就是非常大的,那些經常參加各種競賽的老師,他們已體驗到了成長的收獲,那怕在競賽中只拿個鼓勵獎也不錯,總比你敗在自己的思想禁錮中強。
如果你固步自封,跟不上時代的發展,那就面臨被淘汰出局的風險,我相信,每位老師都有當名師的夢想,但為什麼最終成為名師的總是寥寥無幾呢?
那是因為我們不敢去改變自己,安於現狀,走不出自己的舒適區,遇到困難就退縮,不敢破局。
當你跳出自己的認知困境,開始步入認知覺醒,接下來就是認知突圍了,我們也可以叫」破局「。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錄制精品課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吧!
從上面3圖中可以看出,需要注意的細節較多,特別要做好後期的剪輯和人像、視頻、音頻、字幕、PPT等合成的操作技術,我建議大家嘗試用蒙以的軟體coursemaker來製作,可以一次性就能夠把這些素材資源進行合成,最後按要求導出成品。
到了這步還不算結束,還需要視頻大小,編碼格式,碼率等參數進行壓縮處理,最後才能上傳到精品課平台。
我這樣寫,你們看明白了嗎?如果還有什麼需要交流的地方,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齊帆齊微課第202篇,1142字數)
【我是韋成繼,007全民寫作大使(編號062),「教師寫作成長@實戰派」發起人,立志推動全民寫作,通過寫作影響更多中小學教師獲得成長和改變,您可以在評論區留下自己的疑問或觀點,與作者和其他讀者共同交流】
⑶ 如何推進語文"精品課" 有效實施建議
論文摘要:在簡要用釋習學相遞、內外相制、知能相濟、語思相輔、言意相依、學用統一、仿創遷移、意會神橄等語丈學習基本挽律的基珍上,研讀《全日制義務教育語丈課程標准(實驗稿)》的相關規定和要求,討論自覺遵循語丈學習挽律、順利推進基破教育語文課程改革的有效策略。
新中國建立以來規模空前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在扎實有序地展開實驗。教育部制訂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以下簡稱《標准》,是指導語文課程改革的綱領。《標准》在「實施建議」中要求:「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從事語文教育的人對此不會有異議。但是,語文學習到底有哪些規律?如何遵循語文學習的規律來選擇教學策略?這是人們認識並不清楚的間題。探討這些問題,無論是對語文課程理論的長期建設,還是對推進目前的語文課程改革,都是很有價值的。
語文學習到底有哪些規律,語文教育界在這個帶有根本意義的問題上似乎存在認識「盲區」。對語文學習規律認識膚淺和模糊,是1978年以來持續至今的語文教學改革事倍功半的深層原因,也是制約此次基礎教育語文課程改革順利實施的重要因素。有感於此,筆者借鑒語言學、心理學、語文教育學等學界研究語文學習規律的成果,提出了語文學習規律研究的若干思路』,揭示了漢語文學習的八條基本規律,本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討論如何遵循語文學習的基本規律,正確實施語文課程改革。
一、「習學相遞」律與語文新課程實施
「學得間於習得,習學相遞」,是筆者揭示的母語及民族文化學習的第一條基本規律。在生活環境中自然而然地獲得語言謂之語言習得;有意識成系統地學習語言謂之語言學得。國內外學者對兒童母語習得過程的大量研究結果表明,學齡前兒童在自然環境里主要通過生活和游戲習得母語,盡管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自覺的,但收效之快卻令人驚奇,五六歲的兒童已經能夠掌握相當復雜的句子結構,比較自由地用母語與同伴和成年人交流。步人學齡期的兒童,在繼續發展口頭語言能力的同時,開始進人以書面語言學得為主的階段,語言發展呈現自覺性和規范化、個性化的特點。學校畢業後,進人社會工作崗位,人們還會在社會交往中、工作實踐中和業余讀寫中繼續學習語文,提高語文修養,但這種語文學習,往往缺乏明確的目的性和系統的計劃性,習得的成分大於學得的成分。縱觀人生整個語文學習過程,實際上是一個由習得到學得為主、又由學得為主到習得為主交遞前進的過程。
認識「習學相遞」律,對實施語文課程改革至少有以下兩點重要啟示:
中小學學生學習語文並非從零開始,設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提出教學要求,安排教學進程,以及編寫學生讀物、習題、考題,都應充分考慮學生的母語習得基礎,重視兒童已有的生活經驗。以詞語教學為例,連「貓」、「書包」、「灰溜溜」之類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詞語,也要學生記憶理性化的詞義,既浪費學生的精力,又消退學習語文的興趣,除了應付機械死板的考試,沒有任何積極意義。而「再接再厲」之類出自古代詩文典故、學生容易誤解誤寫的詞語,反倒圖圈吞棗,不求甚解,以致「再接再勵」這樣的誤寫經常出現在學生的筆下,甚至出現在庄嚴會堂的橫幅上,追根溯源,語文教師難辭其咎。
中小學畢業不是語文學習的結止,在中小學語文課上誘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教給他們學習語文的方法,培養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良好習慣,引導學生「自能讀書、自能作文」,力求達到葉聖陶先生倡導的「教是為了達到不復需教」的理想境地,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為日後繼續學習、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某種意義上比多講幾篇文章、多教一些陳述性知識更重要。
《標准》把「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確定為語文課程的核心目的,指出語文素養「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在課程總目標中規定:「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學會使用常用的語文工具書。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在「教材編寫建議」中提出:「教材應注意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語文知識、課文注釋和練習等應少而精,具有啟發性,有利於學生在探究中學會學習。」這些都體現了對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關注,高瞻遠矚,語文教育工作者當反躬自省,付諸實踐。
二、「內外相制」律與語文新課程實施
語文學習的又一條基本規律是「內化先於外化,內外相制」。內化和外化,這里分別指由外向內的言語吸收和由內向外的言語表達。個體學習語言的過程,是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由「言語輸人—言語理解—言語生成—言語箱出—言語反饋」等環節構成的鏈。言語箱人和言語理解是吸收,是內化;言語生成和言語輸出是表達,是外化。一方面,言語吸收是言語表達的前提,言語吸收的質和量直接制約著言語表達。心理語言學研究者指出:言語理解先於言語產生是兒童語言獲得中呈現的一種自然順序。兒童在說出有意義的詞之前,已經能夠聽懂許多句子。即使在兒童習得母語的口語、進人學校接受教育之際,他們能夠聽懂、看懂的口頭、書面言語仍然大大超過自己能說、能寫的內容。另一方面,言語表達對言語吸收也有一定的制約作用。有研究者指出:語言輸出不僅是已內化的語言能力的運用和表現,而且是語言學習不可缺少的一環。如果沒有語言軸出,而要真正掌握一門語言是不可能的。語言描出對於內化的制約,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內外相制」律對語文課程改革的啟示是:
言語吸收是言語表達的基礎,言語表達又可以促進言語吸收,聽、讀技能和說、寫技能應全面訓練,不可偏廢。閱讀中心論和寫作中心論都是片面的。近年不時聽到有人重提中考、高考只考一篇作文的主張,實不可取。
語文學習應特別重視積累典範的言語材料。熟讀背誦是內化、積累的好方法。兒童少年記憶力強而理解力弱,正是熟記詩文佳作、積累字詞句篇的黃金時期。「當其可之謂時」,「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學記》)。我國古代語文教育十分推重誦讀積累,是有道理的。誦讀可以鍛練眼、口、耳、腦多種感官協調配合;可以熟記精美的言語材料,儲備豐富的言語模型,培養良好的語感;還可以獲得審美體驗和情感熏陶。可惜這一舉多得的好學法被簡單地視為死讀硬背而棄置已久,昔日校園里的「琅琅書聲」變得稀疏沉寂,閱讀課上學生少閱不讀,大量時間被教師佔去搞講解分析—作者介紹、時代背景、字詞解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寫作特點……面面俱到,喋喋不休。課外也是讓學生做題多,讀書少。這種本末倒置的做法,2000年語文教學大綱頒布以來開始有所改變。《標准》明確強調誦讀和積累。「階段目標」提出「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教學建議」提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耿讀」,「有些詩文應要求誦讀,以利於積累、體驗、培養語感」。「評價建議」要求「加強對學生平日誦讀的評價,鼓勵學生多誦讀,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發展語感,加強體驗與感悟。」《標准》還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並且規定九年背誦古今優秀詩文24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400萬字以上。「腹有詩書氣自華」,語文教學真能朝注重誦讀積累的方向努力,學生的語文素養必會穩步提高,厚實的語料積累將使學生終生受益。
三、「知能相濟」律與語文新課程實施
「技能重於知識,知能相濟」,是筆者概括的第三條語文學習的基本規律。知識和技能這里特指語文知識和語文技能。母語學習不同於第二語言的學習。從母語學習過程來看,兒童總是先在自然環境里習得言語技能,即學會聽話和說話,然後在此基礎上,才逐漸學得語文知識。這種技能是他們不斷模仿操練的結果,而不是先學習語言知識然後轉化出來的。漢語虛詞「了」的用法很復雜,完成句中動詞後面的「了」好多時候可以不用,如「我吃(了)飯了」;而帶「了」的句子不一定表示完成態,如「快吃飯了」。其中包含的語法知識,不搞語法研究的有幾人能解說清楚?可是「了」連小孩子都會用,都用不錯。憑的是什麼?是語感,不是知識。觀察中學生掌握語文知識和語文技能的狀況,也可以發現:語文知識記得多、記得熟的學生,聽說讀寫技能並不一定比語文知識掌握得差些的學生強。不少作家能寫出變異表達、新穎生動的句子,但說不出自己用的是什麼修辭手法。以上事實說明,在母語學習中,技能形成比知識掌握更重要。過去幾十年,「雙基」並重的觀點很通行。「雙基」論在我國基礎教育遭受大的挫折時,曾起到過恢復教學秩序、提高教學質量的積極作用。但在語文教學中提倡「雙基」並重,也產生了日漸顯明的副作用—誇大語文知識的價值,甚至將它與語文技能並列為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追求語文知識教學的系統化、檢測的繁瑣化,誤導了教、學雙方的注意力,是語文教學「高耗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實事求是地指出在母語學習中技能重於知識,並不是否定一切語文知識的學習價值。適當學習一些語文知識有助於提高語文技能,語文技能的發展會更自覺。聽說讀寫技能提高了,又有利於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語文知識。語文知識與語文技能之間存在相濟互利的關系,但在母語學習中應區別主輔重輕。
這條規律對於正確實施語文課程改革具有重要的警示意義:中小學生需要的是學習言語而不是談論語言。基礎教育階段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培養能正確理解和熟練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人,而不是談論和研究語言的人。要達到這樣的目的,以往教科書中的語言知識有用,但無大用,繁瑣講授語言知識的做法弊多而利少。中小學語文課程要求學生學習的應該是那些對提高他們的語文能力最基本、最有用的語文知識。尤其是語言知識,更要精選「菜單」,改進教法。(標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確規定,語文課程「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在「課程目標」中取消了語文知識與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相並列的地位。在「實施建議」中提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在閱讀教學中,為了幫助理解課文,可以引導學生隨文學習必要的語法修辭知識,但不必進行系統、集中的語法修辭知識教學」;「語法、修辭知識不作為考試內容」。明確傳達了淡化語文知識教學的意向。
對語文知識的淡化處理是必要的,可取的。但是,淡化處理應把握分寸。(標准》只在第四學段「閱讀」目標中提到了經大幅刪簡的知識項目:「了解基本的語法知識,用來幫助理解課文中的語言難點;了解常用的修辭方法,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表達效果。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常識。」而在課程「總目標」中,特別是在「前言」部分闡釋「語文素養」這一核心概念的涵義時,都沒有提及語文知識。「語文素養」的構成要素能沒有語文基礎知識(或稱「語文常識」)嗎?這樣處理是否矯枉過正?是不是可能導致語文知識教不教兩可、學不學關系不大的誤解?會不會造成新一代青年語文知識的貧乏,最終影響他們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
破壞容易建設難。近現代語文課程中逐漸形成的以陳述性的語言知識、文章知識和文學知識為主的知識體系,確實陳舊有缺陷。過去大綱羅列的、教材呈現的語文知識特別是語言知識,的確不夠精要、管用,應該刪繁就簡。但刪簡淡化只是權宜之計,更重要是除舊布新。語文基礎知識如何除舊布新,如何重構適合中小學生學習的語文知識新體系,是語文新課程建設迫在眉睫的一項重要任務。
四、「語思相輔」律與語文新課程實施
「語言系於思維,語思相輔」,是語文教育界認同較普遍的一條語文學習基本規律。盡管哲學界、心理學界、語言學界對於語言和思維關系的認識還存在分歧,依據眾多學者的研究成果,二者的關系可以概括為:語言和思維緊密聯系,各以對方的存在為自己存在的前提,二者相互為用,相互促進。一方面,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正常人的思維活動,必須憑借內部言語才能進行;思維活動的成果—思想,也必須憑借內部言語才能鞏固和保持,又必須通過外部言語才能交流和傳播。語言的發展可以促進思維的發展。另一方面,思維是語言的內核。離開思維,沒有任何思想的寓托,語言就成為空殼,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思維的發展反過來可以促進語言的發展。另外,從種系的發展和個體的發展看,思維是語言產生和發展的基礎。人類有思維的歷史遠遠早於有語言的歷史。就個體的發展而言,耍兒在會說話之前就有了直觀行動思維,這種低級形態的思維對語言的發生和發展有決定性影響。兒童一旦在認知基礎上獲得了語言,以具體表象為中介的初級形態的思維也就質變為以語言為工具的高級形態的思維。此後語言仍隨著認知的發展而發展;同時,作為思維的工具,語言會對包括思維在內的整個認知發展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這一規律昭示我們:要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必須高度重視思維能力的培養。在語文課程中,思維訓練不能獨立於語言訓練之外,而要融合在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以及綜合性學習之中。(標准》在「總目標」中提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如何使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步協調發展,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不少語文教師已經創造了一些可貴的經驗。如寧鴻彬老師在閱讀教學、寫作教學、聽說教學中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進行思維訓練,培養學生敏捷、廣闊、深刻、周密、創造等多方面的思維品質,取得了顯著成效,值得借鑒。
目前,中小學作文教學存在著重語言形式和章法技巧而輕思維訓練和情感培養的傾向,學生作文思路狹窄、思想膚淺、想像不豐富、思維不嚴密、缺乏創造性等表現比較普遏,障礙著寫作能力的發展。「要想寫清楚就必須想清楚;要想寫得充分,就必須想得充分;要想寫得實在並富有想像力,那就必須在思想上想得實在並展開豐富的想像。一個學生要想較好地學習寫作,那他就一定要更好地學習思考。這是一條規律,其他沒有第二條路可走。」美國教育家西奧多·W·海伯這段精闢的話,值得語文新課程的實施者深加體會,著力解決。
五、「言意相依」律與語文新課程實施
「言語本於情意,言意相依」,是筆者概括的第五條語文學習的基本規律。言為心聲。情動於衷而辭發於外。生活中常見這樣的情形:口納之人面對親人傾訴衷腸,千言萬語意猶未盡;筆澀之人給至愛至恨者寫信,泊泊滔滔言辭暢達。《毛詩序》雲:「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白居易《與元九書》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聲,莫深乎義。詩者,根情,苗言,華聲,實義。」他們談論的是詩,但是,以感情為根本,以言語作枝葉,以聲音作花朵,以思想為果實的,不僅僅是詩,說話作文莫不如此。
不少中小學生怕寫作文,為什麼?主要原因是命題脫離學生的思想實際和生活實際,學生的情感沒有被觸動。缺情少意,言語表達不可能豐厚自然,更不可能鮮明生動。學生作文造假現象普遍,編故事,說套話,唱高調,缺真情實感,少個性張揚。為什麼?主要原因是對學生作文的「立意」要求偏「高」,評分尺度不當。學生「為了得高分,不願抒發自己的情感,唯恐它是不那麼高尚的;為了得高分,不願表露自己的思想,唯恐它是膚淺的、片面的;為了得高分,不願用自己的語言,唯恐它太幼稚,不成熟、不深刻。於是作文中充塞著偽聖化的情感、功利化的思想和成人化的語言,唯獨喪失了學生自己。」
遵循「言意相依」律,在新課程實施中尤其要注意:作文訓練和口語交際訓練,選題要恰當,要能觸動學生的情感,要引導學生用個性化的言語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少講人雲亦雲的公話、套話,不講虛張聲勢的空話、大話,更不講矯情違心的假話。要多給學生自主擬題、自由表達的機會。《標准》在「教學建議」中提出:「在寫作教學中,應注重培養觀察、思考、表現、評價的能力。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裡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提倡學生自主擬題,少寫命題作文。」照此實施,作家鄒靜之曾痛心描述的女兒的作文「幾乎成了一些兒童八股的翻版」,「幾乎是假話、假感想、假故事大全」的情形才會得到根本性的改變。
言語表達訓練還應該和思想情感培養結合起來,學作文要和學做人結合起來。《標准》要求:「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評價「應重視對寫作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的評價,如是否有寫作的興趣和良好的習慣,是否表達了真情實感,對有創意的表達應予鼓勵。」「真情實感」代替了過去大綱中「思想健康」的要求,這對於學生寫放膽文、自由文有利。因為在很多老師和學生看來,寫好人好事、歌頌大好形勢、抒發祟高情感,才算「思想健康」;寫有缺陷的人物事件、不完美的社會現象、不良的社會風氣,即使持批判態度,有真情實感,也往往不被認可。重慶蔡江縣彩虹大橋垮掉之前,一位小學生在題為《彩虹橋要垮》的作文中寫道:「橋上有的鐵棒有裂縫,我看見了好幾條。我覺得太危險了,彷彿馬上就會落下去,眼前像地震發生一樣,我飛快地跑下了大橋……」。這樣觀察細致、感受真切、個性鮮明的表達,卻因為沒有「用優美的詞句去贊美」「美麗爹江的標志」而遭到否定。這讓人聯想起20多年前上海中學生寫「大光明並不光明」引起的軒然大波。童真可貴,稚氣可諒,寫作功利化、情感偽聖化才可怕。兒童作文存在些片面和膚淺,是正常現象;即使流露一些消極乃至灰暗的情緒,也不必大驚小怪。這正是引導他們學觀察、學思考、學做人的契機。
六、「學用統一」律與語文新課程實施
「言意源於生活,學用統一」,這條規律基於下面的事實:生活是言語和情意的發源地。沒有生活,就失去了情意產生的土坡;沒有情意,就失去了言語表達的根基。生活一情意一言語,是三者的流變關系。語文學習天然地與生活聯系在一起,有生活就有言意轉換,有言意轉換就有語文學習。聽和讀是接收他人的言語信息並通過解碼理解其情意,說和寫是將自己的情意通過編碼轉換成讓他人能理解的言語。學語文其實就是在用語文,用語文也是在學語文,特別是對學生而言。
這條規律告訴我們,要把語文教活、學活,必須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要把語文教好、學好,還要著力充實學生的生活。這需要教材編寫者、課程管理者、語文執教者的共同努力,以及社區和家庭的積極配合。《標准》在「教材編寫建議」中提出:「教材應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適應學生的認知水平,密切聯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像世界,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精神。」在「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建議」中提出:「各地區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積極利用。」「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這些建議吸納了「大語文教育」的理念。20多年來,語文教育界一些有識之士倡導「大語文教育」,積極開展實驗,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這次課程改革應該在總結和推廣他們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發揮師生的創造性,因地制宜,拓展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和渠道,特別是開展好「綜合性學習」,努力構建課內外結合、校內外銜接、學科間融合的新型語文教育格局,更好地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
七、「仿創遷移」律與語文新課程實施
「創新基於模仿,仿創遷移」,是語文學習的又一條基本規律。「學習語言的一般過程是模仿~變化~創造。」,語文學習始於模仿。越是初始階段的學習,模仿的成分也越大。小學生開始學拼音,學朗讀,學寫字,學造句,學作文,都離不開模仿。模仿和創新並不決然對立,而是對立統一,它們往往相伴而生—模仿中有創新,創新中有模仿。在語文學習中,必要的適當的模仿,有利於學習方法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同時可以為孕育和誘發創新作準備。創新是更可貴的學習品質。因為有創新才能有超越,才能展個性。
遵循「仿創遷移」律,要求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正確對待模仿和創新。既不要害怕模仿,排斥模仿,又不能滿足於模仿,徘徊於模仿。在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表達等教學活動中都可以利用模仿這種學習方式,設計一些仿中有創的練習,引導學生善於模仿,模仿中有變化,模仿中有創新。
創新學習是時代發展的需要,這次課程改革突出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在語文教學中,要珍視和誘導學生在閱讀理解、言語表達上的創新。閱讀理解上的創新主要體現在思維方向、思維方法、思維結果上。《標准》在關於閱讀的教學建議中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文本意蘊的理解,特別是文學意象的鑒賞,本應是多元的、開放的,而過去教材的提示和教師的導讀,往往是預設答案,牽引學生的思維人我毅中。愚公移山只能贊美,不能質疑;瑪蒂爾德只能批判,不能同情……,類似這樣束縛求異、壓抑創新的閱讀教學必須改變。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特別是創新思維的萌芽,允許閱讀主體參與文本意蘊的建構。言語表達上的創新主要表現在言語形式、言語內容上。《標准》在寫作目標中提出:「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徵,力求有創意地表達。」兒童是很有想像力的,小學生,哪怕是低年級的小學生,都不乏「有創意的表達」:「雪化了變成春天」,「圓珠筆在紙上快樂地蹭癢」,這樣的奇思妙語多麼具有創新性!一個四年級小學生在《一件有趣的事》的作文里寫道:「……老鼠見了我,嚇得沒命地跑,突然一頭撞到牆上,四腳朝天地躺在地上,不省鼠事」。這個根本不懂什麼「仿擬」辭格的小學生,卻仿照「不省人事」造出個「不省鼠事」,這里就有從模仿到創新的遷移!然而,老師卻在這個頗見靈氣的「仿詞」上畫了大紅叉,把這創新意識的萌芽掐斷了!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先要開發者具有創新精神,教師要有勇氣拋棄舊框框,對創新求異的見解和表達,要善加珍視,或給予引導,千萬不要輕易扼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