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氣功總共有多少種
中醫傳承幾千年,古人以身試法慢慢把中醫理論建立起來。從《黃帝內經》確立中醫基礎理論,到後來一本一本的名醫著作被創作。中醫之所以能歷經千年而屢經磨難而不衰,之所以可以獲得人們的歡迎與信賴,這與中醫具有實實在在的療效分不開。
氣功是什麼
氣功真正有完整的解釋是在20世紀五十年代,劉貴珍的《氣功療法實踐》中出現。在書中寫到,「氣」代表呼吸的意思,而「功」代表不斷的調整呼吸和姿勢的練習。
古代很少有氣功兩個字,通常只是稱為吐納、導引、行氣、服氣、煉丹、修道、坐禪。
在國外有些資料將「氣功」翻譯為「深呼吸鍛煉法」包括很多國內的工具書也照搬這一解法。
實際上氣功鍛煉包括呼吸、體勢、意念三類手段,每一種手段有包含多種不同的練習方法。顯然解釋為「深呼吸鍛煉法」顯得片面。
氣功是練功者發揮意識能動性,綜合運用調息(呼吸鍛煉)、調身(姿勢,體力鍛煉)和調神(心理鍛煉)手段對心身(精神和形體)進行鍛煉,通過調動和培育自身的生理潛力來實現健身治療目的的一項醫療保健運動的方法科學。
通過氣功的訓練,可以達到養氣、積精、全神,來進一步鍛煉體內的真氣。
在中醫中認為真氣是我們體內生命活動的動力,任意的一切什麼活動,像說話、動作、感覺等。都是真氣推動的結果,真氣充實生命活動旺盛;真氣虛虧人體虛弱患病,真氣耗竭,生命就停止了。
從現在心理學角度看氣功主要通過心理暗示手段,促使意識進入到自我催眠狀態,通過心理——生理——形態自調機制調整心身平衡,達到健身治病的自我鍛煉方式。
氣功鍛煉的特點
一、發揮練功人的意識能動性。
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變被動為主動:我們的治療模式幾乎都是醫生個患者檢查、診斷和治療,這是患者處於一種被動接受的狀態。而氣功則需要患者自動的練功,最後達到自己給自己治病的境界,這是一種主動模式。
變外部為內部,變他養為自養:傳統醫學包括現在也多是以一種向外界尋求幫助的調養保健治療方法。如,不斷的發掘新葯,研發疫苗,生產微量元素食品等,這種只注重外部醫療的模式忽略了我們自身內部條件的重要性。而氣功則是通過我們身體中有著巨大潛力的心理——生理——形態自調機制而作用。
變物質為精神:醫院治療方法多採用物理方法、化學方法、生物方法等物理治療。而氣功治療則要求人修心養性,強調自我精神的調節,改善情緒,培養意志,塑造良好性格,提高心裡健康。
二、 呼吸、形體、心理鍛煉的有機結合
呼吸、體勢、意念三類鍛煉方法,是練功的三要素,意念鍛煉是統帥,起著決定性的主導作用。古人所說的「全憑心意練功夫」 ,就概括地表達了這一思想。 其實質是一種心理鍛煉,但和普通的心理鍛煉又有不同。體勢的鍛煉更重要的是對形體、體力的鍛煉,即所謂的「外練筋骨皮。」氣功鍛煉有多種呼吸方法,對機體也起到一定的調節作用。即使練功時採用自然呼吸法,當進到入靜狀態時,呼吸也變得柔和、細緩、均勻、深長,呼吸變慢。總之,氣功既不是單純的心理療法,也不是單純的體育運動療法,而是將心理、體力、呼吸的鍛煉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共同起作用的一種鍛煉方法。
三、心身同練整體觀
氣功是一種自我心身鍛煉方法,也是精神與形體同練。也可陶治性情.在一- 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性格。心身同練的另一層含義是氣功鍛煉的整體性。氣功鍛煉時所產生的效應對全身各系統組織、器官及心理同時都有調整作用,而不是只對一個內臟、一個系統起作用。
四、調動和培育人體生理潛力
潛力屬心理學范疇,心理學研究認為人的心理活動可以有效地影響機體的生理功能變化及潛力的調動,這種變化及調動之劇烈,甚至可以引起人體的形態實質發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