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對基礎教育發展的幾點思考_基礎教育課程
基礎教育是我國國民教育系列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也是科教興國的奠基工程。它對提高中華民族素質、培養各級各類人才,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全局性、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在近期工作中,筆者對我國基礎教育的目標、地位、作用等有了更多的思考。
一、基礎教育的價值追求是什麼
眾所周知,人工挖井時,若井口開挖得越大,井內的空間就越大,就能挖得越深;若井口開挖得越小,井內的空間就越小,挖到一定程度就會越發顯得「英雄無用武之地」,要想再挖下去也就很困難了。這就是所謂的「井口理論」。
細細品來,若把「井口理論」例推到基礎教育上來,我們可從中引發出一些教育思考。基礎教育是為學生終身發展打基礎的階段,其教育使命決定了基礎教育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要讓學生在心態、品格、技能、知識、體魄等方面都得到良好的培養和必要的積淀。只有打牢這個人生基礎,讓學生們站在一個堅實的根基上,站在全面發展這個「大井口」上,才能有利於他們未來的發展。只有把「井口」挖大了、井挖深了,學生們才能通過寬大的「井口」挖出更多的東西,開闊更大的視野,學到更多的知識。學生知識面得到拓寬的同時,其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得到相應提高。
誠然,學習成績是我們要追求的。但是,我們要追求的是實施素質教育前提下的成績,而不能一味去追求單純的中高考成績。一味追求中高考成績,眼睛只盯著升學率、名牌學校錄取率,這種做法無異於揠苗助長、殺雞取卵,欲速而不達也。這種把學生後半生資源提前取用,枯竭學生潛能的破壞式教育,是違背教育規律的,是有悖素質教育的。要知道,一個人今天缺少文化知識,後天是可以補的。但一個人的人生價值觀、世界觀、情感、心理等素養的養成教育很重要,一旦今天缺失,後天是很難補回的。
所以,基礎教育的價值目標是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其路徑則是讓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目標引領路徑,路徑指向目標,它們之間有著必然的內在聯系。這也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及我們具體落實課改精神的基本准則。
二、基礎教育的培養方式是什麼
在「學而優則仕」思想的指導下,我國封建社會科舉制度成為人們求取功名、謀得官職的主要途徑。許多讀書人不惜採取「頭懸梁,錐刺股」、「鑿壁偷光」等方式勵志苦讀。對此我們要辯證地看待,批判地繼承。培養學習的刻苦精神和頑強毅力是必要的,但這種只為將來不顧現在的觀點和做法是不可取的。在教育體制還沒有完全得到改革的今天,考試分數像是具有某種神奇的魔力,使得無數家長和老師為了讓孩子能上理想的大學而去毫不吝嗇地霸佔、蠶食、犧牲孩子的玩耍、娛樂、休息時間和身心健康,並催生出諸如「狼爸式」和「虎媽式」的教育方式。一定意義上講,應試教育是封建傳統教育思想的延續。這兩者雖然在時間、形式上不同,但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功利性目的,都是以犧牲學生現在的幸福為代價換來一時的收獲,這是同國家的教育方針和政策背道而馳的。
基礎教育追求學生的成人、成長和成才。「犧牲學生的現在幸福是為了換來將來的幸福」這種觀點把高考當成了唯一目的,客觀上把鮮活的學生變成了規矩的考生,從而在不知不覺中扭曲了學生本應健康、健全的正常心態和心理情緒,甚至導致一些學生在壓抑中出現厭學、厭世,情緒異常等自我管制失控現象。長此以往,怎麼能換來學生今後的幸福?2012年4月9日,江蘇省啟東一中學高二學生江成博同學在國旗下發表講話,將之前老師「把關」過的 演講稿 換成另外一篇抨擊教育制度的文章。「這種變味的教育,學了能有什麼用呢?就是考上大學能如何?找到工作又如何……」,「我們不是機器,即使是機器,學校也不該把我們當成追求升學率的工具!」這樣犀利的言辭,竟是一名中學生在3000多名師生眾目睽睽之下的激情演講。國旗下的講話變成「討伐」,這還不足以讓我們反思嗎?其實,「當所有人在關心你飛得高不高時,只有少數人在關心你飛得累不累」。不可否認,寒門苦讀值得鼓勵,通過知識改變命運是一條積極的通道。不過,上名校、找好工作並不是唯一的價值體現,如何幫助學生養成健全的人格才是最重要的。
學生現在不幸福,考上大學就幸福了嗎?沒有豐富的情感、良好的道德、堅韌的毅力、健全的體魄,如何為人處事?所以,基礎教育階段要培養學生的就是如何做人,如何做健全的人。2012年浙江高考作文材料發人深省:台灣女作家劉繼榮在博文上說,她上中學的女兒成績一直中等,但是卻被全班學生全票推選為「最欣賞的同學」,理由是樂觀、幽默、善良、好相處、守信用等。她開玩笑地對女兒說:「你快要成為英雄了。」女兒卻認真地說:「我不想成為英雄,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我們孜孜追求的理想目標是學生的全面發展和一生的幸福。學生們都能全面發展,能健康成長,能以平和的心態對待人和事,這是在學生成長中居於第一位的,也是教育最大的成功。
三、教師專業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教師是教學生產力中的主導和決定因素,是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促進教育教學科學發展的具體實施者。素質教育的關鍵在於教師素質。那麼,如何做一個「魅力」教師,贏得學生的青睞?這就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方向問題了。筆者認為一個「魅力四射」的教師應該是如下四個「化身」的綜合體。
一是靈魂的化身。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要無愧於這個光榮稱號,就必須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和修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要有高尚的情操,在實踐中努力探索教育教學的科學規律,銳意進取。自然的、社會的、人文的、心理的等各種環境因素共同構成影響學生成長和發展的教育環境,這些因素直接或間接影響、制約、調控、規范著學生的發展性質、方向、動力和水平。一個魅力四射的教師就是學生的靈魂化身,其所構築的有利於學生健康成長的教育環境能讓正義、正氣、愛心和智慧充滿課堂和校園。
二是智慧的化身。教師應是智者,不僅博學,學富五車,滿腹經綸,還應永遠散發著人格、學識和智慧的魅力。一個有魅力的教師必須擁有教育的智慧,只有擁有智慧才能教育好「人」。學校是學生成長的搖籃,是傳播知識的陣地。教師應為學生健康成長提供豐富的、鮮活的和優質的「營養」。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如何使學生學會合作與探究,這都需要教師用智慧來掌控課堂,需要教師課前的設計與課上的引導,實現教與學完美的對接。
三是力量的化身。「學為人師,行為世范」。人們常用這樣的標尺度量教師職業的偉大與崇高。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起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要為人師表、以身作則,達到心靈美與儀表美的和諧統一。教師需要篤信公正、公平,秉承均衡發展的理念,為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推動力。
四是藝術的化身。藝術是什麼?藝術是人類用智慧、情感和美妙的幻想培育出的「奇花異草」。它使單調平淡的生活充滿了詩意,這就是藝術的力量。講台即舞台,教師就是表演藝術家,你的精彩表演最終會觸及學生心靈。作為一個有魅力的教師,就應該能夠激活學生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激勵學生追求真善美,尊重知識、真理、科學和勞動創造,熱愛生命。
總之,以上三者是有機聯系,良性互動的。教育價值的追求是根本,教育的培養方式是核心,教師的專業成長是保證。它們科學回答了素質教育的核心問題,即培養什麼人,怎麼培養人和教師成長的大問題,共同為教育的科學發展和學生的健康成長支撐起一片藍天。
作者系安徽省阜陽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
(責任編輯陸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