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層建築地基處理方法
高層建築基礎設計比一般建築基礎要更復雜,總的來說,它具有荷載大、埋置深及要求嚴的特點,在選擇基礎型式時與建築物的使用性質、上部結構類型、地質情況、抗震性能、對周圍建築物的影響及施工條件等有密切的關系。在一般情況下,在基礎選型與設計時應考慮以下因素:1,當上部結構為框架結構、無地下室、地基較好、荷載較小、柱網分布較均勻時,可採用柱下獨立基礎。在抗震設防區,其縱橫方向應設連系梁,連系梁可按柱垂直荷載的10%引起的拉力和壓力分別驗算;2,當上部結構為框架或剪力牆結構、無地下室、地基較差、荷載較大時,為了增加基礎的整體性,減少不均勻沉降,可選用十字交又鋼筋砼條形基礎或樁基,如仍不能滿足要求,又不採用樁基或其他人工地基時,可以選用筏基;3,當上部結構為框架或剪力牆結構、有地下室、上部結構對不均勻沉降限制較嚴、防水要求較高時,可選用箱基;4,當上部結構為框一剪結構、無地下室、地基條件較好時,可採用十字交叉鋼筋砼條形基礎或筏基; 5,當上部結構為框一剪結構、有地下室、無特殊防水要求、柱網、荷載及開間分布比較均勻、地基較好時,可選用十字交叉剛性牆基礎; 6,筏基上柱荷載較小或中等、柱距較小且等距的情況下宜採用無梁筏板基礎,當柱荷載相差大且柱距又較大時,宜採用梁板式筏基; 7,當地基較差或很差時,採取上述各類型基礎仍不能滿足設計時,可選用樁基或其他有效的人工地基; 8,高層建築如遇下列情況,與深基礎或其它人工地基相比較經濟,且施工條件又可能時,可採用樁基; 1)地基軟弱,作為天然地基,其承載力或沉降量不能滿足現行規范要求時; 2)相鄰建築物之間相互影響,地基將形成過大的不均勻沉降時;3)對沉降有特殊要求時; 4)限於現場既有建築不允許開挖,又無其他施工手段時;5)土層變化較大、厚度不均勻或下卧基岩面起伏相差較大而將引起過大的不均勻沉降時; 6)採用深埋天然地基,在經濟上、施工條件上進行比較又不經濟時。9 ,砌體結構優先採用剛性條形基礎,如灰土條形基礎、Cl5素混凝土條形基礎、毛石混凝土條形基礎和四合土條形基礎等,當基礎寬度大於2.5m時,可採用鋼筋混凝土擴展基礎即柔性基礎。 多層內框架結構,如地基土較差時,中柱宜選用柱下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中柱宜用鋼筋混凝土柱。 框架結構、無地下室、地基較好、荷載較小可採用單獨柱基,在抗震設防區可按《建築抗震設計規范》第6.1.1l條設柱基拉梁。 無地下室、地基較差、荷載較大為增強整體性,減少不均勻沉降,可採用十字交叉梁條形基礎。 如採用上述基礎不能滿足地基基礎強度和變形要求,又不宜採用樁基或人工地基時,可採用筏板基礎(有梁或無梁)。 框架結構、有地下室、上部結構對不均勻沉降要求嚴、防水要求高、柱網較均勻,可採用箱形基礎;柱網不均勻時,可採用筏板基礎。
有地下室,無防水要求,柱網、荷載較均勻、地基較好,可採用獨立柱基,抗震設防區加柱基拉梁。或採用鋼筋混凝土交叉條形基礎或筏板基礎。 筏板基礎上的柱荷載不大、柱網較小且均勻,可採用板式筏形基礎。當柱荷載不同、柱距較大時,宜採用梁板式筏基。 無論採用何種基礎都要處理好基礎底板與地下室外牆的連結節點。 框剪結構無地下室、地基較好、荷載較均勻,可選用單獨柱基,牆下條基,抗震設防地區柱基下設拉梁並與牆下條基連結在一起。 無地下室,地基較差,荷載較大,柱下可選用交叉條形基礎並與牆下條基連結在一起,以加強整體性,如還不能滿足地基承載力或變形要求,可採用筏板基礎。剪力牆結構無地下室或有地下室,無防水要求,地基較好,宜選用交叉條形基礎。當有防水要求時,可選用筏板基礎或箱形基礎。高層建築一般都設有地下室,可採用筏板基礎;如地下室設置有均勻的鋼筋混凝土隔牆時,採用箱形基礎。 當地基較差,為滿足地基強度和沉降要求,可採用樁基或人工處理地基。 多棟高樓與裙房在地基較好(如卵石層等)、沉降差較小、基礎底標高相等時基礎可不分縫(沉降縫)。當地基一般,通過計算或採取措施(如高層設混凝土樁等)控制高層和裙房間的沉降差,則高層和裙房基礎也可不設縫,建在同一箋基上。施工時可設後澆帶以調整高層與裙房的初期沉降差。 當高層與裙房或地下車庫基礎為整塊筏板鋼筋混凝土基礎時,在高層基礎附近的裙房或地下車庫基礎內設後澆帶,以調整地基的初期不均勻沉降和混凝土初期收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