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基礎岩石怎麼做
擴展閱讀
海賊王動漫放到哪裡了 2025-02-02 01:08:37

基礎岩石怎麼做

發布時間: 2024-12-18 08:14:56

A. 岩石地基用什麼基礎好

岩石地基採用樁基基礎較好。

岩石地基由於其地質條件特殊,需要選擇一種能夠適應其高強度和復雜環境的基礎類型。樁基基礎是一種常用的基礎類型,它具有許多優點,適用於岩石地基。以下是

1. 樁基基礎的適用性:岩石地基通常地質條件復雜,可能存在岩石層、斷裂帶等。樁基基礎通過鑽孔或挖掘樁孔,然後植入鋼筋籠並澆築混凝土,形成樁身。這種基礎能夠很好地適應岩石地基的復雜條件,有效傳遞建築物荷載。

2. 穩定性與安全性:岩石地基往往具有較高的承載能力,而樁基基礎能夠充分利用這一特點。樁基礎深入岩石層,能夠有效提高建築物的穩定性。同時,通過合理設計,可以確保基礎的安全,避免建築物因地基問題而出現安全隱患。

3. 施工可行性:在岩石地基上施工樁基基礎具有可行性。現代施工技術能夠提供高效的鑽孔、掘進設備,使得樁基礎施工變得相對簡單。同時,岩石地基的堅硬性質也有助於樁基礎的施工質量控制。

綜上所述,岩石地基採用樁基基礎具有較好的適應性、穩定性和施工可行性。這種基礎類型能夠根據岩石地基的特點進行有效的設計和施工,確保建築物的安全和穩定。當然,在具體工程中還需要結合地質勘察數據進行詳細分析和設計,選擇最適合的基礎類型和施工方案。

B. 房屋基礎下面是岩石但不水平怎麼處理

房屋基礎下面是岩石但不水平,可以鋪一層水泥,再開始施工打地基。
地基是指建築物下面支撐基礎的土體或岩體。
作為建築地基的土層分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
地基有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復合地基)兩類。
人工地基需要人加固處理,常見有石屑墊層、砂墊層、混合灰土回填再夯實等。

C. 岩石地基基礎設計應符合哪些規定

6.5.1 岩石地基基礎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置於完整、較完整、較破碎岩體上的建築物可僅進行地基承載力計算; 2 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甲、乙級的建築物,同一建築物的地基存在堅硬程度不同,兩種或多種岩體變形模量差異達2倍及2倍以上,應進行地基變形驗算; 3 地基主要受力層深度內存在軟弱下卧岩層時,應考慮軟弱下卧岩層的影響進行地基穩定性驗算; 土岩地基主要矛盾是基岩與土層壓縮性相差懸殊,如微風化及中等風化岩層的彈模可達MPa,而土層壓縮模量僅在1-10MPa之間,二者相差3-4數量級。 山區地基基岩面起伏較大。 四川某地一工程,建築物兩端鑽孔揭露岩層埋深5m,設計5m長爆擴樁,建成後建築物中部沉降較大,牆體開裂,經補充勘探,建築物中部基岩面埋深15―17m,爆擴樁懸在軟土中。 在山區古老湖泊、池塘以及沖溝、河溪中常分布有淤泥、泥炭或軟粘土,形成山區局部軟土地基,分布厚度不大,一般2-3m。 某工程場地位於一沖溝內,沖溝兩側地基土質較好,但在沖溝中間有一狹長地帶淤積有黑色泥炭土,其壓縮系數 高達4.85,孔隙比e為3.84,天然重度γ為12.8,天然含水量w為154%,其工程性質比沿海軟土還差。 膨脹土地基強親水礦物組成。吸水膨脹、脫水收縮的粘性土。脹縮變形可逆,反復吸水失水,反復升降變形,導致建築物開裂變形。1.脹縮變形特徵:上升型:建築物建成後持續上升。粘粒以蒙脫石為主的長期乾旱、土中含水量較低的地區。有時基坑長期爆曬、土體再吸水膨脹也會產生持續上升變形,持續上升,最快一年上升4.2cm。 下降型含水量較大的膨脹土; 上升下降浮動型 含水量在塑限上下浮動的膨脹土 4 樁孔、基底和基坑邊坡開挖應控制爆破,到達持力層後,對軟岩、極軟岩表面應及時封閉保護; 5 當基岩面起伏較大,且都使用岩石地基時,同一建築物可以使用多種基礎形式; 6 當基礎附近有臨空面時,應驗算向臨空面傾覆和滑移穩定性。存在不穩定的臨空面時,應將基礎埋深加大至下伏穩定基岩;亦可在基礎底部設置錨桿,錨桿應進入下伏穩定岩體,並滿足抗傾覆和抗滑移要求。同一基礎的地基可以放階處理,但應滿足抗傾覆和抗滑移要求;7 對於節理、裂隙發育及破碎程度較高的不穩定岩體,可採用注漿加固和清爆填塞等措施

D. 在岩石上怎樣做三層400平方的房屋基礎

強夯法、墊層換填法、振動碾壓法等方法。
由於岩石衫燃地扒激基的高承載力,基礎往往採用擴展基礎即可滿足要求。擴展基礎分為柱下獨立基礎和牆下條形基礎。鋼筋混凝土灌注樁根據成孔方式春塌襪通常採用機械成孔灌注樁、人工挖孔灌注樁二種。根據受力和計算分為普通灌注樁(機械成孔和人工挖孔灌注樁)和嵌岩灌注樁。
岩石地基,為由不同程度風化岩組成的地基。岩石地基的承載力特徵值較高,通常大於200kPa,因此一般不需要人工處理即為理想的地基。嚴格的來說,岩石地基指的是中風化岩石以上或較破碎以上的岩石地基,否則應為土質地基。

E. 水泥管預埋基礎都是岩石怎麼辦

直接在老仔岩石上做鋼筋混凝土遲含虧基礎。因為地基是岩石,做地基要結實牢靠。岩石本身就非常結實牢靠。所以地基可以直碼神接在岩石上,現澆鋼鋼筋混凝土基礎就可以了。這樣的基礎比土地上挖很深的,都還結實。還能夠抗震。所以在岩石上做基礎不用太講究,直接現澆鋼筋混土基礎就可以了。

F. 岩石地基基礎設計要求

岩石地基基礎設計要求具體內容是什麼,下面中達咨詢為大家解答。
《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中第6.5節規定
6.5.1岩石地基基礎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置於完整、較完整、較破碎岩體上的建築物可僅進行地基承載力計算;
2、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甲、乙級的建築物,同一建築物的地基存在堅硬程度不同,兩種或多種岩體變形模量差異達2倍及2倍以上,應進行地基變形驗算;
3、地基主要受力層深度內存在軟弱下卧岩層時,應考慮軟弱下卧岩層的影響進行地基穩定性驗算;
4、樁孔、基底和基坑邊坡開挖應控制爆破,到達持力層後,對軟岩、極軟岩表面應及時封閉保護;
5、當基岩面起伏較大,且都使用岩石地基時,同一建築物可以使用多種基礎形式;
6、當基礎附近有臨空面時,應驗算向臨空面傾覆和滑移穩定性。存在不穩定的臨空面時,應將基礎埋深加大至下伏穩定基岩;亦可在基礎底部設置錨桿,錨桿應進入下伏穩定岩體,並滿足抗傾覆和抗滑移要求。同一基礎的地基可以放階處理,但應滿足抗傾覆和抗滑移要求;
7、對於節理、裂隙發育及破碎程度較高的不穩定岩體,可採用注漿加固和清爆填塞等措施。
6.5.2對遇水易軟化和膨脹、易崩解的岩石,應採取保護措施減少其對岩體承載力的影響。
在岩石地基,特別是在層狀岩石中,平面和垂向持力層范圍內軟、硬岩相間出現很常見。在平面上軟硬岩石相間分布或在垂向上硬岩有一定厚度、軟岩有一定埋深的情況下,為安全合理的使用地基,就有必要通過驗算地基的承載力和變形來確定如何對地基進行使用。岩石一般可視為不可壓縮地基,上部荷載通過基礎傳遞到岩石地基上時,基底應力以直接傳遞為主,應力呈柱形分布,當荷載不斷增加使岩石裂縫被壓密產生微弱沉降而卸荷時,部分荷載將轉移到沖切錐范圍以外擴散,基底壓力呈鍾形分布。驗算岩石下卧層強度時,其基底壓力擴散角可按30°~40°考慮。由於岩石地基剛度大,在岩性均勻的情況下可不考慮不均勻沉降的影響,故同一建築物中允許使用多種基礎形式,如樁基與獨立基礎並用,條形基礎、獨立基礎與樁基礎並用等。基岩面起伏劇烈,高差較大並形成臨空面是岩石地基的常見情況,為確保建築物的安全,應重視臨空面對地基穩定性的影響。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