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醫基礎學些什麼
中醫的基礎理論是對人體生命活動和疾病變化規律的理論概括,它主要包括陰陽、五行、運氣、臟象、經絡等學說,以及病因、病機、診法、辨證、治則治法、預防、養生等內容。
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范疇。人們通過對矛盾現象的觀察,逐步把矛盾概念上升為陰陽范疇,並用陰陽二氣的消長來解釋事物的運動變化。中醫運用陰陽對立統一的觀念來闡述人體上下、內外各部分之間,以及人體生命同自然、社會這些外界環節之間的復雜聯系。陰陽對立統一的相對平衡,是維持和保證人體正常活動的基礎;陰陽對立統一關系的失調和破壞,則會導致人體疾病的發生,影響生命的正常活動。
五行學說,即是用木、火、土、金、水五個哲學范疇來概括客觀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屬性,並用五行相生相剋的動態模式來說明事物間的相互聯系和轉化規律。中醫主要用五行學說闡述五臟六腑間的功能聯系以及臟腑失衡時疾病發生的機理,也用以指導臟腑疾病的治療。
運氣學說,又稱五運六氣,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氣象、氣候變化對人體健康和疾病的影響的學說。五運包括木運、火運、土運、金運和水運,指自然界一年中春、夏、長夏、秋、冬的季候循環。六氣則是一年四季中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候因子。運氣學說是根據天文歷法參數推算年度氣候變化和疾病發生規律。
臟象學說,主要研究五臟(心、肝、脾、肺、腎)、六腑(小腸、大腸、胃、膀胱、膽、三焦)和奇恆之腑(腦、髓、骨、脈、膽、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
經絡學說與臟象學說密切相關。經絡是人體內運行氣血的通道,有溝通內外,網路全身的作用。在病理情況下,經絡系統功能發生變化,會呈現相應的症狀和體征,通過這些表現,可以診斷體內臟腑疾病。
書本大綱:
緒論
一、中醫學的學科屬性
二、中醫澇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
三、中醫學理論體系的主要特點
四、中醫基礎理論課程的主要內容
第一章 中醫學哲學基礎
第一節 精氣學說
第二節 陰陽學說
第三節 五行學說
第四節 中醫學思維方法的特點
第二章 藏象
第一節 藏象學說概論
第二節 五臟
第三節 六腑
第四節 奇恆之腑
第五節 臟腑之間的關系
第三章 精氣血津液神
第一節 精
第二節 氣
第三節 血
第四節 津液
第五節 神
第六節 精氣血津液神之間的關系
第四章 經絡
第一節 經絡學說概述
第二節 十二經脈
第三節 奇經八脈
第四節 經別、別絡、經筋、皮部
第五節 經絡的生理功能和應用
第五章 體質
第一節 體質學說概述
第二節 體質的生理學基礎
第三節 體質的分類
第四節 體質學說的應用
第六章 病因
第一節 六淫
第二節 癘氣
第三節 七情內傷
第四節 飲食失宜
第五節 勞逸失度
第六節 病理產物
第七節 其他病因
第七章 發病
第一節 發病原理
第二節 發病類型
第八章 病機
第一節 基本病機
第二節 疾病傳變
第九章 防治原則
第一節 預防
第二節 治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