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戰艦世界古斯塔夫加入戰艦!
隨著《戰艦世界》0.10.3版本的更新,D系二線驅逐艦的體驗活動已開放,允許玩家使用D系代幣在軍械庫中兌換Z-31和古斯塔夫·尤利烏斯·梅克爾這兩艘新驅逐艦進行體驗。在游戲中的銀幣驅逐艦中,Ⅷ級是科技樹中最難以攀登的等級,這一點玩家們應該有所感受。那麼,作為目前游戲中最長名字的艦船,Ⅷ級二線D驅古斯塔夫·尤利烏斯·梅克爾有哪些特點呢?本文將為您詳細介紹。
火力配置方面,古斯塔夫配備了5門55倍口徑的150毫米主炮。雖然紙面投射能力在同級驅逐艦中相對較低,但她的5門單裝主炮與上一級的Z-31性能幾乎相同,基礎射速由8秒提升到了6.5秒。D系二線驅逐艦的150毫米主炮以其38mm的HE穿深能夠擊穿同級戰列艦的船殼,高標傷的AP彈也能有效地打擊輕型艦艇。然而,古斯塔夫的HE標傷只有1700,理論DPM只有83607,這在驅逐艦內戰中難以產生優勢。AP彈的DPM較高,結合優秀的散布公式,可以對敵方艦艇進行精準的弱點打擊。但需要注意的是,古斯塔夫的最大射程僅為11.9KM,實戰中要有效洗刷大船,必須靠近敵艦。加之她無法選用射程插件,與Ⅸ激附級的菲利克斯·舒爾茨相比,實戰表現更顯不足。在沒有隊友巡洋火力支援的情況下,古斯塔夫不適合單獨挑戰炮驅,跟隨其他高隱蔽驅逐艦行動更為穩妥。
古斯塔夫的魚雷也是Z-31的同款G7a T1,但傷害提升到了3,射程增加到了12km,裝填時間縮短到了90秒,雷速均為50節。然而,其魚雷管布局獨特,中間一座4聯裝魚雷管,兩側各一座雙聯裝魚雷管,單舷投射量只有6顆,輸出效率較低。與D系一線驅逐艦的Z23相比,Z-23的基礎魚雷航速就有65節,如果沒有雷達,Z-23的魚雷輸出效率更高。
在生存性方面,古斯塔夫的基礎血量為20400,完全體血量為22300。中段甲板和船殼都是25mm「防火磚」,覆蓋面積比Z-31還大,一般驅逐艦的127mm高爆彈難以造成嚴重傷害。但面對R系二線驅逐艦或學了IFHE的127mm驅逐艦時,仍需小心。古斯塔夫的輪機艙較大,稍受洗船傷害就可能導致類似「希佩爾海軍上當」級重巡的情況,失去機動性的驅逐艦就成了靶子。由於D系舊式150mm炮非高平兩用,古斯塔夫的防空能力有限,中圈防空射程3.5km,秒傷只有98,只能對付航母掛載的戰斗機。且無外圈黑雲,務必遠離飛機,降低被發現概率。
機動性和隱蔽性方面,古斯塔夫的最高航速36節,與雷電相同,極限隱蔽6.41km,可參考F系的空想,5.48s的舵效和760m的轉向半徑,與一般驅逐艦相差甚遠。在Ⅷ級驅逐艦對比中,她不及萩(陽炎)、雷電等隱蔽高手,也輸給空想、杏(秋月)等內卷高手。古斯塔夫需要玩家有高超的走位和地圖熟練度才能駕馭。沒有大寶劍提升續航,必須引誘敵艦開炮後迅速抽煙。
消耗品和技能方面,古斯塔夫只有一個煙,擴散時間為89秒,略強於一線D驅Z-23的69秒煙,更適合蹲煙輸出。但D驅2線無水聽,蹲煙時需多變動位置,避免雷擊。古斯塔夫的配件明顯,轉炮插、小舵、隱蔽是必備。轉炮速度跟不上船體旋轉,高級發煙器不選。由於現版本艦長普遍10級,選擇通用點法。
總結來看,古斯塔夫各項屬性較低,對新手艦長不友好。但老手可利用其生存性優勢,發揮25毫米「防火磚」和高穿深AP優勢,避免飛機和巡洋艦,不貪輸出,能控點引導隊友勝利。對抗不了解你屬性的敵人,可用高傷AP彈痛擊。解決敵驅逐艦後,獵殺巡洋艦就容易多了。這是一艘追求傷害質量的驅逐艦。如果你已熟悉Z-31,古斯塔夫將是通往頂級二線D驅的必經之路,通過她磨練技巧,才能在舒爾茨上大顯身手。
② 現代黃河三角洲<sup></sup>Pb剖面的標准化方法——粒度相關法
業渝光和傑刁少波蔡善琪宋蘇頃
(地質礦產部海洋地質研究所)
關鍵詞210Pb粒度相關法標准化
210Pb技術是測定現代沉積速率的有效手段,已廣泛應用於湖泊、陸架、港灣和河口沉積學的研究。1855年以來形成的黃河三角洲是應用210Pb技術極為吸引人的地區,首先,它的形成年代就在210Pb測年的范圍內(100~150a);其次,歷史的記錄使我們知道了某些已知年代。
我們曾試用這種方法為現代黃河三角洲的葉瓣模式提供了210Pb的證據。但是由於黃河攜帶的泥沙都是細顆粒物質,主要是粉砂,而且沉積速率極快,這就給應用210Pb技術帶來了許多困難,如210Pb初始濃度較低,粒級不均勻等。Shocks通過對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沉積物的研究,發現210Pb的放射性被粗粒的惰性物質大量稀釋,由此他斷言,210Pb方法不能應用於質量沉積速率很高(>0.2g/cm2.a)的很靠近海岸的區域。黃河沉積物的堆積速率要比密西西比河大得多,而且沉積物堆積主要在汛期(佔全年平均的84%以上),這對吸附的210Pb濃度有很大影響。這些因素使許多現代黃河三角洲鑽孔岩心中的210Pb垂向分布不呈指數關系衰減,這些曲線有著復雜的形式,很難分析。為此,我們開展了現代黃河三角洲210Pb剖面標准化方法的研究工作。
1基本原理
210Pb剖面標准化方法的原理並不復雜,在鈾系測年中庫茲涅佐夫曾總結了鍰(230Th)曲線標准化的方法,本項研究的基本原理類似於這種方法。我們在測定現代黃河三角洲ZK224孔的210Pb剖面時就曾發現,210Pb放射性強度和粒度有很大關系。這是因為帶有210 Pb的塵埃進入水圈後,被吸附在水體中的微小顆粒上,顆粒越小表面積越大,吸附的210 Pb也越多。因此,可以在經歷了很短時間的一段岩心上有意識地密集採取不同粒級的樣品,測定其210Pb濃度和粒度,找出它們之間的相關關系,然後把210Pb濃度在同一粒徑的基準上歸一,這就是210Pb剖面粒度相關法的基本出發點。
體積相同的物體總表面積和其粒徑成反比。例如,將邊長為1cm的立方體分為邊長為0.1cm的立方體時,其表面積從6cm2增加到60cm2。根據這個原理,我們可把樣品不同粒級部分都歸一到10φ粒徑上來,我們稱之為10φ當量粒徑。這個10φ當量粒徑的含意及所佔的百分比表示沉積物相當於歸一到10φ時表面積的大小,10φ當量粒徑所佔百分比越大,吸取的210Pb粒子亦越多。
2取樣地點及岩性描述
ZK226孔位於墾利縣呈子口西南600m公路東側(圖1),孔口標高2.1m,孔深30m,樣品的採取是經過精心選擇的,在沉積物岩性明顯不同的界限都採取了樣品,一共採取了32個樣品。由圖1可看出這個鑽孔位於5流路的右河道入海處,根據地質資料,這個鑽孔沉積物主要是由第5流路和第8或第9流路的葉瓣所組成。在第5葉瓣(1926~1929年)沉積物中(岩心長3m左右)採取不同粒徑的樣品 15個,選擇這個葉瓣的目的是由於沉積時間短,可以忽略210Pb本身隨時間衰減而引起的誤差,使分析的問題更加簡化,可認為是同一年沉積的。本底的210Pb濃度同樣受粒度控制,取本底樣品10個。在第5葉瓣以上的岩心上取樣7個。樣品的岩性、深度及沉積環境見表1。
圖1現代黃河三角洲葉瓣和鑽孔位置圖(據成國棟等,1987.加繪鑽孔位置) Fig.1 Map showing the modern Huanghe River delta lobes and the sites of ZK226 and 88C2(After Cheng Guodong,et al.,1987)
虛線為第1亞三角洲(1855~1934年)的古河道及舌狀堆積體。各葉瓣的形成年代為:
①1855.6~1889.3;②1889.3~1897.5;③1897.5~1904.6;④1904.6~1926.6;⑤1926.6~1929.8;
⑥1929.8~1934.8;⑦1934.8~1953.7;⑧1953.7~1964.1;⑨1964.1~1976.5;⑩1976.5~現代;▲為鑽孔
3實驗及結果
用SKC-2000型光透式粒度分布儀測定每個樣品的粒度分布情況,然後折算成10φ當量粒徑所佔的比例,小於10φ的部分乘以由實驗求得的2.8當量系數,最後加在一起求出10φ的當量粒徑。
表1ZK226孔粒度分析和210Pb結果及有關參數*Table 1 Lithology of samples and date of210Pb and grain size analyses in core ZK226
用a譜法測定樣品的210Pb濃度,實驗方法同文獻[4]。測試數據均列入表1。
把8-22號樣品的210Pb濃度C(dpm/g)與10φ當量粒徑D(%)回歸,得到如下關系式,
地質年代學理論與實踐
相關系數r=0.98。
把本底樣品23~32號樣品的210Pb濃度Cb(dpm/g)和10φ當量粒徑D(%)回歸,得到式(2)
地質年代學理論與實踐
相關系數r=0.98。
這個式中的第一項是沉積物表面吸附物質的本底,而第二項常數是沉積物自身鈾系衰變系列的本底,這說明本底210Pb的貢獻大部分來自沉積物本身。
從式(1)和式(2)的相關系數可看出,無論是本底還是第5葉瓣沉積物中的210Pb含量和10φ當量粒徑之間的線性關系相當好,這說明粒度是控制210Pb濃度的重要因素。把方程(1)和(2)標繪圖2中,兩個線性方程相交於A點(D=54.13%,C=0.89dpm/g),經A點做一直線平行D軸,這一直線即為樣品的本底,即Cb=0.89dpm/g。
圖210φ當量粒徑和210Pb濃度相關圖Fig.2The dependence of 10φequivalent grain sizeson210Pb concentra tions
在現代黃河三角洲絕大部分沉積物來自同一源地——黃土高原,沉積作用主要是機械分異,化學分異作用很小,岩心中不同粒級的組分是由於環境變化,在水力作用下機械分異的結果。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在現代黃河三角洲樣品中的210Pb濃度都遵循方程(1),也就是說任一年代的線性相關方程斜率都是相同的,只不過截距不一樣。
我們若知道樣品中的210Pb含量和10φ當量粒徑就可以計算出年代,現以7號樣品為例說明。從表1可得知7號樣品的210Pb為0.67dpm/g,10φ當量粒徑佔27.27%,把這兩
個數代入(=0.01606D+A中,可以得到一個新的線性方程
地質年代學理論與實踐
式(3)即為7號樣品210Pb濃度和10φ當量粒徑間的關系式,令D為65代入式(3)可求出B點(D=65%,C=1.276dpm/g)。把A點和B點連成一直線,此直線即為樣品中過剩的210Pb和10φ當量粒徑間的關系,此直線的斜率K2=0.03551。因第5葉瓣方程(1)的斜率K1=0.01606,那麼7號樣品的過剩210Pb和第5葉瓣樣品過剩210Pb之比,Cex2/Cex1=K2/K1,把K1和K2的值代入下式就可求出7號樣品和第5葉瓣樣品相差的年代為25.6a,現令第5葉瓣的平均年份為1928年,則7號樣品為1953年7月。這種方法求取的相差年代和10φ當量粒徑無關,無論在10φ當量粒徑為65%,75%或80%的基礎上標准化,兩條直線的斜率K1和K2不變,過
地質年代學理論與實踐
圖3ZK226孔210Pb沿深度分布圖Fig.3Distribution of210Pb for oore ZK226
·實測210Pb;×標准化後210Pb
圖488C2孔210Pb沿深度分布圖Fig.4Distribution of210Pb for core 88C2
·—實測210Pb;×—標准化後210Pb
剩的210Pb濃度盡管因在不同當量粒徑基礎上標准化而改變,但其比值不變,即相差年代不變。
按照上述方法把ZK226孔的210Pb剖面在10φ當量粒徑為65%的基礎上標准化,其結果見表1和圖3。從圖3可看出,ZK226孔是由1926~1929年(-9.58~-13.85m)和1953~1964年(-9.58~0m)兩個葉瓣所構成的,這說明黃河泥沙在河口區迅速沉降形成河口沙壩。
4標准化方法的驗證
Carpenter等曾用沉積物中的210Pb對Al、Mn的比來判斷華盛頓大陸坡和陸架沉積物的不同來源,我們在測定現代黃河三角洲樣品210Pb濃度的同時,也測定了Fe、Mn、Al、Cu等元素的含量,這些元素的含量同210Pb明顯地呈正相關,具體情況將另文報道。測定結果表明2I0Pb對Fe、Mn、Al、Cu等元素的比值變化不大,說明沉積物基本上來源於黃土高原,而且210Pb主要來自表層土壤中,既然物質來源一樣,那麼這個建立在ZK226孔基礎上的210Pb剖面粒度相關標准化方法應適用於這個地區的其他鑽孔。為此,我們用粒度相關法使88C2孔的210Pb剖面在同樣的10φ粒徑(D=65%)基礎上標准化。88C2孔位於潮間帶,具體位置見圖1。第9葉瓣的構造比較復雜,在12a的第9流路期間黃河入海口改道數次(圖1),當取樣地點正對河口時形成河口沙壩,堆積速率就極快;當取樣地點位於沙壩側緣時相對來說堆積速率就較慢。88C2孔的測試結果見表2和圖4,它主要是1964年至今形成的。這個孔的210Pb剖面如實反映了由於黃河入海口的改變,導致了堆積速率變化,這也證明了我們這種粒度相關標准化方法的可靠性。
表288C2孔粒度分析和210Pb結果及有關參數Table2Litholohy of samples and data of210Pb and grain size analyses in core 88C2
5討論
5.1沉積年代的計算
用210Pb方法計算沉積速率和年代的模式有兩種:①恆定過剩210Pb初始濃度(C、I、C、)模式;②恆定補給速率(C、R、S、)模式。我們採用了C、I、C模式。根據黃河三角洲的特定情況在沉積物的剖面中分段使用。大氣中含有210Pb的塵埃沉降到地球表面時,直接進入河流中很少,絕大部分降落在地球表層土壤中。Carpenter的測試數據表明,哥倫比亞河中210Pb最多有2%的大氣210Pb的補給,其餘大氣的210Pb都降落在哥倫比亞河流域,所以其210Pb河流搬運顆粒主要來自土壤。黃河流域表層土壤中的210Pb隨著降雨和徑流進入黃河,和黃土高原來的沉積物混合並被迅速吸附,最終沉積在河口。每年的降雨量不同,進入黃河的210Pb也不相同,但在一般情況下降雨都是把土壤表層的210Pb帶入黃河,因此可以認為過剩的210Pb初始濃度是恆定的。嚴格來說C、I、C模式應用於黃河三角洲是比較勉強的,因為每年汛期黃河攜帶的泥沙佔全年輸沙量的大部分,在汛期沉積物的堆積速率很高,而在非汛期沉積物的堆積速率較低,在一年內堆積速率實際上是變化的,我們將在後面詳細討論。再者由於黃河入海口經常改變,水下三角洲的地形情況也不相同,在「河口陡坡」式水下地形處坡度很大,沉積物堆積速率就十分迅速,一年甚至可達數米,相反在前三角洲沉積物的堆積速率就較慢。盡管如此,我們仍可認為沉積物在進入黃河水系後,沉積物—水界面的過剩210Pb初始濃度為一常量,在沉積環境相對一致的期間內,沉積物的平均堆積速率沒有變化。沉積物某一層的年代可由下式求出,
地質年代學理論與實踐
式中,Cz為沉積物在Z深度時過剩210Pb的濃度,用dpm/g表示;Co為Z深度上一層O時過剩210Pb的濃度,用dpm/g表示;t為沉積物在深度0和Z之間年代差,用a表示,τ為210Pb的平均壽命,為32.3a。只要知道了某一層的年代就可逐層求出每一層的年代。5.2汛期和水下地形改造的稀釋作用
由圖3和圖4可見,即使在標准化後,210Pb剖面在某些地方還是不呈指數關系,210Pb明顯減少,這和黃河輸沙量不均一有極大的關系。黃河流域氣候變化較大,降雨量從東南向西北速減,降水時間主要集中在6~8月份,此間降水量佔全年總降水量的65%~80%,造成黃河明顯的汛期洪水。黃河的輸沙量在時間上較徑流更為集中,圖5為利津水文站的黃河輸沙量的直方圖,利津水文站位於黃河三角洲頂點附近,其水沙特徵即代表了黃河的水沙特徵。
根據圖5,再分析ZK226孔和88C2孔的整個210Pb剖面,可以明顯地看出210Pb濃度降低的地方正是黃河輸沙量最大的年份,1954年(全年19.8×108t,汛期17.6×108t),1958年(全年21×108t,汛期19.3×108t),1964年(全年20.3×1081,汛期 15.9×108t)和1967年(全年20.9×108t,汛期17.5×108t)。這可能是由於汛期降水量太強,洪水量太猛,輸沙量太大,把黃河流域和黃河底質較老的物質帶入,致使210Pb含量被稀釋。另一種可能是,由於水量猛輸沙量大,改造了黃河三角洲的水下地形。據密西西比三角洲水下塊體運動的研究表明,三角洲前緣的滑動構造一般發生在坡度為0.2~0.5°的前緣斜坡上,而黃河三角洲5~10m水深處三角洲前緣斜坡的角度高達0.3°,更利於滑坡的發生。在汛期洪水可加速滑坡的發生,致使一些較老的沉積物堆積下來,稀釋了210Pb的濃度。
圖51952~1980年黃河輸沙量直方圖Fig.5Histogram of sedimentation discharge in the HuangheRiver(1952~1980)
汛期和非汛期210Pb的變化在ZK226孔 1926~1929年的葉瓣上表現得更為突出(圖3)。1926~1929年是黃河輸沙量較小的流路,1928年是最小的輸沙量年份,年輸沙量僅為4.88×108t(縣水文站)。圖3左邊標准化後的過剩210Pb曲線,在1926~1929年間有明顯的4個低峰,這是1926~1929年的汛期所造成的。1928年汛期輸沙量最小,所以低峰也最小。
6結束語
現代黃河三角洲的葉瓣構造並不是簡單的鑲嵌和覆蓋,黃河尾閭的經常擺動,高能的沉積環境,汛期和非汛期輸沙量相差懸殊等因素,造成了河口地區比較復雜的垂向沉積序列。使用常規的210Pb技術在這個地區難以奏效,用標准化方法可以明顯地消除210Pb在現代黃河三角洲沉積物中不規則的垂直分布,有利於黃河三角洲現代沉積作用的研究更加深入。在一般情況下,水動力條件造成的沉積物粒徑變化而引起的210Pb濃度的變化,可用標准化方法得到解決。在現代黃河三角洲210Pb剖面中極不規則的層位,是由於黃河汛期洪水和水下地形改造的結果,致使較老的物質混進沉積物而使210Pb濃度被稀釋。本文提出的用粒度相關使210Pb剖面標准化方法可適用於現代黃河三角洲。
致謝工作中得到海洋地質研究所成國棟先生的指導和幫助,閱讀初稿並提出寶貴的修改意見;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鈾系實驗室夏明先生和北京大學考古系第四紀年代學實驗室原思訓先生對本項工作給予極大的支持,在此一並表示衷心感謝。
參考文獻(略)
(地理科學,1992,第12卷,4期,379~386頁)
③ 基礎圖上的ZDPM02,300什麼意思
基礎圖上的ZDPM02,300這個意思就是在這個車庫的基礎下庄是300就是達到了這個標準的即下柱墩的台階為300毫米
柱墩又稱墩基,一般位於筏基上部,柱根部。埋深大於3m、直徑不小於800mm、且埋深與墩身直徑的比小於6或埋深與擴底直徑的比小於4的獨立剛性基礎,可按墩基進行設計。墩身有效長度不宜超過5m。
zd在建築工程圖紙中代表的意思是下柱墩,結構設計圖PM圖代表的是由結構設計軟體計算生成後的結構信息圖。PM圖裡麵包含配筋信息或平面荷載信息或截面尺寸信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