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誕生的生理學基礎是什麼 視知覺還是視覺暫留
視覺暫留.
人眼在觀察景物時,光信號傳入大腦神經,需經過一段短暫的時間,光的作用結束後,視覺形象並不立即消失,這種殘留的視覺稱「後像」,視覺的這一現象則被稱為「視覺暫留」。
是光對視網膜所產生的視覺在光停止作用後,仍保留一段時間的現象,其具體應用是電影的拍攝和放映。原因是由視神經的反應速度造成的,其時值是二十四分之一秒。是動畫、電影等視覺媒體形成和傳播的根據。視覺實際上是靠眼睛的晶狀體成像,感光細胞感光,並且將光信號轉換為神經電流,傳回大腦引起人體視覺。感光細胞的感光是靠一些感光色素,感光色素的形成是需要一定時間的,這就形成了視覺暫停的機理。
視覺暫留現象首先被中國人發現,走馬燈便是據歷史記載中最早的視覺暫留運用。宋時已有走馬燈 ,當時稱 「馬騎燈 」 。隨後法國人保羅·羅蓋在1828年發明了留影盤,它是一個被繩子在兩面穿過的圓盤。盤的一個面畫了一隻鳥,另一面畫了一個空籠子。當圓盤旋轉時,鳥在籠子里出現了。這證明了當眼睛看到一系列圖像時,它一次保留一個圖像。
Ⅱ 什麼是電影的基礎
電影劇本是影片的基礎
一部電影是由編劇、導演、演員、攝影、美工、化裝、道具、剪輯等許許多多的電影藝術工作源孫鄭者集體創作而成的。但也必須明確:編劇是第一個接觸生活素材的人。電影編劇既是對生活、形象和美的發現者,又是將這三者統一起來的創造者。因為,正是通過他的創造性勞動,將生活變成藝術,把生活素材提煉、構思成為銀幕形象。
電影劇作通過對人物性格的描繪和刻畫,反映出時代的基本特徵,使電影「不僅可以使人雹頌們得到娛樂,而且還可以對他們有所裨益,其微妙和復雜的程度並凱蔽不亞於其他任何藝術形式」。可見,電影劇本之所以能夠上升到「基礎」這一新的地位,是由於其自身思想藝術性的提高,使得影片的質量離不開電影劇本的質量這樣一種現實狀況所決定的。
Ⅲ 普多夫金認為電影藝術的基礎是下面哪一項
普多夫金同愛森斯坦和維爾托夫等人一樣,把蒙太奇視為電影藝術創作的基礎。他從一般意義上為蒙太奇所下的定義是:蒙太奇就是要揭示出現實生活中的內在聯系、是一種辨證思維的過程。基於這種思考他還創立了「聯想蒙太奇」等電影語言的形式技巧,這使得他的影片具有詩意和抒情因素。「聯想蒙太奇」把沒有物質聯系但卻具有十分密切主題聯系的視象並列起來這是一種與詩的隱喻相類似的方法,但它的效果要比詩的隱喻更強烈得多。在《母親》中,母親和巴維爾圍繞著放在一塊地板下的槍支的那幾次「聯想蒙太奇」形式的運用,便有效地表現出人物瞬間的思維狀態。
然而,這種手法一般只能在影片的局部使用,而不能用它來統一全部鏡頭。普多夫金經常將這樣一些具有詩意的「聯想蒙太奇」穿插到他的類似情節劇的影片中去,取得理想的效果。人們從這里可以看出普多夫金用構成主義的電影表現手段和技巧,豐富並發展了傳統電影的形式。「聯想蒙太奇」的方法是重要的具有表現力的,所以,後來用此方法的人比較多,直到現在也還有人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