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對內改革主要是對哪些方面的體制進行改革
對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教育體制和科技體制等方面進行改革。
一、經濟體制改革的內容:
經濟體制改革,在農村,廢除了人民公社,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積極發展社會化服務體系,因地制宜地發展鄉鎮企業,發展集體經濟;
在城市,進一步改革計劃管理體制,允許個體經濟和私營經濟發展,作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補充。實行企業承包經營責任制,處理好國家、集體、個人三者的關系。在改革中,切實貫徹按勞分配。
二、政治體制改革介紹:
中國共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在進行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的同時,也開展了政治體制改革,但政治體制改革跟不上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為適應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加快政治生活民主化的步伐,
1987年11月召開的黨的十三大把政治體制改革提上了議事議程。政治體制改革的主題是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其最終目的是為了在黨的領導下和社會主義制度下更好地發展社會生產力,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長期目標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備、富有效率、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政治體制。
到現在為止,中國政治體制改革已經取得許多具體的成果,比如領導幹部終身職務制的廢除,黨與政府重疊的對口部門的取消;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政治協商制度的發展;村民自治制度和基層民主制度的創新;人事制度的改革;公務員制度的初步建立;行政機構的多次改革等等。
三、教育體制改革
以鄧小平南巡講話和黨的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為標志,我國改革開放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這一階段.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得以確定。
為適應這一改革目標,l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提出,教育體制改革要「隨著經濟體制、政治體制和科技體制改革的深化」,「採取綜合配套、分步推進的方針,加快步伐,改革包得過多、統得過死的體制,初步建立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科技體制改革相適應的教育新體制」。
四、中國科技體制改革
中國科技體制是指從事對科學技術的機構設置、管理研究、職責范圍、權利義務關系的一整套國家層面的結構體系和制度設置。我國原有科技體制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逐步形成的,其突出特點是政府擁有獨立研究機構的技術和資源。
該體制已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為我國經濟發展、國防建設和社會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而且也為科學技術自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進程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原有科技體制弊端日益突出。
(1)屬於經濟基礎方面的改革有哪些擴展閱讀
一、政治體制改革總目標:
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總的目標有三條:第一,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第二,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第三,發揚社會主義民主,調動廣大人民的積極性。
二、具體目標:
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近期的具體目標,就是要增強黨與行政機構以及整個國家領導機關的活力;就是要克服官僚主義,提高工作效率;就是要充分調動人民群眾和各行各業以及基層的積極性,從而在政治上創造出比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實的民主。
三、主要任務:
在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里,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主要任務是:發展民主,加強法制,實行政企分開,精簡機構,完善民主監督制度,維護安定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