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弗朗西斯培根把科學奠定在什麼的基礎上
弗朗西斯·培根將科學奠定在經驗和實驗的基礎上。
弗朗西斯·培根,16世紀的英格蘭哲學家和政治家,對科學方法有著深遠的影響。他強調觀察和實驗在科學發現中的重要性,並批評了當時過於依賴亞里士多德邏輯和經院哲學的學術環境。他認為,為了真正理解自然世界,人們需要直接從經驗中獲取知識,而不僅僅是依賴理論或權威的觀點。
在培根的哲學體系中,他提出了「知識就是力量」的著名論斷。這一觀點強調了實踐知識的重要性,即那些可以通過觀察和實驗驗證的知識。他認為,只有這樣的知識才能真正幫助人類理解和改變世界。
此外,培根還發展了一種新的方法論,即歸納法。與當時盛行的演繹推理相反,歸納法是從特定的觀察到普遍的規律。例如,通過觀察多個具體的實驗或現象,科學家可以歸納出一個更普遍的科學原理或定律。這種方法為後來的科學革命奠定了基礎,特別是在生物學、化學和物理學等領域。
總的來說,弗朗西斯·培根通過強調經驗、實驗和歸納法在科學發現中的重要性,為現代科學方法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的思想不僅在當時引起了革命性的變革,而且對後來的科學和思想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貳』 為什麼現實需要是科學發展的基礎
科學發展觀的理論基礎、理論前提,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就是唯物史觀.
科學發展觀提出的現實基礎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
唯物史觀關於社會歷史主體的理論是科學發展觀強調以人為本的理論依據
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關於社會歷史主體的觀點.唯物史觀認為,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人類社會是在人們的實踐活動中形成和發展的.人們從事的各種實踐活動,佔有和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也好,建立和改變經濟政治制度也好,都不過是手段和中介,唯有人及人類自身的生存、發展和解放才是最根本的目的.
以人為本就是以人民群眾為本.這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必然要求.唯物史觀在其創立和發展的過程中,批判地吸收了資產階級人道主義思潮、人本主義哲學的合理成分,但又在科學實踐觀的基礎上對其進行了根本性的改造和理論創新.因此,在對人和以人為本的理解上,唯物史觀與人道主義思潮、人本主義哲學之間既有聯系又有根本區別.唯物史觀所理解的人是現實的人,即在某種具體的、物質的、社會歷史的條件下從事某種實踐活動的人.馬克思認為,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辯察凱抽象物,實際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以人為本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在不同的理論體系中有不同的甚至根本對立的闡釋.在反對社會歷史的神創論、主張人創論,反對神的權威、提倡人的權威,反對將人不當人看待、強調維護人的尊嚴和基本權利的時候,唯物史觀理解的以人為本與人道主義思潮、人本主義哲學的理解有相同之處.但是,在涉及人類內部究竟誰是社會歷史的主體和動力的時候,唯物史觀的理解就與唯心史觀基礎上的人道主義、人本主義、民本主義存在著根本區別.在唯物史觀看來,歷史是群眾的事業.階級社會中,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任何階級和個人只有融入人民群眾並代表他們的利益,才能成為歷史發展的動力.這時的以人為本,就是以人民群眾為本,承認人民群眾的社會歷史主體地位.科學發展觀強調以人為本,就是要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就是要不斷實現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做好關心群眾生產生活的各項工作,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是中國共產黨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馬克思主攜喚義唯物史觀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
科學發展觀中既有「以人為本」的內涵,又有「科學」規定的內涵,兩者是有機統一的.唯物史觀主張以人為本,但並不認為人在自己的實踐活動中可以肆意妄為、隨心所欲.唯物史觀認為,實踐活動過程既是人們的主體性、目的性、能動性的實現過程,又是客體、對象以其自身的規律性對主體的作用過程.人們只有把對對象、客體的改造建立沒攔在認識和把握其規律性的基礎上,實現合目的性和合規律性的統一,才能在實踐活動中達到預想的目的.因此,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與尊重客觀的統一、價值論與認識論的統一、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統一、目的性與規律性的統一.
唯物史觀關於社會有機體和社會結構的理論是科學發展觀強調全面協調發展的理論依據
科學發展觀強調全面協調發展,充分體現了唯物史觀關於社會結構和社會系統的思想.馬克思、恩格斯明確地把人類社會稱作社會有機體.社會有機體是在人們的勞動、實踐和交往的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唯物史觀就是在勞動發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會史的鑰匙.
馬克思、恩格斯所論述的社會結構,概括起來說,是由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上層建築(意識形態)這三個層次的因素組成的.以往那種把生產關系等同於所有制關系的理解是不全面的,生產關系除了所有制關系,還包括分工所形成的關系.從對生產關系的全面理解出發,我們可以將唯物史觀的社會結構理論描述為由生產力的社會性質———所有制為基礎的生產關系———政治上層建築(意識形態)和生產力的技術工藝性質———分工為基礎的生產關系———非政治上層建築(社會科學)這兩根相互聯系著的鏈條組成的結構.在前一鏈條中,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決定分配形式和交換形式,社會的所有制結構決定社會的分配結構、交換結構、利益結構,人們因在所有制結構及其他結構中的不同地位而形成不同的利益,被區分為不同的階級.在後一鏈條中,分工形成不同的產業、工種、職業,形成社會的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和人們的職業結構、就業結構,人們因分工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職業群體.總之,前一鏈條形成社會的利益性結構,後一鏈條形成社會的功能性結構,而利益性結構和功能性結構的有機結合就構成了社會的整體結構.
社會系統的整體性要求社會發展的全面性,社會系統的有機性要求社會發展的協調性,而社會系統內在的結構和機制則展示了實現全面協調發展的機制和形式.唯物史觀關於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構成社會經濟基礎的理論,是我們實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理論依據;唯物史觀關於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和人們的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社會生活之間存在相互制約關系的理論,要求我們在進行經濟建設的同時,還要進行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實現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唯物史觀關於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之間存在辯證關系,生產和交換、分配、消費之間存在辯證關系,效率和公正之間存在辯證關系,社會的所有制結構和分工結構之間存在辯證關系,社會分工中的產業結構、職業結構、城鄉結構、地區結構和人們的利益結構、需求結構之間存在辯證關系,個人利益、群體利益、國家利益之間存在辯證關系的理論,是我們實現協調發展的理論依據.只有協調發展,才能實現社會系統的有機性和整體性,才能在發展中保持社會的協調和穩定.
唯物史觀認為,生產力的發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因此,只有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才能為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同時,經濟發展又是同政治發展、文化發展緊密聯系的.從根本上說,經濟發展決定政治發展和文化發展,但政治發展和文化發展也會反過來對經濟發展產生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還可以產生決定性作用.
『叄』 如果牛頓沒有出現的話,是不是科學也不復存在了呢
大家都知道,牛頓發現了地球的萬有引力讓人類科學成功地邁出了偉大一步,而且這還是非常大的一步。所以說牛頓對人類科學的貢獻是不可否認的,他的科學研究為後來的科學技術發展奠定了基礎。但如果牛頓沒有出現的話,是不是科學也不復存在了呢?我覺得就算牛頓沒有出現,科學也會在人們生活的實踐活動中被發現,只是時間可能會往後推遲一年、十年、一百年甚至千萬年。
如果我們認真了解的話我們就會發現,其實牛頓身上的這些品質都是科學家所必備的。如果不認真觀察生活的話後來的科學家就不會通過天上飛的鳥製作紙鳶,也就沒有了今天我們看到和使用的飛機;如果沒有牛頓的那些精神品質,人們也就不會受一棵小草的啟示製作出鋸子來了。所以如果牛頓沒有出現的話,如果人們有他一樣的品質,也會有人類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