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中醫基礎理論中木邪指什麼
擴展閱讀
網路廣播知識大全 2024-11-23 05:31:23
計算機基礎教程怎麼學 2024-11-23 05:27:04

中醫基礎理論中木邪指什麼

發布時間: 2024-11-09 23:00:21

『壹』 血液是怎樣生成的+何以生血+中醫基礎理論輔導:血的基本知識

血液是怎樣生成的?中醫學早就有「人以水谷為本」的說法。人體所攝入的食物,經過胃腸的腐熟消化,取其精微化生而為血。也就是說血液就是我們每天吃進去、喝進去的所有食物,經過胃腸道的消化吸收,滲入腸粘膜下的血管里,就生成了血液。明末清初醫家喻嘉言更直截了當地說:「蓋飲食多自能生血,飲食少血不生。」這些認識都闡明了飲食的數量和質量與生血有著密切的關系,飲食是造血的原料,飲食的精微物質經過臟腑的作用化生為血。最好的補血食物是什麼? 吃到肚子里的食物,能被胃腸道消化吸收了,就能生成血液,這些能被消化吸收的食物就是補血的食物,不論是粗茶淡飯,還是高營養、高能量的食物。同時要知道,各種食物的功效不同,對身體起的作用也不同,相對來說,肉類、蛋類、魚類這類高能量的食物,能明顯提高血液的質量,人們吃了這些食物後會明顯變得精神,也有助於提高人的抵抗力。牛肉、羊肉、豬肉、雞肉、雞蛋、鱔魚、蝦、紅棗、核桃、花生、桂圓、枸杞子、阿膠、當歸等食物,是補血效果比較好的食物。 補血最快的方法是什麼? 食物被胃腸道碾碎、消化成非常細小的顆粒後才能滲入到血管里形成血液,因此液體、稀糊狀的食物,剁得細碎的食物被消化利用的幾率就高,而堅硬的、粘膩難消化的食物就難以被胃腸道消化、吸收,利用率就低,可生成血液的部分就少。 怎樣保護好血液生成的環境——胃腸道 1. 胃腸道喜歡你細嚼慢咽,喜歡吃進去的食物細、爛、軟,因為這樣可以減輕它們的負擔;而過硬、過燙、過冷、過辣、過粘、油炸的食物不但容易傷著胃腸道,還易增加胃腸道的工作量。 2. 定時、定量有規律的進食,同樣能保護胃腸道,飢一頓、飽一頓同樣會傷著胃腸道。 3. 因食物只有滲入進腸粘膜下的血管,才生成了血液,才會起到營養身體的作用,所以腸粘膜下的血管如果總處在擴張、鬆弛的狀態下,滲進去的食物就多,如果腸粘膜下的血管處在收縮、痙攣的狀態下,自然食物就很難進入。 血管是收縮還是擴張與溫度有很大的關系。當身體內的溫度高,吃進去的食物也是溫熱的,血管自然就擴張了,滲入的食物就多,而身體內的溫度低,或吃進去的食物寒涼,血管遇冷收縮,自然能被利用的食物就少了。 所以讓身體少受寒涼,少吃寒涼、冰鎮的食物,是使腸粘膜下的血管保持放鬆狀態的重要條件,對增加血液的生成量很有幫助。運動是產生熱的,因此運動能使血管擴張。好心情也有利於放鬆身體內的血管,也能增加食慾,增進食物的消化吸收。適度的按摩也能放鬆緊張的血管和經絡,也能促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何以生血 《素問·六節藏象論》中說:「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為陽中之少陽,通於春氣。」說明的是肝的藏象概念以及生理特性。其中提到肝能生血,那麼肝是如何生血的呢?通過劉老師的講授,結合自己的思考,試從兩個方面闡釋如下: 1、「血為何物」 中醫認為,血是在心氣推動下循環於脈道之中以營養周身的紅色液體,它內注五臟六腑,外滋四肢百骸,是維持人體的重要物質。按其來源分為兩大途徑: (1)來源於飲食《內經》指出:「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靈樞·決氣》有言:「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意思是飲食進入胃腸,在脾胃的運化作用下化為水谷精微,包含著能化為營氣的精專物質和津液,上注於肺脈,變而為血。所以,血液的物質基礎來源於水谷精微,而只有脾胃功能正常氣血才能生化有源。 (2)來源於腎《諸病源候論·虛勞精血出侯》上說:「腎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可見腎精充足,則可充實血液。另外,中醫認為,除了脾胃和腎,還有心肺等也參與血液的生成。如「奉心化赤而為血」、「上注肺脈而為血」。血液的生成還需要經絡,形體,官竅等機能活動的有序進行。保證其正常功能的一個重要條件是全身氣機調暢,而這又取決於肝的疏泄功能。 2、肝主疏泄調節全身氣機肝主疏泄,是指肝氣具有疏通暢達全身氣機,使臟腑經絡之氣的運行通暢無阻,調節脾胃之氣的升降,膽汁的分泌排泄等作用。 (1)調節脾胃之氣的升降和膽汁的分泌排泄: 肝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肝能促進膽汁的生成和排泄;二是維持脾胃氣機的正常升降。膽內儲藏膽汁,具有較強的消化飲食物的作用。膽汁的生成、排泄都依靠肝之餘氣,通過疏泄作用,溢入於膽,聚合而成。肝疏泄正常,氣機調暢,膽道暢通,膽汁方能順利排入消化道,以起到幫助消化的作用。另外,肝助消化作用還表現在協調脾胃的正常升降方面。脾與胃同居中焦,脾主升,胃主降,只有脾升胃降協調,飲食物的消化過程才能正常。而脾胃的正常升降不僅與脾胃本身的生理活動有關,而且還和肝主疏泄的功能活動有密切聯系。所以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是脾胃正常升降,維持消化機能旺盛的一個重要條件。 (2)調節其他臟腑和經絡的氣機: 血液的生成還需要其他臟腑正常功能的協調作用,肝的疏泄功能對各臟腑經絡之氣升降出入運動的協調平衡,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 中醫認為,人體的正常生理狀態下有平調的少火,在心中表現為君火,在肝腎膽中則為相火。相火,指的是肝中正常的肝陽肝氣。「苦生心,心生火,火生血。」就是說心火能生血。而在五行相生中,「水生木,木生火」,心之君火則由肝之相火所生。因此,肝中相火亦能生血,肝中肝陽肝氣將輸入其中的水谷之精和腎精,化為肝血以充實血液。 綜上所述,肝之所以能生血,一方面是通過疏泄功能調節全身氣機,尤以脾胃為主,消化正常,則血液生化有源;另一方面則是肝陽肝氣將水谷之精與腎精化為血液。中醫基礎理論輔導:血的基本知識血的基本概念 血,是紅色的液態物質,故又稱血液。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具有很高的營養和滋潤作用。血液必須在脈管中循行,才能發揮其正常的生理效應。如因某些原因而致血液逸出於脈外,則失去其正常的生理作用,即為出血,又稱為「離經之血」。脈,具有阻遏血液逸出的功能,故又有「血府」之稱。如《脾胃論》說:「脈者,血之府也。」 血液的生成 血液,主要由營氣和津液所組成。其生成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脾胃為氣血化生之源:血液主要來源於水谷精微,而水谷精微之化生,則主要靠中焦脾胃的消化和吸收。所以,血液是由水谷精微轉化為營氣和津液,營氣和津液再經氣化方變而為血。正如《靈樞。決氣》說:「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即充分說明了中焦脾和胃的運化功能在血液生成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至於血液的生成與更新過程,中醫學則強調要通過營氣和肺的作用,方能化生為血液。如《靈樞。邪客》在論述營氣化生血液的功能時說:「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靈樞。營衛生會》則更強調了肺臟在血液化生中的作用。如說:「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故獨得行於經隧。」[說明]可以看出,實際上營氣的生成,仍是中焦脾胃的作用。故說脾胃為氣血化生之源。正是由於營氣和津液都來源於水谷之精氣,所以飲食營養的優劣或脾胃運化功能的強弱,直接影響著血液的化生。若飲食營養長期攝入不足,或脾胃運化功能長期失調,則均可導致血液的生成不足,從而形成血虛的病理變化。 二是精血互生:精和血之間存在著相互資生和相互轉化的關系。血能生精,如《諸病源候論》說:「腎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而精又是化生血液的物質之一。如《張氏醫通》說:「(腎)精不泄,歸精於肝而化清血。」而《侶山堂類辯》則更明確地指出:「腎為水臟,主藏精而化血。」即說明腎所藏之精是化生血液的重要物質。另外,腎能藏精生髓,髓則貯存於骨內。現代醫學認為骨髓是重要的造血器官,這與中醫學精血互生理論不無相似之處。 精藏於腎,血藏於肝。腎中精氣充盛,則肝有所養,血有所充;肝的藏血量充盈,則腎有所藏,精有所資,故又有「精血同源」、「肝腎同源」之說。 血液的功能 血液,具有營養和滋潤全身臟腑組織器官的功能,又是神的物質基礎。 血在脈中循行,內至五臟六腑,外達皮肉肌腠筋骨,如環無端,運行不息,灌溉周身,無所不及,不斷地對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起著營養和滋潤作用,以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 血液的營養和滋潤功能正常,則可見面色紅潤,肌肉豐滿、壯實,皮膚和毛發潤澤而有華,機體感覺和運動靈活自如等等。若血液生成不足或持久地損耗,或血的營養和滋潤作用減弱,則均可引起全身或局部血虛病理變化,從而出現頭昏目花,面色不華或萎黃,毛發乾枯,肌膚乾燥,肢體或肢端麻木等臨床表現。故明代醫家張景岳又進一步總括指出:「故凡為七竅之靈,為四肢之用,為筋骨之和柔,為肌肉之豐盛,以至滋臟腑,安神魂,潤顏色,充營衛,津液得以通行,二陰得以調暢,凡形質所在,無非血之用也。」(《類經》) 血,又是機體精神活動的主要物質基礎。 此外,血液亦是化生經水、乳汁,養育胎兒,哺育嬰兒的物質基礎。 血液的循行 血液在脈管中運行不息,流布於全身,環周不休。通過血液的循行,為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提供了豐富的營養,以供其生理活動之需要。 脈管是一個相對密閉的管道系統,血液的運行,主要依賴於氣的推動作用。血液在脈管中循環運行而不至逸出於脈外,亦是由於氣的固攝作用。而且由於脈管本身具有「壅遏營氣,令無所避」(《靈樞。決氣》)的功能,故在正常情況下,血液不會離於經隧(即脈管)逸出脈外而導致出血。 血液與營氣在脈管中循環運行,早在《內經》中已有明確的記載。 血液的正常循行,是臟腑經絡及某些組織器官共同作用的結果。心主血脈,心氣是推動血液循行的動力,正是由於心臟不停地搏動,才推動著血液正常運行。故《素問。痿論》說:「心主身之血脈」,《醫學入門》說:「人心動,則血行諸經。」肺朝百脈,即循行於周身的血液,均需朝會於肺,與清氣結合,並經肺氣宣發方能布散於全身。另外,血液的循行還有賴於脾氣的統攝,以及肝的藏血和肝氣疏泄功能的調節。脾的統血和肝的藏血,是固攝血液的重要因素,而肝的疏泄,則是促進和通利血液運行的重要因素。此外,脈道的通利與否,血液的或寒或熱等,更是直接影響著血運的或遲或速。故《素問。調經論》說:「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澀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因此,血液循環的正常運行,不僅依賴於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而是在心、肺、脾、肝等臟相互協調平衡下共同完成的。若其中任何臟器或經脈的功能失調,都會導致血液循行的失常。如心氣虛則運血無力,可致心血瘀阻;脾氣虛則統攝失權,可致血不循經而出血;若肝氣暴張上逆,則血隨氣涌,亦可致吐血、嘔血等。

『貳』 中醫基礎理論知識試題

中醫基礎理論試題

【典型試題】
一、選擇題
(一)A型題
1.學習中醫學的入門課程是:
A.醫古文 B.中醫基礎理論 C.中醫臨床醫學 D.中醫預防醫學 E.中國醫學史
2.中醫學是發源於哪個國家的傳統醫學:
A.中國 B.日本 C.印度 D.埃及 E.古希臘
3.我國現存醫學文獻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
A.《傷寒雜病論》 B.《黃帝內經》 C.《難經》 D.《神農本草經》 E.《溫疫論》
4.下列哪部著作提出以解剖方法直接觀察人體:
A.《傷寒論》 B.《金匱要略》 C.《黃帝內經》 D.《神農本草經》 E.《難經》
5.中醫學中成功運用辨證論治的第一部專著是:
A.《黃帝內經》 B.《難經》 C.《神農本草經》 D.《傷寒雜病論》 E.《小兒葯證直訣》
6.我國第一部葯物學專著是:
A.《本草綱目》 B.《新修本草》 C.《黃帝內經》 D.《千金要方》 E.《神農本草經》
7.葯物的「四氣」、「五味」是在哪部著作中首次提出的:
A.《神農本草經》 B.《本草綱目》 C.《新修本草》 D.《難經》 E.《醫學綱目》
8.最早提出「七情和合」葯物配伍的著作是:
A.《神農本草經》 B.《本草綱目》 C.《新修本草》 D.《難經》 E.《千金要方》
9.我國第一部病因病機證候學專著是:
A.《黃帝內經》 B.《難經》 C.《諸病源候論》 D.《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E.《溫病條辨》
10.提出病因「三因學說」的醫家是:
A.巢元方 B.華佗 C.張仲景 D.陳無擇 E.扁鵲
11.下列著名醫家中被稱為「寒涼派」的代表是:
A.葉天士 B.張從正 C.劉完素 D.朱丹溪 E.李杲
12.下列著名醫家中被稱為「攻邪派」的代表是:
A.李杲 B.李中梓 C.吳又可 D.張子和 E.王清任
13.下列著名醫家中被稱為「補土派」的代表是:
A.葉天士 B.李東垣 C.李中梓 D.張介賓 E.朱丹溪
14.下列著名醫家中被稱為「養陰派」的代表是:
A.朱震亨 B.李東垣 C.張從正 D.劉完素 E.吳鞠通
15.提出「百病多因痰作祟」的醫家是:
A.李中梓 B.朱丹溪 C.李東垣 D.張介賓 E.趙獻可
16.倡「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理論的醫家是:
A.劉完素 B.張子和 C.李東垣』 D.朱丹溪 E.張介賓
17.明確提出「腎為先天本,脾為後天本」的醫家是:
A.李中梓 B.趙獻可 C.張介賓 D.李東垣 E.朱震亨
18.《溫疫論》的作者是:
A.葉天士 B.吳鞠通 C.薛生白 D.王孟英 E.吳又可
19.創「衛氣營血」辨證的溫病大家是:
A.吳鞠通 B.吳有性 C.王孟英 D.葉天士 E.薛生白
20.創「三焦」辨證的溫病大家是:
A.葉天士 B.吳鞠通 C.薛生白 D.王孟英 E.余師愚
21.提倡中西匯通的醫家是:
A.吳有性 B.王清任 C.張錫純 D.李中梓 E.王孟英
22.中醫學認為人體的主宰是:
A.心 D.肺 C.脾 D.肝 E.腎
23.中醫學認為構成人體有機整體的中心是:
A.命門 B.腦 C.五臟 D.六腑 E.經絡
24.重視解剖,發展了瘀血致病理論的醫家是:
A.葉天士 B.王叔和 C.張介賓 D.王清任 E.李杲
25.中醫診治疾病,在辨病辨證和對症治療中,主要著眼於:
A.病 B.症 C.體征 D.證 E.病因
(二)B型題
A.《黃帝內經》 B.《難經》 C.《傷寒論》 D.《金匱要略》 E.《神農本草經》
1.以臟腑病機論雜病的著作是:
2.提出六經分經辨證治療原則的著作是:
3.奠定中葯理論體系的著作是:
A.《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 B.《醫宗金鑒》 C.《證治准繩》
D.《醫學綱目》 E.《千金要方》
4.清代國家組織編寫的著作是:
5.明清時期集大成的著作中,系王肯堂所著者為:
6.明清時期集大成的著作中,系陳夢雷主編者為:
A.「旦慧、晝安、夕加、夜甚」 B.「春善病鼽衄」 C.「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
D.東南濕熱,西北燥寒 E.「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
7.晝夜晨昏對人體生理的影響可反映為:
8.晝夜晨昏對人體一般疾病的影響多為:
9.季節氣候對發病的影響可反映為:
(三)D型題
1.秋冬氣候寒涼,人體在生理上可反映為:
A.江南地區,人體腠理多稀疏 B.北方地區,人體腠理多緻密 C.陰盛則寒
D.皮膚緻密,少汗多尿 E.陽氣收斂,氣血易趨於里
2.人與環境密切聯系的體現是:
A.人和自然界的統一性 B.社會的進步 C.人和社會關系密切
D.地區不同多發病不同 E.個人的社會地位改變
3.古人探求生命奧秘及人體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所採用的觀察方法主要有:
A.宏觀觀察法 B.微觀觀察法 C.直接觀察法 D.試探法 E.整體觀察法
(四)X型題
1.中醫學獨特理論體系的特徵是:
A.治未病 B.以整體觀念為主導思想 C.以辨證論治為診療特點
D.以精氣陰陽五行學說為哲學基礎 E.以精氣血津液及臟腑經絡的生理病理為基礎
2.明代提出命門學說的醫家是:
A.李中梓 B.張景岳 C.趙獻可 D.吳又可 E.王肯堂
3.溫病學理論源於:
A.《溫疫論》 B.《三因極一病證方淪》 C.《內經》 D.《傷寒雜病論》 E.《難經》
4.常被稱為「中醫四大經典」的著作是:
A.《難經》 B.《內經》 C.《傷寒雜病論》 D.《神農本草經》 E.《干金要方》
5.人和自然界的統一性包括:
A.社會制度對人體的影響 B.季節氣候對人體的影響 C.地區方域對人體的影響
D.晝夜晨昏對人體的影響 E.社會的治和亂對人體的影響
6.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體現在:
A. 形神一體觀 B.五臟一體觀 C.病理上相互影響、傳變
D.「病在上者下取之」 E.「從陰引陽,從陽引陰」
7.中醫的「證」包括:
A.病變的過程 B.病變的原因 C.病變的部位 D.病變的性質 E.邪正的關系
8.哪些著作的成書是中醫學理論體系初步形成的標志:
A.《諸病源候論》 B.《傷寒雜病論》 C.《黃帝內經》 D.《難經》 E.《神農本草經》
二、填空題
1.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巨著是 。
2.我國第一部脈學專著是 。
3.《傷寒雜病論》即後世的 和 。
4.中醫學第一部病因病機證候學專著是由 代醫家 等編著。
5.溫病學理論源於 、 、 等書。
6.中醫學的基本特點是 、 。
7.中醫學包括 、 、 三部分。
8.中醫學理論體系形成的基礎與方法有 、 、 、 四大方面。
9.晝夜的變化對疾病的影響,多呈旦 、晝 、夕 、夜 。
10. 是中醫診療理論體系的一大特點。
11.中醫把人體看成一個以 為主宰, 為中心的整體;同時認為人和 以及 有密切聯系,也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12.人體自身生理上的整體性,主要體現於 、 兩大方面。
13.人身之「三寶」中, 精為 ,氣為 ,神為 。
三、判斷題
1.證,是機體在疾病發展過程中的病理概括。 ( )
2.中醫認識治療疾病,著眼於辨證而不辨病。 ( )
3.個人社會地位的改變對健康造成的影響也屬於整體觀念的范疇。 ( )
4.中醫在認識疾病的過程中,首先著眼於整體。 ( )
5.吳有性著《瘟疫論》,創「戾氣」說。 ( )
6.秦醫醫和提出了「六氣病源說」。 ( )
7.人身之「三寶」即精、氣、神 。 ( )
四、名詞術語解釋
1.中醫學 2.整體觀念 3.百骸 4.人氣 5.證 6.辨證論治
7.同病異治 8.異病同治 9.五臟一體觀 10.形神一體觀
五、簡答題
1.何謂中醫學理論體系?其特徵是什麼?
2.《黃帝內經》的主要內容有哪些?其主要成就是什麼?
3.《傷寒雜病論》的主要成就是什麼?
4.中醫學的學科屬性是什麼?
5.簡述形與神各自的含義及二者的關系。
6.何謂中醫基礎理論?其課程的主要內容有那些?
7.中醫學理論的創新思路主要可概括為幾個方面?
8.現代中醫學理論發展的特點是什麼?
9.自然環境對人體生理的影響如何?
10. 簡述辨證的具體內容。
11.辨證與論治有何聯系?
六、論述題
1.如何理解中醫學的整體觀念?有何指導意義?
2.病、症、證的含義有何不同?三者之間的關系如何?
3.你對中醫學的學科屬性是如何認識的?
4.試述中醫學理論體系是如何形成的?
5.如何理解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
6.怎樣理解人與自然環境的統一性?
7.如何理解人與社會環境的統一性?
8.如何理解辨證與辨病的關系?

試 題 答 案

一、選擇題
(一)A型題
1.B 2.A 3.B 4.C 5.D 6.E 7.A 8.A 9.C 10.D
11.C 12.D 13.B 14.A 15.B 16.D 17.A 18.E 19.D 20.B
21.C 22.A 23.C 24.D 25.D
(二)B型題
1.D 2.C 3.E 4.B 5.C 6.A 7.C 8.A 9.B
(三)D型題
1.DE 2.AC 3.CE
(四)X型題
1.BCDE 2.BC 3.CDE 4.ABCD 5.BCD 6.ABCDE 7.BCDE 8.BCDE
二、填空題
1.《黃帝內經》
2.《脈經》
3.《傷寒論》《金匱要略》
4.隋 巢元方
5.《黃帝內經》 《難經》 《傷寒雜病論》
6.整體觀念 辨證論治
7.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預防醫學 中醫臨床醫學
8.有利的社會文化背景 醫葯知識的積累 對人體生命現象和自然現象的觀察 古代哲學思想對醫學的滲透
9.慧 安 加 甚
10.辨證論治
11.心 五臟 自然界 社會環境
12.五臟一體觀 形神一體觀
13.基礎 動力 主宰
三、判斷題
1.× 2.× 3.√ 4.√ 5.√ 6.√ 7.√
四、名詞術詞解釋
1. 是發祥於中國古代的研究人體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學。它具有獨特的理論體系、豐富的臨床經
驗和科學的思維方法,是以自然科學知識為主體、與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相交融的科學知識體系。
2.整體就是統一性和完整性。整體觀念又叫統一整體觀,即中醫學關於人體自身的完整性及人與自然、社會環境的統一性的思想。
3.骸,泛指骨骼。百骸,指全身骨骼。
4.指人體具有生機的陽氣。
5.是機體在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或某一類型的病理概括。由症狀和體征構成,包括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關系。
6.辨證,就是將四診(望、聞、問、切)所收集的資料、症狀和體征,通過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系,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候的過程。論治是在通過辨證思維得出證候診斷的基礎上,確立相應的治療原則和方法,選擇適當的治療手段和措施來處理疾病的思維和實踐過程。
7.指同一疾病,可因人、因時、因地的不同,或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所表現的證候不同,因而治法亦異。
8.不同的疾病,在其發展過程中,出現相同的證,可採用同一方法治療。
9.五臟一體觀,即構成人體的各個組成部分在結構與功能上以五臟為中心,以心為主導的五個生理系統,是完整統一的整體。
10.形神一體觀,又稱「形與神俱」。指形體與精神相互依附,不可分割,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神必依附於形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