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麼挑選繁殖母牛
1、看皮毛:有經驗的人都知道買牛『『上買一張皮,下買四個蹄」。牛有沒有病從皮毛上完全可以看出來,皮干毛焦,槍毛槍刺,是營養不良的表現,這樣的牛大多數都有病。
2、看腿:首先要看一看四肢是否粗壯,四個腿比較粗,這樣的牛都有比較結實,體質好、抗病力強,將來也能長大個兒,生的牛犢也會比較好。
3、看背腰:首先要看身腰長不長,「背寬腰長,留種才行」。然後,要看有沒斧凹』腰、「拱背」的,這樣的牛都不宜做基礎母牛。
4、看嘴:首先要看口腔粘膜有無水泡、爛斑,凡是口腔粘膜起泡的,基本上都不是什麼好病,象口蹄疫、惡性卡他熱、傳染性口炎等,這些病口腔膜都起泡。
5、看奶:「乳房發,奶當家,奶頭大,犢不差」,對於小母牛,要看奶頭的大小,奶頭小而尖者,不宜作種牛。
6、看眼瞼:買牛時,必須翻開眼皮看結膜,結膜潮紅、充血,多患有熱性病,結膜蒼白,為貧血症狀,多患有寄生蟲病。
7、看尻部:即屁股,「頭大屁股尖,能吃不長肉:頭小屁股圓,長肉還不饞」。一個良好的肉牛,其尻部就該是「方、寬、圓、長」。
(1)基礎母牛是什麼意思啊擴展閱讀
1、母牛養殖管理
(1)不同時期的母牛通過科學的營養搭配與飼養管理, 犢牛生長至6月齡注重機體能力的提高、促進瘤胃功能、提高成活率, 初乳飼喂、優質草料供給、精細化管理, 犢牛成活率能夠達到95%以上。育成母牛將是生長發育、配種作為目標, 精料、粗料為中等階段不僅確保了營養供給, 又節約了飼料。
(2)18月齡以上體重在350kg後准備配種。母牛生產前與生產後養殖人員注重養料供給, 提升受胎率。圍產期母牛應獨立養殖進行全過程管理, 做好產後疾病防控, 確保母牛健康。
2、補飼技術
因為粗飼料蛋白質與能量供給較少, 牛在生長過程中應注重適時的補飼精料, 確保生長健康與營養均衡。基礎母牛生產前60d, 每天補飼精料在1.0~1.5kg;生產後120d每天補飼精料1.5~2.5kg, 便於母牛產奶、增加配種受胎率。精料的主要成分為:玉米、豆粕、麩皮;其中, 玉米53%、豆粕20%、麩皮25%、石粉1%、食鹽1%。冬天青飼料較少養殖人員注重維生素A的補給。
3、機械設備管理
飼料的加工通常需要藉助相關機械設備, 例如:棚舍、秸稈。養殖人員應結合具體環境要求, 秉承著適用性要求實現冬季圈舍溫暖、保暖, 避免犢牛受凍。機械設備可以幾個養殖戶共同使用。
4、牛群管理技術
採取分群放牧形式, 犢牛、育成母牛、孕期母牛等牛群, 同時結合草場狀態制定放牧計劃, 確保每頭牛有充足的飼草。一旦出現病牛、弱牛等應盡快處理, 節省養料管理經濟投入, 提升母牛繁殖能力。
⑵ 什麼叫基礎母牛,什麼有叫做能翻母牛
基礎母牛是已經配過種有生產能力的母牛,即生產母牛
能繁母牛是可以正常繁殖的母牛,包括後備母牛和基礎母牛
後備母牛是已經挑選出來,但還沒有進行配種,准備留作配種用的母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