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高考基礎知識有哪些
擴展閱讀
中公教育學院有哪些課程 2024-10-18 10:27:17
基礎肝功能多少錢 2024-10-18 10:19:03

高考基礎知識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4-10-18 08:14:13

① 高考語文必備要點基礎知識 求有學識的前輩為晚輩解答 例如作文 閱讀 要掌握什麼

第一板塊:語言知識與運用
1.字音字形辨析題
○字形題【答題技巧】基本方法:以「義」定「形」①從形旁入手。②從詞義入成手。③從詞語的結構入手。④從成語的出處入手。
【答題知識】①因形近而錯。②因音同或音近而錯。③受上一個字或下一個字的影響而錯。④因音近義通而錯。⑤因音同音近而錯。
○字音題【答題技巧】①常見多音字標「次讀音」正確可能性大,標「常讀音」正確的可能性小。形聲字標「不同聲旁讀音」的正確可能性大,標「同聲旁讀音」的正確可能性小。常見字標音正確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會標錯音。②善用排除法。
【答題知識】①正確把握形聲字的讀音,利用形聲字聲旁能表讀音的功能識記一些難讀字;記住形聲字的聲旁字與字的讀音不一致的字。②注意區別形近字。③注意多音多義字的讀音。多音多義的讀音是考查的重點。多音常常是因為「多義」,所以因義定音是多音字正音的重要方法。④注意口語與書面語的讀音區別。⑤注意一般詞語與專用詞語的讀音區別。
2.詞語運用題
【答題技巧】①語素分析,「留同析異」,分析出不同的語素進行組詞再作區別。②語境分析,對詞語的運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應的信息,重點是使用場合上的搭配。③語素都不相同的詞語,重點從用法方面考慮。
【答題知識】掌握實詞的意義(包括本義、比喻義、引申義)和用法。辨析近義詞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把握詞義,辨析用法,體悟語境
3.成語辨析題
【答題技巧】①弄清所用成語的前後語境,盡可能找出句中相關暗示信息。②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語越要注意陷阱。③特別陌生的成語往往是對的。
【答題知識】搞清成語意思(本義引申義比喻義)是前提,考察語境是基本切入點。重點:①注意易望文生義的成語。②注意有兩個意義的成語。③注意含有相同語素的成語是否混用。④注意成語潛在的褒貶色彩。⑤注意成語的固定陳述對象。⑥注意謙敬成語是否誤用。⑦注意只用於否定句的成語。⑧考慮成語的語法特點(詞性,搭配以及和前後語境是否重復或矛盾)。
4.病句辨析題
【答題技巧】①注意題乾的要求,看清選擇的是有語病的還是無語病的一項。特別要注意若題干有「表意不明」要求,還應從句子有無歧義、矛盾上去考察。②做題思路:檢查主幹是否缺成分→推敲詞語是否搭配→推敲詞語有否重復→關聯詞位置是否正確→→並列短語或句子語序是否合理→個別短語有否歧義→句子是否符合邏輯。③善用排除法。
常見13類語病句子模型:
⑴並列成分要注意內部排序
⑵並列結構作句子成分要分別和各項都能搭配
⑶多個句子共一個主語,該主語和各句要都能搭配
⑷考慮正反兩面是否照應
⑸誤把賓語的長定語當賓語
⑹有介詞或連詞要考慮使用是否得當或是否缺少主語
⑺有兩種表述方式的要注意兩種結構是否雜糅
⑻如有數量短語或介詞結構就看是否產生歧義
⑼禁止,避免,防止,忌等有否定味,不需再用否定詞
⑽多重否定或否定加反問要看句意是否造成表意相反
⑾有代詞的句子要注意指代是否明確或代詞是否多餘
⑿句子有多重定語或多重狀語,考慮是否語序不當。
⒀有關聯詞就要注意位置和搭配是否得當。
5.語言連貫題
【答題技巧】①看清題干要求,明白答題方向。②尋找題中暗示,找准突破口(解題關鍵處)。
解答排序題的要領是:①找准起始句和總結句。②發揮句中以下暗示性詞語的作用:代詞,關聯詞,重復出現的詞和體現語段層次的其它詞。③尤其注意句子之間的時間,空間和邏輯順序。
6.語段壓縮與擴展題
○語段壓縮題
【答題技巧】①看清題干要求,確定壓縮方向。②辨明語段類型,確定主要信息:
○語句擴展題
【答題技巧】①看清題干要求,明確擴展要求。②注意被擴展語句的照應和暗示性詞語。③原詞句不能少。
7.句式仿寫題(仿修辭,仿句式,仿內容)
【答題技巧】①注意題干要求。②回應題中照應和暗示性詞語。③修辭手法要符合事理和情理。④其中尤其要注意比喻的恰當性以及它與後面派生句子的搭配。
8.句式變換題。
9.綜合改錯題和語言簡明題(注意看清題干提示的答題方向)
10.語言得體
①根據交際的目的來決定:說什麼內容
②根據交際的對象來決定:用詞得體(不大詞小用或小詞大用);正確使用謙敬詞。
③根據交際的場合來決定:公共與私交場合,莊重與隨意等
④根據交際的手段來決定:選用書面語體(視覺語言)或口頭語體(聽覺語體)
11.其它實用類語用題
○對聯:注意既「對」(短語結構相同,字數相同,末字仄起平落)又「聯」(內容相關)。
○公益廣告:字數一般10—30字。要有修辭手法,有情感,有創意,更要符合題意。
○圖文轉換:內容上,扣住話題,通過比較,抓主幹信息,去次要信息;形式上:縱橫對比,運用比較的說明方法進行表述
第二板塊:古詩文閱讀與鑒賞
1.文言文閱讀
預備知識一:如何讀懂選文
①先讀最後一道題目,了解大致內容和主要事件。
②然後帶著「何人?」、「何時何地做何事?」、「結果怎樣?」、「為什麼?」等問題對文段用心地默讀文章,以「事件」為依據對文章分層,理清文章思路。
③遇到實在不懂的字詞,不必著急,同時必須用?或其他記號來提示自己放放先讀下文,也許過後聯繫上下文進行推導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題目中去找答案。
【答題技巧】記住:實詞理解題不完全在於考你是否記得實詞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會利用上下文進行推測。掌握常見的理解和推斷實詞在文中含義的方法:①從語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詞性。②從語義搭配的角度推測詞義。③從語境暗示的角度推斷詞義。④從字形構成的角度推測詞義。⑤從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用法的角度判斷詞義。⑥從句子結構對稱的角度推斷詞義。⑦從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斷詞義。
○文言虛詞題
【答題技巧】①先翻譯每組學過句子中的虛詞,再將這個意思套到另一句中來推斷虛詞用法是否相同。②具體辨析時,可在了解18個虛詞基本用法的基礎上,運用五點意識法:
虛實意識;結構意識;句位意識;呼應意識;語氣意識。
2.詩歌鑒賞題
【第一步】准確解讀文本:在了解「詩家語」多省略、多倒裝特點的基礎上,抓關鍵點:
①上看:看詩歌題目,圈出題眼(某一詞語),認真研究古詩的題目,有的題目實際上就概括了詩的主要內容,或者給你理解該詩提供了感情基調。再看作者,回憶作者所處的朝代和作品風格。注意時代對作家的影響。
②下看:看註解提示,了解詩歌的背景,尋找詩歌內容和情感的線索。
③中看:看全詩主體,每句圈出一兩個詞作為句眼,特別注意詩歌中的表現情感的形容詞和副詞。後部分一般運用議論、抒情手法,是詩的主旨。
【第二步】明了答案構成要點(即給分點)。小口徑問什麼答什麼,大口徑問題一般要包括三個要點:
①採用的寫作手法:常見寫作手法(技巧)見後面的題型分析。
②手法揭示的內容:結合詩句,分析該手法寫出了意象(人,物,景)的什麼特點,或抒發(突出了)什麼思想感情(哲理)。
③所起的作用:此種寫法在內容或形式上起到的作用。(內容方面的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遠意境優美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言近旨遠。形式方面的作用:前後照應,虛實結合,先總後分,一問一答)。
【第三步】詩歌鑒賞簡答題:根據題目類型的不同,選擇不同的答題方法。
第一種類型:⑴分析意象類(意象即詩中描寫的人、景、物)
常式問:這首詩歌營造了哪些意象?
變式問:這首詩歌為我們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或:這首詩歌描寫了什麼樣的景物?
⑵分析意境類(意境=意象+情感)
常式問:這首詩歌營造了一個怎樣的意境氛圍?
變式問:這首詩歌為我們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或:這首詩歌描寫了什麼樣的景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答題步驟:①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②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意境氛圍特點。
③根據這首詩情境氛圍的特點再來談詩人的思想感情(應答出為什麼)。
第二種類型:分析主旨型(含情感及寄寓義)
【相關知識】詩歌就題材(內容)的不同,可分以下10類,據此可了解詩歌主旨:
1. 詠史懷古詩:
②懷古傷今。
③借古抒懷。
④詠史寓理。
2.托物言志詩。
③借物喻理。
3.邊塞征戰詩。
4.羈旅思鄉詩。
5.送別留念詩。
6.田園山水詩。
7.即事感懷詩。
8.閨怨閨愁詩。
9.別離貶謫詩。
10.干謁詩。
第三種類型:表達技巧類(著眼於全篇整體或局部)
常式問:這首詩歌採用了何種寫作手法?
變式問:這首詩歌運用了怎樣的藝術手法(技巧)?或:詩人是怎樣來抒發自己的情感的?
答題步驟:①准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②結合詩句闡釋哪個地方為什麼是用了這種手法。③結合此手法的作用回答出怎樣有效描寫出意象或意境的什麼特徵,表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①描寫景物的方法:
⑴從直接與間接的角度看有:正面和側面描寫,虛寫(想像聯想)與實寫。
⑵運用修辭手法:比喻,對比,誇張,比擬,借代,雙關,反問,設問,互文。
⑶運用表現手法來寫:襯托,對比,渲染,烘托,引用典故,象徵,鋪陳,白描。
⑷從景物的動靜角度來寫:動景靜景結合,或以動寫靜,以靜寫動。
⑸從觀察的層次來寫:遠看與近觀結合,仰視平視與俯視結合;空間的上下結合,高低結合。
⑹從調動感覺的角度來寫:視覺(形和色),聽覺(聲),嗅覺,味覺,觸覺;或通感。
②描寫人物的方法
⑴從直接與間接的角度看:正面和側面描寫,虛寫(想像聯想)與實寫。
⑵運用具體描寫手段: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外貌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
⑶運用修辭手法來寫人:比喻,對比,誇張,比擬,借代,雙關,設問,反問,反語。
⑷運用表現手法來寫:襯托,對比,渲染,烘托,象徵,鋪陳,白描。
③抒情方式
⑴直抒胸臆:直接運用抒情與議論的表達方式來抒發情感。
⑵間接抒情:托物言志(寓理),借古諷今,用典抒情,借景抒情、寓情於景。
④結構(構篇)方式:對比,前後照應,問與答,卒章顯志,總分,虛實結合,過渡,詳略,人稱,設置懸念,欲揚先抑
⑴開頭:開門見山,總領全篇;⑵過渡:承上啟下,轉接自然;⑶照應:題文照應;⑷結尾:水到渠成,自然收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設問留疑,啟人想像—寓含哲理,精警深刻—畫龍點睛,卒章顯志
第四種類型:語言煉字類
常式問: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麼字?為什麼?
變式問: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裡?
答題步驟:①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②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點出該字如何表現了怎樣的意象特點和怎樣的意境,或如何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第五種類型:語言特色類
常式問:這首詩歌在語言上有何特色?(著眼於全篇語言風格)
變式問:這首詩歌具有怎樣的語言風格?或談談這首詩歌的語言藝術。
答題步驟:①用准確術語(一兩個詞)點明語言特色。②結合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③指出如何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第六種類型:分析詩眼類(或在全篇思想內容方面,或在全篇結構形式方面)
常式問:詩中哪一個詞語(句子)在全詩中起什麼作用?
變式問:詩中的哪一個詞語(句子)是全詩的關鍵?為什麼?或:詩中的哪一個詞語(句子)在全詩中具有統攝(總結)作用?為什麼?
答題步驟:①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②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③點出該字如何表現了怎樣的意象特點和怎樣的意境,或如何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第七種類型:分析人物形象
常式問:簡析詩歌中的人物形象。/詩歌塑造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
答題步驟:①概括是什麼形象。 ②結合詩句具體分析這一形象的特徵具體表現在哪裡。
③分析詩人借這一形象表達的思想感情。
第八種類型:觀點不同型
常式問:有人這樣認為,有人那樣認為,你覺得呢?
變式問:有人認為某字用得好,有人認為某字用得好,你認為呢?
答題步驟:①找到詩中這個詞(句)與意象意境特徵和主旨以及上下文的聯系,得出關鍵幾點。②從怎樣更好表現意象意境特徵和主旨特點方面分條作答。要用描敘性語言,不能用翻譯的形式。
第三板塊:現代文閱讀
1.一般論述類和說明類文章的閱讀
考綱陳述:⑴理解:①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⑵分析綜合:①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分析文意結構,把握文章思路。③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一)依據文體特徵讀懂文章
①根據文體特徵讀懂文章。
②注重整體閱讀。
(二)選擇題的解答
明確此類題目是在玩文字游戲,命題者改造原文設置錯部分定語或狀語(復句的部分分句),從而改變句意。①設誤的常用五種方法:添:添加定語或狀語,刪:刪除句子而改變句意。換:換用別的的詞語代替,造成似是而非。調:調換詞語或句子順序,從而改變句意。湊:將意義有關或無關的幾個詞語(句子)雜糅湊合而造成錯誤。
②仔細辨別干擾項邏輯錯誤,特別關注選項中處於定語或狀語位置的類似詞語是否等值轉換:
一偷換概念:通過漏字,添字,改字,換序等方法擴大、縮小或轉移概念。尤要注意代詞的指代。
二以偏概全:以部分代整體(或相反),以個別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重點關註:a表數量多少的詞語(少數,部分,幾個,大多數);b表范圍大小的詞語(凡,全,都,所有;部分等);c表程度輕重的詞語(特別,十分,稍微等);d表頻率高低的詞語(通常,總是;有時,偶爾等)
三混淆時態:(已然與未然)已經,曾經,過去;現在,目前;將要,尚未等
四混淆模態:(可能與必然)一定,必將;可能,估計,如果,未必等
五正話反說:即肯定和否定顛倒。
六順序錯亂:時間先後錯位,邏輯事理先後錯位,空間位置錯亂。
七顛倒因果:「因」與「果」錯位;或「條件」與「結果」錯位。
八強加因果:即兩件事無因果關系,卻強行說成有因果關系。
九無中生有:即原文無此信息。
十答非所問:即選項回答的不是題干中的問題,或沒有答全題干中問題的幾層意思。
另外,別讓以下幾點成為答題盲區:(1)記住:不能只看選項本身的錯對,注意選項是否答非所問;(2)記住:題干中有「根據」、「證據」、「原因」等字樣,選項與題干之間要能構成因果關系;
(3)記住:有的選項要選最佳答案,而非正誤選擇;
(4)記住:題干涉及幾層意思,選項中則要答全幾層意思。
★重點與難點:
重難點一:分析文章的結構層次,把握文章思路的基本方法:
技巧1:辯明文體,選准角度.議論文體,可從總體上根據引論、本論、結論來劃分,理清行文思路,並分析其內在邏輯關系、材料性質、論證方法,進一步按常見的論證結構——並列、對照、總分、層進——作切分;說明文體,緊扣說明對象,根據其特定的說明順序,或按時間、空間、或按事物自身的構成,或按事物發展,或按事理邏輯來劃分。
技巧2:辨明重要文句。文章中有些句子,如領起句、總結句、過渡句、前呼後應句(包括文中反復出現的文句)
技巧3:審辨標志性詞語。可以作為標志性詞語的有:A順序詞,B關聯詞,C指代詞,D范圍詞,E類別詞,F過渡詞。此外還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復出現的同義或近義的詞語。
技巧4:(1)從形式方面分析①重視具有前後銜接、勾聯、照應作用的語言標志;重視有區分層次作用的標點符號。②掌握文章因文體不同而具有的不同的結構規律:議論文常採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結構來論證事理;說明文常採用總分總式或並列式結構來說明問題。
重難點二: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歸納文章內容要點,概括文章中心意思,是指將文章的整體內容和文章的主題中心用簡明的語言表述出來。
1.分析歸納文章的內容要點,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要有文體特徵意識:論述文,論題、論點(分論點)是主要信息,論據和論證是次要信息;說明文,說明的對象、說明的內容和對象的特徵(特點)是主要信息,說明的方法及運用到的材料是次要信息。
②要有切層分層意識:研究段與段之間的結構關系或句與句之間的結構關系.同一關系取其一;相屬關系取其」屬」;相並關系取其」和」;主次關系(偏正關系)取其」主」。
③要有全文整體意識:分析歸納時,要從全文出發、整體把握,才能全面准確。
語言組織方法主要有:
(1)採用摘句法: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點),進行壓縮。
(2)採用合並法:在各層意思不可缺時,可將各層內容合並起來。
(3)採用提煉法:對於沒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語句間的關系,把握其內容的重點,選擇主要內容。
2.分析歸納中心意思,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人手:
①尋找中心句(段),概括中心意思:有的標題即是中心,有的開頭點明中心,有的結尾揭示中心。
②合並各段內容,概括中心意思:尋找各段中心句,合並各段主要內容來提煉概括。
③採用整體把握法,概括中心意思:有的文章(段)沒有主旨句,須將全文各段大意綜合起來,加以提煉。
重難點三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是指作者對某具體事物的主觀傾向,或贊同或反對,或喜愛或憎惡,帶有鮮明的個人主觀色彩。其表述因文體而有差異。有的直接說出,有的則分散在字里行間,若隱若現。在具體的分析概括時,首先要抓住文體特點,其次,要抓住一些標志性詞句,如「認為」、「覺得」和一些主旨句等。必須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內容、思想、主題。
分析的具體做法是:
①統觀全文,篩選出能直接體現作者觀點和態度的句子。
②從材料的中心內容入手來分析作者的觀點和態度。
③從作品的表達方式入手來分析作者的觀點和態度。
2.文學類文本和實用類文本的閱讀
(一)答題基本知識:
1.閱讀:注意整體閱讀,注意抓三個方面:一是要有文體特徵意識(散文和小說);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識(邊讀邊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與段之間的關系);三是要有尋找中心句意識(每段的中心句,特別是文章的開頭,結尾,過渡句以及標題)
2.審題:從題干中求啟示,尋求解題的突破口,確保准確答題。題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題區域;暗示答題思路;暗示答題方法;暗示答案本省。審題時注意:
◆是否選准題眼(答題重點);◆是否選全要點(要答幾個方面);
◆是否選准角度(以誰為陳述主體);◆是否選好恰當的句式(要與設問的句式一致)
組織語言時,注意「問」與「答」要照應好.
3.答題:「規范作答」不能忘記的三個原則:⑴答案在文中(直接來源於文中或或從文中提煉);⑵選擇並重組文中關鍵詞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與設問角度是否一致);(3)分點分條作答
(二)常用寫作手法(技巧)(加橫線的為高考常考手法)
第一類: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第二類:表現手法:對比、襯托(反襯),變換人稱,聯想,想像,象徵,類比,虛實結合,渲染,烘托
第三類:結構方式:前後照應、鋪墊,過渡(承上啟下)、設置懸念、卒章顯志,欲揚先抑、製造波瀾,特定線索、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材料安排(主次、詳略等)
第四類:修辭手法:比喻、反復、對比、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借代:
第五類:描寫手法:
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外貌描寫,細節描寫.
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三)基本題型題(非探究型和評價型)及解答思路
題型1:理解文中重要語句的含義和表現力
A.語句的含義題:還原修辭句的本義;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轉化深奧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雙關意;
B.語句的作用題:要回答該句子在文章結構與內容主題兩個方面起的作用。
1文首句:⑴照應標題(開篇點題);⑵渲染氣氛(定下情感基調);⑶埋下伏筆
⑷設置懸念;⑸為下文(中心)作輔墊;⑹總領下文;
2文中句:⑴前後照應,⑵承上啟下(過渡);⑶總結上文;開啟下文;⑷為下文作輔墊
3文末句:⑴總照應開頭或標題,結構緊密;⑵卒章顯志,揭示中心;⑶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題型2:整理文章思路並歸納文章的內容
本題重在弄清文章是怎麼寫的和寫了什麼:文章各段說的是什麼內容,是從哪些角度說的;段與段之間是什麼關系(相並,相承,相屬),它們之間是如何照應的,又是如何形成一個有機整體的(各段與中心的關系)。只要你把作者起承轉合的行文思路看出來了,把文章的領起段、過渡段、中心段、歸旨段、結語段分辨清楚了,文章的脈絡層次與主要內容就在你眼前了。
▲敘述性文體的線索:看時間的變化,看空間的變化,看情感的變化,看故事情節的變化,看事物發展階段的變化。
▲論述性文體的結構:並列式,對照式,層進式,總分式。
▲說明性文體的順序:空間順序,時間順序;邏輯順序。
題型3:分析手法及作用.這里主要舉例說明修辭手法的作用:
1.比喻: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
2.擬人:化物為人,拉近距離,親切自然;便於對話,交流情感。
3.借代: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
4.誇張: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增強聯想;創造氣氛,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
5.對偶:便於吟誦,易於記憶,使詞句有音樂感;表意凝練,抒情酣暢。
6.排比:內容集中,增強氣勢;敘事透闢,條分縷析;語氣強勁,抒情強烈。
7.反復:突出思想,強調情感;承上啟下,層次清晰;多次強調,增強感染力。
題型4:分析作者的觀點態度,歸納主旨
解題思路⑴快速讀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記敘、議論了哪些方面的事)→→⑵跳出文章外,整體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會問題?)→→⑶舍末逐本,歸納要點,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圖是什麼)→→⑷按照題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題型5:探究類(含評價)另附專題
第一類:文學類文本的閱讀:
考綱陳述:閱讀鑒賞中外文學作品。了解詩歌、散文、小說、觀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徵及主要表現手法。閱讀文學作品時注重審美體驗,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內涵,分析藝術表現力;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所蘊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綜合C
①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②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
2.鑒賞評價D
①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語句的表現力。②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③對作品所體現出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
3.探究F
①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豐富意蘊。②探討作品所蘊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③對作品進行人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
小說的閱讀
1.明確概念小說是通過人物、情節和環境的具體描寫來反映現實生活的文學體裁。
2.文體特徵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是小說的基本特徵,稱為小說三要素。
3.閱讀要領
(1)要在讀懂詞句含義的基礎上,分析把握小說的人物形象:分析作者對人物的描寫——外貌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心理描寫等方面來評價人物的性格特徵。
肖像描寫:暗示人物身分和地位;反映人物的精神狀態和風貌;反映人物的性格愛好.
動作描寫: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顯示人物的性格特徵。
心理描寫:展現人物的內心活動,暗示人物的性格特徵
語言描寫: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動。也可描摹人物的語態,收到一種特殊的效果。
(2)理清小說中的故事情節:在閱讀小說時,要注意情節的設計如何有力地表現人物性格,情節的發展是否由人物性格的內在力量所推動,人物的行動和行動方式是否由其獨特的性格決定。
(3)分析小說典型環境描寫:小說的典型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恰當的環境描寫有助於人物的刻畫和主題的表達。
環境描寫具有以下作用:
作用一:交代人物活動的背景,寫明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
作用二:暗示及社會環境,揭示社會本質特徵;
作用三:揭示人物心境,表現人物性格;
作用四:渲染氣氛,烘託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作用五:推動故事情節發展
(4)把握、透析小說的主題:小說的主題就是小說通過對現實生活的描繪和藝術形象的塑造所表現出來的中心思想。主題是小說的靈魂,分析小說的主題時:1從小說的人物、情節入手,進行認真的考察;2聯系小說典型環境描寫;3結合作家寫作的時代背景和創作動機。
(5)了解小說的敘事手法:
1.順敘:能按某一順序(時間或空間)較清楚地進行記敘。
2.倒敘:造成懸念,引人入勝。
3.插敘:對主要情節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鋪墊照應,補充說明,使情節更加完整,結構更加嚴密,內容更加充實豐滿。
4.補敘:對上文內容加以補充解釋,對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敘:(指敘述兩件或多件同時發生的事)使頭緒清楚,照應得體。

② 高考范圍有哪些內容

高考范圍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學科基礎知識

1. 高考范圍涵蓋了各個學科領域的基礎知識,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等。考生需要掌握這些學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學科知識的框架和體系。

二、技能與能力要求

1. 高考不僅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還注重考查學生的能力和技能,如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這些能力是學生未來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基礎。

三、高考綜合改革的要求變化

近年來,隨著高考改革的不斷推進,高考范圍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例如,更加強調跨學科的綜合能力考查,注重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的考查等。這些變化旨在更好地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四、具體的高考科目范圍

以語文科目為例,高考范圍包括語言文字運用、文學名著閱讀、古代詩文閱讀鑒賞以及現代文閱讀等方面。數學科目則包括數與代數、幾何、概率統計等基礎知識,以及解決實際應用問題的能力。英語科目則包括聽力、閱讀理解、寫作等方面。其他科目也各自有其特定的考試范圍和重點。

總之,高考范圍涵蓋了各個學科的基礎知識和能力考查,同時也注重對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考生需要全面准備,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以應對高考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