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績效工資(事業單位)
一、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的含義
績效工資(1)又稱績效加薪、獎勵工資或與評估掛鉤的工資,是以職工被聘上崗的工作崗位為主,根據崗位技術含量、責任大小、勞動強度和環境優劣確定崗級,以經濟效益和勞動力價位確定工資總量,以職工的勞動成果為依據支付勞動報酬,是勞動制度、人事制度與工資制度密切結合的工資制度。
二、績效工資的組成部分
績效工資(2)分為基礎性績效工資和獎勵性績效工資,基礎性績效工資占績效工資總量的70%左右,獎勵性績效工資占績效工資總量的30%左右。基礎性績效工資按月隨基本工資發放,獎勵性績效工資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和財政部門核定總量,在核定的獎勵性績效工資總量內由單位確定分配方式和辦法,年度根據績效考核結果發放。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所需經費,由同級財政負擔。
三、績效工資計算方法
以寧夏回族自治區轄下的石嘴山市(3)為例,事業單位人員的績效工資分為基礎性績效工資和獎勵性績效工資兩部分,基礎性績效工資佔70%(按人社局核定的標准,一般按月發放)、獎勵性績效工資佔30%(主要體現工作量和實際貢獻,依據有關考核結果差異化發放,專業技術類人員和行政後勤類人員分別核算和分配,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一)專業技術類人員的獎勵性績效工資發放
專業技術類人員的獎勵性績效工資總額劃分為三部分進行分配,具體分配如下:
1.專業技術類人員的教學科研津貼
2.專業技術類人員的工作量津貼
工作量津貼主要包括:監考津貼、論文指導答辯津貼、出卷閱卷津貼、試講評審費等,專業技術類人員兼職行政崗位工作的,每人每月150元發放行政事務津貼,事業編制人員擔任科級幹部職務的,科長每人每月發放50元職務津貼,副科長每人每月發放30元職務津貼;
3.專業技術類人員的年終考核獎勵
在每年兌現完上述各種獎勵津貼後的結余部分,依據年終綜合考核得分再進行分配,一次性發放;計算方法為:專業技術類人員獎勵性績效工資=本類人員獎勵性績效工資余額÷本類人員考核總得分×個人考核得分;
(二)行政後勤類人員的獎勵性績效工資
行政後勤類人員的獎勵性績效工資劃分為兩部分進行分配,具體分配如下:
1.行政後勤類人員幹事檔案考核獎勵
將本類人員獎勵性績效工資的50%用於幹事檔案考核獎勵,根據季度幹事檔案考核結果,劃分等次,按相應獎勵標准逐月兌現;
2.行政後勤類人員年終獎勵
在每年兌現完上述各種獎勵津貼後的結余部分,依據年終績效考核得分再進行分配,一次性發放;計算方法為:行政後勤類人員獎勵性績效工資=本類人員獎勵性績效工資余額÷本類人員考核總得分×個人考核得分。
『貳』 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基礎性績效70%和獎勵性績效30%。到底以哪個為基數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由崗位工資、薪級工資和績效工資構成。績效工資又分為基礎性績效和獎勵性績效。基礎性績效占績效工資的70%,獎勵性績效占績效工資的30%。基礎工資是要全額給你的,70%是不能動的,叫基礎性績效,能動的只有30%。這個30%就是獎勵性績效,但30%不是一定給足的,如你的工資是1000元,那麼基礎性績效工資是700元,這個是必須拿到手的,然後根據你的績效情況進行確定獎勵性的百分比,如果你做的不行,單位可以降低你的百分比,比如只給你20%獎勵性績效,你的工資就是700+1000*20%=900元。基數是以基礎性績效70%、獎勵性績效30%的總和。
『叄』 事業單位基礎性績效工資扣除後怎麼發放
一、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怎麼發放
一般的事業單位定崗定編的,人員有固定的崗位等級。有很多種,先說幾個種較為操作簡單的分配方式可供你參考。
方式1
根據崗位工資進行分配
(1)確定績效獎金占固定工資的比例,定下基準績效獎金。
(2)根據績效考核得分實現情況,計算績效獎金=基準績效獎金*績效實現率=基準獎金*個人得分/100
優點:基於現狀,實施簡便。
缺點:與部門內其他人員績效無關。與部門績效無關。
方式2
獎金總額相對固定的分配方式
(1)部門一次分配方式。先按部門進行獎金總數分配。可參照部門總體目標績效,制定不同的基準分配系數。
(2)部門獎金二次分配。具體分配由部門負責人根據根據內部人員崗位級別、系數,考核得分進行分配。
以個人得分滿分為100分算。
具體而言,部門人員工資=個人基準獎金*個人績效分/100=部門獎金總額*個人崗位系數/部門崗位系和 *個人績效得分/100
優點:部門績效與部門獎金掛鉤,個人獎金同時與部門和人員績效掛鉤。
難點:對內部的部門與個人崗位職責,考核體系相對科學性與完整性要求較高。對管理人專業水平要求較高。
『肆』 事業單位基礎績效工資怎麼算
用馬克思的三種勞動論來說,績效工資主要是根據員工的第三種勞動即凝固勞動來支付工資,是典型的以成果論英雄,以實際的、最終的勞動成果確定員工薪酬的工資制度。那麼事業單位基礎績效工資要怎麼算呢?我整理了一些事業單位基礎績效工資計算 方法 ,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事業單位基礎績效工資計算方法
績效工資=基礎績效+獎勵績效
基礎績效占績效工資的70% 獎勵績效佔30%
職工個人基礎績效月標准額 是根據標准來的,比如管理崗科員是1740,辦事員1620等,管理崗、技術職稱崗位、工勤技能崗位,不同級別有各自的標准。
職工個人獎勵績效月標准額 是個人基礎績效標准額 除以7乘以3得到的,比如1740除以7乘以3=746.
單位每年在財政局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全體職工全年的基礎績效和獎勵績效=(全體職工基礎績效標准數額之和+全體職工獎勵績效標准數額之和)*12個月
分配:
1、基礎績效直接進入工資,同時取消了其他津補貼
2、獎勵績效:單位要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制定一個分配方案(怎麼分,多長時間發一次),還有相應的職工考核辦法。
誤區:
獎勵績效,比如都是科員,標准都是746/月,但是不等於實際就給大家每人每月發746,因為要有考核,出勤神馬的、工作有好有壞等等原因,有可能拿到的不是標准額度,這就是獎勵績效。
事業單位基礎績效工資的考核標准
5分工作績效始終超越本職位常規要求,通常具有下列表現:在規定的時間之前完成任務,完成任務的數量、質量等明顯超出規定的要求,得到來自客戶或上司的高度評價或表揚。通常都是很主動自覺地去完成,根本無需催促。
4分工作績效達到或超過本職位常規要求,通常具有下列表現:按照規定要求完成任務,經常在數量、質量上達到或超出規定的標准,能主動自覺地去完成,無需催促。被服務的對象是滿意的。
3分正常可接受,工作績效經常維持本職位常規要求,通常具有下列表現:基本上達到規定的時間、數量、質量等工作要求,基本沒有投訴現象,基本能主動自覺地開展各項工作,屬於基本滿意。
2分需改進,工作績效未達到本職位常規要求,通常具有下列表現:時有小的疏漏,有時在時間、數量、質量上達不到規定的工作標准,有投訴現象(但不嚴重),經常需要他人的催促才能完成任務,屬於不太滿意。
1-0分不良,工作績效顯著低於常規本職位正常工作標準的要求,通常具有下列表現:工作中出現大的失誤,或在時間、數量、質量上常常達不到規定的工作標准,經常有投訴發生,屬於很不滿意。
事業單位基礎績效工資的影響效果
1.績效工資要有具體的兌現日期並且要及時兌現,不能拖時間,例如,應該在每月的5日發的,就不要拖到6日,如果有特殊原因延遲的應該向員工解釋清楚。使得員工有清晰、具體的期望。公司向員工傳遞的信息是:績效工資制度是嚴格的做高績效的員工,你會及時得到回報。這樣的績效工資制度創造了高效員工得到回報的環境,成為塑造 企業 文化 的動力。
2.在績效指標合理的前提之下,我們主張“績效工資/固定工資”的比例應該加大。例如,可以是100%,甚至150%,那時候,員工就會干勁沖天,更加努力的為公司創造財富了。
3.整個公司的員工都要有績效工資,不能有些人(例如業務人員)有,有些人員沒有。應該讓員工明白公司中的任何一個人,只要努力了,績效提升了,公司都會知道並且會獎勵該員工。員工的績效是公司所有員工如果只有1%的利潤,也要分到每一個人。
4.在公司制定績效工資體系時要讓所有的員工都參與,參與的過程是一個很好的溝通和培訓的過程,也是讓公司和員工發現問題和樹立成功實施信心的過程。
事業單位基礎績效工資的激勵作用
達成目標
績效考核本質上是一種過程管理,而不是僅僅對結果的考核。它是將中長期的目標分解成年度、季度、月度指標,不斷督促員工實現、完成的過程,有效的績效考核能幫助企業達成目標。
挖掘問題
績效考核是一個不斷制訂計劃、執行、改正的PDCA循環過程,體現在整個績效管理環節,包括績效目標設定、績效要求達成、績效實施修正、績效面談、績效改進、再制定目標的循環,這也是一個不斷的發現問題、改進問題的過程。
分配利益
與利益不掛鉤的考核是沒有意義的,員工的工資一般都會為兩個部分:固定工資和績效工資。績效工資的分配與員工的績效考核得分息息相關,所以一說起考核,員工的第一反應往往是績效工資的發放。
促進成長
績效考核的最終目的並不是單純地進行利益分配,而是促進企業與員工的共同成長。通過考核發現問題、改進問題,找到差距進行提升,最後達到雙贏。
『伍』 事業單位工資調整績效工資怎麼計算
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具體發放情況要看不同部門的規定。部分單位以量化分數來進行分配。有一種演算法是,首先將各部門得分與部門人數乘積加總,即得單位績效考核總分。再將事業單位當月獎勵性績效工資總額除以考核總分,即為每分工資數。某部門的當月績效工資總量即=部門得分×人數×每分工資數。在這里獎勵性績效工資的分配沒有考慮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身份和崗位等級,各部門內部的分配可以參照本辦法執行。
分配原則: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分為基礎性績效工資和獎勵性績效工資兩部分。分為每月固定發放和年度一次性發放兩部分,按照「多勞多得、不勞不得、優績優酬」和「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進行分配,與績效考核掛鉤,根據績效考核情況發放。
目前尚無一個行之有效的、各方達成共識的績效評估辦法,這也是績效工資改革的重點和難點所在。
專家普遍認為,首先,事業單位的績效評估辦法不能變成簡單「計工分」的形式,要充分體現公平、公正,在規范事業單位工資、津貼制度的同時,逐步形成合理的績效工資水平決定機制、完善的分配激勵機制和健全的分配宏觀調控機制。
第二,績效管理應該更多關注員工內在的積極性,讓他們有發自內心的對單位的熱愛,有發自內心的主人公感覺,有充足的能量,有高度的責任感。
第三,績效工資改革應該規范事業單位本身的經費使用,使得其更專注於「提高公益服務水平」。
實行績效工資改革方式帶來的工資變化:
績效工資跟以前的「大鍋飯工資」方式相比,更多是工資計算方式的變化,是一種相對規范和相對公平的方式。績效工資改革並不是以漲工資為基本目的的。
國務院會議明確表示,績效工資改革是將實施績效工資與清理規范津貼補貼相結合,規范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和收入分配秩序,嚴肅分配紀律。有的專家舉了即將開展績效工資改革的醫療衛生機構為例,現 在不少醫療機構存在收受患者紅包、推銷特定葯品、外出坐堂就診等「增收」方式,但進行績效工資改革,就應該堵住這樣的「後門收入」。
離退休人員的權益保障:
這也是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改革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國務院會議明確表示,統籌事業單位在職人員與離退休人員的收入分配關系,不斷完善績效工資政策。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的同時,對離退休人員發放生活補貼。
之前在一些省市推行的事業單位養老制度改革遇到了一些挫折。一些年紀較大的事業單位的員工,他們文化程度不高,在單位也不擔任任何領導職務,在某種意義上講屬於單位的「弱勢群體」。專家們呼籲在績效工資改革中,要充分考慮這一部分「弱勢群體」的利益,以保障社會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