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地梁在基礎上方,是應該先做框架柱回填後再做梁,還是應該梁和柱一起做最後回填請指教,謝謝
都可以,各有利弊。
一、樑柱一起做,排架施工困難,現場泥濘,文明施工費用多。那回填時,有梁的存在,機械回填時應注意避讓已經施工完成的梁。
二、先做柱後回填到梁頂,再開挖做梁,有二次開挖和磚側模的費用,但是能大規模的機械回填。
三、先做柱到梁底,回填,澆梁底墊層,澆梁,再回填。施工工序比較多,梁側土方回填時仍然要注意避讓梁。
所以,各有利弊。
『貳』 關於框架結構的澆築順序
1、基礎,
2、地梁
3、 然後柱子,
4、梁樓板,
5、樓梯,
6、柱子,
7、梁樓板,
8、樓梯…
1、澆築次序,你說的第二條基本正確。「墊層--基礎--基礎柱--基礎梁--室內回填土--1層的板--同時1層的柱與2層的梁板--同時2層的柱與3層的梁板...」,不過要註明的是±0.000處有板的情況。
2、鋼筋的「接長」一般框架結構大多採用焊接,但不管哪個構件、哪個部位的焊接接頭都不得大於截面總配筋量的50%。具體怎麼認定的50%,還要去看看《規范》。
3、你說的「10個柱,每跨間距4.2m」,是不是「連續」「通長」的九跨,只要是「連續」的「非變截面」的,「知碰伍梁」「角部」的鋼筋吵枝,都是應該「通長」設置。梁的「中部」鋼筋才可以按梁各部位的「彎矩變化」情況進行「非連續」配置。
4、至於「柱子8條20螺紋鋼,應該預留從板面上去多少公分呢,如何錯開搭接,3.6m高柱子多少搭接長度,8條即12345678分別該如何預留搭接。柱底加密鋼箍高度。」等等這些內容太多了,既然你在網上提問了,說明你已經開始注意這一點了。請你從圖紙上去看看《結構設計說明》,《結構設計說明》中還沒有講清楚的,再到《鋼筋混凝土施工與驗收規范》中的「鋼筋工程」部分去看看。
5、「做防雷時,基搭或礎鋼筋焊通梁、柱子後,還用做圓鋼引出來焊接插入地底的鍍鋅扁鋼或者角鋼嗎」?必須用「扁鋼」或「角鋼」焊接出來,打入地下,採用「搖表」檢測合格。
『叄』 有梁式條形基礎中基礎梁鋼筋與柱鋼筋施工順序
1基礎梁鋼筋2柱鋼筋施工
『肆』 沒有承台的樁基礎是先預埋柱子還是先綁扎基礎梁
先綁扎基礎梁。樁基礎是掘棚一種以打樁的形巧亮式處理的地基基礎,主要由基樁、承台一起組成,承載性強,作用在孝散寬於穿越軟弱的高壓縮性土層或水,能把荷載由樁傳到深沉的堅硬土層,沒有承台的是先綁扎基礎梁,後預埋柱子,以避免擁擠。
『伍』 廣聯達繪制基礎層的順序是什麼,就是把基礎和地圈樑畫完瞭然後畫什麼啊
1、一般是點線面的順序,先點式構件如柱(柱繪制了,可以根據柱智能布置獨立基礎等線式構件);再線式構件如梁、牆,在面式構件板等;
2、按順序只是方便,與施工過程不完全一樣,如繪制完柱、獨立基礎就可以智能布置;
3、這幾個構件在鋼筋中一般是柱、梁、牆、筏板基礎、集水坑;導入圖形再生成墊層、土方即可。
(5)基礎梁基礎柱哪個先做擴展閱讀:
多採用現澆鋼筋混凝土。其寬度與牆體厚度相同,當牆厚大於240mm,圈樑寬度可以比牆厚小,但不能小於牆厚的2/3,圈樑的高度一般不小於120mm。
通常與磚的皮數尺寸相匹配,由於圈樑的受力較為復雜,不易事先估計確定,因此圈樑一般採用按構造配置鋼筋,一般圈樑縱向配筋4根不小於一級8的鋼筋,箍筋間距不大於300mm ,縱向鋼筋對稱配置。
圈樑一般設置在基礎牆處,檐口處,樓層處。圈樑在建築中往往不是設置一道,其數量應視建築物的高度,層數,地基情況和抗震要求而定,單層建築至少設置一道,多層建築一般隔層設置一道,在抗震設防地區,往往要層層設置圈樑。
除了在外牆和承重內縱牆中設置之外,應根據建築物的結構和防震要求每隔16m至23m在橫牆中設置圈樑,能使圈樑的腰箍作用充分發揮。
按照要求,圈樑應當連續封閉的設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當圈樑被門窗洞口截斷時,應在洞口上方或下方設置附加圈樑,附加圈樑與圈樑的搭接的長度不應小於二垂直凈距的2倍,且不應小於1m。
『陸』 基礎拉梁和柱是一起現澆的么還是先澆拉梁混凝土,再澆柱混凝土
1、先澆築基礎,再澆築連梁和柱了的一部分。基礎連梁是獨立基礎之間的連系梁。
(基礎梁,基礎主梁,基礎次梁,基礎連梁,基礎拉梁,地下框架梁,彈性地基梁,承台梁,基礎圈樑,
基礎連梁出自:<06G-106>/P37頁:基礎連梁是指連接獨立基礎或條形基礎或樁基承台的梁,代號為(JLL)基礎拉梁好象可以等同於基礎連梁
地下框架梁出自:<06G-106>/P38頁:地下框架梁系指設置在基礎頂面以上且低於建築標高正負零(室內地面)以下並以框架柱為支座的梁代號為(DKL)
基礎主梁,基礎次梁在<04G101-3>(筏形基礎平法配筋圖集)P6有提到,沒給出具體定義.代號分別是(JZL,JCL)
承台梁找不到出處,我想當然的: 以樁承台為支座的梁.作用是調整不均勻沉降,加強基礎的整體性。
基礎圈樑:找不到定義出處,基礎圈樑是指磚混結構在磚牆底部設置的鋼筋混凝土梁,如果設置在牆頂部則為圈樑,主要是增加建築物整體性.(網上摘錄來的)。
基礎梁看來是個統稱了,大量出現在<04G101-3>(筏形基礎平法配筋圖集)及<06G-106>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獨立基礎,條形基礎,樁基承台)中,但是沒給出具體定義,基礎梁一般指條形基礎梁及筏板基礎梁,一般帶翼緣計算,以受地基反力為主。基礎梁主要起聯系作用,增強水平面剛度,有時兼作底層填充牆的承托梁,在整個結構的抗震限裂體系中不是主角。
基礎梁簡單說就是與基礎上的梁。基礎梁一般用於框架結構、框架剪力牆結構,框架柱落於基礎樑上或基礎梁交叉點上,其主要作用是作為上部建築的基礎,將上部荷載傳遞到地基上,基礎梁作為基礎,起到承重和抗彎功能,一般基礎梁的截面較大,截面高度一般建議取1/4~1/6跨距,這樣基礎梁的剛度很大,可以起到基礎梁的效果,其配筋由計算確定。
基礎拉梁是指一般框架結構中基礎形式為獨立柱基礎,在基礎與基礎之間設置的梁,主要可以調整不均勻沉降,增加整體性。
基礎梁是指條形基礎的地基梁或者是筏板基礎的的肋梁。) ···············這是我摘錄的別人的文章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