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無基礎如何學寫公文
擴展閱讀
同學聚會菜一般有哪些菜 2025-01-14 02:44:35

無基礎如何學寫公文

發布時間: 2024-08-07 20:56:38

Ⅰ 公文寫作怎麼練習提高

公文寫作水平提高

一、勤學是提高公文寫作水平的前提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一篇公文如果沒有思想性,肯定寸步難行。做到公文的文意深遠,起草者的理論水平、思想修養和知識儲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綜合素質的提高只能靠勤奮學習。
學習公文寫作要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要學習公文寫作的基本知識。公文在取材立意、布局謀篇上都有一定的要求,特別是在文種、格式等方面有嚴格的規定,這些規定和要求一般需要通過熟讀公文寫作書籍來掌握和了解。
(2)要學習範文。模仿是學習的重要形式,要根據自己所從事的行業,選擇中央文件、領導講話、行業文件、單位歷史文件,報刊上影響較大的、公認的一些好文章精心研讀,用心揣摩其思路及語言風格,細心體會其謀篇布局、形式特徵。
(3)要觀察體會經驗豐富同志的寫作過程。學習寫作很重要的一條經驗,就是要認真體會領導同志、有經驗同志從立意構思到謀篇布局,從著手起草、反復修改到最終定稿的整個過程,領悟每一個細節。

二、多練是提高公文寫作水平的有效途徑
清代唐彪曾說過這樣一段話:「諺雲:『讀十篇不如做一篇』。蓋常做則機關熟,題雖甚難,為之亦易;不常做,則理路生,題雖甚易,為之則難……」意思是說:常寫,作文的方法就熟練,即使題目很難,寫起來也覺得容易;不常寫,作文的方法就生疏,即使題目很容易,寫起來也會覺得很難。所以,有針對性地、循序漸進地進行公文寫作訓練對於提高公文寫作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我們在聽公文寫作的理論知識講座時,往往缺乏感覺,把握不住重點、要領,只有試著去寫了,對文體、思路、語言的感覺才會清晰起來,才能體會到結構、語言、形式等方面的寫作特點,慢慢地找到自己在寫作中的差距,明確學習和提高的目標。量變才能產生質變。提高公文寫作水平,離不開大量的練習,練習要從簡易的文體、文種開始。先從寫便條、信息條目、會議紀要等短小文稿開始,到新聞簡報、請示報告等中篇文稿,再到工作總結、本單位及上級領導講話,最後執筆或組織起草大型會議報告(如黨代會、職工代表大會、周年慶典)、中長期發展規劃等需要多位作者甚至單位全體同志參與意見的公文。多練筆的同時,還應該注意進行認真修改,這對寫作水平的提高也是很有幫助的。寫文章是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僅僅思考一次,疏忽和錯誤是在所難免的。
只有反復思考、不斷修改,才能使文章逐步接近完善,也才能使我們的寫作水平在修改過程中不斷得到提高。俗話說「好文章是改出來的」,這話一點都不假。

三、厚積是提高公文寫作水平的基礎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積累是公文寫作的基礎。學習靠積累,積累也是一種學習。公文寫作中的積累包括積累構思(文章結構)、公文語言、寫作信心和公文素材。構思最難積累,需要有人指點、引領,需要寫作者用心分析,需要大量的實踐鍛煉。把握公文語言是指依據不同的文種使用不同的語言,特別是講話稿,要根據不同的講話人和聽眾確定講稿的風格,寫作時間長了就會形成語感。積累寫作信心就是指在心理上從剛開始接受寫作任務時的誠惶誠恐,逐漸轉變為坦然面對、從容不迫。
「手中有糧,心裡不慌。」材料的積累在公文寫作中至關重要,要努力讓自己公文素材的「糧倉」豐盈。在這里介紹一下筆者關於公文素材的「四類」積累法。第一類:政治理論、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及法規類材料,特別是與本行業密切相關的理論和政策法規;第二類:本單位現任主要領導及領導班子的工作思路、思想風格,單位的歷史傳統、文化和理念,特別注意掌握領導講話類材料等;第三類:本單位主要業務方面的材料、本行業基本材料和前沿情況;第四類:行內行外、國際國內與業務有關的學習型、啟發型材料。第一類材料能幫助作者把握公文是否符合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與法規,能解決確定公文是否有硬傷的問題;第二類材料主要用來吃透上情,決定公文的目的和用途,避免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第三類材料主要用來摸清下情,決定公文是否能聯系實際,避免出現空話、外行話;第四類材料決定公文能否創新,對於開展以文輔政、發揮好參謀助手作用很有幫助。

四、善悟是提高公文寫作水平的關鍵
「內容人人看得見,涵義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對於大多數人是一秘密。」這是歌德對鑒賞藝術作品所講的一段話,其核心思想是:無論創作藝術還是欣賞藝術,都離不開「悟」。對於公文寫作來說,悟性也同樣重要。同樣的訓練、同樣的工作經歷,有些人的寫作水平只能停留在一定的層面上,有的人卻能把公文寫作升華到藝術的境界。這裡面除了客觀的因素之外,最主要的差別還是體現在會不會「悟」上。悟性是每個人都具有的一種對事物的體會和認識能力,人與人悟性的差別主要體現在深淺上,公文寫作中悟性的深淺與每個人的「修煉」程度成正比。
在這里引用魯迅《不應該那麼寫》一文中的一段話,來說明文章寫作中怎樣「修煉」悟性。魯迅先生是這么寫的:「凡是已有定評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說明著『應該怎樣寫』。只是讀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領悟。因為在學習者一方面,是必須知道了『不應該那麼寫』,這才會明白原來『應該這么寫』的。這『不應該那麼寫』,如何知道呢?惠列賽耶夫的《果戈里研究》第六章里,答復著這問題——『應該這么寫,必須從大作家們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領會。那麼,不應該那麼寫這一面,恐怕最好是從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去學習了。』」這是魯迅先生對文學創作闡述的「不應該那麼寫」的學習、領悟方法。對公文寫作來講,這也是極有益處的學習方法。我們直接看公文範文、看乾乾凈凈的定稿,就不如看經領導和同志們反復修改的草稿獲得的收益更大,提高得更快。用心寫作是一方面,用心體會領導和同志們精心刪改之處,體會到了「不應該那麼寫」,明白了「應該這么寫」的道理,便是「修煉」公文寫作的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