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基礎體溫偏高是為什麼
擴展閱讀
學知識的技巧英語 2025-01-15 13:30:09
哪裡有太平歌詞視頻 2025-01-15 13:20:31

基礎體溫偏高是為什麼

發布時間: 2024-07-29 20:50:08

① 基礎體溫一直偏高是怎麼回事

一、體溫對身體的影響

* 高體溫對身體的影響

所謂高體溫,是在正常的體溫范圍內保持一個較高的水平,可不是讓你發燒!較高的體溫對身體產生如下影響:

內臟機能活躍

體溫較高,能讓體內消化酵素,以及讓對內臟有益的其它酵素更有活力。可預防便秘、胃脹氣、尿頻等症狀。

提高免疫力

高體溫能提升抵抗外來病毒、細菌的白血球功能,增強免疫力,改善體質。

提高基礎代謝率

基礎代謝高的人,就算不運動,消耗的熱量也比基礎代謝低的人要多,較高的體溫能提高身體的基礎代謝率。體溫每升高1℃,脈搏跳動每分鍾就會增加10次,使體內充滿了新鮮的氧氣,細胞的新陳代謝率也會相應提高。

血液循環良好

體溫高時,血管會變得較為柔軟,血液能順利地輸送至全身各處。

調整自律神經功能及激素水平的平衡

不受外在環境的影響,身體始終能夠保持平均溫度的人,自律神經及激素分泌自然也能相應地保持平衡,且能發揮正常機能。

② 基礎體溫偏高有問題嗎

排除黃體機能不全,是指黃體分泌的雌、孕激素不足,子宮內膜的分泌性變化不充分。導致黃體期出血,妊卵著床障礙,不妊,習慣性流產。 1、診斷: (1)基礎體溫:高溫相與低溫相的差不足0.3度,高溫相不足10天,高溫相緩慢上升,高溫相中間有陷落等都提示黃體功能障礙。2、血中孕酮濃度:不足10ng/ml可診斷黃體功能不全。3、治療:(1)黃體機能刺激療法:肌注入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2)黃體激素補充療法:肌注黃體酮或口服安宮黃體酮 (3)克羅米芬(CC)療法 (4)HMG-HCG療法:HMG=人絕經期促性腺激素。

③ 基礎體溫一直偏高是怎麼回事

基礎體溫(basal
body
temperature,
bbt)又稱靜息體溫,是指婦女經過6—8小時的睡眠以後,比如在早晨從熟睡中醒來,體溫尚未受到運動飲食或情緒變化影響時所測出的體溫。基礎體溫通常是人體一晝夜中的最低體溫。正常育齡婦女的基礎體溫與月經周期一樣,呈周期性變化,這種體溫變化與排卵有關。測量基礎體溫前需要注意有沒有影響基礎體溫的諸多因素,如:感冒、失眠、飲酒、服葯等。
女性基礎體溫紊亂常見於一些婦科疾病,例如宮血,多囊卵巢,不孕症,懷孕,閉經,流產等。

不育不孕不能以單純基礎體溫監測結果確診,基礎體溫只是其中的一個有參考診斷意義的檢查,需要結合其他檢查結果綜合判斷。

④ 嬰兒額溫多少算正常

; ; 從醫學角度講,雖然每個孩子的基礎體溫不同,正常體溫可波動於35.5℃~37.5℃之間,由於每人的基礎體溫不同,有些人基礎體溫為35℃;有些人為37℃,甚至37.3℃。; ; 我們常說一歲以內的嬰兒體溫在37.5℃以下都屬正常。原因是嬰兒大腦內控制體溫調節的中樞發育尚未成熟,也就是控制體溫能力...不夠強,致使嬰兒的體溫會受到環境溫度的影響。炎熱天氣或包裹過多,體溫會輕度升高,但不應超過37.5℃。寒冷天氣或溫度較低的空調房間,體溫可降至36℃或再低些。; ; 對新生兒來說,體溫不超過37.5℃都是正常的。由於新生兒包括大腦在內的臟器功能不成熟,自身控制體溫能力有限,稍裹多些,體溫會升高,有時可達38℃。體溫「稍高」應與基礎體溫相比才有意義。所以,平時家長應該了解孩子的基礎體溫(安靜狀況下的體溫),年齡越小,基礎體溫相對偏高。

⑤ 為什麼有的人體溫偏高有的人體溫偏低

體溫偏低是有危害的,有些人的體溫偏低,這時候應該及時到醫院檢查,當然體溫偏低或者偏高和年齡有關,年齡越小體溫相對稍微高一點,年紀越大體溫相對低一點,這屬於正常現象,但是要注意36度是健康的警戒線,另外要了解的就是一天當中凌晨是體溫最低的一個時期。

體溫,男女老幼有差別

人的正常體溫為36℃~37℃(腋窩)。日本自然養生專家石原結實博士則提出了更精確的范圍:理想體溫是36.5℃~36.8℃。體溫在24小時內略有波動,凌晨2~6時體溫最低,午後1~6時最高,波動一般不超過1℃。

恆定的體溫讓我們能夠在不同溫度的環境下生存,但不同人群的體溫略有差異。兒童體溫略高,可達36.8℃~37℃;嬰兒和老人的體溫較低。特別是早產兒,由於體溫調節機制發育還不完善,體溫易受環境影響。女性的平均體溫比男性高約0.3℃,還會隨月經周期而發生變動。正常女性的基礎體溫以排卵日為分界點,呈現前低後高的狀態,也就是「雙相體溫」。排卵前,孕激素少,體溫一般為36.2℃;排卵後,體溫急劇上升,增幅可達0.3℃~0.6℃,使基礎體溫升至36.7℃左右。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研究發現,貧血的女性體溫較正常血色素的婦女低0.7℃,產熱量少13%。
中醫更多從陽氣的角度來闡述體溫:陽氣是人體抵禦外邪的能力,陽氣足則人體各項功能狀態飽滿,陽氣虛則功能狀態低下。陽氣不足的人體溫會偏低一點,一般在35.5~36℃之間。陽氣與大自然息息相關,也就是常說的天人相應,比如冬天就要講究潛藏陽氣,否則來年容易生病。
36℃是健康警戒線
一天中,體溫最低的凌晨時段,往往也是死亡高峰期,哮喘、失眠、抑鬱症患者的早醒,也容易發生在這個時段。下午體溫較高,也是身心狀況最佳的時候,以下幾種體溫奧秘與健康尤其密切。
36℃~37℃:免疫力最強。石原結實認為,正常的體溫意味著基礎代謝率正常,血液中充滿新鮮氧氣和養分,能提升白細胞的功能,有助於抵抗病毒、細菌的入侵,增強免疫力。有資料顯示,體溫下降1℃,基礎代謝下降12%左右,免疫力會下降30%左右。
低於36℃:身體出現危險信號。體溫低於36℃時,身體就會顫抖以產生熱能,且伴隨黑眼圈,鼻頭、面色、手掌發紅,嘴唇發紫等症狀。現代女性中,由於壓力增加、不愛鍛煉、睡眠飲食不規律等因素,畏寒症患者增多。體溫下降造成血液循環不良,白細胞不能正常工作,免疫力降低,哮喘、肺炎、風濕病等疾病自然會找上門來。
低於35℃:對老人最致命。體溫降到35℃時,被稱為低體溫症,患者自覺畏寒怕冷、皮膚濕冷、四肢冰涼、不願起床,走路困難,老年人和營養不良者最易出現,秋冬季發生低體溫的老人約佔10%。當老年人的體溫低於35℃超過24小時,容易出現心跳驟停。
體溫降低至32℃時,寒戰消失並出現昏睡;降至28℃時會出現室顫,最終可致心臟停搏;降至25℃時,患者呈昏迷,反射消失,瞳孔大小不等,對光反應微弱;降至20℃時,心臟將停止跳動。
手測體溫最佳處是腹部
體溫出現變化時,人們習慣用手摸摸額頭,看自己是不是在發燒,但其實,腹部才是手感測體溫最佳的位置。中醫認為,腹部是「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用手一摸,如果腹部冰涼,就說明臍下的血液循環不太好。

⑥ 小孩體溫經常偏高

換個體溫計測下,有可能是體溫計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