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學科畢業論文理論基礎怎麼寫
擴展閱讀
荀子的經典名言有哪些 2024-11-26 11:55:00

學科畢業論文理論基礎怎麼寫

發布時間: 2024-07-15 06:02:56

A. 計算機專業畢業設計答辯提綱裡面的研究的理論基礎該怎麼寫

希望你能參考一下一、畢業設計論文答辯常見問題1、自己為什麼選擇這個課題?2、研究這個課題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3、全文的基本框架、基本結構是如何安排的?4、全文的各部分之間邏輯關系如何?5、在研究本課題的過程中,發現了那些不同見解?對這些不同的意見,自己是怎樣逐步認識的?又是如何處理的?6、論文雖未論及,但與其較密切相關的問題還有哪些?7、還有哪些問題自己還沒有搞清楚,在論文中論述得不夠透徹?8、寫作論文時立論的主要依據是什麼?對以上問題應仔細想一想,必要時要用筆記整理出來,寫成發言提綱,在答辯時用。這樣才能做到有備無患,臨陣不慌。二、畢業設計論文答辯技巧學生首先要介紹一下論文的概要,這就是所謂"自述報告",須強調一點的是"自述"而不是"自讀"。這里重要的技巧是必須注意不能照本宣讀,把報告變成了"讀書"。"照本宣讀"是第一大忌。這一部分的內容可包括寫作動機、緣由、研究方向、選題比較、研究范圍、圍繞這一論題的最新研究成果、自己在論文中的新見解、新的理解或新的突破。做到概括簡要,言簡意賅。不能佔用過多時間,一般以十分鍾為限。所謂"削繁去冗留清被,畫到無時是熟時",就是說,盡量做到詞約旨豐,一語中的。要突出重點,把自己的最大收獲、最深體會、最精華與最富特色的部分表述出來。這里要注意一忌主題不明;二忌內容空泛,東拉西扯;三忌平平淡淡,沒有重點。在答辯時,學生要注意儀態與風度,這是進入人們感受渠道的第一信號。如果答辯者能在最初的兩分種內以良好的儀態和風度體現出良好的形象,就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有人將人的體態分解為最小單位來研究(如頭、肩、胸、脊、腰等)認為凹胸顯現怯懦、自卑,挺胸顯示情緒高昂—但過分則為傲慢自負;肩手頸正顯示正直、剛強,脊背挺拔體現嚴肅而充滿自信。但過於如此,就會被人看作拘泥刻板保守,略為彎腰有度,稍稍欠身可表示謙虛禮貌。孫中山先生曾說過"其所具風度姿態,即使全場有肅然起敬之心,舉動格式又須使聽者有安靜詳和之氣"他的這番金玉良言,對我們確實有很大的啟發。在聽取教師提問時所要掌握的技巧要領是:沉著冷靜,邊聽邊記精神集中,認真思考既要自信,又要虛心實事求是,絕不勉強聽准聽清,聽懂聽明在回答問題時所要掌握的技巧是構思時要求每個問題所要答的"中心""症結""關健"在哪裡?從哪一個角度去回答問題最好?應舉什麼例子來證明?回答問題的內容實質上是一段有組織的"口頭作文"。這就要一、文章應有論點、論據。二、有開頭主體與結尾。三、有條理、有層次。四、應用詞確當,語言流暢。五、應口齒清楚、語速適度。開頭要簡潔:單刀直入,是最好的開頭,開門見山地表述觀點,在答辯中是最好的辦法。主體部份的表述可條分縷析,即把所要回答的內容逐條歸納分析,實際上是對自己掌握的材料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地做整理。這樣的表述就不會流於表面,而能深入本質。條分縷析可以把自己掌握的一些實際例子合並,整理成若干條目,列成幾個小標題:分成幾點,一點一點,一條一條地說出。滿碗的飯必須一口一口吃,滿肚子的道理也必須一條一條講出來,環環相扣,條條相連,令人聽完後有清楚的印象。假如在准備的時候已經准備了一個較完整的提綱,那麼沿著回答問題的主線,再穿上一些玉珠(舉例子)就可以做到中心明確,條理清楚,有理有例了。
作為將要參加論文答辯同學,首先而且必須對自己所著的畢業論文內容有比較深刻理解和比較全面的熟悉。這是為回答畢業論文答辯委員會成員就有關畢業論文的深度及相關知識面而可能提出的論文答辯問題所做的准備。所謂"深刻的理解"是對畢業論文有橫向的把握。例如題為《創建名牌產品發展民族產業》的論文,畢業論文答辯委員會可能會問"民族品牌"與"名牌"有何關系。盡管畢業論文中未必涉及"民族品牌",但 參加論文答辯的學生必須對自己的畢業論文有"比較全面的熟悉"和"比較深刻的理解",否則,就會出現尷尬局面。(一)、論文答辯技巧一,圖表穿插任何畢業論文,無論是文科還是理科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用圖表表達論文觀點的可能,故我認為應該有此准備。圖表不僅是一種直觀的表達觀點的方法,更是一種調節論文答辯會氣氛的手段,特別是對私人論文答辯委員會成員來講,長時間地聽述,聽覺難免會有排斥性,不再對你論述的內容接納吸收,這樣,必然對你的畢業論文答辯成績有所影響。所以,應該在論文答辯過程中適當穿插圖表或類似圖表的其它媒介以提高你的論文答辯成績。(二)論文答辯技巧二,語流適中進行畢業論文答辯的同學一般都是首次。無數事實證明,他們論文答辯時,說話速度往往越來越快,以致畢業答辯委員會成員聽不清楚,影響了畢業答辯成績。故畢業答辯學生一定要注意在論文答辯過程中的語流速度,要有急有緩,有輕有重,不能像連珠炮似地轟向聽眾。(三)、論文答辯技巧三,目光移動畢業生在論文答辯時,一般可脫稿,也可半脫稿,也可完全不脫稿。但不管哪種方式,都應注意自己的目光,使目光時常地瞟向論文答辯委員會成員及會場上的同學們。這是你用目光與聽眾進行心靈的交流,使聽眾對你的論題產生興趣的一種手段。在畢業論文答辯會上,由於聽的時間過長,委員們難免會有分神現象,這時,你用目光的投射會很禮貌地將他們的神"拉"回來,使委員們的思路跟著你的思路走。(四)、論文答辯技巧四,體態語輔助雖然畢業論文答辯同其它論文答辯一樣以口語為主,但適當的體態語運用會輔助你的論文答辯,使你的論文答辯效果更好。特別是手勢語言的恰當運用會顯得自信、有力、不容辯駁。相反,如果你在論文答辯過程中始終直挺挺地站著,或者始終如一地低頭俯視,即使你的論文結構再合理、主題再新穎,結論再正確,論文答辯效果也會大受影響。所以在畢業論文答辯時,一定要注意使用體態語。(五)論文答辯技巧五,時間控制一般在比較正規的論文答辯會上,都對辯手有答辯時間要求,因此,畢業 論文答辯學生在進行論文答辯時應重視論文答辯時間的掌握。對論文答辯時間的控制要有力度,到該截止的時間立即結束,這樣,顯得有準備,對內容的掌握和控制也輕車熟路,容易給畢業論文答辯委員會成員一個良好的印象。故在畢業論文答辯前應該對將要答辯的內容有時間上的估計。當然在畢業論文答辯過程中靈活地減少或增加也是對論文答辯時間控制的一種表現,應該重視。(六)論文答辯技巧六,緊扣主題在校園中進行畢業論文答辯,往往辯手較多,因此,對於畢業論文答辯委員會成員來說,他們不可能對每一位的畢業論文內容有全面的了解,有的甚至連畢業論文題目也不一定熟悉。因此,在整個論文答辯過程中能否圍繞主題進行,能否最後扣題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另外,委員們一般也容易就論文題目所涉及的問題進行提問,如界能自始至終地以論文題目為中心展開論述就會使評委思維明朗,對你的畢業論文給予肯定。(七)論文答辯技巧七,人稱使用在畢業論文答辯過程中必然涉及到人稱使用問題,我建議盡量多地使用第一人稱,如"我""我們"即使論文中的材料是引用他人的,用"我們引用"了哪兒哪兒的數據或材料,特別是畢業論文大多是稱自己作的,所以要更多使用而且是果斷地、大膽地使用第一人稱"我"和"我們"。如果是這樣,會使人有這樣的印象:東西是你的,工作做了不少!
參考:

B. 姣曚笟璁烘枃鍐欎綔鐨勭悊璁哄垎鏋愰儴鍒嗗簲璇ユ庝箞鍐欙紵

姣曚笟璁烘枃鐞嗚哄垎鏋愮敱姊崇悊鏂囩尞鍜屽熀紜鐞嗚虹煡璇嗐佸垎鏋愬拰璇勪及鏂囩尞鍜岀悊璁恆佹槸鎻愬彇鏈夌敤淇℃伅鍜岀煡璇嗐佸圭悊璁哄垎鏋愯繘琛屾葷粨

1銆佹⒊鐞嗘枃鐚鍜屽熀紜鐞嗚虹煡璇嗭細鍦ㄥ啓鐞嗚哄垎鏋愰儴鍒嗕箣鍓嶏紝闇瑕佸圭爺絀墮嗗煙鍐呯殑鐩稿叧鏂囩尞鍜屽凡鏈夌殑鐞嗚虹煡璇嗚繘琛屽叏闈㈢殑姊崇悊鍜屾暣鍚堛傚彲浠ュ埄鐢ㄥ浘涔﹂嗐佸︽湳鏈熷垔銆佸︽湳浼氳銆佺綉緇滅瓑娓犻亾鏉ヨ幏鍙栫浉鍏充俊鎮鍜岀煡璇嗭紝鐒跺悗灝嗚繖浜涗俊鎮鍜岀煡璇嗚繘琛屽綊綰蟲葷粨鍜屾暣鐞嗐

2銆佸垎鏋愬拰璇勪及鏂囩尞鍜岀悊璁猴細緇忚繃姊崇悊鍜屾暣鐞嗕箣鍚庯紝闇瑕佸規枃鐚鍜岀悊璁鴻繘琛岃繘涓姝ュ垎鏋愬拰璇勪及銆傚彲浠ュ皢榪欎簺鏂囩尞鍜岀悊璁哄垎鎴愪笉鍚岀殑綾誨埆錛屾瘮濡傚厛榪涙妧鏈銆佺粡嫻庡彂灞曘佺敓鎬佺幆澧冪瓑銆傜劧鍚庡規瘡涓綾繪枃鐚鍜岀悊璁鴻繘琛岃︾粏鍒嗘瀽鍜岃瘎浼幫紝鍖呮嫭瀹冧滑鐨勪紭鐐廣佺己鐐廣佺壒鐐逛互鍙婂叾浠峰煎拰閫傜敤鎬х瓑鏂歸潰銆

2銆佺『瀹氬悎閫傜殑鐮旂┒鑼冨洿鍜岄棶棰橈細涓涓濂界殑姣曚笟璁烘枃闇瑕佹湁鏄庣『鍜屽叿浣撶殑鐮旂┒鑼冨洿鍜岄棶棰橈紝浠ヤ繚璇佺爺絀剁殑娣卞害鍜屽箍搴︼紝閬垮厤榪囦簬娉涙硾鎴栬繃浜庣嫮紿勩

3銆佽ょ湡鎾板啓鏂囩尞緇艱堪錛氭枃鐚緇艱堪鏄姣曚笟璁烘枃涓嶅彲鎴栫己鐨勪竴閮ㄥ垎錛岄渶瑕佸厖鍒嗛槄璇誨拰鏁寸悊鐜版湁鐨勭浉鍏蟲枃鐚錛屾傝堪鍜岃瘎浠風洰鍓嶇爺絀剁殑鐘跺喌鍜屽墠鏅銆

C.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的研究基礎怎麼寫

提供一個開題報告範文範例,僅供參考,希望對你開題報告寫作能有幫助。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和實施步驟

1、研究什麼?——怎樣確定研究課題
一切科學研究始於問題——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掌握方法很重要,否則就不是研究);進步與成果即成長。
教育科研課題主要來源於兩大方面:
A.實踐來源——客觀存在的或潛在的教育實際問題,教育教學實踐本身存在的問題。
教育教學與其外部的矛盾(教師與家長、教師與學校、學校與社會、教育與社會發展)。
B.理論來源——現有教育理論所揭示的問題以及理論體系中的空白和矛盾點(例如《關於「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冷思考》一文產生的過程)

2、怎樣進行研究課題的論證?

我們既然已選定了一個課題,我們就必須對這個課題的所有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了解這個課題目前在國外、國內的研究情況,包括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問題,了解這一課題所屬的理論體系等等。對課題的全面了解,可以使我們在研究過程中少走彎路,確立研究的主攻方向,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怎樣對一個課題進行論證呢?論證一個課題主要是弄清如下幾個問題:
A.所要研究的問題是什麼性質和類型的問題?
B.要研究的問題具有什麼現實意義?它的理論價值(即在理論上預計有哪些突破?)
C.要研究的問題目前已有哪些研究成果?研究的方向是什麼?
D.要研究的問題所應具備的條件分析。
E.課題研究的策略和步驟如何?
F.課題研究的成果及其表現形式有哪些?

教育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有:
⑴ 觀察法 ⑵ 調查法 ⑶ 測驗法 ⑷ 行動研究法 ⑸ 文獻法 ⑹ 經驗總結法 ⑺ 個案研究法 ⑻ 案例研究法
⑼ 實驗法(在一個課題研究過程中,根據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往往會用到兩種以上方法)
3.1 觀察法:為了了解事實真相,從而發現某種現象的本質和規律。
觀察法的步驟:觀察法的實施分為以下三個步驟,步驟之一就是進行觀察研究的設計,此步驟可分為如下幾個方面:

作大略調查和試探性觀察。
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於搜集材料,而在於掌握基本情況,以便能正確地計劃整個觀察過程。例如:要觀察某一教師的教學工作,便應當預先到學校大致了解這位教師的工作情況,學生的情況,有關的環境和條件等等。這可以通過跟教師和學校領導人談話,查閱一些有關的材料,如教案、教學日記、學生作業等,以及聽課等方式進行。

確定觀察的目的和中心。
根據研究任務和研究對象的特點,考慮弄清楚什麼問題,需要什麼材料和條件,然後作明確的規定。如果這規定不明確,觀察便不能集中,結果就不能深入。觀察不能有幾個中心,范圍不能太廣,全部觀察要圍繞一個中心進行。如果必須要觀察幾個中心,那就採取小組觀察,分工合作。

確定觀察對象
一是確定擬觀察的的總體范圍;
二是確定擬觀察的個案對象;
三是確定擬觀察的具體項目。

比如,要研究新分配到小學任教的中師或大專畢業生在課余時間進行業務、文化進修的情況,那麼,擬觀察總體就是教師工作年限達一年或兩年的新教師。在這一總體范圍內,再定下具體觀察哪幾所小學,哪幾個教研組中的哪些教師。具體觀察名單確定以後,再把擬觀察的時間、場合、具體觀察項目確定下來。

制定觀察計劃

觀察計劃除了明確規定觀察的目的、中心、范圍,以及要了解什麼問題、搜集什麼材料之外,還應當安排觀察過程:觀察次數、密度、每次觀察持續的時間,如何保證觀察現象的常態等。

策劃和准備觀察手段
觀察手段一般包括兩種:
一種是獲得觀察資料的手段;一種是保存觀察資料的手段。

獲得觀察資料的手段主要是人的感覺器官,但有時需要一些專門設置的儀器來幫助觀察,如觀察屏、計算機終端裝置、更高級的如動作反應器等。這些儀器主要起兩方面作用:保證觀察的客觀性與提高觀察的精確性。

在保存資料的手段中,人腦是天然器官。但這種與觀察主體連在一起的保存手段缺乏精確性和持久性,也不能實現資料的客體化。因此,人們先利用文字、圖形等符號手段,進而又利用攝影、錄音、錄像等技術手段,把觀察時瞬間發生的事、物、狀況以永久的方式,准確地、全面地記錄下來,供研究地反復觀察資料和分析資料所用。

無論哪一類手段,都應在觀察開始前就准備好,對觀察中使用的種儀器也須事先作好功能檢查,以保證在使用過程中不出現障礙。對於觀察人員來說,必須掌握使用儀器的基本方法,並知道在觀察中應做些什麼。如要詳細、全面拍攝一堂課,一部攝像機是不夠的。觀察者應准備幾部攝像機,並事先作好分工。即使是作觀察記錄,也需要事先作好設計。在記錄紙上印好以一定的格式排列的必須記錄的項目,還可以約定一些記錄符號,以盡量減少現場記錄時書寫文字的時間.

我們以中學生課堂行為記錄為例,見表5-1。在下面表格中,研究人員根據研究需要,列出他認為在課堂上學生可能發生的行為。但估計所列不會完全,所以留出一些空格,讓觀察員在需要時使用。研究者如果要請別人幫助觀察,必須事先和觀察人員講清楚每一個項目的具體所指,遇到意外情況的處理方法,要求他們熟悉每一個項目的所在位置。為了穩妥起見,還可以在正式觀察前先作幾次觀察練習,幫助觀察人員熟悉表格的內容;如發現表格的缺陷,可在正式觀察前作出調整。

規定統一性標准

為了增加觀察的客觀性,為了便於衡量和評價各種現象,為了易於用數量來表達觀察的現象,為了使觀察結果可以核對、比較、統計和綜合,必須事先考慮自己的觀察可能涉及到的各種因素,並對每一因素規定出統一的標准。每次觀察或觀察同一現象的不同觀察者,要堅持採用統一的標准去衡量。這主要在於,不同的研究項目常會涉及到不同性質的標准。如:有的涉及到單位問題,如怎樣衡量學生表現的知識質量;有的涉及到定義問題,如怎樣才算違反紀律;有的涉及計算方式問題,如怎樣登記和表達學生之間產生的矛盾的頻率,等等。對類似問題,都應事先做好統一規定。

逐段提出觀察提綱

在觀察計劃的基礎上,應對每次或每段(幾次同一性質上一內容的觀察組成一段)觀察提出具體提綱,以便使觀察者對每一次觀察的目的、任務和要獲得什麼材料非常明確。觀察提綱可以包括本次觀察要解決的具體問題,並且應當在前一次觀察的基礎上,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提出來。亦可採用表格的方式,以便於分類統計。
觀察實際過程,加以分析研究,得出某種結論。也許可以形成某個研究課題。

調查法 :
同樣是為了了解事實情況,分析事實情況,得出結論,證實某種問題,以便改進工作(包括改進研究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課題。
包括問卷調查、訪問調查等.。了解事實情況、分析情況、認真研究,得出結論,尋找解決辦法或進一步研究的方案。
舉例說明調查法的操作過程:
抽樣調查的主要步驟
在實際的抽樣操作中,整個過程可大致分為如下步驟:
1.確定調查的目的(確定問題,形成假說;通過調查驗證假說,使問題明確化,得出結論)。

2.確定抽樣總體。要從中進行抽樣的總體應與要得到信息的總體(目標總體)一致。從樣本得出的結論適用於被抽樣總體,超出這個范圍結論的適用程度取決於被抽樣總體與目標總體的差異程度。

3.確定待收集的數據。一般只收集與調查目的有關的數據,過長的調查表會降低回答的質量。
4.選擇抽樣方法。這時總體中的哪種單位作為個體基本上可定下來。
5.編制抽樣框。如學校名錄、學生花名冊等。
6.確定需要的精確度。因抽樣調查是要由樣本推斷總體,會帶有某些不確定性。一般是對相對誤差或絕對誤差作出概率水平上的要求。

7.估計樣本容量,估計費用。
8.抽樣試驗,在小范圍內試填一下調查表,做些必要的改進。
9.實地調查工作的組織。按抽樣方案進行調查。對收回的調查表的質量及時進行檢查。對不回答的表要有處理方案。
10.根據所用的抽樣方法進行數據分析。
11.可對同樣的數據採用其它的分析方法,以作比較。
12.寫出調查報告。留存有關總體的信息,它們可能對將來的抽樣起指導作用。

對於教育現象,有時難於進行嚴格意義上的概率抽樣,可以考慮採用下列方法抽樣:從總體中選出若干有代表性的大單位(群),在群內進行概率抽樣;從一個小總體中選出接近於研究者對總體平均數的印象的那些個體;樣本限於總體中易於取到的部分;樣本是隨便選取的;樣本由自願被調查的人員組成;等等。但對這樣得到的樣本要選擇適當的數據分析方法,對結論也要慎重,應充分利用其它信息進行核查、確認。在教育現象的研究中,研究者的智恝、經驗和抽樣技術的有機結合,是獲取好樣本的關鍵。

測驗法:

是想描述某些行為的狀況,或推論某些行為的狀況(包括:能力與成就,個性、興趣、動機、態度、觀念及心理需要等);從而考慮改建的策略或方案,或進一步形成新的研究課題。

在教育學和心理學中,測量被用作定量研究的重要方法。主要功能是評估、診斷和預測。(舉例,如XXX老師所做的「學生自學能力測驗(試驗)」,就是為了了解小學中高年級學生的自學能力究竟能達到何種程度)。

所謂測量就是根據一定的法則,將某種物體或現象所具有的屬性或特徵用數字或符號表示出來的過程。測驗法是教育和心理學測量的一項主要內容和形式。

測驗的客觀性是關於測驗系統化過程好壞程度的指標。測驗的控制,在不同時間對於同一個被試,或同一時間對於不同的被試,其意義都應該是相同的。保持刺激的客觀性則要遵照一定的程序予以控制。(如周文琴老師在做這一測試前邀請我去在他們的家長會上的講話,目的就在於排除和避免人為因素影響,排除測驗的隨意性和不真實性,實現評測標準的同一性)。
推論的客觀性指對同一結果不同的人所做的推論應該一致,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對同一結果的所做解釋應該相同。
3.4 行動研究法:

行動研究法是一種適應小范圍內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於建立理論、歸納規律,而是針對教育活動和教育實踐中的問題,在行動研究中不斷地探索、改進改進工作,解決教育實際問題。行動研究將改革行動與研究工作相結合,與教育實踐的具體改革行動緊密相連。(特點是邊執行、邊評價、邊修改)。
模式基本是:計劃——行動——考察——反思(即總結評價)。教師個體比較適用。
另一種模式:預診——搜集資料初步研究——擬訂總體計劃——制訂具體計劃——行動——總結評價
從上述行動研究法的幾個步驟中可以發現三個明顯的特徵:
一是具有動態性,所有的設想、計劃、,都處於一個開放的動態系統中,都是可修改的;
二是較強的聯合性與參與性,研究者、教師、行政人員的全體小組成員參與行動研究法實施的全過程。
三是在整個研究過程中,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貫穿於行動研究法工作流程的始終。
具體說說操作方法:

(一)預診:這一階段的任務是發現問題。對教學或學校工作中的問題,進行反思發現問題,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診斷,得出行動改變的最初設想。在各步驟中,預診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收集資料初步研究:這一階段成立由教研人員、教師和教育行政人員組成的研究小組對問題進行初步討論和研究,查找解決問題的有關理論、文獻,充分佔有資料,參與研究的人員共同討論,聽取各方意見,以便為總體計劃的擬定做好診斷性評價。
(三)擬定總體計劃:這是最初設想的一個系統化計劃。行動研究法是一個動態的開放系統,所以總體計劃是可以修訂更改的。
(四)制定具體計劃:這是實現總體計劃的具體措施,它以實際問題解決的需要為前提,有了它,才會導致旨在改變現狀的干預行動的出現。

(五)行動:是整個研究工作成敗的關鍵。這一階段的特點是邊執行、邊評價、邊修改。在實施計劃的行動中,注意收集每一步行動的反饋信息,可行的,則可以進入下一步計劃和行動。反之,則總體計劃甚至基本設想都可能需要作出調整或修改。這里行動的目的,不是為了檢驗某一設想或計劃,而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在行動研究中,過程性資料的搜集、整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六)總結評價:首先要對研究過程進行考察。考察內容有:一是行動背景因素以及影響行動的因素。二是行動過程,包括什麼人以什麼方式參與了計劃實施,使用了什麼材料,安排了什麼活動,有無意外的變化、如何排除干擾。三是行動的結果,包括預期的與非預期的,積極和消極的。要注意搜集三方面的資料,背景資料是分析計劃設想有效性的基礎材料,過程資料是判斷行動效果是不是、由方案帶來和怎樣帶來的考察依據;結果資料是分析方案帶來的什麼樣的效果的直接依據。考察要靈活運用各種觀察技術以及數據、資料的採集和分析技術,充 分利用錄象、錄音等現代化手段。

總結評價實際上是對行動研究過程及其結果的「反思」。反思是行動研究第一個循環周期的結束,又是過渡到另一個循環周期的中介。這一環節包括:整理描述,評價解釋,寫出研究報告。這是對整個研究工作的總結和評價。這一階段除了要對研究中獲得的數據、資料進行科學處理,得到研究所需要的結論外,還應對產生這一課題的實際問題作出解釋和評價。

經驗總結法:

這是教師可以常用的方法。教育經驗總結法是根據教育實踐所提供的事實,分析概括教育現象,挖掘現有的經驗材料,並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論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導新的教育實踐活動的一種教育科學研究方法。關鍵是要能夠從透過現象看本質,找出實際經驗中的規律;從而更好地更加理性地改進自己的教學。進行教育經驗總結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一、要注意經驗的 先 進 性(觀念必須更新)
二、要全面考察總結的對象,充分佔有原始的事實材料;且做到有「點」有「面」,「點」、「面」結合,防止以偏概全的片面性。
三、要以教育實踐活動為依據,不能憑空想當然,那是毫無價值。
四、要善於進行理論分析

文獻法:

分類閱讀有關文獻(包括文字、圖形、符號、聲頻、視頻等具有一定歷史價值、理論價值和資料價值的材料),得出一般性結論或者發現問題,尋找新的思路。

文獻按內容性質分,有零次文獻、一次文獻、二次文獻和三次文獻。零次文獻是未經發表和有意識處理的最原始的資料。一次文獻指直接記錄事件經過、研究成果、新知識、新技術的專著、論文、調查報告等文獻。二次文獻是指對一次文獻進行加工整理,包括著錄其文獻特徵、摘錄其內容要點,並按照一定方法編排成系統的便於查找的文獻。三次文獻是指工具書和在二次文獻的基礎上,又對眾多一次文獻的綜合研究結果。

(這是清華開題報告寫作的講座,看完後有用請贊,收集整理有手打不容易,謝謝!)

D. 研究生論文中的「理論基礎」究竟要寫什麼

就是說從理論上找到證據,在行動之前要從理論上去論證行動的合理性,必要性等等。

基礎理論指一門學科的基本概念、范疇、判斷與推理。科學的基礎理論,指科學的基本概念、范疇與原理。

經濟學基礎理論是由概念、范疇與范疇體系組成的學科邏輯體系,包括科學的經濟學理論與不科學的經濟學理論。科學的經濟學理論即經濟學科學真理,內容是反映經濟發展客觀規律的經濟學科學規律,形式是語言(包括數學)。不科學的經濟學理論往往是復雜經濟現象中某些方面的抽象,是片面的,包含著合理的因素。

拓展資料:

研究生論文是研究生所撰寫的學術論文,具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和更高的學術水平,更加強調作者思想觀點的獨創性,以及研究成果應具備更強的實用價值和更高的科學價值。共分為12大類。

研究生論文是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所撰寫的論文。它應能反映出作者廣泛而深入地掌握專業基礎知識,具有獨立進行科研的能力,對所研究的題目有新的獨立見解,論文具有一定的深度和較好的科學價值,對本專業學術水平的提高有積極作用。

優秀的論文能夠反映出作者對所學習專業的理論知識掌握的程度和水平,能夠幫助作者構建起良好的完整的知識體系,還能夠反映作者獨立的科研能力和學術理論的應用水平,對研究的課題的思考和獨立見解。較之學士論文,碩士論文應當具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和更高的學術水平,更加強調作者思想觀點的獨創性,以及研究成果應具備更強的實用價值和更高的科學價值。

因而撰寫論文將對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數據資料翔實充分、論證分析詳盡縝密、推理演算思路清晰、論文結構規范清晰、專業詞彙運用准確。

做研究,要有積極和嚴謹的科研態度,要有耐心、恆心、信心和決心,同時也要保持一顆平常心。2005年全國百篇優秀博士畢業論文獲得者、武漢大學年輕的博士生導師王樹良教授認為,論文的寫作、發表過程是科學研究深化、完善的過程。對寫論文要抱著一種百折不撓的快樂的心情,沒有一個真正的學者僅為發表論文才去研究,也沒有一個真正的學者會認為發表論文的多少與學術貢獻可以等同。

但是,每一個真正的學者都會愛惜自己的論文,關心他人對自己論文的評論和引用。發展經濟學的奠基人之一、武漢大學張培剛教授總結自己的學術人生,說了一句哲理感言:「認真,但不能太認真,應適時而止;看透,豈能全部看透,須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