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基礎梁配筋圖預算計算公式是什麼
上部通長筋:長度=凈跨長+左支座錨固+右支座錨固
左、右支座負筋:
第一排長度=左或右支座錨固+凈跨長/3
第二排長度=左或右支座錨固+凈跨長/4
如有第三排筋伸入跨內1/5,如果一共兩排,第一排為通長筋,則第二排按LN/3計算
中間支座負筋長度
上排長度=2*凈跨長/3+支座寬
下排長度=2*凈跨長/4+支座寬
註:凈跨長為左右較長的跨
架立筋長度=凈跨-左負筋伸入長度-右負筋伸入長度+ 150*2
註:當貫通筋和架立筋同時存在時,搭接值取150MM。
構造筋長度=凈跨長+2*15d
抗扭筋長度=凈跨長+2*錨固長度
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2*1.9d+2*max(10d,75mm)
根數=【(凈跨長-50*2)/非加密間距*2+1】*排數
當梁寬≤350時,拉筋直徑為6mm;梁寬>350時,拉筋直徑為8mm。拉筋間距為非加密區箍筋間距的兩倍。當設有多排拉筋時,上下兩排拉筋豎向錯開設置。
下部通長鋼筋長度=凈跨長+左支座錨固+右支座錨固
下部不伸入支座鋼筋長度=凈跨長-0.1*2*凈跨長
下部非通長鋼筋長度=凈跨長+左支座錨固+右支座錨固
箍筋長度=(梁寬-保護層*2 +梁高-保護層)*2+1.9d*2+max(10d,75mm)*2
根數=2*【(加密區長度-50)/加密間距+1】+(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間距-1)
當結構為一級抗震時,加密長度為max(2*梁高,500),當結構為二到四級時,加密長度為max(1.5*梁高,500)
吊筋長度=2*錨固+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
斜段角度:高度 主梁高>800mm a為60度
主梁高<=800mm a為45度
❷ 獨立基礎現澆混凝土鋼筋計算公式
1、獨立基礎( 砼獨立基礎與柱在基礎上表面分界)
(1)矩形基礎: V=長×寬×高
(2)階梯形基礎: V=∑各階(長×寬×高)
(3)截頭方錐形基礎: V=V1+V2=1/6 h1 ×[A×B+(A+a)(B+b)+a×b]+A×B×h2
其中V1——基礎上部稜台體積,V2——基礎下部長方體體積,h1——稜台高度,A、B——稜台底邊長寬,ab——稜台頂邊長寬,h2——基礎下部長方體高度
2、框架柱
①現澆混凝土柱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不扣除構件內鋼筋、預埋鐵件所佔體積。
框架柱體積=框架柱截面積*框架柱柱高
其中柱高:
a 有梁板的柱高,應自柱基上表面(或樓板上表面)至上一層樓板下表面之間的高度計算。如圖1
b 無梁板的柱高,應自柱基上表面(或樓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間的高度計算。如圖2
c 框架柱的柱高,應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頂高度計算。如圖3
d預制混凝土柱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不扣除構件內鋼筋、預埋鐵件所佔體積,依附於柱的牛腿,並入相應柱身體積計算。如圖4
3、鋼筋混凝土梁
(1)、梁的一般計算公式=梁的截面面積*梁的長度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不扣除構件內鋼筋、預埋鐵件所佔體積,伸入牆內的梁頭、梁墊並入梁體積內。
(2)、梁長的取法
梁與柱連接時,梁長算至柱側面,主梁與次梁連接時,次梁長算至主梁側面。
4、鋼筋混凝土板的工程量計算
(1)、一般現澆板計算方法:現澆混凝土板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不扣除構件內鋼筋、預埋鐵件及單個面積0.3m2以內的孔洞所佔體積。計算公式——V=板長×板寬×板厚
(2)、有梁板系指主梁(次梁)與板現澆成一體。其工程量按梁板體積和計算有梁板(包括主、次梁與板)按梁、板體積之和計算,
(3)、無梁板系指不帶梁直接用柱帽支撐的板。其體積按板與柱帽體積和計算
(4)、平板指無柱、梁而直接由牆支撐的板。其工程量按板實體積計算。
5、現澆砼牆的工程量計算規則及公式
(1)、現澆框架結構的剪力牆計算方法:按圖示尺寸以m3計算。應扣除門窗洞口及0.3m2以外孔洞所佔體積。計算公式:V=牆長×牆高×牆厚-0.3m2以外的門窗洞口面積×牆厚
式中:牆長——外牆按L中,內牆按L內(有柱者均算至柱側); 牆高——自基礎上表面算至牆頂。牆厚——按圖紙規定。
❸ 獨立基礎的鋼筋怎麼算
問題一:怎樣計算獨立基礎的配筋? 就按板式配筋的方法算量就行,最簡單的(基礎構件長度-2*保護層)*根數*罰筋比族帶重=重量
,完了,很簡單,再就是獨立基礎有些特殊要求,在101圖集上
問題二:基礎鋼筋怎麼算根數 基礎鋼筋怎麼算根數
我們把獨立基礎水平方向定為X向,豎直方向定為Y向。
【例】X向長為2400mm,鋼筋間[email protected] );Y向長為2600mm,鋼筋間[email protected] )。混凝土保護層40mm,計算各向鋼筋根數各為多少?(大於2500的0.9倍的鋼筋減短根數請自扣)
解:X向長為:2400mm-40×2=2320mm;Y向長為:2600mm-40×2=2520mm。
X向長2320mm的根數為:2520mm÷200+1=14(根)
Y向長2520mm的根數為:2320mm÷150+1=17(根)註:當獨立基礎底板長度≥2500mm時,除外側鋼筋外,底板配筋長度可取相應方向底板長度的0.9倍。本題17(根)中15(根)可取2088mm。
答:
X向長2320mm的根數寬改為:14(根)
Y向長2520mm的根數為:17(根)
問題三:柱下獨立基礎如何配鋼筋。請舉具體例子和全部計算過程。謝謝! 獨立基礎的鋼筋主要是基礎底板筋和柱子插筋,下面這個網址是我收藏的,網路文庫里講鋼筋計算的,包括各個構件,挺好的,你看看吧/...a
問題四:獨立基礎鋼筋怎樣計算 看平法圖集中柱與基礎的鋼筋連接。插筋同一層柱子的配筋、尺寸,插筋長度=a+獨立基礎高度-保護層厚度+(首層板標高(+-0.000)-獨立基礎面標高)+搭接高度+搭接長度
問題五:鋼結構獨立基礎鋼筋的計算? 用理正,探索者都很好計算的,計算書寫的也很棒的。
問題六:獨立基礎的鋼筋工程量怎麼算?? 鋼筋長度等於900減2*保護層厚度。然後用鋼筋長度乘於鋼筋個數。算出每種規格鋼筋的總長度。
問題七:獨立基礎怎麼算鋼筋啊,能一步一步教我嗎 1,已知獨立基礎長寬數據,基礎板鋼筋大小等級間距,如是單層基礎板筋,扣減保護層後算出所用板筋長度,根數;如是雙層雙向的,則需要再算出上部板筋,扣減保護層並且彎錨足夠。這樣,獨立基礎板就出來了。
2,柱兆巧蘆,柱插筋,柱插筋需要已知數據:插筋等級直徑位置,柱的大小數據,算出基礎層層高,在不違背鋼筋連接的規范前提下和節省材料的前提下,算出柱插筋的長度和錨固長度,柱箍筋,拉鉤等!注意保護層
這樣一個獨立基礎就算出來了!獨立基礎分為兩部分,基礎板,柱!分開算,很好算的!
問題八:這個獨立基礎鋼筋怎麼算啊? 你是要問這個基礎的鋼筋用量還是鋼筋級別?
鋼筋級別是問號,是你的CAD沒有這種字體,你可以要設計者提供這個字體或者在打開CAD圖的時候,看看提示缺少的字體名稱,到網上下載一個,就可以了。
基礎鋼筋用量:[基礎邊長-80(保護層)÷110+1]x2(兩邊長度和配筋一樣)
問題九:獨立基礎柱的鋼筋錨固長度怎麼算 獨立基礎柱的鋼筋錨固長度怎麼算
答:我認為獨立基礎柱的鋼筋錨固長度可參11G101-3第59頁中柱插筋在基礎中錨固構造(一)、(二)。
問題十:這個獨立基礎鋼筋怎麼算啊? 你是要問這個基礎的鋼筋用量還是鋼筋級別?
鋼筋級別是問號,是你的CAD沒有這種字體,你可以要設計者提供這個字體或者在打開CAD圖的時候,看看提示缺少的字體名稱,到網上下載一個,就可以了。
基礎鋼筋用量:[基礎邊長-80(保護層)÷110+1]x2(兩邊長度和配筋一樣)
❹ 獨立基礎底板配筋構造及計算方法
本文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獨立基礎底板配筋構造,一個是獨立基礎底板配筋計算。讓我們通過實際例子,明確圖中的平法標注、鋼筋和基本信息,學會鋼筋長度和根數的計算。
▍圖1 獨立基礎底部配筋
首先看集中標注和原位標注。
集中標注的內容有什麼呢?
包括:編號、截面豎向尺寸、高度、X和Y方向的底部鋼筋等。
原位標注的內容有什麼呢?
包括:底部的平面尺寸等。
通過原位標注和集中標注的信息,我們知道圖1所示獨立基礎底部配筋的基本情況。
需要知道的是,鋼筋的重量=長度*理論重量。
而理論重量可以通過鋼筋的直徑確定。我們要做的就是根據平法圖集的構造規定,確定每根鋼筋的直徑、長度、根數,從而進行鋼筋的計算。
通過原位標注和集中標注的信息,我們可以知道了鋼筋的直徑、每一個方向的間距,那麼如何確定每根鋼筋的長度,如何根據間距確定根數呢?
▍圖2 某獨立基礎施工圖
我們知道,16G圖集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制圖規則,第二部分是構造詳圖(包括一般構造和各個構件的標准構件詳圖)。
一般構造的內容是在使用構造詳圖時,為我們提供基礎性的數據,這里暫且不談。
那麼,對於每一個構件的標准構件詳圖,就是慧轎用來確定不同的鋼筋之間,它的長度、間距、如何排布等問題,通過查閱每一個構件的標准構造詳圖,結合它的制圖規則來整個確定鋼筋的布置和構成。
我們要做的就是通過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將平面的標注的圖紙,還原成立體的構件。也就是我們圖集的使用方法。
▍圖3 圖集16G101-3第67頁
圖3所示是兩種獨立基礎的底板配筋構造(一個是階形,一個是坡形)。我們看這個圖的時候,覺得鋼筋一個疏一個密,有的人可能會問,那是不是階形的鋼筋布置就密一些,坡形的就疏一些呢?
不是的。圖3所示只是一個例子,具體的鋼筋布置的疏密是由設計人員決定的,不是預算人員決定的。我們學習這張圖,就是為了學會鋼筋的排布規則,用以確定鋼筋計算的信息而已。
如圖3所示,獨立基礎底部的X和Y方向都是受力鋼筋。那雙向受力鋼筋的長度如何確定?
我們可以依據保護層的定義進行確定:用構件的外截面尺寸,減去兩個保護層的厚度,就得到了受力鋼筋的長度。X方向和Y方向均是這樣。
▍圖4 某獨立基礎實例
▍圖5 圖紙設計說明桐絕保護層厚度
根據圖4具體實例所示:X方向和Y方向都是2級12間距150的單柱獨立基礎,保護層厚度從圖紙中獲取(注意:圖紙如何規定就如何使用,一定要區分清楚)。根據圖5所示,保護層厚度為40。再根據原位標注和集中標注確定的鋼筋基本信息,從而進行鋼筋的手算。
▍圖6 獨立基礎手算表格
工作訣竅
手算表格如果公司有統一規定的模板,要按照公司格式計算。這樣能夠保證你的設計成果的認可度。如果沒有規定,可按照自己習慣製表。
所以長度為:1800-40-40=1720mm
那麼根數排布是如何前輪肆確定的呢?
如圖2所示,底部鋼筋並不是嚴絲合縫的搭接,X方向和Y方向上的底部鋼筋會露出一小截鋼筋。在圖3所示16G圖集中階形獨立基礎的構造詳圖所示,這一小截鋼筋的間距要同時滿足「≤75」和「≤二分之s」(s為鋼筋間距),這也就是我們第一根鋼筋的起算距離。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❺ 工程造價上基礎的鋼筋 要怎樣算啊
鋼筋算量基本方法
第一章梁
第一節框架梁
一、首跨鋼筋的計算
1、上部貫通筋
上部貫通筋(上通長筋1)長度=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
2、端支座負筋
端支座負筋長度:第一排為Ln/3+端支座錨固值;
第二排為Ln/4+端支座錨固值
3、下部鋼筋
下部鋼筋長度=凈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
注意:下部鋼筋不論分排與否,計算的結果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在標注梁的下部縱筋時可以不輸入分排信息。
支座寬≥Lae且≥0.5Hc+5d,為直錨,取Max{Lae,0.5Hc+5d }。
鋼筋的端支座錨固值=支座寬≤Lae或≤0.5Hc+5d,為彎錨,取Max{Lae,支座寬度-保護層+15d }。 鋼筋的中間支座錨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構造鋼筋:構造鋼筋長度=凈跨長+2×15d
抗扭鋼筋:演算法同貫通鋼筋
5、拉筋
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11.9d(抗震彎鉤值)+2d
拉筋根數:如果我們沒有在平法輸入中給定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箍筋根數/2)×(構造筋根數/2);如果給定了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布筋長度/布筋間距。
6、箍筋
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11.9d+8d
箍筋根數=(加密區長度/加密區間距+1)×2+(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區間距-1)+1
注意:因為構件扣減保護層時,都是扣至縱筋的外皮,那麼,我們可以發現,拉筋和箍筋在每個保護層處均被多扣掉了直徑值;並且我們在預算中計算鋼筋長度時,都是按照外皮計算的,所以軟體自動會將多扣掉的長度在補充回來,由此,拉筋計算時增加了2d,箍筋計算時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長度=2*錨固+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夾角=60°≤800mm 夾角=45°
二、中間跨鋼筋的計算
1、中間支座負筋
中間支座負筋:第一排為Ln/3+中間支座值+Ln/3;
第二排為Ln/4+中間支座值+Ln/4
注意:當中間跨兩端的支座負筋延伸長度之和≥該跨的凈跨長時,其鋼筋長度:
第一排為該跨凈跨長+(Ln/3+前中間支座值)+(Ln/3+後中間支座值);
第二排為該跨凈跨長+(Ln/4+前中間支座值)+(Ln/4+後中間支座值)。
其他鋼筋計算同首跨鋼筋計算。
三、尾跨鋼筋計算
類似首跨鋼筋計算
四、懸臂跨鋼筋計算
1、主筋
軟體配合03G101-1,在軟體中主要有六種形式的懸臂鋼筋,如下圖所示
這里,我們以2#、5#及6#鋼筋為例進行分析:
2#鋼筋—懸臂上通筋=(通跨)凈跨長+梁高+次梁寬度+鋼筋距次梁內側50mm起彎-4個保護層+鋼筋的斜段長+下層鋼筋錨固入梁內+支座錨固值
5#鋼筋—上部下排鋼筋=Ln/4+支座寬+0.75L
6#鋼筋—下部鋼筋=Ln--保護層+15d
2、箍筋
(1)、如果懸臂跨的截面為變截面,這時我們要同時輸入其端部截面尺寸與根部梁高,這主要會影響懸臂梁截面的箍筋的長度計算,上部鋼筋存在斜長的時候,斜段的高度及下部鋼筋的長度;如果沒有發生變截面的情況,我們只需在「截面」輸入其端部尺寸即可。
(2)、懸臂梁的箍筋根數計算時應不減去次梁的寬度;根據修定版03G101-1的66頁。
第二節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對於非框架梁的配筋簡單的解釋,與框架梁鋼筋處理的不同之處在於:
1、 普通梁箍筋設置時不再區分加密區與非加密區的問題;
2、 下部縱筋錨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縱筋錨入支座,不再考慮0.5Hc+5d的判斷值。
未盡解釋請參考03G101-1說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負筋的延伸長度為Ln/3;
2、下部縱筋端支座錨固值處理同框架梁;
3、上部縱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錨固長度=支座寬度-保護層+梁高-保護層+Lae,第二排主筋錨固長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錨,再橫向彎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圍為≥0.2Ln1≥1.5hb;
7、 側面構造鋼筋與抗扭鋼筋處理與框架梁一致。
第二章剪力牆
在鋼筋工程量計算中剪力牆是最難計算的構件,具體體現在:
1、剪力牆包括牆身、牆梁、牆柱、洞口,必須要整考慮它們的關系;
2、剪力牆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種轉角形式;
3、剪力牆在立面上有各種洞口;
4、牆身鋼筋可能有單排、雙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鋼筋不同;
5、牆柱有各種箍筋組合;
6、連梁要區分頂層與中間層,依據洞口的位置不同還有不同的計算方法。
需要計算的工程量
第一節剪力牆牆身
一、剪力牆牆身水平鋼筋
1、牆端為暗柱時
A、外側鋼筋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
內側鋼筋=牆長-保護層+彎折
B、外側鋼筋不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0.65Lae
內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彎折
暗拄與牆身相平
水平鋼筋根數=層高/間距+1(暗梁、連梁牆身水平筋照設)
2、牆端為端柱時
A、外側鋼筋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
內側鋼筋=牆凈長+錨固長度(彎錨、直錨)
B、外側鋼筋不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0.65Lae
內側鋼筋長度=牆凈長+錨固長度(彎錨、直錨)
水平鋼筋根數=層高/間距+1(暗梁、連梁牆身水平筋照設)
注意:如果剪力牆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鋼筋時,其中間水平鋼筋在拐角處的錨固措施同該牆的內側水平筋的錨固構造。
3、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端拄突出牆,當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牆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兩邊截斷,分別向下彎折15d。
二、剪力牆牆身豎向鋼筋
1、首層牆身縱筋長度=基礎插筋+首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2、中間層牆身縱筋長度=本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3、頂層牆身縱筋長度=層凈高+頂層錨固長度
牆身豎向鋼筋根數=牆凈長/間距+1(牆身豎向鋼筋從暗柱、端柱邊50mm開始布置)
三、牆身拉筋
1、長度=牆厚-保護層+彎鉤(彎鉤長度=11.9+2*D)
2、根數=牆凈面積/拉筋的布置面積
註:牆凈面積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連)梁,即牆面積-門洞總面積-暗柱剖面積 - 暗梁面積;
拉筋的麵筋面積是指其橫向間距×豎向間距。
例:(8000*3840)/(600*600)
第二節剪力牆牆柱
一、縱筋
1、首層牆柱縱筋長度=基礎插筋+首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2、中間層牆柱縱筋長度=本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3、頂層牆柱縱筋長度=層凈高+頂層錨固長度
注意:如果是端柱,頂層錨固要區分邊、中、角柱,要區分外側鋼筋和內側鋼筋。因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錨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據設計圖紙自由組合計算。
第三節剪力牆牆梁
一、連梁
1、受力主筋
頂層連梁主筋長度=洞口寬度+左右兩邊錨固值Lae
中間層連梁縱筋長度=洞口寬度+左右兩邊錨固值Lae
2、箍筋
頂層連梁,縱筋長度范圍內均布置箍筋 即N=(LAE-100/150+1)*2+(洞口寬-50*2)/間距+1(頂層)
中間層連梁,洞口范圍內布置箍筋,洞口兩邊再各加一根 即N=(洞口寬-50*2)/間距+1(中間層)
二、暗梁
1、主筋長度=暗梁凈長+錨固
2、箍筋
第一章基礎層
一、柱主筋
基礎插筋=基礎底板厚度-保護層+伸入上層的鋼筋長度+Max{10D,200mm}
二、基礎內箍筋
基礎內箍筋的作用僅起一個穩固作用,也可以說是防止鋼筋在澆注時受到撓動。一般是按2根進行計算(軟體中是按三根)。
第二章中間層
一、柱縱筋
1、 KZ中間層的縱向鋼筋=層高-當前層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層伸出樓地面的高度
二、柱箍筋
1、KZ中間層的箍筋根數=N個加密區/加密區間距+N+非加密區/非加密區間距-1
03G101-1中,關於柱箍筋的加密區的規定如下
1)首層柱箍筋的加密區有三個,分別為: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
2)首層以上柱箍筋分別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均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