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基礎體溫在排卵期後突然下降是什麼原因
您好:人的體溫正常時口腔(舌下)溫度為36.2--37.3度。腋下溫度為36.0--37.0度。直腸內溫度(肛溫)為36.5--37.5度。 在一晝夜中,正常人體溫在凌晨睡眠中最低,從早上7--9點時急驟上升,以後則緩慢上升,到下午17--19點時達到最高值,繼而下降,到晚23--24點時達到最底穩...定值。最高與最低值之差,通常在1度之間。 一般女性的體溫略高於同年齡的男子,女子在月經前體溫較高,月經來潮時體溫下降約0.2--0.3度,到排卵時體溫通常又降低0.2度,此後則突然升高。 正常人的體溫每天有一定的波動,成年女性體溫的波動還與月經周期有關。女性在月經周期中,排卵以前的基礎體溫常較低,正常每日清晨起床前體溫(即基礎體溫)在37度以下,排卵時稍下降,排卵後,平均上升0.5度左右,一直維持到月經來潮前才開始下降。
B. 體溫低於正常體溫的原因
參考資料:
人體正常體溫是多少 ?
人體各個部位、每日早晚及男女之間的體溫均存在著差異。人體正常體溫有一個較穩定的范圍,但並不是恆定不變的。正常人口腔溫度(又稱口溫)為36.3℃~37.2℃,腋窩溫度較口腔溫度低0.3℃~0.6℃,直腸溫度(也稱肛溫)較口腔溫度高0.3℃~0.5℃。一天之中,清晨2~5時體溫最低,下午5~7時最高,但一天之內溫差應小於1℃。另外,女子體溫一般較男子高0.3℃左右。女子體溫在經期亦有些許變化。
人體是怎樣維持體溫穩定的?
位於人體下丘腦中的體溫中樞擔負著調節人體產生的熱量與散發的熱量保持平衡的任務。當熱平衡時,人體體溫保持穩定。若產熱多於散熱,則體溫升高;若散熱超過產熱,則體溫降低。產熱過程包括:運動或勞動時,骨骼肌收縮,產熱增加;當環境溫度下降和寒冷刺激時,肌肉收縮發抖,產熱增加;肝臟等內臟器官代謝加強時,產熱亦增加。散熱過程包括:對流、傳導、輻射和蒸發四種方式。因皮膚表面面積大,故主要通過皮膚散熱。
常人的體溫是多少?�
人和高等動物都有一定的體溫。體溫的產生是機體不斷地進行新陳代謝的結果。同時,體溫又是機體功能活動正常進行的重要條件。隨著動物的進化,體溫調節功能越來越完善。低等動物的體溫隨著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不能保持其體溫的相對恆定,因此稱為變溫動物。人和高等動物能夠在環境溫度不同的情況下,通過對體內產熱和散熱過程的調節來保持體內環境溫度的相對穩定,並提高對環境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因此稱為恆溫動物。
在健康狀態時,如飲食正常,衣著適宜,人體的體溫一般是比較恆定的,即保持在37℃上下(大致介於36.2℃~37.3℃),而不因外界環境溫度的改變而變化。但人體正常體溫並不是指某一具體溫度,而是一個溫度范圍。如對大多數正常人來說,口腔體溫范圍在36.7℃~37.7℃之間(而37.19℃僅是一個平均值),腋窩溫度范圍在36.0℃~37.4℃,直腸溫度范圍在36.9℃~37.9℃。人體的體溫雖然比較恆定,但人類個體之間的體溫有一定的差異,少數人的標准體溫可低於36.2℃,也可高於37.3℃。即使同一人體溫在一日內也不是完全一樣的,晝夜間體溫的波動可達1℃左右。
小兒體溫調節有哪些特點 ?�
小兒時期中樞神經系統調節功能比較差,體表面積相對大,皮膚汗腺發育不全,所以體溫調節功能不穩定,產熱和散熱容易發生不平衡,所以體溫容易波動。
一般來說,小兒體溫升高較成人明顯,體溫波動范圍亦較成人為大。小兒時期的發熱可以是生理反應,也可以是病理徵象。小兒發熱的高低並不能完全表明疾病的嚴重程度。有時病情雖然很嚴重,但是並不一定發熱。相反,有時高熱不退,而病情並不很重。
小兒時期體溫調節能力差,年齡越小,這種調節能力就越差。尤其是新生兒,皮膚脂肪薄,肌肉不發達,運動能力弱,所以體溫調節功能更不穩定。
了解了小兒體溫調節的特點,掌握了小兒體溫與疾病輕重程度的關系,家長在見到孩子發熱時就不必過於緊張了。家長發現孩子發熱時,最好先不要急於退熱,而應該請醫生檢查,明確診斷後再採取適當的降溫措施。
正常小兒體溫會出現波動嗎?�
正常小兒的腋下體溫為36℃~37℃之間,超過37.4℃即可認為是發熱。在正常情況下,小兒的體溫可以波動於一定范圍。
小兒時期的體溫調節能力比較差,在某些因素的影響下,可以出現一些波動。例如運動、進食、哭鬧等原因,常常會使體溫暫時升高;突然進入高溫環境,室溫過高或衣被過厚,也會使體溫暫時升高。相反,運動減少、睡眠過程中、飢餓、體弱兒等,體溫也會降低。
另外,在正常情況下,小兒一日內的體溫也常常有一些波動。一般在傍晚時體溫往往比清晨略高一些。
當小兒體溫出現輕度波動(1℃以內)的時候,應結合有無上述情況,有無相關的臨床症狀,綜合分析判斷,判定是否屬於病態;或者進行動態觀察,或排除干擾因素後再進行測定。一般來說,只要小兒全身情況良好,這種暫短的幅度不大的體溫波動,不應該考慮為病態。
體主要產熱器官有哪些?�
機體在安靜時,主要的產熱部位是軀干肌肉、內臟器官和大腦等。雖然這些部分僅占體重的1/3左右,但在安靜時所佔的產熱量比例卻很大。
如大腦占體重的2%,安靜時產熱為機體總產熱量的16%,運動時為1%。內臟器官占體重的34%,安靜時產熱量為34%,運動時為8%。肌肉、皮膚占體重的56%,安靜時產熱為18%,而運動時為90%。其他占體重的8%,安靜時產熱量為10%,運動時為1%。由此可以看出,安靜時,機體的熱量主要由身體內臟器官供應,勞動或運動時產熱的主要器官是肌肉。除肌肉外,肝臟是體內代謝旺盛的器官,肝臟的溫度比主動脈高0.4℃~0.8℃,說明其產熱量甚大。
影響產熱過程的因素有哪些?�
正常體溫的維持是產熱和散熱兩個過程的動態平衡,在新陳代謝過程中不斷產生熱量以維持體溫,同時這些熱量傳導到機體表面,通過輻射、傳導、對流和蒸發等方式不斷向外界發散。在生理情況下,體溫傾向上升時,機體便依靠減少產熱和增加散熱來維持體溫的相對穩定;如體溫傾向下降時則產熱增加,散熱減少,從而使體溫維持在37℃左右。那麼影響產熱過程的因素有哪些呢?
(1)基礎代謝:人在基礎代謝過程中不斷產熱,如果這些熱量不從體表散失,體溫就會不斷增高。如臨床常見的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由於基礎代謝率增高,可使體熱產生明顯增加。
(2)肌肉活動:在安靜時,骨骼肌活動所佔產熱的比重較小,但在劇烈活動時產熱量可增加十幾倍,可使體溫輕度升高。癲癇發作後,患者體溫升高,即是骨骼肌劇烈地強直收縮的結果,在感染時出現寒戰也可使體溫增高。
(3)內分泌腺的影響:甲狀腺素和腎上腺髓質激素均有增加產熱的作用,可直接促進細胞的代謝。另外,交感神經亦有提高代謝的能力,亦可增加機體產熱,當交感神經強烈興奮時,可使代謝率提高40%~60%。
響散熱過程的因素有哪些?�
機體在產熱的同時,又以各種方式將熱量散發到體外。機體主要散熱部位是皮膚,當外界氣溫低於機體表層溫度時,約近90%體熱可通過皮膚的輻射、傳導和對流方式發散,另一部分體熱則隨呼吸、尿和糞便中發散。那麼影響散熱過程有哪些因素呢?
(1)輻射散熱:這是機體的熱量以熱射線形式傳給外界較冷物體的一種散熱形式。輻射散熱量與皮膚溫度、氣溫的溫差以及機體的有效輻射面積等因素有關。若人體周圍溫度高於人體體表溫度時,人體表面則吸收外界物體的紅外線,散熱受到影響,體溫反而升高。
(2)傳導和對流散熱:傳導是機體的熱量直接傳給同其接觸的較冷物體的一種散熱方式。機體深部的熱量以傳導的方式傳給機體表層的皮膚,再由後者直接傳給同其相接觸的物體。根據這一道理,可利用水袋、冰帽等給高熱病人降溫。對流散熱是指通過氣體或液體來交換熱量的一種散熱方式。機體通過交感神經系統調節皮膚血管的管徑,改變機體表層的血流量,從而改變皮膚溫度,以減少或增加機體熱量的發散。如在寒冷環境下皮膚血管收縮,皮膚血流量劇減,散熱量亦大大減少,起到了防止體熱散失的作用。當機體處於高溫環境中,皮膚血管擴張,皮膚血流量增加,機體表層的散熱作用便大為增加,防止了體內熱量的積聚,使體溫不致過於升高。
(3)蒸發散熱:當外界溫度等於或超過皮膚溫度時,輻射、傳導和對流等散熱方式停止作用,此時蒸發成為唯一的散熱方式。在人的正常體溫條件下,身體表面的水分由液體狀態轉為氣體時,每1克水蒸發為水蒸氣,要帶走0.58千卡的熱量。因此,汗液從皮膚表面大量蒸發可帶走多量體熱,而起到散熱作用。若無汗液分泌時,從皮膚和呼吸道也有水分不斷蒸發,這種不顯性汗量每日約1000毫升。機體活動時,此種不顯性蒸發量增多,體溫每升高1℃,增加蒸發量為15%。若先天性汗腺缺乏症或大面積燒傷病人存在汗腺分泌障礙,在熱環境中由於皮膚不能散熱,體溫可明顯上升。
溫調節中樞在什麼部位?�
曾經有人對恆溫動物的腦作過分段切除的實驗。實驗發現切除大腦皮層和部分皮層下結構後,只要保持下丘腦及其以下的神經結構的完整,動物雖在行為方面出現異常,但仍具有維持恆溫的能力。如再進一步破壞下丘腦,動物則不能再維持相對恆定的體溫,這些實驗說明了調節體溫的主要中樞在下丘腦。
曾有實驗認為,下丘腦前部,在前連合和視交叉之間,主要是促進散熱。而下丘腦外側區的後部區域主要是促進產熱。
也有實驗證明,下丘腦前部並不是體溫調節中樞,而是中樞性溫度感受器存在的部位;下丘腦後部,則可能是對體溫情況加以整合的部位。下丘腦後部能將由中樞性溫度感受器發生的神經沖動和從皮膚溫度感受器傳入的神經沖動統一起來,並對體溫進行整合調節。
是體溫的行為調節和自身調節?
機體具有兩種控制體溫的系統,即行為調節和自身調節系統,兩者相互配合,以調節機體溫度的穩定。
變溫動物體溫的行為調節,表現在動物身體向有利的溫度環境方向運動。如蜥蜴就會時而靠近熱環境,時而靠近冷環境,使溫度保持在28℃~38℃之間。人的行為調節是有意識的活動,如在不同溫度環境中,人以增減衣服或人工地改變環境溫度來祛暑禦寒。這些稱為體溫的行為調節。
體溫的自身調節是指如當機體在安靜時,熱量主要從機體深部產生,體熱經血循環到達體表,通過輻射、傳導、對流和蒸發等方式將體熱發散。當熱量改變不大或環境溫度適宜時,機體可通過調節皮膚血流量的改變來發散熱量。但是,這種調節方式比較有限。當機體內產熱量有較大改變或外界環境溫度有急劇變化時,只靠調節皮膚血流量已不足以保持體溫的穩定。此時,必須依靠增加分泌汗液來加速發散體熱以防止體溫升高;或是使肌肉發生寒戰以增加體內產熱,以防體溫下降。這些均是在機體體溫自身調節系統控制下進行的。
體溫的自身調節又是通過神經體液的調節作用而實現的。分布在機體表層的溫、冷覺感受器和深部的溫覺感受器接受了機體內外環境變化的刺激,發出信息,作用於體溫調節中樞;這些信息經體溫調節中樞整合後,引起了骨骼肌、內分泌腺、皮膚血管等活動的變化,改變了機體的產熱和散熱能力,使體溫維持於相對穩定狀態。
人的體溫會隨環境而變化嗎?�
在炎熱的夏天或嚴寒的冬天,氣溫相差40℃~50℃,為什麼人體的體溫仍能保持在37℃上下,並不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改變呢?這主要是由於體內可通過體溫調節以及人們採取防禦寒冷和炎熱的措施(如更換衣服、取暖或改善通風等),而使體溫保持相對恆定。調節體溫是由大腦皮質和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作用的結果。體溫調節中樞支配著兩種調節作用,即產熱和散熱的作用。此兩者在功能上相互聯系、相互制約,不斷取得平衡而維持體溫的相對恆定。當外界溫度降低時,皮膚的感受器受到寒冷的刺激,反射性地作用於體溫調節中樞,同時血液溫度通過體表時的降低,也可直接作用於體溫調節中樞,使皮膚毛細血管收縮、出汗停止,而減少熱的發散;還使腎上腺和甲狀腺的機能加強,以動用肝糖元和刺激細胞代謝而增加熱的產生,使機體不致因周圍環境溫度降低而使體溫下降。當外界溫度增高時,皮膚的感受器受到熱的刺激和血液溫度通過體表時的增高,分別作用於體溫調節中樞,使皮膚毛細血管擴張,汗腺分泌增加而出汗多、呼吸次數增加、血循環加快等,從而增強熱的發散;此外,還使體內氧化作用相對地降低而減少熱的產生,使機體不致因周圍環境溫度升高而使體溫升高。
什麼是生理性體溫暫時增高?�
人的體溫正常情況下一日之內也有所波動,通常在晨間最低,起床活動後逐漸升高,至下午達到高峰,以後又逐漸下降。一晝夜內體溫的波動一般在1℃左右(如系夜間工作者,也可能表現為倒置現象)。在劇烈運動、情緒激動、大量蛋白質飲食後,以及外界環境溫度突然升高,可使體溫有暫時性的輕度上升。兒童由於代謝率較高,故體溫可較成年人略高。正常小兒體溫一般為36.4℃~37.4℃,餵奶或飯後、運動、哭鬧、衣服過厚、室溫過高等均可使小兒短時間內產熱增加,散熱減少,而使體溫暫時升高(可達38℃以上);相反,若飢餓、低熱量飲食,尤其是體弱兒童處於少動狀態或保暖條件差時,則可使體溫降低至35℃左右。小兒時期年齡越小,因中樞神經系統調節功能越差,體表面積相對地越大,皮膚汗腺發育越不全,所以體溫調節亦越差;尤其新生兒皮下脂肪薄、肌肉不發達、運動力弱,故體溫更易波動。老年人則與小兒相反,體溫有降低趨勢。女性體溫一般較男性體溫稍高,在月經期的體溫較平時為低,而在月經前期及妊娠早期可有持續性的體溫輕度升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常遇到體溫的升高,這種稱之為生理性體溫暫時增高,在臨床上並無重要意義,但一定要注意除外病理性發熱。
正常體溫隨晝夜變化而變化嗎 ?
雖然人體的體溫是比較恆定的,但也非一成不變,它在一正常范圍內,受著多種因素的影響,有一定正常的波動范圍。如晝夜的變化,晝夜間體溫可有周期性變化,一晝夜之間,在清晨0~4時最低,從7~9時急劇上升,以後則緩慢上升,至17~19時達最高值,繼而下降,至23~24時達穩定值。一日間體溫可有三個高峰,第一、二個高峰分別出現於早、午飯後一小時左右,第三個高峰在下午5時以後。其中以第三個高峰值最高,最高值與最低值之差常在1℃以內。正常人上、下午溫度相比較,一般下午比上午高0.17℃(腋窩溫) 和0.12℃(口腔溫),但也有下午比上午體溫低者。關於體溫晝夜周期性變化的原因迄今尚未闡明。一般認為這種周期性變化主要取決於機體的內因,是由世世代代的生活方式和習慣所形成的內部規律性所決定的。它的變化,可能同機體晝夜間活動與安靜的節律性、代謝、血液循環及呼吸功能的周期變化有關。此外,外在條件對晝夜間體溫周期性亦有影響,例如長期夜班工作的人,體溫周期性波動與一般人不同,可出現夜間體溫升高,白天體溫下降。
體溫與年齡有關嗎?�
在生活中我們發現體溫的變化與年齡有關,年輕人體溫偏高,老年人體溫偏低。隨著年齡的增長,其體溫有逐漸降低的傾向,大約每增加一個年齡段(10年),平均降低0.05℃。出現這些情況的部分原因可能與新陳代謝變化有關。新生兒體溫稍高於成人,尤其是早產兒由於體溫調節裝置尚未發育完善,體溫調節功能較差,因此體溫易受環境溫度影響而發生變化。據觀察,小兒腋溫在春、秋、冬三季平均溫:上午36.6℃,下午36.9℃;在夏季上午36.9℃,下午37℃。並發現有部分小兒腋溫在37℃以上,尤其在夏季居多,約佔50%。而且經觀察一部分腋溫在37℃以上的小兒,經長期隨訪未發現有任何疾病發生。如前所述,老年人的體溫偏低,因此在臨床上遇到老年人有長期低熱者,應嚴密觀察,以除外器質性疾病的存在。
葯物對體溫有何影響?�
體溫除了受發熱性疾病等因素的影響外,還需注意葯物對它的影響。如解熱鎮痛葯能使發熱病人的體溫趨向正常,但不能降低正常人的體溫。此類葯物的解熱作用,主要是通過增加散熱過程實現的。表現為皮膚血管擴張和出汗增多,因而增加熱的散失,最後使升高的體溫下降。解熱鎮痛葯對產熱過程沒有什麼作用。但有人通過動物實驗,認為解熱鎮痛葯物的解熱作用,除了由於對丘腦下部的體溫調節中樞直接作用外,還可能由於抑制了白細胞釋放內源性致熱原,或是阻斷了致熱物質進入腦組織,因而減少了致熱物質對丘腦下部體溫調節中樞的病理性刺激,通過這種對體溫調節中樞的間接作用方式,發揮其降熱作用。臨床上我們也常發現腎上腺皮質激素有迅速退熱作用。其機制可能為抑制致熱原的釋放,並且直接作用於丘腦下部的體溫調節中樞,使熱度下降或防止體溫升高。但因感染性發熱是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如大葉性肺炎、菌痢、腸傷寒、敗血症等,因此當發熱原因未明時不應隨便濫用皮質激素類葯物,以免掩蓋症狀,延誤疾病的診斷。
新生兒的體溫是如何調節的?�
從嬰兒娩出、臍帶結扎到剛滿28天稱為新生兒期。此期的特點是逐漸適應室外環境,各器官系統功能及形態發生著有利於生存的變化。那麼新生兒的體溫是如何調節的呢?
當環境溫度改變時,新生兒的皮膚(特別是三叉神經分布區)的溫度感受器將沖動傳入到體溫中樞,引起反射性應答。溫度升高時化學產熱被抑制,末梢血循環增加;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時則出汗,增加蒸發性散熱。新生兒出汗反應較差,但不顯性蒸發性散熱可增加2~3倍。寒冷時,代謝、肺通氣量及心博出量均增加,提高產熱,同時末梢血管收縮,減少散熱。
新生兒皮膚血管收縮的反應強,但因皮下脂肪少(早產兒更明顯),體表面積相對大,故總的保溫能力差,出生後可因環境溫度低而體溫明顯下降,可降至34℃~35℃,12小時後才回升到36℃。
溫度降低到35℃以下時,當嬰兒騷動及啼哭時可因肌肉運動促進代謝性產熱。但化學產熱的來源主要是脂肪組織,在新生兒主要是棕色脂肪的代謝產熱。在化學產熱過程中需要葡萄糖的參與,並增加氧耗,所以飢餓及缺氧均不利於新生兒保持體溫,不利於新生兒的體溫調節。
新生兒的體熱是怎樣產生的?�
成人的體熱可由代謝和肌肉活動(或稱肌肉顫抖)而產生。新生兒肌肉顫抖的反應很差,而主要靠體內的代謝產熱。代謝產熱的來源主要是脂肪組織,新生兒與年長兒及成人不同,產熱不依賴白色脂肪,而是棕色脂肪的代謝。棕色脂肪分布在肩胛間,頸旁,腋部及腎周等處,約占體重的1.5%。當新生兒遇到寒冷時,皮膚的特殊感測器引起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增多,去甲腎上腺素促使棕色脂肪發生代謝作用,促進3.5AMP的產生,後者激活解酯酶,從而催化甘油三酯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一部分脂肪酸進入血循環氧化產熱,另一部分脂肪酸再酯化產熱,以上即為新生兒體熱產生的過程。
剛出生的新生兒體溫有何變化?
小寶寶剛從溫暖的母體出來,其體溫要比一般人,甚至比自己的母親略高,大約為37。5℃~38℃,但是很快就有一過性的體溫下降,達35℃。此後4~8小時又逐步恢復到36℃左右。
新生兒剛一出生,自己的體溫調節中樞就開始獨立工作了,當遇到寒冷刺激時,皮膚血管收縮,皮膚散熱減少,另一方面體內的一種特殊的棕色脂肪分解產熱增加。如果環境炎熱,氣溫增高時,皮膚血管擴張,出汗以致散熱增加。
能維持正常深部體溫而產熱最低的環境溫度稱中性溫度,中性溫度對裸體的成人來說是26℃~31℃,新生兒稍高為32℃~34℃,低出生體重兒更高一些,因此了解正常新生兒體溫調節的過程,有利於觀察小兒體溫的變化,有利於新生兒的護理。
什麼是新生兒生理性體溫變異?
新生兒出生後熱的耗散主要依賴溫度梯度。新生兒對熱的反應主要表現為血管擴張,特別是手足部血管擴張。血管擴張有利於增加輻射和對流產生的熱耗散。
新生兒生後的頭幾天內,往往因為調溫不當而出現發熱或體溫不升,其實這並不能屬於病態,但如果防護不足可能會導致病態。
對新生兒出現發熱,首先要識別是否為生理性。生理性發熱的原因包括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外因主要為室溫過高或箱溫過高,未能適應個體體溫調節限度,從而出現體溫的上升。有時因為衣被過暖,也會出現發熱的假象。內因主要是因為出生後入量少,再加上經體表失水多,尤其是開始排尿後,若不及時給予喂水,可發生脫水熱。
對新生兒生理性發熱的處理,應該松解衣被,緩緩通風散熱,一般情況下很快體溫即可下降,同時注意補充水分。對脫水熱的新生兒補液降溫極為重要。
什麼樣的環境溫度對新生兒最適合?
某一環境溫度對機體只需最低的代謝率(耗氧最小),同時蒸發熱量亦最低,即可維持正常的體溫,這種環境溫度稱中性溫度(也叫適中溫度),是最適合於人體的環境溫度,一般在正常穿著條件下,室溫24℃~26℃,相對濕度50%,在這種適中的溫度條件下,人的深溫與腹壁皮膚溫度的差別<1.5℃。
環境溫度過高時,足月兒或早產兒表現為激惹狀態,可見周圍血管擴張、出汗、發熱、脫水、高鈉血症等,但胎齡小於32周的早產兒,汗腺發育差,在高溫環境中常不表現出汗,胎齡小於36周的早產兒出汗亦少,常局限於頭面部。環境溫度過高時尚可引起新生兒呼吸暫停,早產兒尤易發生。
環境溫度過低時,也可引起呼吸暫停、低血糖(早期可有暫時性高血糖)、酸中毒、體溫不升、硬腫症、肺出血等,寒冷刺激對早產兒或小於胎齡兒者更易造成不良後果且較嚴重。因此保持環境中性溫度,對新生兒是十分重要的。足月新生兒在24℃~26℃保溫中一般會保持正常體溫,若體溫異常表明小兒有病理情況存在。
新生兒的體溫為什麼易受環境因素的影響?
新生兒期是一個具有特殊脆弱性的時期,體溫調節功能差,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成熟,加之新生兒的體表面積相對較大,皮下脂肪薄,保溫及散熱的能力弱,容易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造成體溫過低或體溫過高。尤其早產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成熟,汗腺發育不全,體溫更不易保持相對恆定,易隨氣溫的變化而波動。因此注意保持室內溫度的恆定,使新生兒體溫保持在36.5℃~37.3℃之間,是新生兒健康成長的基本保證。如新生兒體溫低於36℃,應注意增加衣被,提高暖箱或室內溫度,如果新生兒體溫高於37.4℃,說明保暖過度、或暖箱溫度過高,應給予適當的調節。洗澡時室溫以保持在26℃,水溫保持在32℃~38℃之間為宜。以防由於外界環境溫度的變化,影響新生兒的體溫而引起生病。
體溫及其調節
一、體 溫
人和高等動物機體都具有一定的溫度,這就是體溫。體溫是機體進行新陳代謝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一)表層體溫和深部體溫
人體的外周組織即表層,包括皮膚、皮下組織和肌肉等的溫度稱為表層溫度(shell temperature)。表層溫度不穩定,各部位之間的差異也不大。在環境溫度為23℃時,人體表層最外層的皮膚溫,如足皮膚溫為27℃,手皮膚溫為30℃。軀干為32℃,額部為33-34℃。四肢末稍皮膚溫最低,越近軀干、頭部,皮膚溫越高。氣溫達32℃以上時,皮膚溫的部位差將變小,在寒冷環境中,隨著氣溫下降,手、足的皮膚溫降低最顯著,但頭部皮膚溫度變動相對較小。
皮膚與局部血流量有密切關系。凡是能影響皮膚血管舒縮的因素(如環境溫度變化或精神緊張等)都能改變皮膚的溫度。在寒冷環境中,由於皮膚血管收縮,皮膚血流量減少,皮膚溫隨之降低,體熱散失因此減少。相反,在炎熱環境中,皮膚血管舒張,皮膚血流量增加,皮膚溫因而上升,同時起到了增強發散體熱的作用。人情緒激動時,由於血管緊張度增加,皮膚溫、特別是手的皮膚溫便顯著降低。例如手指的皮膚溫可從30℃驟降到24℃。當然情緒激動的原因解除後,皮膚溫會逐漸恢復。此外,當發汗時由於蒸發散熱,皮膚溫也會出現波動。
機體深部(心、肺、腦和腹腔內臟等處)的溫度稱為深部溫度(core temperature)。深部溫度比表層溫度高,且比較穩定,各部位之間的差異也較小。這里所說的表層與深部,不是指嚴格的解剖學結構,而是生理功能上所作的體溫分布區域。在不同環境中,深部溫度和表層溫度的分布會發生相對改變。在較寒冷的環境中,深部溫度分布區域較縮小,主要集中在頭部與胸腹內臟,而且表層與深部之間存在明顯的溫度梯度。在炎熱環境中,深部溫度可擴展到四肢。
體溫是指機體深部的平均溫度。由於體內各器官的代謝水平不同,它們的溫度略有差別,但不超過1℃。在安靜時,肝代謝最活躍,溫度最高;其次,是心臟和消化腺。在運動時則骨骼肌的溫度最高。循環血液是體內傳遞熱量的重要途徑。由於血液不斷循環,深部各個器官的溫度會經常趨於一致。因此,血液的溫度可以代表重要器官溫度的平均值。
臨床上通常用口腔溫度、直腸溫度和腋窩溫度來代表體溫。直腸溫度的正常值為36.9-37.9℃,但易受下肢溫度影響。當下肢冰冷時,由於下肢血液迴流至髂靜脈時的血液溫度較低,會降低直腸溫度;口腔溫度(舌下部)平均比口腔溫度低0.3℃,但它易受經口呼吸、進食和喝水等影響;腋窩溫度平均比口腔溫度低0.4℃.但由於腋窩不是密閉體腔,易受環境溫度、出汗和測量姿勢的影響,不易正確測定。
此外,食管溫度比直腸溫度約低 0.3℃。食管中央部分的溫度與右心的溫度大致相等,而且體溫調節反應的時間過程與食管溫度變化過程一致。所以,在實驗研究中,食管溫度可以作為深部溫度的一個指標。鼓膜溫度的變動大致與下丘腦溫度的變化成正比,所以在體溫調節生理實驗中常常用鼓膜溫度作為腦組織溫度的指標。
(二)體溫的正常變動
在一晝夜之中,人體體溫呈周期性波動。清晨2-6時體溫最低,午後1-6時最高。波動的幅值一般不超過1℃。體溫的這種晝夜周期性波動稱為晝夜節律或日周期(circadian rhythm)。
女子的基礎體溫隨月經周期而發生變動。在排卵後體溫升高,這咱體溫升高一直持續至下次月經開始(圖7-6)。這種現象很可能同性激素的分泌有關。實驗證明,這種變動性同血中孕激素及其代謝產物的變化相吻合。
圖7-6 女子的基礎體溫曲線
體溫也與年齡有關。一般說來,兒童的體溫較高,新生兒和老年人的體溫較低。新生兒,特別是早產兒,由於體溫調節機制發育還不完善,調節體溫的能力差,所以他們的體溫容易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