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施工基礎時,筏形基礎和箱型基礎有何不同
施工基礎時,筏形基礎和箱型基礎有3點不同:
一、兩者的概述不同:
1、筏形基礎的概述:指當建築物上部荷載較大而地基承載能力又比較弱時,用簡單的獨立基礎或條形基礎已不能適應地基變形的需要,這時常將牆或柱下基礎連成一片,使整個建築物的荷載承受在一塊整板上,這種滿堂式的板式基礎稱筏形基礎。
2、箱型基礎的概述:指由底板、頂板、鋼筋混凝土縱橫隔牆構成的整體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
二、兩者的作用不同:
1、筏形基礎的作用:筏形基礎由於其底面積大,故可減小基底壓強,同時也可提高地基土的承載力,並能更有效地增強基礎的整體性,調整不均勻沉降。
2、箱型基礎的作用:箱形基礎具有較大的基礎底面、較深的埋置深度和中空的結構形式,上部結構的部分荷載可用開挖卸去的土的重量得以補償。與一般的實體基礎比較,它能顯著地提高地基的穩定性,降低基礎沉降量。
三、兩者的施工要點不同:
1、筏形基礎的施工要點:
(1)在軟土地基上,用柱下條形基礎或柱下十字交梁條形基礎不能滿足上部結構對變形的要求和地基承載力的要求時,可採用筏形基礎。
(2)當建築物的柱距較小而柱的荷載又很大,或柱的荷載相差較大將會產生較大的沉降差需要增加基礎的整體剛度以調整不均勻沉降時,可採用筏形基礎。
(3)當建築物有地下室或大型儲液結構(如水池、油庫等),結合使用要求,可採用筏形基礎。
(4)風荷載及地震荷載起主要作用的多高層建築物,要求基礎有足夠的剛度和穩定性時,可採用筏形基礎。
2、箱型基礎的施工要點:
(1)施工時,底板、內外牆和頂板的支模、綁鋼筋、澆築混凝土可採取分塊進行,其施工縫的留設位置和處理應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4-2011)的有關要求,外牆接縫應設止水帶。
(2)基礎的底板、內外牆和頂板宜連續澆築完畢。為防止出現溫度裂縫,一般應設置貫通止水帶,寬度不宜小於800 mm,後澆帶的鋼筋應貫通,頂板澆築後,相隔2~4周,在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的基礎上提高一級將後澆帶澆築振搗密實,並加強養護。
(3)基礎施工完畢後,應立即進行回填土。停止降水時,應驗算基礎的抗浮穩定性,抗浮穩定系數不宜小於1.2,如果不能滿足時,應採取有效措施,比如繼續抽水直至上部結構荷載加上後能滿足抗浮穩定系數要求為止,或在基礎內灌水或加重物等,以防止基礎上浮或傾斜。
❷ 筏板基礎這種基礎形式的優點是什麼
筏板基礎:由底板、梁等整體組成。建築物荷載較大,地基承載力較弱,常採用砼底板 筏板,承受建築物荷載,形成筏基,其整體性好,能很好地抵抗地基不均勻沉降。筏型基礎又叫筏板型基礎,即滿堂基礎。是把柱下獨立基礎或者條形基礎全部用聯系梁聯系起來,下面再整體澆注底板。筏板基礎分為平板式筏基和梁板式筏基,平板式筏基支持局部加厚筏板類型;梁板式筏基支持肋樑上平及下平兩種形式。一般說來地基承載力不均勻或者地基軟弱的時候用筏板型基礎。而且筏板型基礎埋深比較淺,甚至可以做不埋深式基礎。筏板基礎施工,混凝土澆築完畢,應灑水養護的時間為(底板混凝土為抗滲混凝土,養護周期不少於14天。建築物採用何種基礎型式,與地基土類別及土層分布情況密切相關。
工程設計中,常遇到這樣的地質情況,地下室底板下的岩土層為風化殘積土層、全風化岩層、強風化岩層或中風化軟岩層,因此,有可能採用天然地基。高層建築地下室通常作為地下停車庫,建築上不允許設置過多的內牆,因而限制了箱型基礎的使用;筏板基礎既能充分發揮地基承載力,調整不均勻沉降,又能滿足停車庫的空間使用要求,因而就成為較理想的基礎型式。筏板基礎也屬於擴展基礎的一種,一般用於高層框架、框剪、剪力牆結構,當採用條形基礎不能滿足地基承載力要求時,或當建築物要求基礎有足夠剛度以調節不均勻沉降。筏板基礎分為梁板式筏板基礎和平板式筏板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