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基坑內塔吊基礎必須是樁基礎嗎
解:見示意圖:
因為塔吊是完全靠上部平衡來吊起重物的,一般地,簡單平衡方法是:
N×L1≈P×L2;
平常大概估計要起吊多重的重物,要起吊多遠,就簡單地增加或減少平衡重N和調整L1的長度來進行平衡;但大多數情況下,一般都會有點誤差,而且增加平衡重和調節L1的長度也很費事、費力、費時。如果稍微有點不平衡,有的就懶得調節了,這時就完全靠塔吊基礎來維持上面的不平衡。當塔吊達到很高時,立桿在上面不平衡的作用下,會發生微小彎曲,這時,塔吊與建築體連接的附著架起作用了,以此來約束塔吊立桿的變形。但這個只有建立在塔吊基礎很穩固的狀態下才能實現。所以,不管上面發生何種情況,對塔吊的基礎要求是很牢固的。
至於塔吊基礎為什麼要用樁基礎,這是因為樁基礎的嵌入深度要遠大於擴大基礎,而且其沉降相對要小,如果當樁基礎嵌入岩層,這個是塔吊最理想的基礎。當然,擴大基礎不是不行,但要考慮基礎底面的承載能力怎麼樣?會不會發生過大的沉降?如果塔吊在工作中發生以外,會不會連基礎一起發生側翻,這些在塔吊基礎設計中要重點考慮的。
❷ 塔吊基礎怎麼做
塔吊基礎的作法
軌道式塔吊基礎的習慣作法為:先將地基夯實或做1層3∶7灰土墊層,再鋪碎石道渣,然後安放木軌枕,在木軌枕上鋪設鋼軌。這種作法木材消耗量大,使用壽命短,對重型塔吊極不適宜。當今推薦的作法為:在夯實的地基上架設鋼筋混凝土底板或鋼筋混凝土軌枕梁,在底板或軌枕樑上用預埋件固定安裝工字鋼,然後再在工字鋼上安裝鋼軌。為提高鋪軌效率,節省鋪軌費用,常把鋼筋混凝土軌枕梁、工字鋼支托和鋼軌組裝在一起,形成一條長12.5 m的裝配式鋼筋混凝土鋼軌基礎。這種軌道基礎非常適合FO/23 B、HK40/21B、H3/36 B等重型自升塔吊使用。
底架固定式自升塔吊以採用分塊式鋼筋混凝土基礎最為合適,在地耐力較高的地基上,這種混凝土基礎板塊尺寸可取為200 cm×200 cm×50 cm,板塊的頂部和底部均應雙向配筋。如塔機必須安裝在深基坑近旁,則應採用鑽孔灌注樁承台基礎,以保證塔機基礎的堅固和穩定,並要採取措施,防止基坑邊坡塌方。
塔身固定式自升塔吊的基礎必須滿足兩項要求:一是將塔機上部荷載均勻地傳給地基並不得超過地耐力;二是要使塔機在各種不利工況下均能保持整體穩定而不致傾翻。因此,這種塔機基礎體積相當龐大,基礎重量要相當於塔機壓重的重量。這種固定式塔機基礎重量與塔機自由高度密切相關,自由高度越高基礎重量越大。以FO/23 B塔吊為例,當其自由高度為59.8 m時,混凝土基礎尺寸需達6.5 m×6.5 m×1.7 m。若塔機需在基礎施工階段架設在深基坑近旁,表層土質條件又比較差,則這種基礎還必須由鑽孔灌注樁支承。因此,為節省基礎構築費用,宜將這種整塊大體積混凝土基礎分解為若干個預制混凝土條塊,從而構成一個裝配式鋼筋混凝土基礎,以便做到多次反復使用,使分解到每個工程項目上的塔機基礎費用降至最低。
4 關於保證安全生產
總結國內外採用塔吊進行建築施工的經驗,為保證安全生產,一定要切實做到以下幾點。
(1) 每年進行1次年檢,每4年進行1 次全面深入大檢查。一年一度的年檢和每次轉場安裝後的檢查由當地勞動局有關起重運輸設備安全檢測部門派員檢查。4年1次的全面深入大檢查,除由勞動局派員外,還可邀請在塔吊設計和安裝使用方面富有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參加。年度檢查和4年1次的大檢查應對塔吊技術狀況做出權威性評估,並較詳盡地指出可能潛在的隱患,以便及時進行周到的檢修,將事故消滅於萌芽狀態。
塔吊司機必須是年滿18歲的經過專業培訓並有一定駕駛經驗的持證上崗的合格人員。每台塔機上均備有1本塔機工作日誌,值班塔吊司機應認真填報當日塔機工作概況、環境條件、塔吊各機構運行特點以及所進行的保養。
軌道式塔吊司機在工作班結束離機之前,須將夾軌器夾牢,以防夜間大風驟起,塔吊被大風刮出軌道而傾翻。
當多台塔吊圍繞著一個工程項目施工時,相鄰兩台塔吊相近部位間最小安全操作距離,我國一般規定為5 m。最近國外則規定兩台相鄰塔吊相互間的最小距離為2 m,塔吊所吊運的構件底部距相鄰塔吊最高點(塔頂尖部)最小的凈空距離亦為2 m。筆者認為只要全神貫注、精心操作,可按國外此項新規定辦理。
按我國的慣常規定,塔吊是不允許升運操作人員的。但是,國外從實際出發做出新規定:在滿足一些特定條件下,塔吊亦可升運操作人員。其特定條件如下。
(1) 載運人員的吊籃底部必須有彈簧緩沖裝置,吊籃四周應設有較高和封閉的柵格式圍護結構,安全可靠的吊索和安全防護遮頂。
(2) 吊運人員的吊籃應在第一次使用前提前2星期由安全檢查部門的專職人員進行安全檢查。
(3) 塔吊在進行第一次人員吊運前亦應經過安全檢查部門專職人員的檢查。
最近國外資料還介紹,在滿足上述一些要求的條件下,使用附裝有特別操作平台的混凝土料斗,塔吊在吊運混凝土時,亦可隨運1名混凝土工至澆築地點,從事混凝土的澆築和振搗(圖3),這樣可免去沿著大模板搭設專為澆築混凝土而裝設的操作平台,既簡化施工,又節省費用。此項經驗值得注意和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