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自建房挖基礎有水怎麼處理
擴展閱讀
票據基礎指什麼 2025-01-19 03:34:18
經典小說背景音樂是什麼 2025-01-19 03:34:10

自建房挖基礎有水怎麼處理

發布時間: 2024-04-28 20:00:19

1. 基坑挖出水怎麼處理

進行降水。
在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區開挖深基坑,由於含水層被切斷,在壓差作用下,地下水必然會不斷地滲流入基坑,如不進行基坑降排水工作,將會造成
基坑浸水,使現場施工條件變差,地基承載力下降,在動水壓力作用下還可能引起流砂、管涌和邊坡失穩等現象,因此,為確保基坑施工安全,必須採取有效的降水
和排水措施, 亦稱降水工程。
常見做法
輕型井點(多級輕型井點):適用於岩土滲透系數為10**(-2)~10**(-5)cm/s;可能降低的水位深度:輕型井點為3~6m、多級輕型井點為6~12m。
噴射井點:適用於岩土滲透系數為10**(-3)~10**(-6)cm/s;可能降低的水位深度8~20m。
電滲井點:適用於岩土滲透系數為<10**(-6)cm/s;電滲井點宜與其他形式配合使用;
深井降水:適用於岩土滲透系數為≥10**(-5)cm/s;可能降低的水位深度>10m。
一:井點降水
降水費用:1、鑿井費用2、設備安裝3、降水費用(抽水)
降水分兩個階段進行:
1、成井:多遠一個,深多少。鑽孔、下管、下料
2、安裝排水設備,以排水效果一井一泵一出口管,周邊設排水池根據涌水量確定泵的直徑。
二:真空泵降水
所有井密閉,用總管連接,用泵抽水,排至市政管網。
三:明溝排水
費用:挖溝+引流+水泵抽水

2. 在基坑開挖過程中,一旦出現滲水或漏水,該怎麼處理

在基坑開挖過程中,一旦出現了滲水或漏水,應根據水量大小,採用坑底設溝排水、引流修補、密實混凝土封堵、壓密注漿、髙壓噴射注漿等方法及時進行處理。

嚴格按設計和規范進行施工。施工前,應根據設計進行工藝性試樁,以確定相關施工參數和施工工藝,並在施工中加以嚴格控制垂直度和提升速度。這樣才能確保成樁質量,使止水帷幕連續、閉合,保證止水效果。

規定:

1、施工前必須做好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工作,0.5~1.0 m後,方可開挖。降水工作應持續到回填完畢。

2、施工機械行駛道路應填築適當厚度的碎石或礫石,箱(板)或梢排等。地下水位應降低至基坑底必要時應鋪設工具式路基。

3、相鄰基坑開挖時,應遵循先深後淺或同時進行的施工順序,並應及時做好基礎。

4、在密集群樁上開挖基坑時,應在打完樁後間隔一段時間,再對稱挖土。在密集群樁附近開挖基坑時,應採取措施防止樁基位移。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基坑開挖

3. 1000分急求,挖地基挖到水的處理方法,及具體施工工序

這種情況處理時最好使用地下連續牆來擋水,不過已經有點晚了。
建議你幾種措施:
1.如果水的影響比較大,最好採取井點降水或者修排水明溝。效果比較明顯。
2.鋼樁應使用斜撐螺接固定,以提高整體性。如果坑槽內影響施工,可採用樁頂鋼絞線地面直拉方式解決,但地錨要離基坑足夠遠。
3.滲水問題如果井點法有困難,厲害的話不要堵,最好在槽坑底修排水明溝,採用明排水法集中疏導排出。
4.如果靠近鐵路距離很近則一定要採取加固側壁。最保險的方法是使用鋼筋混凝土擋土牆,而且要足夠厚。以策安全。 輕型井點降水一、目的一般該方法用於地下水位比較高的施工環境中,是土方工程、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中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能疏干基土中的水分、促使土體固結,提高地基強度,同時可以減少土坡土體側向位移與沉降,穩定邊坡,消除流砂,減少基底土的隆起,使位於天然地下水以下的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能避免地下水的影響,提供比較乾的施工條件,還可以減少土方量、縮短工期、提高工程質量和保證施工安全。�二、施工准備�井點設備主要包括井點管(下端為濾管)、集水總管和抽水設備等。�井點管採用Φ60×5長6.0m無縫鋼管。管下端配2.0m濾管,濾管採用與井點管同直徑鋼管,井點管和濾管之間連接鋼制管箍,與集水總管連接用耐壓膠管,濾管鑽梅花孔,直徑5mm,距15mm,外包尼龍網(100目)五層,鋼絲網二層,外纏20#鍍鋅鐵絲,間距10mm。� 集水總管為內100—127mm的無縫鋼管,每節長4米,其間用橡皮套管連結,並用鋼箍接緊,以防漏水,總管上裝有與井點管聯結的短接頭,間距0.8米—1.2米。�每套抽水設備有真空泵一台,離心泵一台,水氣分離器一台,每套井點降水設備帶70根井點降水管。�三、施工方法井點的平面布置為環狀井點,並點管至坑壁不小於1.0m,防局部發生漏氣。高程布置,根據井點的埋設深度H(不包括濾管)。H≥H1+h+IL(m)�H1——井管埋設面至基坑底的距離;�h——基坑中心處底面至降低後地下水位的距離,一般為0.5—�1.0m�;�I——地下水降落坡度,環狀井點�1/10�;�L——井點管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離。�同時還應考慮井點管一般要露出面0.2m左右,無論在任何情況下,濾管必須埋在透水層內,為了充分利用抽吸能力,總管的布置接近地下水位線,這樣事先應挖槽,水泵軸心標高宜與總管平行或略低於總管,總管應具有0.25—0.5%坡度(坡向泵層),各段總管與濾管最好分別設在同一水平面,不宜高低懸殊。�首先排放總管,再埋設井點,管用彎聯管將井點管與總管連通,然後安裝抽水設備,在這里,井點管的埋設是一項關鍵性工作。�井點管採用水沖法埋沒,分為沖孔與埋管兩個過程,沖孔時先將高壓水泵,利用高壓膠管與孔連接,沖孔管與起重設備吊起,並插在井點的位置上,利用高壓水(1.8N/mm2),又經主沖孔管頭部的噴水小孔,以急速的射流沖刷洗土壤,同時使沖孔管上下左右轉動,邊沖邊下沉,從而逐漸在土中形成孔洞,井孔形成後,拔出沖孔管,立即插入井點管,並及時在井點管與孔壁之間填灌砂濾層,以防止孔壁塌土。�認真做好井點管的埋設和砂濾層的填灌,是保證井點順利抽水,降低地下水的關鍵,同時應注意,沖孔過程中,孔洞必須保持垂直,孔徑一般為30mm,並在口下一致,沖孔深度宜比濾管低0.5m左右,以防止拔出沖孔管時部分土回填而觸及濾管底部砂濾層宜選用粗砂。以免堵塞濾管網眼,並填至濾管頂上1.0—1.5m。砂濾層填灌好後,距地面下0.5—1.0m的深度內,應用粘土封口以防漏氣,井點系統全部安裝完畢後,需進行抽試,以檢查有無漏氣現象。�井點降水使用時,一般應連續抽水,時抽時停,濾網易堵塞出水混濁,並引起附近建築由於土顆粒流失而沉降、開裂,同時由於中途停抽,地下水回升,也可能引起邊坡塌方等事故,抽水過程中,應調節離心泵的出水閥以控制水量,使抽吸排水保持均勻,正常的出水規律是「先大後小,先混後清」,真空泵的真空度是判斷井點系統工作情況是否良好的尺寸,必須經常檢查並採取措施,在抽水過程中,還應檢查有無堵塞「死井」(工作正常的井管,用手探摸時,應用冬暖夏涼的感覺)死井太多,嚴重影響降水效果時,應逐個用高壓水反復沖洗拔出重埋。�四、通病及預防措施1.現象,抽出的地下水始終不清,水中含砂量較多,基坑附近地表沉降較大。2.原因,井點濾網破損,井點濾網孔徑和砂濾料粒較大。失去過濾作用。土層中的大量泥砂隨地下水被抽出,濾層厚度不足。3.預防措施:下井點管必須嚴格檢查濾網,發現破損或包紮不嚴密應及時修補,井點濾網和砂濾料應根據土質條件選用。當始終抽出渾濁的井點,必須停止使用。�五、安全質量保證措施1.抽水設備的電器部分必須做好防止漏電的保護措施,嚴格執行接地接零和使用漏電開關三項要求,施工現場電線應架空布設,用三相五線制。2.嚴禁非機械工操作現場機械。3.夜間施工應保持足夠的亮度。4.應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及時做好相關施工記錄。 明排水 集水坑排水法,又稱明排水法,是在基坑開挖過程中,在坑底設置集水坑,並沿坑底周圍或中央開挖排水溝,使水流人集水坑,然後用水泵抽走。該方法宜用於粗粒土層,也用於滲水量小的粘土層。

4. 當打地基時,如果遇到地下水處理方法有哪些

有2個辦法:

1、繼續打井,井底標高要比基坑底標高低15米,然後24小時抽井水,通過管道排走。

2、基坑鋪碎石,瓜米石,上面鋪彩條布,需要有坡度,坡腳設置集水井,在彩條布上打墊層。

有的基坑積水或土質稀軟,工人難以立足,無法施工;有的出現「流砂現象」導致邊坡塌方,地質破壞。


(4)自建房挖基礎有水怎麼處理擴展閱讀:

處理分類:

地基處理主要分為:基礎工程措施、岩土加固措施。有的工程,不改變地基的工程性質,而只採取基礎工程措施;有的工程還同時對地基的土和岩石加固,以改善其工程性質。選定適當的基礎形式,不需改變地基的工程性質就可滿足要求的地基稱為天然地基;已進行加固後的地基稱為人工地基。

地基處理工程的設計和施工質量直接關繫到建築物的安全,如處理不當,往往發生工程質量事故,且事後補救大多比較困難。因此,對地基處理要求實行嚴格的質量控制和驗收制度,以確保工程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