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醫基礎的哲學基礎
現代中醫有三個哲學觀(相似分形觀)
精氣學說、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有關世界本原和發展變化的宇宙觀和方法論,是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最有影響的古代哲學思想,也是中醫學的重要思維方法。
中醫學理論體系約形成於戰國至秦漢時期。在「諸子蜂起,百家爭鳴」 的時代,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得到長足的發展,代表文化進步和科學發展的精氣學說、陰陽學說、五行學說,不僅盛行於天文、地理、政治、兵法、農業、歷法等多個領域,而且也滲透到醫學領域,對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產生深刻的影響。精氣學說、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引入中醫學,與中醫學自身固有的理論和經驗相融合,用以闡釋人體的形態結構、生命過程及疾病的原因、機理、診斷、防治等,成為中醫學方法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古代哲學思想和方法滲透到中醫學中,幫助中醫學構築了獨特的醫學理論體系;而中醫學對人體的形態和生命現象的觀察和認識,又是古代哲學思想與方法萌發的土壤。古代哲學的精氣學說、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主要是在中醫學對人體生命現象的觀察、體悟之積累的基礎上,與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和推理而獲得的認識相結合,再進一步抽象、純化而形成。
精氣學說、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引入中醫學,構建了中醫學的思維方法體系,反映了中醫學思維方法的特點。中醫學的思維方法,是中醫學對人體的生命、健康、疾病等醫學重大問題的理性認識過程和方法的總和。一般可分為兩個層次:古代的哲學思想如精氣學說、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是其較高層次;觀物取象、外揣、類比、演繹等較具體的方法,是其較低層次。較低層次的思維方法一般都由較高層次者所涵括,因而本章將重點介紹精氣學說、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及其在中醫學中的應用,並從中概括出中醫學思維方法的主要特點,而將一些具體的思維方法融入其中來闡述。
精氣學說,是研究精氣的內涵及其運動變化規律,並用以闡釋宇宙萬物的構成本原及其發展變化的一種古代哲學思想,是對中醫學影響較大的古代哲學思想之一。它濫觴於先秦時期,兩漢時被「元氣說」 同化。由於先秦至兩漢正值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奠基時期,故此時盛行的精氣學說必然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建立有著深刻的影響。
一、古代哲學精與氣的基本概念
精與氣的概念,在古代哲學范疇中基本上是同一的,但在中醫學是確有區別的。為了便於正確認識精與氣的古代哲學概念與中醫學內涵,暫將其分開敘述。
一精的基本概念
精,又稱精氣,在中國古代哲學中,一般泛指氣,是一種充塞宇宙之中的無形(指肉眼看不見形質)而運動不息的極細微物質,是構成宇宙萬物的本原;在某些情況下專指氣中的精粹部分,是構成人類的本原。
精氣,首見於《周易·系辭上》與《管子》,在《呂氏春秋》、《淮南子》及《論衡》中也有所記敘。《周易·系辭上》說:「精氣為物。」認為宇宙萬物由精氣構成。《管子·心術下》說:「一氣能變曰精。」認為精即精微的、能夠運動變化的氣。《淮南子》稱氣為精,認為精是構成世界萬物的原始精微物質,是宇宙萬物生成的共同物質基礎。上述各家,皆認為精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因而與氣的內涵是同一的。
《淮南子》又把精(或氣)分為精氣與煩氣兩類,如《淮南子·精神訓》說:「煩氣為蟲,精氣為人。」人類稟受精氣而生,動物類稟受煩氣而成,故人與動物不僅形體有異,而且人的精神、情感、智慧也為動物所不及。《論衡》認為精氣是元氣的最精微的部分,是構成人體及其道德精神的精微之氣。
精氣概念的產生,源於「水地說」。古人在觀察自然界萬物的發生與成長過程中,認識到自然界萬物由水中或土地中產生,並依靠水、地的滋養、培育而成長與變化,因而把水、地並列而視為萬物生成之本原。如《管子·水地》說:「地者,萬物之本原,諸生之根菀也。」又說:「水者,何也?萬物之本原也,諸生之宗室也。」 自然界的水即天地之精,萬物賴以生長發育之根源,因而在「水地說」 的基礎上引申出「精」的概念,嬗變為精為萬物之原。人類自身的繁衍,是男女生殖之精相結合而成,亦可說成是水凝聚而成。如《管子·水地》說:「人,水也。男女精氣合而水流形。」 水,即精,凝停相合而為人。
中醫學有關精的認識,對哲學中精氣概念的形成亦有重要的啟發作用。如《周易·系辭下》說:「男女構精,萬物化生。」把本為醫學中男女兩性之生殖之精相結合形成胚胎之論,進一步推理為雌雄兩性之精相結合而生成萬物,進而再引申為天地陰陽精氣相合而萬物化生。如此把具體的生殖之精抽象為無形可見的天地精氣。
精氣的概念雖源於「水地說」,但水、地皆為有形物質,人體內的精也屬有形之物,都與「有生於無」(《道德經·四十章》)的基本假設相違背,故皆難成為宇宙萬物的生成本原。《周易》與《管子》把精的概念抽象為無形而動的極細微物質。《內經》亦認為精是充塞於太虛(宇宙)之中的極細微物質,如《素問·五運行大論》說:「虛者,所以列應天之精氣也。」如此將精氣的概念規定為存在於宇宙之中無形而動的極其精微的客觀實在,是宇宙萬物的共同構成本原,從而與氣的概念同一,匯流於氣學范疇中,發展為「氣一元論」。
中醫望診,主要是對病人從全身或局部的、以及排出物觀察,診斷病情的方法,尤其是,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望神
中醫認為神是機體生命活動的體現,形神兼備是一個正常人所具有的。它通過目光神態、面部表情、形體動作、語言氣息、反應能力等表現出來。望神要分清得神與失神、假神。
1.得神:病人目光靈活、明亮有神、語言清晰、神志清楚、呼吸調均、肌肉潤澤、大小便控制自如。說明病人臟腑功能不衰,即使有病也會預後良好。
2. 失神:病人目光遲鈍、無光彩、瞳仁呆滯、面色晦暗、呼吸異常、肌肉消損、反應遲鈍、甚至神志昏迷、或突然昏倒。說明病人臟腑功能衰敗,病情重,預後不良。
3.假神:病人突然精神轉好,顴紅、兩眼突然有光,但眼球呆滯不靈活,食慾增加。這是垂危病人將要死亡的表現。
望面色
正常人的面色紅潤光澤,表現人體氣血充盈、臟腑功能旺盛。病人的面色由於疾病的原因可使皮膚發生異常變化,稱為「病色」,病色一般分為青、赤、黃、白、黑五種。
1.青色:主寒證、痛證、瘀血證、小兒驚風和肝病。表明經脈瘀阻、氣血不通。
2.紅赤:主熱證。是血液充盈於皮膚脈絡的表現。當人體熱盛時,血液運行加快,面紅赤。滿面通紅者屬實熱證,慢性病中出現兩顴嫩紅,常有低熱、自己感覺發熱則屬虛熱證。久病病人,面色蒼白時紅時消,屬真寒假熱危重證。
3.黃色:主濕證、虛證。面色淡黃無光澤是脾胃氣虛,氣血不足所致。面色黃如桔皮,眼白發黃為濕證。面色黃而消瘦者,多見於胃病虛熱;黃而色淡者屬胃病虛寒。
4.白色:主虛寒證、血虛證。虛寒證面色白而浮腫。血虛證面白而消瘦。這是由於氣血不足不能養榮機體的表現。面色突然蒼白、出汗量多、四肢冷是陽氣虛脫,或失血過多的急症。面部白斑或白點常見於腸道寄生蟲的病人。
5.黑色:主腎虛證、寒證、痛證、瘀血證、水飲證。寒證、痛證、瘀血證由於腎陽虛衰,水飲不化,血行不暢,故面呈黑色。眼眶周圍發黑為痰飲證。
B. 中醫基礎醫學理論:中醫基礎理論的主要內容
中醫基礎理論主要內容可分為以下四部分:
(一)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對中醫理論體系形成影響較大的哲學思想主要有氣一元論、陰陽學說、五行學說。
氣一元論討論的是氣是構成世界的本原,即世界本原於氣。氣是運動不息,變化不止的,其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物質世界的諸般變化均源於氣的運動變化,即氣化。
氣一元論滲透到中醫學中以說明精氣是生命的本源,也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人體氣的運動必須協調、通暢才能保證機體功能的正常,精氣與神密切相關等等。
陰陽五行學說主要討論陰陽五行學說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內容,陰陽學說認為陰和陽既可代表相互對立的兩個事物又可代表一事物內部所存在的相互對立的兩方。陰陽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相互間有著交感、制約、互根、消長、轉化等關系;五行學說則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可按其基本屬性分為五類:即金、木、水、火、土。五者之間存在著生克關系。陰陽五行學說滲透到中醫學中則用以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生理功能、病理變化並用於疾病的診斷和疾病的防治。
(二)中醫學關於正常生命現象的理論知識
主要有氣血津液、臟象、經絡、形體官竅等內容。
氣血津液主要闡述氣血津液這些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的基本物質的生成、作用及其相互關系。
臟象則以五臟為中心闡述五臟、六腑、奇恆之腑、以及相關的形體、官竅、情志、液體的作用及其相互關系,也包括五臟系統與自然界的關系。
經絡主要闡述經絡的概念和基本生理功能;十二正經概念、分布、走向與交接規律、循經路線、流注次序以及與臟腑的關系;奇經八脈的循行路線、功能;別絡、經別、經筋、皮部等內容。
形體官竅主要討論了皮、肉、筋、骨、脈;眼、鼻、耳、口、舌的功能及與臟腑、經絡的關系。
(三)中早返醫學關於疾病的理論知識
主要包括病因、發病以及病機內容。
病因討論了外感六*和癘氣;內傷七情太過;病理產物性病因如瘀血、水濕痰飲、結石;以及過勞、過逸、飲食失宜、外傷、用葯不當等病邪的性質、致病特點等內容。
發病學認為疾病的發生是由於陰陽失去平衡協調。發病的兩要素是正氣和邪氣。外界環境、體質和情志等是影響發病的重要因素。發病途徑主要是外感和內傷。發病類型則包括新感即發升睜銷、伏而後發、徐發、繼發、復發等。
病機是闡述疾病發生、發展、變化的一般規律,主要有:邪正盛衰、陰陽失調、氣血津液代謝失常和內生五邪等;還討論了疾病的傳變與轉歸。
(四)中醫養生和治病原則
養生即保養生命,包括強身,防病,延壽三項內容。其實施主要在於適應自然規律、重視精神調攝、加強體能鍛煉、謹和寒熱五味、防止病邪侵害等方面,吵游並介紹了中醫養生常用的方法。
治療原則主要討論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和一些具體的治療方法:如早治防變、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調整陰陽、調理氣血、調理臟腑以及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等內容。
C. 【轉】(三)中醫基礎理論的主要內容
中醫基礎理論的內容十分豐富,主要包括精氣神、陰陽五行、藏象經絡、氣血
津液、病因病機、防治原則等。
精氣神和陰陽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的哲學理論。精氣神學說認為,世界上 的一切都是由氣構成,氣運動不息,變化不止。世界是氣的產物,萬物的運動都 是氣運動的體現,萬物的變化都是氣變化的結果。因此,精氣神學說是世界本原 的一元論。陰陽學說認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分為陰和陽兩個方面。陰和 陽是相反的,但是陰陽雙方中的任何一方,都不能離開對方而單獨存在,所以又 是互根的。陰陽雙方在事物中所佔的量和比例.不斷地消長變化,當陰占優勢 時,事物的整體性質屬陰,反之則屬陽,所以陰陽是可以互相轉化的。陰陽學說 認定世界上一切都可一分為二,故其是對世界本原持二元論的學說。五行學說 認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類事物組成。這五類事物之間存在著相生和 相剋兩種關系,正由於事物間的相生和相剋,才維持著宇宙中萬事萬物的動態平 衡,故五行學說是認識世界本原的一種多元論。這三種哲學思想,對中醫影響極 大,已滲透到中醫的所有領域•成為中醫的哲學基礎。
藏象和經絡學說以研究人體五臟六腑、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等的生理功能、 病理變化及其相互關系,臟腑經絡與外環境的密切聯系為主要內容。其中.藏象 學說在古代解剖基礎上,按照臟腑的生理功能特點,分為五臟、六腑、奇恆之腑三 類。它們雖然是獨立的臟器,但在機體的生命活動中.則是互相配合、相互協調, 構成臟與臟、腑與腑、臟與腑.以及臟腑與形體諸竅的一個整體。臟腑雖深藏於 體內,然其功能的盛衰卻能通過經絡反映在體外的一定部位,而通過對這些外部 徵象的觀察,則又可進一步了解臟腑活動的規律及其相互聯系。故經絡學說認 為,在生理情況下縱橫交錯分布於體內、體表的經絡,是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臟 腑、肢節、筋肉、皮膚,溝通人體上下的通道。而在病理狀態下,經絡也成為傳遞 病邪、反映病變的途徑。這樣,經絡就在診斷和治療中被賦予了特殊重要的 意義。
氣血津液學說是研究人體基本生命物質的生成、輸布及其生理功能的學說。 中醫認為氣血津液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也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 氣是不斷運動的、極其細微的物質,血是循行於體內的紅色液體,津液是人體一 切正常水液的總稱。氣血津液是人體臟腑生理活動的產物,又為臟腑經絡進行 生理活動提供所必需的物質和能量,故也是臟腑經絡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
病因病機學說主要闡述各種致病因素的性質、特點、所致病證的臨床表現, 以及疾病發生、發展、變化和轉歸的機制。中醫把病因分為外感病因、內傷病因、 病理產物形成的病因和其他病因四類。外感病因是指來源於自然界,多從肌表、 口鼻侵人人體而發病者,包括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來病邪和具苻強烈傳染 性的癘氣。內傷病因是指因人的情志或行為不循常度,直接傷及臟腑而致病者, 包括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和過勞、過逸、飲食失宜等。病理產物形成的病 w,是指在疾病過程中形成的病理產物,也能成為其他病的致病因素,如水濕、痰 飲、瘀血等。其他病因則包括外傷、葯邪等。病機可分為基本病機和系統病機兩 部分。基本病機主要指邪正盛衰、陰陽失調、氣血津液失常三者,這是在任何疾 病中都會出現的最基本的病機。系統病機包括臟腑病機、經絡病機、形體病機、 諸竅病機和外感熱病病機,這是基本病機在人體不同部位或不同病種中的具體 表現。
防治原則是指防病和治病的基本法則。中醫強調預防為主,主張「治未病」, 這對控制疾病的發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治療法則主要包括治病求本、扶正祛 邪、調整陰陽,以及因人、因時、因地制宜等。
上述內容,是中醫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來自實踐、又轉而指導 實踐的基本理論,也是學習中醫臨床各科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