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企業需要什麼基礎
擴展閱讀
保密法小知識手抄報 2025-01-21 11:55:25
同學踢你怎麼反擊 2025-01-21 11:54:47

企業需要什麼基礎

發布時間: 2024-02-07 13:19:07

㈠ 企業管理基礎工作是什麼

企業管理基礎工作,是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為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和管理職能,提供資料依據、共同准則、基本手段和前提條件必不可少的工作。企業管理好像一棵大樹,基礎工作是樹根,只有根深才能葉茂。
(一) 標准化工作
標准化工作包括技術標准和管理標準的制定、執行和管理工作。技術標準是對生產對象、生產條件、生產方法以及包裝、貯運等方面所規定的標准。管理標準是關於企業各項管理工作的職責、程序、方法和要求等方面的規定。
加強標准化工作,可以縮短產品設計、生產准備和製造周期,有利於組織專業化生產,減少勞動消耗和資源消耗,提高生產的經濟效益;可以為產品質量管理提供依據,以科學的、高水平的技術標准,促進產品質量的穩定與提高,特別是採用國外先進標准,將使我國產品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取得有利地位;可以促使企業生產、技術、管理活動科學化、制度化,提高科學管理水平。總之,標准化是一項綜合性的基礎工作,對提高經濟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標准化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和企業的生產技術水平與管理水平的尺度,是現代化的重要標志。
在推行標准化過程中,企業應注意逐步實行管理業務標准化,即要把企業經常重復出現的日常管理業務,如簽定購銷合同、編制生產計劃、進行生產派工、檢查產品質量、處理違紀事項等等,在學習國外先進經驗和總結本企業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根據現實條件規定出標準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和工作質量要求;並明確有關職能機構、崗位和個人的工作職責和相互配合的關系,用規章制度的形式把上述內容固定下來,並加以貫徹執行。實踐證明,實行管理業務標准化,有利於建立正常的管理秩序,使管理工作按科學的程序辦事,避免那種雜亂無章、憑經驗辦事、職責不清、互相扯皮等情況的發生,即使出現問題,也容易查出、及時解決;有利於崗位人員的培訓,使他們通過學習既有圖表又有文字說明的管理業務標准,比較快也比較准確地全面掌握自己的工作內容和方法,並且知道自己在整個管理工作流程中所處的地位以及工作好壞對整體的影響,從而促進他們更加負責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有利於減輕企業高層領導人員的負擔,使他們得以授權下級人員按標准處理那些大量重復出現的管理業務,以便抽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研究解決企業重大經營決策問題;有利於推進管理現代化,為廣泛運用電子計算機,大幅度提高生產經營及管理活動的自動化水平,創造前提條件。
(二) 定額工作
定額是企業在一定的生產技術條件下,為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財力等經營資源所規定的消耗標准與佔用標准。定額工作是包括制定、貫徹和修訂各類定額在內的一系列管理工作的總稱。
定額的種類,主要有勞動定額、物資消耗定額和儲備定額、流動資金定額等。
對定額工作的要求是:(1)應建立和健全完整的、先進的定額體系,並認真地貫徹實施,包括按定額來編制計劃、安排生產、采購和儲備物資、領發材料與具、控制費用開支、考核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2)企業制定的各種定額,必須有充分的技術和經濟依據,既要先進,又要合理,符合多數工人經過一定努力即可以達到的水平。(3)企業制定定額時,應採用科學方法。(4)當企業的生產技術發生了變化,生產組織和勞動組織得到改進,職工的業務技術水平和熟練程度有了提高時,原有定額就要及時修訂。
(三) 計量工作
計量是指用一種標準的單位量,去測定另一同類量的量值。計量工作包括測試、檢驗、對各種理化性能的測定與分析工作。
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各種原始記錄反映出來的數與量,都是利用計量手段顯示出來的。如果沒有健全的計量工作,就不會有真實可靠的原始記錄,就不能提供正確的核算資料,也就無法分清企業與企業,企業內部各部門以至個人之間的經濟責任。在生產過程中,沒有計量器具或者計量不標准,還會給生產帶來損失,甚至造成事故。因此,企業必須從原材料、燃料等物資進廠,經過生產過程,一直到產品出廠,在供、產、銷各個環節上,都要配置必需的計量器具,保證其准確性,完善計量工作,提高計量工作水平。
(四) 信息工作
在企業管理基礎工作中,一般把包括原始記錄、統計分析、技術經濟情報、科技檔案工作以及數據和資料的收集、處理、傳遞、貯存等管理工作,統稱為信息工作。
(五) 建立以責任制為核心的規章制度
企業的規章制度是用文字的形式,對各項管理工作和生產作業的要求所作的規定,是全體職工行動的規范和准則。建立和健全企業規章制度,是企業管理的一項極其重要的基礎工作。
企業需要建立的規章制度大體可劃分為三類:(1)基本制度。如廠長責任制、職工民主管理制度。(2)工作制度。這是有關計劃、生產、技術、物資、銷售、人事、財務等專業管理方面的工作制度。(3)責任制度。它是根據社會化大生產對勞動分工和協作的要求制定的,它規定了企業每一項工作落實到各個職工身上,從領導到工人,人人都有確定的崗位,人

㈡ 企業管理的基礎有哪些

企業管理基礎內容有十六個模塊
1、優秀的管理團隊。
2、科學的戰略決策。
3、完善的企業制度。
4、合理的薪酬制度。
5、有效的激勵機制。
6、有效的溝通機制。
7、和諧的組織氣氛。
8、詳細的工作計劃。
9、健全的培訓體制。
10、5S管理。
11、學習型組織。
12、創新型組織。
13、風險管理。
14、質量管理。
15、安全管理。
16、走動式檢查管理。

㈢ 想搞好一個企業首先的基礎是什麼

人。
回答一個寬泛問題,一定是從基本因素出發。「人財物」可能聽得耳朵也起繭,但大道至簡,往往藏於人們耳熟能詳的常識之中,有答案、不爭論、多思考。

基礎是人。
以貿易公司為例說明,開貿易公司可以沒有很多本錢、沒有什麼固定資產,但賺錢的貿易公司一定有一支能征善戰的銷售隊伍。
以N多投資公司為例,投資與否的決策往往是先看人,再看事。有好的創業點子並不一定投,更重要看什麼人去做。

好了,假定說有個企業已經存在了,接手的總經理要考慮的基礎是什麼呢?仍然是人。有經驗的領導,一定先要分清楚哪個人是能幹活的,哪個人是可以培養的,哪個人是根本沒用的。鞏固權威和地位的手段一定也是抓三點:控制員工考核、薪酬;籠絡財務人員,緊抓財權;找准可靠的人去管理物料。

雖然基礎是人,但調整人員不是那麼簡單,接手一攤子生意,是否上任就幹掉認定沒用的人,辭退人員會不會影響其它員工?換人是雷厲風行,還是先找好替補隊員?關鍵而有用的人,他的心理期望值是多高,能有效激勵他們么?

往往想搞好一個不好的企業,現有的隊伍一定存在問題,但落實到人之前,要分清須從哪件事入手,有沒有抓中要害,這也是考驗人--總經理的時間。

㈣ 什麼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基礎

企業管理制度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基礎。企業必須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和社會環境,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夯實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捍衛和拓展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否則,即使企業憑借機遇和激情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也只是曇花一現。
1、企業是指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的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居民企業,是指依法在中國境內成立,或者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但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境內的企業。非居民企業,是指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且實際管理機構不在中國境內,但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但有來源於中國境內所得的企業。
2、企業在商品經濟范疇內,作為組織單元的多種模式之一,按照一定的組織規律,有機構成的經濟實體,一般以營利為目的,以實現投資人、客戶、員工、社會大眾的利益最大化為使命,通過提供產品或服務換取收入。它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因社會分工的發展而成長壯大。企業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在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下,各種企業並存共同構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企業存在三類基本組織形式: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和公司,公司制企業是現代企業中最主要的最典型的組織形式。
3、常見的企業指各種獨立的、營利性的組織(可以是法人,也可以不是),並可進一步分為公司和非公司企業,後者如合夥企業、個人獨資企業等。還有一種特殊的稱呼,是在拍賣法當中描述的,拍賣法中的「拍賣人」指的是拍賣企業,例如:世界華商拍賣人指的是世界華商拍賣有限公司,而不是指某個「人」。